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央視春晚節目單最新彩排
2012春晚節目總導演:哈文
2012春晚節目主持人:朱軍 李詠 撒貝寧 李思思 董卿 畢福劍
20:00 1、開場童謠: 鄧鳴賀
20:01 2、東西南北大拜年:朱軍 李詠 撒貝寧 李思思 董卿 畢福劍 等
大拜年之:《歡樂中國年》朱軍 李詠 撒貝寧 李思思 董卿 畢福劍 李穀一 王珞丹 蔡卓妍 馮紹峰
大拜年之:《鬧秧歌》胡寶善、胡軍(一家)
大拜年之:《小拜年》胡海泉(一家) 陳羽凡 白百何 (夫婦)
大拜年之:《采茶舞曲》沙溢 胡可 (夫婦)
大拜年之:《祝福你》張衛健 張茜 (夫婦)
20:07 3、絳州鼓樂:《鼓韻龍騰》山西絳州鼓樂團
20:10 4、群口相聲:《小合唱》王宏偉 佟鐵鑫 呂繼宏 劉和剛 周煒
20:24 5、創意鋼琴:《金蛇狂舞》《龍的傳人》李雲迪 王力宏
20:30 6、歌曲:《萬物生》薩頂頂
20:33 7、小品:《天網恢恢》蔡明 王寧 常遠 郭豐周
20:51 8、舞蹈:《龍鳳呈祥》李倩 張傲月領舞
20:56 9、短片:《回家過年》
20:57 10、歌曲:《好久沒回家》陳坤
最美全家福
21:07 11、歌曲:《叫一聲爸媽》宋祖英
21:13 12、小品:《荊軻刺秦》黃宏 沙溢 邵峰
21:30 13、雜技:《空山竹語》李振宇 左朝峰 袁飛
21:36 14、民族歌舞:《追愛》雷佳 沙呷俊楠 中國郵政藝術團
21:41 15、小品:《今天的幸福》沈騰 黃楊 艾倫
21:58 16、歌曲:《因為愛情》王菲 陳奕迅
22:04 17、魔術:《魔術》劉謙 董卿
22:15 18、現代芭蕾:《天鵝湖》俄羅斯TODES舞團
22:19 19、小品:《愛的代駕》馮鞏 牛莉 閆學晶
22:32 20、歌曲:《把幸福給你》孫楠
22:36 21、小品:《麵試》郭冬臨 魏積安 何軍 傅浚淇
22:50 22、戲曲節目:《 戲迷一家親》劉佩琦 李明啟 高長誌 張傑 等
22:58 23、相聲:《奮鬥》曹雲金 劉雲天
23:10 24、歌曲:《新貴妃醉酒》李玉剛
23:12 25、短片:《春晚記憶》
23:13 26、歌曲:《致敬30年》金美兒 費翔 韋唯 吳秀波 李穀一 張明敏
歌曲聯唱之:《冬天裏的一把火》金美兒
歌曲聯唱之:《故鄉的雲》費翔
歌曲聯唱之:《愛的奉獻》韋唯 吳秀波
歌曲聯唱之:《常回家看看》蔡國慶 王珞丹
歌曲聯唱之:《前門情思大碗茶》李穀一
歌曲聯唱之:《我的中國心》張明敏
23:28 27、舞蹈:《雀之戀》楊麗萍 王迪
23:35 28、歌曲:《大愛》劉歡
23:39 29、歌曲:《我要回家》朱之文
23:44 30、舞蹈:《老媽媽》四川廣元老媽媽藝術團
23:49 31、歌曲:《好人就在身邊》譚晶
23:53 32、歌曲:《遠方的家》張也
零點跨年儀式: 董卿 朱軍 李詠 畢福劍 鄧鳴賀
00:01 33、歌曲:《中國美》玖月奇跡 玉米提 萬瑪尖措 薛一村子 賽娜 等
00:04 34、創意兒童節目:《除夕的傳說》韓庚
00:09 35、兒童節目:《機器人總動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創新基地
00:11 36、舞蹈:《舞動冰淩》吉林省歌舞團
00:14 37、歌曲:《思鄉曲》蔣大為
00:17 38、水晶球舞蹈:《眷戀》胡啟誌
00:19 39、歌曲:《天下一家》王莉 廖昌永
春節體現了那些傳統文化?
