川軍在抗戰期間做出哪些犧牲和貢獻?
抗戰八年,共有4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他們轉戰大江南北,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數十萬人戰死沙場。但其裝備、補給乃至醫療條件,比中央軍和其他地方實力派軍隊要差得多。
1、為避免嫡係部隊遭裁減,且為民族前途計,劉湘積極申請出川抗日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何應欽正奉命在川康整軍,裁減川軍。一者,為避免其嫡係部隊被裁減,二者,為抗日之民族大計,劉湘主動致電**請纓出川殺敵。
2、川軍出川後即被分散處置;出川前所承諾的武器、裝備,也未能到位
但事情並不如劉湘所願,川軍出川後,迅速被打散:41、45軍調歸第二戰區閻錫山指揮,李家鈺的第47軍調歸第一戰區程潛指揮,楊森的第20軍則調往淞滬戰場。劉湘的“必待川軍全部集中才參加作戰”的計劃未能實現。劉湘出川前所要求的武器、裝備補充,也未能到位。雪上加霜的是,川軍“有個別的旅團長以為中央已答應配換和補充武器,就將部隊中能用的槍提留起來,作為自己失敗後‘重起爐灶’的後路;更有拿廢槍換好槍,逕自私運回家,以致一連之中,僅有一兩隻槍打得響者。至於機關槍一項,一個團或一個旅才有兩三挺;手榴彈每兵隻有三四顆;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還是靠‘背插一把大砍刀’,一切作戰配屬都沒有(如醫藥、救護、兵站、補給……)。”然而當川軍到達西安時,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拒絕補充物資,並讓他們找閻錫山。
3、川軍在山西:被零星分割成以營為單位投入戰場;後勤不足傷兵被大量遺棄在戰場
川軍第22集團軍進入山西後的情況,與劉湘設想的“必待川軍全部集中才參加作戰”完全不同。加上“當時各軍師連作戰地區的軍用地圖也沒有一張,通信器材亦極缺乏……敵從何來、番號是什麼、兵力有多少,有沒有配合作戰的部隊,歸誰指揮等,都不清楚。”致使川軍不但對敵我態勢不明,就是自己所屬部隊的位置和行動也不明白。加上川軍武器裝備與日軍相差實在太大,因此戰場形勢一片混亂。更悲慘的是,由於後勤不足,川軍的死傷士兵無法得到救治,甚至糧食都成問題了,但閻錫山在總結戰役時,卻屢屢指責川軍作戰不力、軍紀太壞,閉口不談川軍所麵臨的實際困境。
4、川軍在淞滬:楊森的第20軍以劣勢裝備打出異常慘烈的好成績
1937年9月,川軍第20軍在楊森的率領下開赴上海參戰。該軍是川軍中最窮的部隊,裝備也最差。20軍的其他部隊的戰鬥同樣慘烈。
5、川軍在台兒莊:李宗仁說“若無(川軍)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莊大捷”
《正者無敵》劇中最後一仗,是為台兒莊大捷贏得戰機的川軍滕縣保衛戰。此戰的重要性可從李宗仁的評價中看出:“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莊大捷?台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此戰之慘烈,劇中已予以充分展現,此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進攻滕縣的“板垣、磯穀兩師團是日軍中最頑強的部隊,發動‘二二六’政變的日本少壯派,幾乎全在這兩個師團之內”(李宗仁語)。而一入晉便兵敗如山倒的川軍第22集團軍麵對比之前更強的敵人卻能在保衛滕縣中一戰成名。
6、戰爭後期:川軍自認雜牌隊伍,是配角,抗戰積極性消磨殆盡
1938年1月20日,劉湘病逝,川軍失去主心骨,後逐漸被拆分,然後邊緣化,無論是武器裝備、後勤保障還是獎懲,更無法與中央軍和地方實力派相比。抗戰中後期,川軍的抗戰熱情也被中國軍隊內部的這種不公消磨殆盡,消極情緒開始滋生,在後期的大型戰役中川軍表現平平,遠不如初期出色。
7、八年抗戰,總共有40萬川軍出川抗戰,為國捐軀者26.3萬餘人
