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不學禮,無以立。”
2、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3、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於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8、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9、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10、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1、子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2、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3、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4、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15、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文明禮義的簡單句子
1、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2、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事情,但她卻是最珍貴的事情。
3、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4、鳥兒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鮮花因芬芳而美麗,校園因文明而將更加進步。
5、關心學校,我們的職責;愛護學校,我們的義務;熱愛學校,我們的心聲。
6、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讓我們一起來:關心集體,愛護公物,保護環境!8、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9、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10、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塊汙漬,淨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1、高高興興做遊戲,和和氣氣在一起。
不打不鬧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記。
12、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13、順手撿起是的一片紙,純潔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塊汙漬,淨化的是自己的靈魂。
14、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人待我一丈,我把心捧上;好話一句三冬暖,冷言半句六月寒。
16、隻有尊敬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敬。
17、不在牆上留一條傷痕,不在空氣中留下一句髒話。
18、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
(名人名言 www.lz13.cn)19、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
20、向老師說聲“好”,不困難;困難的是,要堅持向老師真心地說聲“好”。
21、傾聽可以使說話者感到被尊重。
22、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
23、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於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
——盧梭24、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
——諾·文·皮爾25、禮儀是微妙的東西,它既是人們交際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過於計較的。
——培根26、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麵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歌德27、有禮貌不一定總是智慧的標誌,可是不禮貌總使人懷疑其愚蠢。
——蘭道爾
誰有關於禮貌的名言!
禮貌是一種語言。
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洛克 有文化教養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
這是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裏蘊藏著希望。
——王爾德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增強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禮貌出自內心,其根源是內在的,然而,如果禮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與實質亦隨之消失。
——約翰·霍爾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荀子滿招損,謙受益,莫伸手,終日乾乾,自強不息。
——陳毅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
——羅曼·羅蘭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養最要緊,漂亮不漂亮,對他來說倒算不了什麼!要是你頭腦裏沒有教養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還是一錢不值。
——契珂夫教養中寄寓著極大的向往——對美好和光明的向往。
它甚至還有一個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戰勝一切的向往。
——阿諾德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我深信,再也沒有比人的外表(與其說是外表本身,不如說是對外表動人不動人的信念)對於人的發展會有這樣驚人的影響。
——列夫·托爾斯泰無知的人總以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應該見人就講。
但是一個有教養的人是不輕易炫耀他肚子裏的學問的,他可以講很多東西,但他認為還有許多東西是他講不好的。
——盧梭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雲惟佳信與義。
——唐張九齡良好的禮儀的功用或目的隻在使得那些與我們交談的人感到安適與滿足,沒有別的。
要能做到通過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禮節與尊重,表明你對他人的尊敬、重視與善意。
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這種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諂媚、偽善或卑鄙,是一種很大的技巧。
——洛克人類追求的無非是快樂,因此有禮貌的人較之有用處的更能得到別人的歡迎,一個真摯朋友的能力、真誠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嚴肅與堅實的表示所產生的不安。
——洛克知識必需用禮貌來裝飾並撫平他在世間的道路,沒有它們,知識就像一顆碩大而粗糙的鑽石,為了好奇與它實質上的價值而收置在樹裏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後卻更為珍貴。
——查裏德菲爾要想有教養,“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談論和思索的最美好的東西”。
——阿諾德生活裏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
——佚名一人勇敢而率真的靈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觀照,用自己的心去愛,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斷。
不做影子,而做人。
——羅曼·曼蘭切忌浮誇鋪張。
與其說得過分,不如說得不全。
——列夫·托爾欺泰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徐悲鴻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
——管仲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
——管仲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
——愛默生懷著善意的人,是不難於表達他對人的禮貌的。
——盧梭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
對於他們已經做了壞事,不防寬大為懷,如果你願意。
對於他們將做未做的壞事可決不能放鬆。
——羅曼·羅蘭讓一得百,爭十失九。
——馬克謙遜是美德的色彩。
——提奧格尼斯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柳宗元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難獲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夠再恢複的。
怯懦無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歸給私家教育的過錯,其實這並不是在家庭裏麵進行教育的必然結果,也並不是無法醫治的毛病。
如果說家裏溺愛太過,常常使人懦弱無能,應該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德行的緣故。
——洛克彬彬有禮的風度,主要是自我克製的表現。
——愛默生這種落於俗套的高貴和風雅是再平庸低劣不過的。
——雨果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孟子貧而無謅,富而無驕。
——子貢沒有經過琢磨的鑽石是沒有人喜歡的,這種鑽石戴了也沒有好處。
但是一旦經過琢磨,加以鑲嵌之後,綜們便生出光彩來了。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但是使他們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
——洛克驕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對於那最以德性受人稱讚的人便懷忌恨。
——斯賓諾莎、這就是純樸性格的好處:如果說這種性格有時會叫人作出非常笨拙的事情,如果說這種性格在上流社會幾乎可以肯定會讓具有它的人遭到毀滅,那麼從另一方麵說,這種性格對於具有相近性格的人來說,它的影響卻是迅速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
——司湯達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
——富蘭克林在風度上和在各種事情上一樣,惟一不衰老的東西,是心地。
心地善良的人單純樸實。
——巴爾紮克當一個人是一個真正的人的時候,他就應當與大言不慚和驕揉造作之間保持等距離,既不誇誇其談,也不扭捏取寵。
——雨果對於心地善良的人來說,付出代價必然得到報酬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侮辱。
美德不是裝飾品,而是美好的心靈的表現形式。
——紀德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老不可滿。
————魏微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
我在沙漠中曾親眼看見,匆忙的旅人落在從容者的後邊;疾馳的駿馬落後,緩步的駱駝卻不斷前進。
——薩迪樂以...
