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
駝鈴聲……
2、絲綢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陝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外,這裏正是漢代古都長安,也是絲綢之路的
起點,這座群雕是曆史的濃縮,是昔日繁華的見證。
3、 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一條銀色飄帶,把中國、印度、希臘、古羅馬和波斯文化聯結起來。
把古老中國發明的絲綢、火藥、造紙、印刷術傳到西方。又把古代西方的黃瓜、胡蘿卜、芍
藥、石榴、核桃等,沿這條古道傳入我國.這條主要運送絲綢的路,人們把它稱之為絲綢之路。
4、絲綢之路,也是對古代中國與外部及西方往來通道的通稱。它隨著曆史長河流淌而變化萬
千。它不是今天公路貫通的概念,實際上,也不是隻有一條固定的道路。從廣義上講,是指古代中
國絲綢輸入西方的通道,也是中西方古代文化交流、物資貿易互動的一條時間跨度久遠、寬而大
的線路。
5、絲綢之路東起中國西安(古長安),西至地中海的東岸.長安是漢、唐都城,各地絲綢集中於此
組成駝隊,用數月甚至數年,經甘肅河西走廊敦煌一帶進入新疆.然後分南、中、北道穿越新疆,共
分三條主要線路出境:一是南道,自敦煌沿昆侖山北麓,經若羌、和田(古代稱於闐)抵莎車,越
帕米爾高原;二是中道,沿天山南麓經吐魯番(古稱高昌)、焉耆、庫車(古稱龜茲)、喀什
(古稱疏勒)翻越帕米爾;三是北道,經哈密(古稱伊吾盧)沿天山北麓過吉木薩爾(古稱北
庭)、伊犁(古稱阿力麻裏)出境,西抵裏海沿岸。
6、絲綢之路在曆史上促進西域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的作用古今一直被人們肯定.今天,新疆的重要
城鎮,幾乎都處在古絲綢之路的交通線上.現代城鎮的建設煥發了絲綢之路的生機,古城與現代城
鎮既有空間、時間、距離,又彼此相連相依,這是曆史的必然,客觀規律.位於最高的帕米爾高原上
的塔什庫爾幹新城與石頭城相連,最低窪的吐魯番城與高昌、交河故城相伴.昔日美麗牧場的烏
魯木齊如今成為現代大都市.當今,不知有多少人慕名而來,在新疆廣闊無垠的土地上旅行,訪古
探幽,體味絲路城鎮新貌,博覽濃鬱的民族風情.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中有哪些好詞好句找出來並體會
描寫絲綢之路的句子:1. 絲綢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陝西省XX市玉祥門外,這裏正是漢代古都長安,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座群雕是曆史的濃縮,是昔日繁華的見證。
2. 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裏的我們聯係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3. 那馱著彩綢的一峰峰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飽滿,栩栩如生。
4.絲綢之路,漢唐帝國的首都,是你的故鄉,你穿過河西走廊,沿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南北的綠洲,越過帕米爾高原,中亞草原,到地中海東岸的羅馬帝國,與黃金爭列,絲綢之路,你是春風,從東方吹到西方,吹過雄關古城,吹過沙漠墓葬,你是秋雨,從天上落到地上,滋潤了東方,滋潤著西方。
5.蘭州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古稱金城,也是現代著名的瓜果城。
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所在地,也是西北經濟、政治、文化、交通的樞紐。
蘭州曆史悠久,古跡勝多,是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名城。
蘭州是我古絲綢路之行的第五站,也是我夢寐以求想,向往以久的文化古城。
6.絲綢之路為什麼不叫金銀之路,珠寶之路,瓷器之路,而叫絲綢之路?顯然,表達的是崇拜絲綢的外國人的心境,是由外國人把絲綢之路叫到了全世界。
絲綢之路不是中國的專有名詞,而是世界的通用名詞,隻要提到絲綢之路,全世界都知道特指那條路。
7.宋代河西走廊的繁榮,完全得益於絲綢之路的開通。
中國貨幣和外國貨幣共同作用於絲綢的貿易,貿易又拉動了餐飲業、旅店業、服務業,進而拉動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等各行各業,就使河西走廊日趨發達。
8.今天,絲綢之路變成了旅遊觀光之路。
路沒有變,山川河流沒有變,曆史遺跡雖顯露出歲月的滄桑,但年輕時的容貌仍依稀可辨,也沒有變。
變了的是路上的交通工具和往來遊人的心思。
絲綢之路,將再次煥發青春,返老還童,帶給河西走廊新的繁榮。
9.追思千年文化曆史古跡,重新踏上絲綢路,月牙泉沙漠中一池綠洲,一路又見胡楊林,仿佛就在不遠處,你可聽到那如泣如訴的羌笛聲,看今朝,荒漠變家園。
臥沙眠雪樓蘭夢,曾挽長安客相逢。
幾經滄桑多變幻,寂寞沙洲冷蒼穹。
10.絲綢之路的道路漫長而久遠,而且無始無終。
在古代,它是傳播友誼的道路,也曾經是被戰爭鐵蹄踐踏過的道路。
今天,人們已經忘卻昔日曾經有過的苦難,而把絲綢之路看作是連結東西方文明的紐帶。
11.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
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織品,源源不斷地輸向中來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裏斯”國,稱中國人為“賽裏斯”人。
所謂“賽裏斯”即“絲綢”之意。
12.絲綢之路在新疆境內又劃分為南北兩道,天山之南為南道,天山之北為北道。
南道以塔裏木河為界又分為“南道”和“北道”。
天山之北的北道,又稱為“北道”和“草原道”,其主要支路有“五船、伊吾、車師、赤穀、碎葉、弓日、熱海”等道。
讀了絲綢之路我們有什麼感受和體會?