八年抗戰中,川軍除第22、23集團軍外,還有兩批川軍出川抗戰,分別是:第29集團軍王攢緒總司令轄兩個軍,第30集團軍王陵基總司令轄兩個軍,第36集團軍李家鈺總司令轄兩個軍和李宗鑒旅長的獨立第35旅。抗戰八年,出川抗戰的川軍在40萬人以上(不包括以後各部隊自行補充數)。川軍三期出兵抗戰,參加了正麵戰場上幾乎全部大的會戰。川軍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據不完全統計,在戰鬥中為國捐軀的有26.3萬多人,負傷35.6萬多人,失蹤2.6萬多人。在抗戰中饒國華、王銘章、許國璋、李家鈺等川軍高級將領殉國。
8、四川還為抗戰貢獻了兵員和勞役各300萬,所出錢、糧亦居全國之首
40萬川軍隻是川人抗戰貢獻的一小部分,此外,四川為抗戰貢獻的兵役勞役、糧食、稅收等也是全國最多的。抗戰中由於兵員損失嚴重,各地兵員征集任務隨之加重。8年抗戰,全國征兵總數1400多萬,四川征兵320萬,占1/5強。四川壯丁不僅總量大,且作戰勇敢,遂有“無川不成軍”之說。但川人也受盡國軍抓壯丁之苦。為避免兵役,有的人忍痛割手指、挖眼睛;有的家庭青年被抓壯丁,老幼窮愁致死;有的為交免役費傾家蕩產。彭縣複興鄉萬勝、麒麟兩村的村民為了避免兵役,先後自斷手指的有32人。
此外,四川還大量征用民工進行國防工程建設和地方建設。當時以四川為基地而搶修的川陝、川滇、川黔、川湘、滇緬等交通路,前後從四川征工總計在250萬人以上。全川又新建空軍基地33處,前後征工攻擊90萬人。兩項合計征工在340萬人以上。
不僅是出人,四川為抗戰出錢也最多。抗戰最困難時期,四川負擔了國家財政總支出的大約30%。八年抗戰國家總計支出14640億元(法幣),四川就負擔了約4400億元。四川出糧也最多,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穀8228.6萬市石,占全國征收稻穀總量的38.75%、稻麥總量的31.63%。
四川人民對於正麵戰場是盡了最大最重要責任的……僅從這些簡略統計,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對於正麵戰場送出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淚!
抗日戰爭川軍死了多少
在抗日正麵戰場上,日軍高級將領酒井直次中將被川軍炸傷斃命的重要史實,長期少為人知……
2010年清明節,成都萬年場“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幾位八旬以上的老川軍戰士神情莊嚴地敬獻花圈、長時間地低頭默哀……
當年,中國抗日軍隊中每五六個人中就有一個四川人,故有“無川不成軍”之說。出川抗戰的350多萬川軍,有64萬多人傷亡(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川軍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占全國抗日軍隊總數的五分之一。
1937年7月後,在成都蜀華中學高中畢業的黃士偉熱血沸騰,考入川軍第21軍。1938年9月10日,武漢大會戰。黃士偉及獨立工兵18營,潛入梅埂地區敷設地雷,掃蕩日軍死傷不少……但工兵排張排長及士兵50餘人,先後英勇陣亡,無一人生還!黃士偉和另一個見習參謀張代福子彈打盡跳入湖中,在蘆葦叢中潛伏三晝夜,靠野菱充饑。黃士偉背著重傷的張代福,在江邊找到一個漁民。一葉扁舟,冒著敵艇探照燈光和時時射來的槍彈,終於回到川軍據點。梁澤民旅長獎賞漁民10元錢。漁民說:“你們川軍千裏之外來到皖南打鬼子,成千上萬的官兵都犧牲了……我不是為了錢來的!”
1942年5月28日淩晨,他們在蘭溪巧設地雷陣。酒井直次中將率第15師團經此,酒井被炸死……日軍戰史後來稱:“現任師團長陣亡,自陸軍創建以來還是首次!”
抗戰八年,川軍擔任的前線戰場約占全國五分之一,川軍犧牲更多的是“無名英雄”,即普通戰士。 川軍第43軍26師老戰士何聘儒回憶淞滬會戰時:“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隻有一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係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
26師官兵頑強鏖戰七晝夜,是參加淞滬抗戰的70多個師中成績最好的五個師之一。26師付出的代價極慘重:全師4個團長,兩個陣亡。14個營長,傷亡13個,連、排長傷亡250餘名。每連留存士兵僅三五人,最多不過八九人……全師4000多人,這場仗打後僅剩下600多人!
