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分三層。
1、第一層敘事。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裏,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
張懷民和蘇軾一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一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這一層敘事,樸素、淡泊而有自然流暢。(尋友夜遊)
2、第二層寫景。作者惜墨如金,隻用十八個字,就營造出一個月光澄碧、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夜景。讀者自可以發揮想象:月光清朗,灑落庭中,那一片清輝白茫茫一片好似積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還有水草漂浮,遊蕩,於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
作者的高妙之處在於,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新穎,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更體現出了月光清涼明淨的特點。襯托出作者閑適的心境(庭中夜色)
3、第三層便轉入議論。作者感慨到,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可是有此閑情雅致來欣賞這番景色的,除了他與張懷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點睛之筆是“閑人”二字,蘇軾謫居黃州,“不得簽書公事”,所擔任的隻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與儒家的“經世濟民”之理想相去甚遠,即所謂“閑人”之表層意義,它委婉地反映了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
從另一個方麵來看,月光至美,竹影至麗,而人不能識,唯此二人能有幸領略,豈非快事!蘇軾的思想橫跨儒釋道三家,這便使他的處世態度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說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當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擴展資料:
原文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宋)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遊的興致,於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沒有可以共同遊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裏的竹子和鬆柏樹枝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隻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作者被貶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曆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禦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被殺。
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憂鬱;但是,他仍然有進取之心,於是寫了這篇短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詩夜遊中寫景的句子?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於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
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隻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裏麵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
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希望可以幫到你。
記承天詩夜遊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遊的興致,於是)高興地起身出門。
想到沒有可以共同遊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
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裏的竹子和鬆柏樹枝的影子。
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隻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529722.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