就曆史和社會文化而言,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
在中國,離開了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毋庸置疑,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民族的根本,國家的基礎,是凝聚十幾億人民的強大的精神粘合劑,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
過去的七天,無論在繁華都市還是在偏僻鄉村,中國各地乃至世界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歡歡樂樂地過年。
歡度春節已經成為十幾億人民共同的中心話題,由歡度春節而產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各種新聞,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可見,在一個特定的時期內,歡度春節對於中國人的影響至關重大。
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它濃縮著一個民族的精神,標誌著一個民族的風格,凸顯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展示著一個民族的追求。
春節無疑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中蘊含的文化含義,無論怎樣評估都不會過分。
在這個歡歡喜喜的大年即將過去卻還意猶未盡的時候,對春節這一傳統節日作一番粗粗的現代解讀,也許不無意義。
春節是農業社會的產物。
在中國古代,“春節”最早是指春天的節序,基本上和春季一詞同義,後來才專指農曆一年的元旦。
在農業社會裏,對於物質生產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天時了,“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正是農業生產的真實寫照。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節》一文中列舉了過年的種種現象,指出它們都和農業社會有關,說的極是。
春節時期的飲食文化,是基於農業社會的產品豐富多彩;春節時期的娛樂文化,是基於農業耕作中的冬季閑暇;春節時期的祭神文化,是基於農民們祈求上天風調雨順,以便五穀豐登。
春節時期的所有文化形態,幾乎都是農業文化的典型表現。
廣義的文化指的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觀念的總和,但人們在使用文化一詞的時候,更多的是指精神觀念。
農業文化的精神觀念,來自於農業耕作方式。
如果我們稍稍考察一下農業耕作方式,就會發現它的最大特點是地域的固定性。
農業民族不像遊牧民族那樣逐水而居,居無定所;農業民族也不像商業民族那樣逐利而行,行無蹤跡。
農業民族在固定的土地上世世耕作,代代傳承,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兩個十分明顯的思想觀念,即對於故鄉土地的無比眷戀和對於家族親情的極其注重。
前者為鄉土觀念,後者為親情觀念。
在中國,不管時光流轉,不管社會變遷,不管政府更迭,不管人事代謝,鄉土觀念和親情觀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結,植根於炎黃子孫的骨髓之中。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等古代詩句,正是體現了這種情結。
就曆史和社會文化而言,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
在中國,離開了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毋庸置疑,鄉土情結和親情情結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民族的根本,國家的基礎,是凝聚十幾億人民的強大的精神粘合劑,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
春節,所傳承的正是這樣一種意義。
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不管天寒地凍,筋疲力盡,不管路途遙遠,車船勞頓,都要回家和父老鄉親相聚,這不是一種最大的鄉戀嗎?幾億乃至十幾億人民共同收看央視的春節晚會,隨著晚會的節目同歡同樂,同唱同笑,塑造出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濃濃氛圍,這不是一種最大的親情嗎?這種傳統文化所產生的強大的精神力量,理應推動我們更快地建設小康社會。
前幾年,曾有學者提出“文化力”一說,結果引起了理論界的熱烈討論。
筆者認為,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春節完全可以成為“文化力”一說的佐證。
值得回味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說過:傳統是曆史的惰力。
那麼,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它所負載的傳統意義和現代社會的某些方麵是不是已經產生了不相適合的地方?事實上,幾十年以來,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了很大變化,求神祭祖等儀式的意義已經大大減弱。
但是不可否認,春節對於現代社會也還是存在一些負麵因素。
從經濟層麵上來說,由春節而產生的經濟現象實際上是一種非正常的經濟現象,它和現代社會的市場經濟有相悖的地方。
因為工業社會的生產方式和農業社會的生產方式迥然相異。
工業生產依賴的是市場需求,而不是季節和時令的變化。
工業生產比農業生產更有規律,更為平衡,除了某些人為的特定情況,很少出現大冷大熱、大起大落的情況。
而農業經濟是一種忙閑不均的季節經濟,春節既然源自於農業社會,春節經濟當然也就是一種季節經濟,必然會給現代工商業經營帶來一定的阻隔和影響。
從文化層麵上來說,春節所負載的意義雖然能夠抒發鄉戀情結,提升親情程度,從而凝聚人心,有利於社會的安定與祥和。
但是過分注重鄉土的眷戀,過分注重家族親情的同時,其硬幣的另一麵可能就是對現代社會的剛性法律規則的忽視,這一點對於現代社會的法治建設未必有利。
中國社會中的“走後門”、“裙帶風”、“關係戶”等等現象屢禁不止,從深層次意義上來說,和傳統文化中的過分重視人情和家族親情觀念根深蒂固不無關係。
...