川軍為抗日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抗戰中傷亡的326萬國民革命軍將士中有64萬為川軍將士,其中1939年到1945年間,全軍陣亡的85萬人中有26萬川軍。川軍被俘人數是國民革命軍地方軍閥中最少的,整個抗戰中共2.4萬餘人被俘(注:統計不準確,抗戰中從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補充到了中央軍等國民革命軍主力軍隊中,而非川軍),不到總人數的1%(而中央軍在安徽一役中便被俘4萬餘人)而陣亡比例高達1/3,在淞滬會戰中,川軍將士幾乎全部戰死沙場,僅2000餘人撤退到湖北,後在棗宜會戰中,川軍再次成為主力,殲敵4萬日軍後有20餘萬川軍士兵傷亡。在出川的6名中將中,便有4名壯烈殉國,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團級軍官基本全部在前線犧牲。
說幾個講川軍抗戰的片子。
最近的四部電視劇《鐵血征途》,《霧都》,《川軍血戰到底》,《正者無敵》
導演: 花箐
編劇: 陳莊 / 冉光澤 / 陳秋平
主演: 林江國 / 王韋智 / 高姝瑤 / 吳其江 / 衣珊 / 石安妮 / 劉冠成 / 王大宇 / 程實 / 王錚 / 曲少石 / 王奎榮 / 王婧 / 金草 / 肖偉 / 阮鵬 / 米岡寬純 / 郭萬超 / 周惠林
類型: 劇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13-10-03(中國大陸)
集數: 41
又名: 壯士出川之鐵血征途 / 壯士一去
川軍抗戰的作品目錄
參軍
測驗章節
巧遇紅軍
通江縣城
縣城一天
冤枉入獄
解放縣城
他是紅軍
福來旅店
肅反隊長
徐/曾擴紅
為當紅軍
川軍在家
得支步槍
練習槍法
川軍官兵
共產主義?
紅軍來後
紅軍!川軍!
川軍反攻
“大刀”大刀
紅軍遇難
救了紅軍
家中紅軍
學習文化
送別紅軍
落入川軍
川軍兄弟
他是督察
大起內訌
夜宿深山
槍斃“俘虜”
挑選人手
深入深山
深山之中
安全出山
身在軍營
川軍開赴
生死對峙
生死已定
熱河失陷
兩軍對壘
攻占山頭
死裏逃生
女共產黨
以武會友
洪老掌櫃
雙方備戰
少男少女
回家路上
川軍敗潰
再次入獄
判處死刑
執行死刑
不曲冤魂
逃脫回家
敬請各位大大支持
家破人亡
劫後餘生
身陷死地
絕處逢生
我要報仇
“神兵”出世
狼狽為奸
被俘紅軍
王少東家
紅槍會長
保安團長
招兵買馬
村口遇襲
慌忙避難
生死搏鬥
狼狽死守
潰敗而回
大興喪事
興“師”複仇
救個女人
洗劫山村
血腥報複
血雨腥風
“ 神兵”來曆
“劉神仙”傳
招集人馬
戰前談判
血戰紅軍1
血戰紅軍2
紅軍戰敗
紅軍反擊
回到莊園
老兵故事1
老兵故事2
老兵故事3
老兵故事片4
老兵故事5
悄悄離開
齊家莊園
人間慘劇
愛生嫌隙
賣身入伍
第二卷我是川軍
第一次訓話
冒充是老兵
神顛的連長
真當了連長
不是“抓壯丁”
新兵補充團
今天發軍裝
楊森的故事
今天發槍了
急令要開赴
分六路圍剿
第三混成旅
與紅第一戰
“打掃”完戰場
“九一八”事變
我成了老兵?
又講我的事
順利的一天
苦命的二團
我成了尖兵
向山頭攻擊
攻占了山頭
土城/模範師
青/白阻擊戰
曆史的拐點?
“臘八”這個人
要攻營山縣
進攻營山縣1
進攻營山縣2
進攻營山縣3
進攻營山縣4
進攻營山縣5
進攻營山縣6
最近的戰況
被紅軍夜襲
川軍不夜戰
艱難的攻擊
慘淡的勝利
再攻打紅軍1
再攻打紅軍2
再攻打紅軍3
紅軍大反擊
混成旅被殲
潰兵收容院
緝私中隊長
我的副隊長
有了一個家
為我賀“新家”
緝私隊開張
被別人看輕
張隊長設計
事情辦成了
“葉棒槌”其人
年前的拉鋸
第二期進攻
城鄉戰亂中
取得了戰果
藥品換糧食
被困無人村
誤殺閩老兵
隻剩我一個
吳傑救了我
川軍的趣事
此時的四川
劫財又劫色
土匪離開了
動後慶餘生
又成一個人
一起去逃難
旅館講四川1
旅館講四川2
旅館講四川3
旅館講四川4
旅館講四川5
旅館講四川6
旅館講四川7
旅館講四川8
旅館講四川9
旅館講四川10
旅館講四川11
旅館講四川12
逃難的晚上
六個全潰兵
原來是這樣1
原來是這樣2
原來是這樣3
原來是這樣4
一起找吃的
餓擺龍門陣1
餓擺龍門陣2
餓擺龍門陣3
早沒吃的了
做了件好事?