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後由點及麵、由情入理地闡明了絲綢之路的曆史意義。
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麵,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
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
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貿易、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
最後一段與開頭相照應。
課文生動再現了昔日絲綢之路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後漢書·西域傳》)的繁榮景象。
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生動,敘述情節具體可感,易於激起讀者對西部繁榮曆史的遐想.體會~我覺得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
通過老師的介紹我知道絲綢之路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荒漠戈壁和鹽堿沼澤。
在當時生產和交通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古代各國勞動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侶等,冒著流沙、風暴、冰雪襲擊的危險,披荊斬棘才開通這條商路,對於加強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重大貢獻。
《絲綢之路的閱讀感悟20字
《絲綢之路》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曆史文化,說明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據史載,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至公元前115年),率300人使團到烏孫,又從烏孫分派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等國訪問.漢使到安息,安息國王派大將率2萬騎兵到東部邊境迎接.漢使回國時,安息還贈送大鳥卵(鴕鳥卵)、黎軒眩人(羅馬雜技藝人)給漢武帝.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後由點及麵、由情入理地闡明了絲綢之路的曆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麵,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貿易、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後一段與開頭相照應.課文生動再現了昔日絲綢之路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後漢書·西域傳》)的繁榮景象.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生動,敘述情節具體可感,易於激起讀者對西部繁榮曆史的遐想.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絲綢之路對曆史上東西方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所作的重大貢獻;二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敘述順序和表達特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法,激發了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曆史的興趣.
絲綢之路課文體會
今天,我讀了《絲綢之路》這篇文章.文章開頭寫了在古西安市玉祥門外有一座群雕,名叫絲綢之路.它表達的意思是許多西域商人通過絲綢之路來到長安(現西安)采購了許多的貨物,大開了眼界.西安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古城,四麵都是城牆.是古代的首都長安,所以埋了許多的曆史文物和寶藏.在西安市內,沒有很多的高樓大廈.因為每寸土地都可能有古代的寶藏,像秦始皇兵馬俑就是一個老爺爺在挖井時發現的.文章再講了張騫副使出使安息國,和那裏的人交換禮物,傳播文化.我認為那樣即可以促進兩國友好,還可以把我國的特產和外國的特產進行交換,把有益的東西吸取過來.真是一舉兩得,還能讓我國更加發達.在西安的市內有一尊雕像,就是張騫出使西域時的樣子.他的表情非常嚴肅,我想他可能是為了完成這項重要的使命,所以才神情嚴重.
5年級,絲綢之路讀完後的感受。
(作文)
《絲綢之路》讀後感受《絲綢之路》這篇文章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生動一幕,展現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曆史文化。
絲綢之路的貿易給東西方帶來的巨大影響,讓人驚歎。
“絲綢之路”,一條貫穿東西方貿易的交流之路,從兩千多年前到現在,絲綢之路一直擔任著重要角色。
在古代,他讓文明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在現代,像絲綢之路一樣的開放之路也讓世界變得更加繁榮。
我國的改革開放就給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好處。
在遙遠的西方,大量的中國商品湧向國外市場,隨處可見:“made in china”。
在中國,文化交流,商品貿易也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比如電腦、電影、汽車等各種商品貿易,都為中國人民創造了更好的生活條件。
總而言之,無論是古代的絲綢之路,還是現代的改革開放所獲得的成就,都是各國人民溝通、來往、貿易的功勞,可見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開放交流之路都是社會進步必不可少的。
通過這篇課文,我知道了國家之間隻有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才能互相發展,,吸收豐富的文化長處,讓國家強大起來,如果你把自己的長處藏起來,不跟別人交流,那你永遠也不會發展...