如何讓孩子記住國家的傳統節日
一、巧妙結合語文教材,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而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語文的靈魂。
語文教育必須重視文化內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視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
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運用和語感的培養,也要承擔起“體認中華文化、厚植傳統精神”的重任。
教學中,我結合語文教材努力挖掘教學資源,積極探究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促其發揮最大的教育效益。
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時,我布置學生搜集重陽節的來曆,了解我們當地過重陽節的習俗以及自己感興趣的民族是如何過重陽節的。
學習《但願人長久》時,師生一起了解中秋節的來曆、相關風俗以及吟誦描寫中秋佳節的優秀詩文。
當然,現行小語教材還有很多蘊含傳統文化的課文,教學時我注重營造強烈的“節日意識”,廣泛進行資料搜集、精心策劃活動方案,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知道有關傳統節日,如重陽節、中秋節、端午節和春節的來曆、相關的過節風俗以及品讀文人墨客描寫傳統節日的佳作,讓孩子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豐富多彩及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孩子們在學習教材中優秀篇章的同時和老師家長或吟誦詩篇、或創作佳句、或在節日這一天製作節日食品或用品等。
結合傳統節日多種渠道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培養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悠久曆史和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相機利用傳統節日,深化傳統文化認識1.賀卡傳真情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也是全家團聚、共享親情的時刻。
所以每當春節來臨的時候,我會引導學生開展“給長輩送祝福”活動,讓孩子親手製作一張賀卡送上一句祝福給家中的老人,很多時候孩子都記得給父母、老師做賀卡,卻很少想到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
結合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我讓孩子們在自己親手製作的賀卡上寫上稚嫩的祝福語: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祝外公外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我相信老人收到孩子的祝福一定會覺得比什麼禮物都珍貴。
一張小小的賀卡,拉近了孩子與長輩之間的關係,使家庭更加充滿溫馨。
其實靜下心來想想,老人為子孫付出的真是太多了!很多家庭風雨無阻地接送孩子的是他們,孩子生病守候在醫院陪同孩子掛水的更多的也是他們,等我們下班回家,端上熱騰騰飯菜的還是他們。
對於這些,我們都習以為常,也覺得理所當然。
其實,我們為他們付出的實在是太少。
通過傳統節日的教育,不僅可以讓孩子懂得感恩,也使我們成年人意識到平時要多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
2.活動促認識結合傳統節日開展慶祝或紀念活動,也是全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比如,清明節時,我要求學生借著清明掃墓,搜集詩句開展誦讀清明小詩和寫心得體會的活動,也可以舉行網上祭祖活動,在網上為心中的英雄敬獻花圈、寫寫感言,表達緬懷和思念。
春節時,在班級中開展寫春聯、貼春聯活動,還可舉辦演講比賽或知識競賽活動。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提高了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興趣和能力;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加深了同學們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通過一係列活動,也鍛煉了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對個性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傳承傳統文化精髓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部等部門發布了《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它提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係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整個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得以立足於世界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團結與進步的源泉之一。
2008年起中國的三個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和中秋首次被國務院列為法定節日,學生雖然能享受到因傳統節日放假帶來的休閑時光,但因不知道該怎樣過節而享受不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所以,通過開展語文主題活動,教會學生過內涵豐富的傳統節日,顯得是十分重要。
如何做好傳統節日公益廣告宣傳
以一年一度的端午為例,據記載,節日除了紀念屈原愛國情懷外,有紀念孝女曹娥的,有紀念秋謹就義的,有迎濤神的活動,也有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各種傳說,說法不一,節日含義有健康向上的時代主旋律,也有不少迷信色彩充斥其間。