碰上了盤查
閑聊龍門陣1
閑聊龍門陣2
閑聊龍門陣3
滿人劉地主
國民時成都
國民時成都2
收編逃/潰兵
逃難的難民
黑夜打土匪
打的是紅軍?
“防匪剿赤”戰
連續的苦戰
殘酷的肉搏
光複/老百姓
飛機來助戰
殘酷的戰鬥
死傷之慘重
攻占了江油
張毛兩“中央”
“北上”與“南下”
新成立”中央“
川軍劉文輝
天,蘆保衛戰
背水一戰前
名山攻防戰
退守黑竹關
被迫停進攻
紅軍這方麵
激烈的攻防
激烈的攻防2
進攻開始了
反擊沒成功
終占百丈關
曆史的改寫
曆史的改寫2
聽書說江油
戰後的清剿
初次到綿陽
街上打群架
又要被槍斃
度日如年中
被救出牢獄
相伴遊綿州
脫下了軍裝
四川大饑荒
人吃人的事
饑餓的四川
軍官訓練團1
軍官訓練團2
要聯共抗蔣
“蔣幹”計不成
大川飯店事件1
大川飯店事件2
大川飯店事件3
大川飯店事件4
身處“西安事變”1
身處“西安事變”2
姚先生一家
姚先生一家2
抗戰爆發前
抗戰爆發前2
抗戰爆發前3
抗戰爆發前4
抗戰爆發前5
抗戰爆發前6
吃醋的春花
我和春花的事
我和春花的事2
春花的龍門陣
袍哥的來曆
袍哥的來曆2
春花是老大?
我們和解了
姚先生死了?
搞不懂的女人
喝多又惹事
第三次入獄
“調包”出牢獄
分手赴路途
路宿省道邊
我們人多了
老學究講“重慶”
老學究講“重慶”2
範哈兒的18房
範哈兒的18房2
範哈兒的18房3
“七.七事變”爆發
川軍誓師出征
川軍誓師出征2
土匪動道
死傷慘重
沈大哥的故事
沈大哥的故事2
沈大哥的故事3
沈大哥的故事4
沈大哥的故事5
三哥要死了
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2
再次遇襲
趁夜反擊
全殲土匪
發大財了
又發現槍械
收留土匪
想收編土匪
整頓土匪
抗日戰爭死了多少川軍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何應欽正奉命在川康整軍,裁減川軍。一者,為避免其嫡係部隊被裁減,二者,為抗日之民族大計,劉湘主動致電**請纓出川殺敵。1937年7月底,國民政府在南京籌備召開國防會議。劉湘發言明確反對**以消滅地方勢力為目的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公開宣布:“要抗戰才能救亡圖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內。……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千萬石。……四川所有人力財力,均可貢獻於國家。”(郭汝瑰《中國抗日戰爭正麵戰場作戰記》)
為調川軍出川作戰,劉湘召集高級幕僚籌商多日,決定將川軍編成兩個集團軍,由劉湘統一指揮:第22集團軍,司令鄧錫侯、副司令孫震,轄41、45、47三個軍(均非劉係部隊);第23集團軍,司令劉湘自兼,以唐式遵為副司令,轄21、23兩個軍和三個獨立旅〔全屬劉湘嫡係)。為避免川軍被分散瓦解,出川前劉湘向**提出三點要求:“不分割川軍建製,並由自己整個的統一指揮;各留三分之一的部隊駐守原防;對出川抗戰部隊的裝備、武器要作必需的補充。”蔣一一承諾。因為擔心“我的部隊已大半開赴前方,我自己不去看照,恐將會被蔣慢慢吃光”,劉湘胃腸病此時雖已很嚴重,但仍然堅持親赴前線指揮。第二十二集團軍出發前,劉湘還特別叮嚀鄧、孫:“川軍出去,一定不讓分割建製。北上後,必待全軍和全集團軍集中才渡河;必待川軍全部集中才參加作戰。”
川軍出川後即被分散處置;出川前所承諾的武器、裝備,也未能到位
但事情並不如劉湘所願,川軍出川後,迅速被打散:41、45軍調歸第二戰區閻錫山指揮,李家鈺的第47軍調歸第一戰區程潛指揮,楊森的第20軍則調往淞滬戰場。劉湘的“必待川軍全部集中才參加作戰”的計劃未能實現。劉湘出川前所要求的武器、裝備補充,也未能到位。據時任第22集團軍第41軍司令部高級參謀的胡臨聰回憶,當時川軍裝備極差:“當時各軍部隊的武器裝備極為低劣簡陋,所有步槍十分之八為川造,十分之二為漢陽造,更因使用已久,質量太差,以致大部不堪使用,打一兩槍就搬不開槍機,有的槍上連刺刀也沒有。至於輕重機槍,其數極微,每師多則十餘挺,少則數挺而已。火炮方麵,每師除數門迫擊炮外,山、野炮一門都沒有。裝備方麵,每人僅有粗布單衣兩套(短褲),綁腿一雙,既窄且短的單被一床,小竹席一張,雨鞋兩雙,鬥笠一頂。而其所赴之地,則係氣候多寒的黃河附近地區,真是武器不堪殺敵,衣被難以禦寒。”(《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入晉抗戰》,《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抗日戰爭》P675-678)而川軍薪晌待遇僅及“中央軍”的一半。