絲綢之路曆史感想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
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紡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
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
絲綢之路是曆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在曆史上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
絲綢之路是個形象而且貼切的名字。
在古代世界,隻有中國是最早開始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
中國的絲織品迄今仍是中國奉獻給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產品之一,它流傳廣遠,涵蓋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種種貢獻。
中國除出口大量絲綢之外,還輸出鐵器、鎳、貴重金屬、銅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亞、西亞直到羅馬。
中國從中亞以西輸入毛織品、玻璃、寶石、瑪瑙、香料和化妝品,特別重要的是從大宛輸入汗血馬、天馬;中亞各國的葡萄、苜蓿、蠶豆、石榴、番紅花、芝麻、胡蘿卜和黃瓜等植物,都傳到中國。
從西域和伊朗傳入中國的,還有箜篌、琵琶、篳篥等樂器及繪畫、雕刻、圖案設計等技藝。
安息和羅馬的毛織品、玻璃也源源東來。
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國與中亞、西亞和南歐各地各民族友好往來綿亙不絕,日益密切。
這條路傳承了無數的駱駝商旅,他們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絲綢運往亞歐,將那裏的食品帶回中國,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等由於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長處而變得美輪美奐……正是這條路傳播了東西方的古老文化;正是這條路傳承了亞歐的文化與友誼-----它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啊!亞歐各國的人們能這樣友好相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古代中、外人民的智慧和才智;因為他們知道友好相處;因為大家懂得互幫互利~
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中有哪些好詞好句找出來並體會
描寫絲綢之路的句子:1. 絲綢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陝西省XX市玉祥門外,這裏正是漢代古都長安,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座群雕是曆史的濃縮,是昔日繁華的見證。
2. 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裏的我們聯係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3. 那馱著彩綢的一峰峰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飽滿,栩栩如生。
4.絲綢之路,漢唐帝國的首都,是你的故鄉,你穿過河西走廊,沿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南北的綠洲,越過帕米爾高原,中亞草原,到地中海東岸的羅馬帝國,與黃金爭列,絲綢之路,你是春風,從東方吹到西方,吹過雄關古城,吹過沙漠墓葬,你是秋雨,從天上落到地上,滋潤了東方,滋潤著西方。
5.蘭州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古稱金城,也是現代著名的瓜果城。
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所在地,也是西北經濟、政治、文化、交通的樞紐。
蘭州曆史悠久,古跡勝多,是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名城。
蘭州是我古絲綢路之行的第五站,也是我夢寐以求想,向往以久的文化古城。
6.絲綢之路為什麼不叫金銀之路,珠寶之路,瓷器之路,而叫絲綢之路?顯然,表達的是崇拜絲綢的外國人的心境,是由外國人把絲綢之路叫到了全世界。
絲綢之路不是中國的專有名詞,而是世界的通用名詞,隻要提到絲綢之路,全世界都知道特指那條路。
7.宋代河西走廊的繁榮,完全得益於絲綢之路的開通。
中國貨幣和外國貨幣共同作用於絲綢的貿易,貿易又拉動了餐飲業、旅店業、服務業,進而拉動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等各行各業,就使河西走廊日趨發達。
8.今天,絲綢之路變成了旅遊觀光之路。
路沒有變,山川河流沒有變,曆史遺跡雖顯露出歲月的滄桑,但年輕時的容貌仍依稀可辨,也沒有變。
變了的是路上的交通工具和往來遊人的心思。
絲綢之路,將再次煥發青春,返老還童,帶給河西走廊新的繁榮。
9.追思千年文化曆史古跡,重新踏上絲綢路,月牙泉沙漠中一池綠洲,一路又見胡楊林,仿佛就在不遠處,你可聽到那如泣如訴的羌笛聲,看今朝,荒漠變家園。
臥沙眠雪樓蘭夢,曾挽長安客相逢。
幾經滄桑多變幻,寂寞沙洲冷蒼穹。
10.絲綢之路的道路漫長而久遠,而且無始無終。
在古代,它是傳播友誼的道路,也曾經是被戰爭鐵蹄踐踏過的道路。
今天,人們已經忘卻昔日曾經有過的苦難,而把絲綢之路看作是連結東西方文明的紐帶。
11.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
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織品,源源不斷地輸向中來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裏斯”國,稱中國人為“賽裏斯”人。
所謂“賽裏斯”即“絲綢”之意。
12.絲綢之路在新疆境內又劃分為南北兩道,天山之南為南道,天山之北為北道。
南道以塔裏木河為界又分為“南道”和“北道”。
天山之北的北道,又稱為“北道”和“草原道”,其主要支路有“五船、伊吾、車師、赤穀、碎葉、弓日、熱海”等道。
我們從絲綢之路感受到了什麼
絲綢之路不僅是東西商業貿易之路,而且是中國和亞歐各國間政治往來、文化交流的通道。
西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天文、曆算、醫藥等科技知識,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通過此路先後傳來中國,並在中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國的紡織、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製瓷等工藝技術,繪畫等藝術手法,儒家、道教思想,也通過此路傳向西方,產生了影響。
絲綢之路是東西交往的友好象征。
絲綢之路讀課文第13自然段 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
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
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1]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
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
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
[2]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3] 中文名 絲綢之路 外文名 The Silk Road 形成時間 公元前2世紀-公元1世紀 別 稱 玉石之路、佛教之路、香料之路 世界遺產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絲綢之路場景描寫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