因此,三明台在製作這個公益廣告時,也是在文化內涵上把好關,強調突出了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甘把熱血灑的節日主題,同時也把人們吃粽子,掛艾草,喝黃灑等追求健康的習俗融入到主題宣傳活動教育中,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愛鄉情感。
“箬葉飄香,一粽嚐來千古事;龍舟競渡,百橈劃出創業歌。
愛國愛鄉愛三明,創新創優促發展。
”在“我們的節日??端午”這個公益廣告播出後,市主管部門給予三明電視台充分的肯定。
2010 年開始,三明電視台充分運用“我們的節日”這個傳統文化資源,結合三明實際,精心策劃,共製作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陽等七個傳統節日的公益廣告宣傳片,在節日前後的20 天時間裏每天海量播出,通過視頻宣傳方式,大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弘揚和諧文明社會風尚,廣泛宣傳和普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全社會廣大幹部群眾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為推動形成團結互助、融洽相處的人際關係和平等友愛、溫馨和諧的社會環境做了有益的嚐試,簡短生動的公益片和階段性的集中播出,形成了大的聲勢和好的效果,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弘揚了主旋律,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一致肯定。
一、地方傳統節日公益 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對於進一步增強人們對祖國、民族、家鄉的熱愛,增強對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信念具有重要作用。
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電視媒體的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
由於地市級電視台生存空間的局限性,地市級電視台不可能如中央電視台、省級電視台一樣製作場麵宏大的傳統節日宣傳節目,但是,地市級電視台如果能夠堅持正確的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傳統節日的宣傳上完全可以有所作為,並且能夠發揮中央台和省級電視台不可替代的作用。
廣告宣傳突出文化內涵2005 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共同發出《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要突出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和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要求新聞媒體要把傳統節日宣傳作為重要任務,通過多種形式,多側麵、多角度地宣傳介紹傳統節日。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明電視台也像全國許多地市台一樣,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好地方的傳統節日的宣傳和報道工作,充分發揮了地市級電視台的作用。
從2010 年開始,三明電視台又開辟新途徑,這就是利用公益廣告形式加強傳統節日的宣傳。
在每一個傳統節日的宣傳中,我們更加突出了節日的文化內涵。
比如中秋,從小處上看,它體現的是家人團聚、團圓、和睦相處,但從更高的層麵則反映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因此,我們在製作這個公益廣告時,就把節日的文化內涵宣傳突出在家家思團圓的氛圍中,把中華民族四海同源、各族人民共興中華的民族大義融入進去,達到引導人們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推進國家統一和民族振興的目的。
二、傳統節日公益廣告宣傳突出地方色彩 地方文化,本土特色。
這是增加親和力,提高收視率的重要的內容和形式。
三明電視台在策劃傳統節日宣傳時,創新思路,按照“三貼近”的原則,在突出節日文化內涵的同時,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這個根本,並巧妙結合三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業、創新、創優”和“開明、清明、文明”等總體思路,把“我們的節日”主題宣傳活動與全市中心工作結合起來,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把主旋律和新風尚融入其中。
比如,春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節日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傳承著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
我們在製作節目時必須突出強調辭舊迎新、祝福團圓平安、興旺發達的主題,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促進和諧家庭、和諧鄰裏、和諧社會建設。
在宣傳片畫麵的組成上,我們也是不厭其煩,精選極具當地特色的“板凳龍”、“肩膀戲”等鮮活鏡頭,再認真選取新農村建設的優美畫麵,通過巧妙結合,組成了一幅“歌唱生活,唱響未來”的美麗畫卷,把全市人民歡度新春佳節的喜慶心情和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情景等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三、傳統節日公益廣告宣傳突出現代價值 傳統節日的式微原因是複雜的,但是,根源於農業社會的傳統節日難以適應現代商業社會是傳統節日式微的重要原因。
隻有當傳統節日被賦予現代價值,傳統節日才能夠成為人們心中的節日。
因此,電視媒體在進行傳統節日宣傳時應當積極探索怎樣使傳統節日與現代生活方式的完美融合,賦予傳統節日現代價值符號,使其成為既不失傳統文化的內涵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的節日。
流傳了上千年的傳統...