論語中表達孔子政治理念的句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 1、關於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係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餘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於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複禮.在答複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複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複禮"是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裏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通過克製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製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麵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屬於根本政治製度方麵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製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
誰知道有哪些有關於文明禮貌的名人名言呀!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無信不立 ——孔子 沒有誠實哪來尊嚴 ——西塞羅 真話說一半常是信用中國編輯彌天大謊 ——富蘭克林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敗 ——左拉 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拉羅什富科 欺人隻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約翰·雷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訂戶,是不誠實與懦弱 ——高爾基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信用中國編輯 ——喬叟 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瓦·阿紮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羅素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有算得了什麼呢? ——哈代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莎士比亞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孔子的名言有什麼?
孔子的名言1、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解釋: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來說有什麼因難呢?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解釋:用功讀書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裏,便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要到來。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釋: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
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解釋:一個真正的有責任的人,必須具有堅韌的意誌,因為他背負的責任重大而實現的道路很漫長。
因為以仁為自己的責任,所以是重大的責任。
因為以生命的結束作為任務的結束,所以實現仁的道路是漫長而遙遠的。
5、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釋: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
記得孔子有句這樣的話。
具體是什麼忘記了。
但大致意思就是看起來彬...
孔子有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並不是指我們人還是嬰兒的時候,而是指我們的本性在無始劫之前,就是指人的最原始的本性是好的。
就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出的“眾生皆具佛性”一樣。
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不該你聽的,為什麼要聽呢?你本來很開心的,你耳朵聽到不該聽的話之後,煩惱就生出來了。
菩薩不見人過,菩薩永遠看不見人家的過失和過錯。
首先,拿這一點來衡量一下自己,你們誰能不看見人家的缺點和過錯?菩薩是永遠不見人家的缺點和過錯。
而師父在幫你們開悟時是不一樣的,因為師父是為了救度你們,必須指出你們所有的缺點和過錯,讓你們知道和明白道理,然後好好地修正和改過。
學菩薩是不能看到人非的,不見人過,但見己過,就是說用菩薩的要求來要求自己,永遠看不到人家的過失,而永遠看到的是自己的過失,都是自己的錯。
在人間不要論人家的對與錯,自己做錯了就是做錯了,永遠是我錯,人家都是對的,因為這個世間都是空的,都是假的,是無常的,沒有什麼對和錯,隻有因和果。
我沒有對的,隻有錯的,這樣才接近菩薩的境界。
孔子的經典故事和他5句名言
孔子精通音樂,深諳畫理,具有很高的音樂美學素養。
在齊國,有一次他聽到韶樂,讚不絕口,自稱“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曾向魯國樂官師襄子學琴,10天後還是彈同一曲子。
師襄子說:“可以另學新曲了。
” 孔子說:“曲子雖熟,技巧還不熟。
” 過了幾天,師襄子又說:“技巧已熟,可以學新曲了。
” 孔子說:“還沒有領會曲子誌趣。
” 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說:“已經領會曲子誌趣,可以學新曲了。
” 孔子道:“還未領悟出作曲者是誰。
” 再過一段時間,孔子若有所悟地說:“此曲除了周文王,還會有誰能作出呢?” 師襄子肅然起敬:“此曲正是《文王操》!”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個開補習班的人,不僅有教無類,連補習費多寡,可享受的待遇都有明確規定: 三十而立;交三十兩銀子隻能站著聽課; 四十不惑:交四十兩銀子者可發問,直到沒有疑問; 五十知天命:交五十兩銀子者可知道明天小考的命題; 六十耳順:能出得起這個價錢者,老師可以講些你喜歡聽的話給你聽,讓你耳順。
七十隨心所欲:上課要躺要睡或者不來上課隨你。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態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
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
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裏,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
曰:“恭、寬、信、敏、惠。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孔子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寫一句“待人禮貌”有關的俗語