雪上加霜的是,川軍“有個別的旅團長以為中央已答應配換和補充武器,就將部隊中能用的槍提留起來,作為自己失敗後‘重起爐灶’的後路;更有拿廢槍換好槍,逕自私運回家,以致一連之中,僅有一兩隻槍打得響者。至於機關槍一項,一個團或一個旅才有兩三挺;手榴彈每兵隻有三四顆;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還是靠‘背插一把大砍刀’,一切作戰配屬都沒有(如醫藥、救護、兵站、補給……)。”(雷雲仙《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抗戰在山西》,《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抗日戰爭》P679-690)然而當川軍到達西安時,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蔣鼎文拒絕補充物資,並讓他們找閻錫山。閻錫山則推諉說:因山西方麵的一切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早已運過黃河儲存於潼關附近,所以在太原實無辦法,拒絕補充。結果僅送了山西造的輕機槍20挺給第41軍作為禮物了事。
川軍在山西:被零星分割成以營為單位投入戰場;後勤不足傷兵被大量遺棄在戰場
川軍第22集團軍進入山西後的情況,與劉湘設想的“必待川軍全部集中才參加作戰”完全不同。川軍“搭乘同蒲路的火車(窄軌),其裝載情況,與隴海路完全兩樣。原來一列車(準軌)至少可以裝載一個團以上的兵力,現在一個團就須分兩列車來載運,遂使部隊剛一進人戰場,就被零星分割為以營為單位了。由於日軍猛撲晉東,娘子關方麵吃緊。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茲急不暇擇,就把一個還在行軍縱列中的第四十一軍,拿來分割逐次使用。”(雷雲仙《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抗戰在山西》,《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抗日戰爭》P679-690)加上“當時各軍師連作戰地區的軍用地圖也沒有一張,通信器材亦極缺乏……敵從何來、番號是什麼、兵力有多少,有沒有配合作戰的部隊,歸誰指揮等,都不清楚。”(《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入晉抗戰》,《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抗日戰爭》P675-678)致使川軍不但對敵我態勢不明,就是自己所屬部隊的位置和行動也不明白。加上川軍武器裝備與日軍相差實在太大,因此戰場形勢一片混亂。混亂的程度從第124師第370旅第739團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
“團部和第一營(營長蔡征)搭乘的列車,半夜到達榆次,就又被攔著給予作戰任務……此時團的另外兩個營,還阻滯在下一趟北開的列車中。團部除了一部有線電話機外,什麼通信器材也沒有,向上級請示不可能。……呂團長即率團部和第一營占領陣地,連夜趕築急造工事。由於士兵隨身攜帶的工作器具太少、太劣,而這一帶地質又是土少石多,官兵們雖然挖了一個通宵,工事還是不夠使用條件。淩晨八點左右……敵人的炮擊開始了。待到敵兵衝近我方陣地時,我們即靠手榴彈的威力打擊敵人。但我位置一暴露,又成敵炮火的集射目標。兩個鍾頭後,前線的官兵就冒著敵機的轟襲,退下來了!”(雷雲仙《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抗戰在山西》,《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抗日戰爭》P679-690)