誰有張濤唱的《祝福你》的歌詞啊?給傳個唄!
祝福你 歌詞 作詞:李俊偉 作曲:張友殿 演唱:張 濤 配器:張宏光 我神往你的土地,你的生機 我眷戀你的神聖,你的紅旗 我懂得用一生去熱愛你 為你拚搏向你致意 我親愛的祖國啊祝福你 我是你的兒女,和你相依 就算人生道路上依然崎嶇 我的心也會永遠和你在一起 在一起 我陶醉你的山水,你的美麗 我追尋你的理想,你的足跡 我知道用心窩來溫暖你 為你歌唱向你敬禮 我親愛的祖國啊祝福你 你是我的母親,我把你珍惜 就算人間風雨中還有風雨 我的愛也會永遠和你在一起 在一起 我親愛的祖國啊祝福你 你是我的母親,我把你珍惜 就算人間風雨中還有風雨 我的愛也會永遠和你在一起 在一起 我的愛也會永遠和你在一起
春節除了漢族以外還有哪些少數民族會過此節?
春節除了漢族以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也會過此節,如藏族、壯族 、布依族 等。
春節(Spring Festival)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農曆正月初一,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鬱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誰知道沈丹丹
姓名: 沈丹丹 出生年月: 1985-4-16 性別: 女 身高: 158 婚姻狀況: 未婚 民族: 漢族 戶口: 四川學曆: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係出道:沈丹丹,1999年3月參加貴陽電視台第二界“金話筒”青少年業餘主持人大賽兒童組熒屏獎;1999年6月參加貴陽電視台《好心情》杯少兒卡拉OK電視大賽優秀獎;2001年10月在由文化部舉辦的第八屆“吉爾達杯”全國推新人大賽“少兒舞蹈組”總決賽中,榮獲全國優秀獎;2004年在中國青少年精英演藝人才選拔大賽中,榮獲貴州分賽區舞蹈比賽金獎、聲樂比賽銀獎、朗誦比賽銀獎;2005年5月參加中央電視台“非常6+1”欄目,同年11月在央視二套節目中播出;2005年8月在貴州移動通信動感地帶形象大使比賽中獲冠軍,並獲得該活動形象大使稱號;2005年9月,入選貴州電視台影視頻道“新秀場”欄目模仿演員,參加“新秀場”欄目電視劇《搭錯車》MTV的拍攝,並於欄目中演唱主題曲《酒幹倘賣無》。
2003年至2005年參加多部廣告及MV的拍攝。
2007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並獲得周冠軍及十一月月冠軍!08年3月正式發行第一張個人新專集>自我介紹本人是個隨和,開朗的女孩。
很多朋友都說我比較有個性,有自己的想法,不愛去做別人做過別人做過的東西.
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都有什麼呀?
導遊詞借來的 著名的風箏、年畫故鄉楊家埠。
楊家埠是中國最大的木版年畫產地,同時又是濰坊風箏的發祥地。
楊家埠年畫、風箏起源於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曆史。
楊家埠年畫被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委員會列於遺產搶救工程,中國木版年畫集成楊家埠卷作為示範本首卷發行,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新聞發布會。
楊家埠木版年畫、風箏被國務院確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楊家埠風箏被評為唯一的山東省著名商標產品。
? 楊家埠是濰坊市寒亭區的一個行政村。
寒亭的前身為濰縣,夏朝的寒國定都在此,寒亭由此而得名。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此做過縣令,解放戰爭時期”濰縣戰役”聞名全國。
悠久的曆史淵源,楊家埠作為特色的民俗旅遊村,2000年已得到了世界旅遊組織的認可。
2002年被命名為 “山東省曆史文化名村”,有中國民俗風情第一村之美稱。