禮貌待人俗語: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三月寒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小禮易過,現債難還主人讓客三千裏凶拳不打笑臉讓人三分又何妨千裏送鵝毛,禮輕意重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禮貌比法律更強有力。
——卡萊爾禮貌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梅裏美禮貌對於人性,猶如熱力之對於蠟。
——Arthur Schopenhauer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麵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
——歌 德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爾斯華綏永不向權勢低頭,但要摘帽為禮。
——Jim Fiebig,NANA禮所以決嫌疑,定猶豫,別同異,明是非也。
——吳兢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的不足,正確的教育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
——歌德禮之於人,猶酒之有襞也。
——孔子文化修養的目的在於增強和提高鑒賞那些最高尚、最深奧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波伊斯對於對方的無禮的一種無言的非議和責備,而這種譏諷是使誰都會感受到不安的。
——洛克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馬南禮貌比法律更強有力。
——卡萊爾禮貌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
——梅裏美禮貌對於人性,猶如熱力之對於蠟。
——Arthur Schopenhauer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麵照出它的肖像的鏡子。
——歌 德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爾斯華綏永不向權勢低頭,但要摘帽為禮。
——Jim Fiebig,NANA禮所以決嫌疑,定猶豫,別同異,明是非也。
——吳兢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的不足,正確的教育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
——歌德禮之於人,猶酒之有襞也。
——孔子文化修養的目的在於增強和提高鑒賞那些最高尚、最深奧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波伊斯
孔子有句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意思是說什麼?
這句話的含義:智慧的人喜愛水,仁義的人喜愛山;智慧的人懂得變通,仁義的人心境平和。
智慧的人快樂,仁義的人長壽。
” 另一理解為 “智者樂,水” ——智者之樂,就像流水一樣,閱盡世間萬物、悠然、淡泊。
“仁者樂,山” ——仁者之樂,就像大山一樣,巋然矗立、崇高、安寧。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篇)論語集注: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
這正如朱熹在 《論語集注》裏麵的討論:“沒有對仁和智極其深刻的體悟,絕對不能作出這樣的形容。
”聖人智仁雙全,所以,作此形容的專利權 非他莫屬。
智者也就是聰明人。
聰明人通達事理,反應敏捷而又思想活躍, 性情好動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樣,所以用水來進行比擬。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
仁厚的人安於義理,仁慈寬容而不易衝動,性情好靜就像山一樣穩重不遷,所以用山來進行比擬。
不過,你如果問一般人樂水還是樂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樂。
孔子所說的所有名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為政》)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為政》)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裏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公治長》)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偶不以三偶反,則不複也。
”(《述而》) 孔子說:“ 學習知識並且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學習),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 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嗎?” 曾子說:“我每天反複檢查我的行為:為人處事有不真誠的事嗎?與朋友交往有不誠實的事嗎?老師教授的知識有不複習的嗎?” 孔子說:“溫習舊知識進而能有新的體會,可以憑此做老師了。
” 孔子說:“隻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隻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
”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的理解了嗎?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這也是聰明啊。
”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要向他學習,希望能達到他的水平,見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學習他的優點,如果自己也有他門的缺點就加以改正。
” 曾子說:“男人不能不堅強,因為他們責任重大,奮鬥的路途遙遠。
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責任,責任不是很重嗎?奮鬥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遠嗎?” 孔子說:“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這樣以後才知道鬆柏是最後凋謝的。
” 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說:“也許就是仁愛待人!自己所不願要的,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
” 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不知疲倦,而我做到了哪些?”這段話主要體現了孔子的謙虛之心。
這番話也有教育弟子的意思,讓他們知道學與教都無止境,不要滿足已有的成績而停步不前。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文’呢?”孔子說:“他聰明好學,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以為恥,所以被諡為‘文’。
” 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裏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
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複地給他舉例了。
”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孔子的禮貌名言名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