更悲慘的是,由於後勤不足,川軍的死傷士兵無法得到救治,甚至糧食都成問題:“第41軍雖然參加了晉東的幾次戰鬥,隻因各師、旅、團,都是以平常行軍的態勢,進人戰場,都沒有配屬戰時衛生部隊(如繃帶所、擔架隊……),故在戰鬥中,凡負輕傷、能行動者,就血淋淋地自個兒往後走;凡重傷、或輕傷而不能行動者,多遺棄陣地、或留置陣地後方的臨時收容所,任敵殺戮,棄屍於野,隻有待敵去後,靠當地人民出麵掩埋屍體。……又如第三七二旅在平定的西郊附近作戰時,先將輜重(官兵的隨身被蓋卷等等)放於平定,戰鬥中負傷的官兵,即送入城內。由於城裏軍民已逃避一空,傷兵無人接運,隻好滿城擱置。晚間全旅撤退,數百名重傷官兵,見被遺棄,齊聲痛呼:‘唉!連長!營長!團長!旅長!我們都是四川人啊,跟著您走了這麼遠,就忍心把我們這樣丟下嗎)?’‘唉!弟兄們!我們是同著來打國戰的喲!帶了傷,就不管了嗎?’‘天呀!打國戰就這樣打的呀!”淚隨聲迸,淒厲難聞!其中有的恐落人敵手,於部隊去後就急尋自盡的。當時在行進隊伍中的士兵們,睹景生情,邊走邊哭,甚有痛哭失聲者,也有義憤填膺,大罵;’‘狗日的xxx,這一下好吃空缺了!’翌日敵軍入城,還是見人一刺刀,屠殺盡淨。還有一件事:因為部隊沒有配屬兵站,一入戰場,就缺糧食,官兵生活,雖靠當地人民支持,但亦類於征發,因而影響軍紀甚大。長途行軍,連餐不得食,弄得官兵饑疲不堪。據第七三一團副團長張則蓀說:‘我在轉進時,硬是餓得住,過榆次,搶購了三塊冷豆腐吃,後來連冷豆腐也得不到一塊了。’”(雷雲仙《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抗戰在山西》,《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抗日戰爭》P679-690)但閻錫山在總結戰役時,卻屢屢指責川軍作戰不力、軍紀太壞,閉口不談川軍所麵臨的實際困境。
1937年9月,川軍第20軍在楊森的率領下開赴上海參戰。該軍是川軍中最窮的部隊,裝備也最差。據何聘儒回憶:第20軍26師裝備是“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隻有一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有的槍使用過久,來複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係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高華《王銘章殉國與川軍抗戰》)但就是以如此裝備,26師成為淞滬戰役中戰績最優的五個師之一,此足以顯示川軍之英勇。該師官兵在淞滬戰場也付出了慘重代價:“全師4個團長,兩個陣亡。14個營長,傷亡13個,連、排長共傷亡250餘名。每個連留存下來的士兵僅三五人,最多不過八九人……全師4000多人,這場仗打後僅剩下600多人!10月15日,八0四團奉命收複失掉的陣地。團長向文彬率部當夜惡戰,奪回了陣地,但全團官兵,營長隻剩彭煥文1人,連排長非傷即死,無一幸免,排長剩下4個,士兵隻剩120餘人!向文彬在‘一天中的三小時內,由中校升上校,由上校晉升少將’。”(高華《王銘章殉國與川軍抗戰》)
20軍的其他部隊的戰鬥同樣慘烈,據第20軍第124師第805團團部少尉見習官胡憶初回憶說:“當然我團的傷亡也很大。說來真是駭人聽聞,深約2米的戰壕,在戰爭開始時,人們還要站在踏腳坑上才看得出去,隨後戰壕逐漸被戰士的血肉填滿了,此時死屍堆集竟比戰壕還高,活著的人是用先烈的血肉作掩體,繼續打擊敵人的……全團數千人參戰最後隻剩下150名官兵,其中很多還是輕傷未離隊的。”(胡憶初《川軍第一三四師在南翔戰鬥中》,《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抗日戰爭》
川軍為抗戰做了多少貢獻
8年抗戰,四川出征和補充兵源共達300多萬人,其中陣亡、負傷、失蹤者達64萬餘人。川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於抗日戰爭第七周年紀念日1944年7月7日落成揭幕,成都老百姓叫該碑為無名英雄像,成都民間流傳:有年寒冬臘月沉沉深夜,一個衣衫單薄的窮軍人走到城門洞邊賣湯圓的小攤子前,看來是又冷又餓,埋頭呼呼呼地隻顧吃湯圓。眨眼間,窮當兵的卻不見了!賣湯圓的小販恍然大悟:是無名英雄像走下來了,小販啼不成聲,當年出川抗戰的川軍苦啊,是那個赴國難犧牲的“無名英雄”從陰間來吃湯圓了!
曆史不會忘記川人為抗擊蒙古,抵抗滿清中的慘烈與堅持,不會忘記川人出川抗日,抗美援朝的壯烈與英勇。
1937年,川軍出川,高唱:
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滅倭寇誓不還;
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爆發,四川省軍閥除西康的劉文輝外,皆響應軍事委員會的號召,成都的楊森,更高舉「出川抗日」的旗幟,率領十萬部隊,遠赴上海,參加了神聖的淞滬保衛戰,犧牲慘重,幾乎全軍殉國.