現在我們來到了楊家埠民俗旅遊村的核心部分—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五十六個最具民族特色的旅遊景區、山東省旅遊休閑場所十佳品牌單位。
在這裏大家可以詳盡了解楊家埠年畫的豐富淵源,年畫雕版、年畫製作展現六百年前的生產工藝。
同時還可以欣賞到包括台灣年畫在內的其他區域的年畫展示;可以盡情欣賞馳名中外的風箏繪畫、紮製製作過程和如詩如畫的放飛場麵,同時參觀風箏精品館、風箏博物館;古店鋪一條街為您展示明清時代畫店百家的場景;紅木嵌銀現場製作展示300年曆史的嵌銀文化;泥塑陳列館現場製作與展示,可享受到泥塑的高雅藝術;根雕藝術館可欣賞到中國著名根藝大師 胡世明先生絕世的根藝精品;明代楊氏高大宅院展示樸實的民俗文化;牟德武創建的板橋書畫院,無論是氣勢磅礴的大幅作品,還是隨意而就的三枝兩葉,都閃現著板橋的風骨和神韻,被中國美術界譽為“板橋遺風,江北獨秀”; 文物館陳列著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呈現古老的龍山文化;除此之外,在這裏,你還會盡情領略到當地民俗、民風、。
民間剪紙、布老虎、泥老虎、景泰藍民間工藝品,古老的傳統藝術讓您癡迷而陶醉。
古老的明代古槐,風格獨特的明清建築,深深的老過道,江北農家四合院,威嚴的大門神,高大的福祿壽照壁均展示著古老的民俗文化氣息。
在這裏會勾引您童年的回憶,帶您進入兒時的夢境。
? 風箏風車苑,它把精美的風箏圖案與民間傳統風車相結合,展現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風箏高翔,風車常轉,意在祝願各位嘉賓好風借力,事業發達!風箏風車曾在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進行巡回展出,受到了很高的評價。
前麵我們將要走進的是風箏博物館。
楊家埠風箏起源於明初,與木版年畫並稱為姊妹藝術,二者有著很深的淵源, “放到天上是風箏,掛在牆上是年畫”,是對獨具藝術特色的楊家埠風箏真實寫照。
館內設有中國風箏王楊同科紀念館、風箏名人風箏陳列館、濰坊風箏明星風箏陳列館、中國風箏專家風箏陳列館四個展室,館中陳列有傳統風箏、現代風箏、特技風箏、巨型風箏等各式風箏,展現了流派紛呈、風格各異的風箏藝術,而且這些風箏也都是在國內外各類風箏大賽中的獲獎作品。
? 這是中國風箏王楊同科紀念館,楊同科1902年生,從事風箏創作研究87年,一生製作精品風箏10萬餘隻。
1986年與其三子楊其民共同研製了360米長的龍頭蜈蚣,在第三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上獲最佳獎,被譽為世界之最。
被全國各大新聞媒體、香港大公報、日本朝日新聞、美國華盛頓時報都進行了報道。
被譽為中國風箏王之稱號。
1987年4月國務委員穀牧來楊家埠考察為楊同科題詞:楊先生年齡最大,紮製風箏最長,技藝最高,放飛最好。
這是風箏名人風箏陳列館,陳列著濰坊風箏藝術協會理事王永訓先生的作品。
作品鳳凰戲牡丹、吹簫引鳳、大金魚在濰坊國際風箏會獲一等獎,九頭蜈蚣獲創新獎,蜻蜓獲三等獎。
? 這是濰坊風箏明星風箏陳列館,陳列著楊長嶺、劉之堂的作品。
創作的奔向未來、龍騰虎躍、龍鳳呈祥獲濰坊國際風箏會最高獎,龍頭蜈蚣在日本國際風箏會獲國際大獎。
劉之堂創作的嫦娥奔月獲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二等獎,祝福風箏獲北京國際風箏會金獎,開門大吉、包擎天風箏獲濰坊國際風箏會一等獎。
?這是中國風箏專家風箏陳列館,陳列著風箏專家張效東先生和著名風箏藝人楊勇先生的作品。
張效東先生創作的神舟五號、劍龍、鑼鼓燕風箏獲濰坊國際風箏會創新一等獎,蜜蜂與蟬風箏獲全國體育比賽第二名,金猴獻壽風箏獲濰坊國際風箏會優秀獎。
楊勇先生創作的一帆風順、鷹、眼睛蛇風箏獲濰坊國際風箏會創新優秀獎。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風箏繪製館,這裏仍然保持著600年前傳統繪製工藝。
風箏繪製,先繪製圖案線稿,綁糊以後貼畫頭,再按構圖著色。
這裏的工作人員按照傳統繪製要求先要進行一年的基礎培訓,取得上崗資格才能上崗繪製。
風箏繪製要做到不留底線痕跡、勾線運筆流暢、精細均勻、輕重有序、繁簡有序、色塊明快、潤色自然、層次分明、直觀效果逼真,體現出了拙雅、誇張、熱烈、工整潔淨之特點。
風箏的麵料為真絲絹料,特點不怕水、不變形...