川軍將士更以打國戰,為國捐軀為榮.抗戰八年,四川軍人戰死百萬以上,以鮮血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其中最慘烈的,當屬122師部隊,及師長王銘章.
122師屬22集團軍麾下,台兒莊保衛戰前蔣委員長將122師調往第五戰區,參加津浦路之戰,歸中華抗日名將李宗仁親自指揮.
李宗仁接見王銘章,告之將在津浦路痛殲日軍,但需要時間調動軍隊,為爭取時間,希望122師死守滕縣,以利大部隊調動,王銘章慨然道:“我軍出川,即抱以死殉國的理念,有死無回,以報委座知遇之恩.”
李宗仁一麵補充122師的武器彈藥,一麵調22集團軍守臨城,集團軍司令孫震,勉勵122師將士道:此次戰役,有死無退,生是英雄,死是鬼雄,有敢撤退者-殺無赦.
民國二十七年3月14日,日本第10師團瀨穀支隊,以戰甲車、大炮轟擊滕縣,拉開了大戰序幕,川軍將士以大刀、步槍和手榴彈,與日本磯穀廉介師團血戰四日,彈盡糧絕,滕縣被轟為平地,戰士無一投降.3月18日,磯穀師團長親自招降:貴軍的曆史任務已經完結,放下武器,大日本帝國皇軍保證,不殺降兵,優待戰俘.王師長的回答是,一顆子彈,以身殉國,同行十餘名戰士,也以生命及鮮血,滋潤了祖國大地,令日本人為之肅然起敬,於日本曆史書中亦有記載.
戰後, **親至堂隸,親自坐陣指揮,同時表彰川軍的英勇,追晉王銘章為陸軍上將,激勵了川軍士氣,同時也鼓舞了參戰將士的戰鬥決心,上下一心,拚死力戰,終擊潰了來犯的日軍第五、第十師團,取得了抗戰以來首場輝煌勝利,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堅毅不屈,抗戰到底的決心。
8年抗戰的實踐證明,四川軍隊是愛國愛家鄉的,是英雄的部隊,川軍的武器裝備是最差的,半數部隊沒配機槍,有的部隊連刺刀都沒有,進入冬季,還穿單衣、赤腳草鞋,也要去抗戰,在各個戰場上,都有川軍戰士跳出戰壕與武器裝備非常精良的日寇肉搏血戰,奪回陣地的實例,這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全國軍民就是依靠這種精神,不怕犧牲,堅持抗戰,直至取得最後勝利。
四川人民對抗日戰爭的貢獻,除在抗戰全麵爆發後,編組4個集團軍(二十三、二十二、二十九、三十)及另有楊森的第二十軍、郭汝棟的第四十三軍(轄一個第二十六師)先後奔赴前線,隨後又將楊森的第二十軍擴編為第二十七集團軍,李家鈺的四十七軍擴大為第三十六集團軍,總計兵員約40萬人,與日寇進行浴血奮戰,除此,四川每年還向國民黨正麵戰場輸送10萬到30萬壯丁,成為全國重要的兵源基地。
說川軍抗日戰爭得電視劇有哪些
有《川軍團血戰到底》、《壯士出川》、《正者無敵》、《霧都》、《虎刺紅》、《血戰杭州灣》、《傻兒師長》、《傻兒軍長》、《傻兒司令》、《哈兒傳奇》等。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麵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占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衝突,國民政府則采取妥協政策避免衝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麵爆發。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製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簡稱)的主戰場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曆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川軍中著名將領
川軍抗戰著名將領
男兒立誌出夔關,不滅倭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唐式遵
川軍著名將領、122師師長王銘章奉命駐守滕縣,日軍主力阪垣師團猛攻滕縣不下,以重炮和飛機猛轟,炸毀城牆。王銘章寧死不屈,跳牆殉國。王銘章殉國後,所部官兵抵抗戰至最後一人,城內傷兵不願做俘虜,以手榴彈與衝進來的敵人同歸於盡。滕縣一役,122師5000餘人幾乎全部傷亡,但也斃日軍4000餘人。在滕縣以北的界河、龍山一帶布防的131師陳離部也傷亡四五千人。川軍的巨大犧牲換得了台兒莊戰役的勝利,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感慨,“如無滕縣之固守,焉有台兒莊之大捷!川軍以寡敵眾,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城中殘留官兵,均戰至最後,以手榴彈自戕,無一被俘投降。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戰之基,睢陽之後,一人而已……”
川軍出川後,最先進行的是川軍第43軍第26師和川軍第20軍在淞滬戰場的血戰。據何聘儒先生回憶:26師裝備可憐,“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隻有一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有的槍使用過久,來複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係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yu禹)劣,可以想見。”日軍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傷亡慘重,戰士誓與陣地共存亡,前仆後繼,毫無懼色。該師官兵英勇頑強鏖戰七晝夜,多次擊退日軍進攻,被譽為參加淞滬抗戰的70多個師中成績最好的5個師之一。該師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慘重,全師4000多人,這場仗打完後僅剩下600多人!
在內戰中惡名在外的20軍楊森部,這次也在淞滬抗日前線立下大戰功。10月15日,804團奉命收複失掉的陣地。團長向文彬率部當夜惡戰,奪回了陣地,但全團官兵,營長隻剩彭煥文1人,連排長非傷即死,無一幸免,排長剩下4個,士兵隻剩120餘人!
抗日戰爭川軍死了多少人
8年戰爭,川軍在抗戰中以硬戰、血戰聞名,前後出川350萬兵員,為全國各省之冠,傷亡約占全國的20%,共64萬餘人傷亡,其中陣亡26萬3千多,負傷35萬6千多,失蹤2萬6千多。除了英勇頑強外,裝備過於簡陋也是重要原因。有七位將軍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各部的官兵因傷亡換了幾茬,出現了無數的可歌可泣、慷慨激昂、悲壯英烈、令人熱血沸騰和肅然起敬的事跡。
抗戰時期著名的川軍將領有哪幾位?
抗戰勝利紀功碑川軍出川時,各界普遍認為這是當時中國“最糟的軍隊”,裝備不足,缺乏彈藥、給養和醫療設備,冬天在山西打仗時,士兵腳上穿的還是草鞋。然而,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卻在抗戰中進行了無數次最艱苦、最慘烈的犧牲,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在內戰中惡名在外的20軍楊森部,是抗戰中第一支出川抗戰的川軍,從淞滬會戰開始,無役不從,是三次長沙會戰的骨幹兵團,曾在第三次長沙會戰珠影山戰鬥中全殲日軍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隊。川軍二十六師,參加淞滬會戰,是戰績最好的五個師之一,全師四千餘官兵,到撤離戰場時僅存六百多人,傷亡85%以上。南京保衛戰,川軍二十一軍防守南線,其中一四五師守廣德,在優勢敵人的圍攻下,陣地失守,師長饒國華毅然率剩餘僅一營部隊衝入敵陣,以圖恢複陣地,終因寡不敵從,身陷重圍,彈盡援絕,將軍不願做俘虜,舉槍自戕殉國。一四四師師長郭勳祺也在戰鬥中負重傷。二十二集團37年底編入李宗仁雜牌軍戰區,參加台兒莊戰役,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奉命駐守滕縣,日軍主力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猛攻滕縣不下,以重炮飛機猛轟,炸毀城牆,王師長親自指揮巷戰,不幸遭機槍掃射壯烈犧牲。王師長殉國後,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戰至最後一人,城內傷兵不願做俘虜,以手榴彈與衝進來的敵人同歸於盡。騰縣一役,一二二師五千餘人幾乎全部傷亡。在騰縣以北的界河、龍山帶布防之一叁一師陳離部,也傷亡四五千人。打仗有輸贏,可不能丟人.川軍的122師在王銘章的領導下,在滕縣全軍犧牲。從嚴格的軍事意義上說,應該是慘敗,因為3000人的犧牲換來的是日軍僅僅66人的傷亡。可在各種輿論的眼裏,川軍贏得了尊重。正是川軍的巨大犧牲才換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李宗仁曾揮淚而言:“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完成戰鬥任務,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李家鈺部第四十七軍,長期在晉東南作戰,後編為叁十六集團軍,駐守河南,在豫中會戰中,由國民黨上層指揮不力,豫西各部在混亂中轉移,叁十六集團軍因是雜牌,奉命擔任掩護,在轉移途中,司令部直屬隊不幸與日軍穿插分隊遭遇,總司令李家鈺當場中彈身亡,成為抗戰中殉國的川軍最高級別將領。抗戰中的川軍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中國軍隊的正規部隊,而是一支地方軍閥武裝。無論是部隊的裝備和軍事素質、部隊待遇,都無法與國民黨中央軍相提並論。但抗日戰爭中,這支部隊用自己大無畏的犧牲換來了“川軍能戰”、“無川不成軍”的名聲。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川軍在抗戰期間做出哪些犧牲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