各個地方的民風民俗
在京城,除夕,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爆竹競響。
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鬆柏枝,綴以金錢、棗、栗、龍眼、香枝、破五之後方能撤去。
每到除夕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紙炮。
這天互相拜訪,不問貴賤,奔跑往來好幾日,名曰“賀新歲”。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紙不斷至丈餘,供於祖前,謂之“阡張”,焚之。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
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
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
除一般年俗外,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
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 初二至十六 、“東嶽廟” 初一至十五 、“白雲觀” 初一至十九 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
閩粵風采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
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
另外,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
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
隨著社會進步,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了下來。
廣東: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歲除,這天晚上稱除夕,潮汕習俗謂之“過年”。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趕回家團聚。
除夕夜全家圍爐吃團圓飯。
飯後大人們給孩童、子女給父母上輩,分發“壓歲錢”。
是晚農家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熄滅,以象征“歲歲有餘”、“年年不斷炊”的好兆頭。
農曆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
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橘,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
西北勁風 陝西:民風古樸 春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除夕到了,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淨院落。
正月初一,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開門炮”,這意味著開門大吉。
接著,老人們便忙著迎神、接灶君。
孩子們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關中耍社火,陝北扭秧歌。
秧歌拜年是陝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
春節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挨門逐戶拜年,秧歌隊每到一戶,傘頭觸景生情,即興創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
如“進了大門抬頭看,六孔石窯齊展展,五穀豐登人興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 甘肅:新年舞社火,社火,廣泛流行於甘肅各地,是一種載歌載舞、體裁多樣、種類繁多的綜合表演藝術,多在農曆正月進行表演。
民間社火表演中,以曆史上的豪傑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間傳說中的各種人物為角色。
正月打秋千:秋千是娃娃們的陣地,又是小媳婦、大姑娘的天下了,臨夏山村的正月,就這樣飛在了秋千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爬到樹上,把秋千卸下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結束了。
東北瑞雪 東北的年俗,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有很多古老相傳的風俗,以東北來說,講究就不少。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燭、廣陳供品 依尊卑長幼 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 表示辭歲。
隨後,舉行家宴 長輩們坐了上首,晚輩們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
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
飯後,孩子們將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響,謂之“踩歲”;再將懸掛於室內、外的春燈一齊點起來,照耀著四壁的年畫和春條,室內、外一片燈火輝煌。
為珍惜已逝的歲月,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活動,謂之“守歲”。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震徹夜空.“遍天銀花鏽,闔街硝煙濃”。
家家齊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餡水餃,迎接諸神下界。
禮成後,即宣告舊歲已去,新年來臨,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莊嚴時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輩們要到堂上給長輩們叩首拜年,長輩們必給未成年的小孩兒一一引進“壓歲錢”。
最後,全家吃一頓素餡餃子,謂之“五更餃子”、“團圓餃子”。
在百十個餃子裏,隻有一個放有硬幣,謂之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主,一年諸事順遂。
吳越軟語 上海:除夕之美在日落。
各家長幼齊集戶內,即使是遠出在外者,也要盡量在此前歸家與家人一起過年。
大家在燈火下團坐一起,同吃“年夜飯”,邊吃邊喝,說說笑笑,這頓飯時間延續較長。
這是一年辛苦到頭的盡享天倫之樂,故名曰“合家歡”。
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
浙江:開門炮:初一淩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
拜六神:打過開門炮,各家男女穿新衣。
接三神:拜過六神後,又在中庭擺起小方桌,盛米一碗,蓋以紅紙,周圍黏固,端放桌上,燒香點燭,虔誠膜拜,叫做“接三神”,祭後移到室內,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拜祖:舊時正月初一中午,在洞頭縣,各家要祭拜祖宗。
從初二起,鄰裏...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2O12文化部春節晚會節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