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中告訴了我們禮尚往來的道理的句子是?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意思是:禮儀重上你來我往,我對你有禮你卻不對我有禮,這不符合禮儀的規範的;你對我禮儀有加我卻沒對你有禮,這也是不符合禮儀的規範的。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傳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製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製,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製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製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之一,"十三經"之一。
自西漢鄭玄作"注"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為"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
《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關於禮尚往來的名言
“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離婁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 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歌德:《親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席勒:《審美教育書簡》 禮貌是一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講禮貌不會失去什麼,卻能得到一切.———瑪.沃.蒙塔古:《書信集》
詩經中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要知恩圖報的句子是什麼?
1、使地球人類的世世代代都能自覺地創造一個共同勞動、仁愛平等、禮尚往來、和諧生活、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永久幸福的全新社會形態。
2、禮尚往來是建立友誼的最基本道理。
3、禮尚往來是人之常情。
4、他對我好,我當然對他好;他對我不好,我為什麼要對他好?這叫做禮尚往來!5、他們經常邀請我們,我們隻好禮尚往來邀請他們到我們家。
用閉關自守 禮尚往來 冠冕堂皇 造句
首先不要輕易接受別人的東西是很重要的,所謂“人情債是最難還的”,這句一點都沒錯,無功不受祿,無端端收了別人的恩惠,那麼以後別人有難了,正好碰上你幫不了別人什麼東西的時候,別人難免會對你產生“接受我那麼多好處,如今我出事了,你就一點也不幫我io,這是沒良心”的想法。
所以,別人送的貴重物品不應該隨意接受是正確的,其次,別人送給自己的東西並不一定是自己能力範圍內所能回禮給別人的東西,因此,為了能夠禮尚往來,投桃李報,該接受那些物品,不該接受哪些就很重要了。
當然一般的水果食物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東西很好回禮,至於十分貴重的就要三思而後行了,不要貿然受人恩惠。
而且別人來探訪自己或自己去拜訪別人,都應該要給對方送一些水果、茶葉、比較普遍(價格合理、有實用性、觀賞性等等)的物品給對方,這樣就不用擔心欠下對方的人情債了。
禮尚往來的近義詞
一、禮尚往來的近義詞:投桃報李、互通有無、有來有往。
1、投桃報李【成語】: 投桃報李【拚音】: tóu táo bào lǐ【解釋】: 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
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出處】: 《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舉例造句】: 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為德而人法之,猶投桃報李之必然也。
★宋·朱熹《詩集傳》卷十八【近義詞】: 禮尚往來【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互相贈送東西2、互通有無【成語】: 互通有無【拚音】: hù tōng yǒu wú【解釋】: 通:往來。
拿出自己多餘的東西給對方主,與之進行交換,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出處】: 唐·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舉例造句】: 現在漢匈互通有無,關市大開。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近義詞】: 投桃報李、有無相通、取長補短【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交流3、有來有往【成語】: 有來有往【拚音】: yǒu lái yǒu wǎng【解釋】: 指對等行動。
所指因文而異。
【出處】: 陶知行《怎樣做小先生》:“你既虛心的請教他,他也會虛心的請教你。
最好的教育是有來有往。
”【舉例造句】: 人際交往最好是有來有往。
【歇後語】: 織布娘手中的梭【燈謎】: 大街上的行人【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交往二、禮尚往來【成語】: 禮尚往來【拚音】: lǐ shàng wǎng lái【解釋】: 尚:注重。
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
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出處】: 《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舉例造句】: 雯青顧全同僚的麵子,也隻好禮尚往來,勉強敷衍。
★清·曾樸《孽海花》第六回【近義詞】: 互通有無、有來有往、投桃報李【反義詞】: 一廂情願、來而不往【歇後語】:正月間走親戚【燈謎】: 敬人者受人尊敬【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際關係【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在家收弟子開壇講學,引起了魯定公的重視,經常到宮中講學。
季府的總管陽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見他。
一次特地給孔子留下一隻烤乳豬,知道孔子最講究禮尚往來的,終於得到孔子的回訪。
關於禮節的句子
《親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範圍內成為審美的人,就是。
愛人者人恒愛之。
———阿。
———歌德,就隻有好好地遵守下麵這條規則。
———瑪.沃,無以立,以禮存心;來而不往,並不在於富裕和門第:《書信集》 禮節是所有規範中最微小卻最穩定的規範,亦非禮也;要避免這兩種情形,而在於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有禮者敬人。
———孟德斯鳩,不要看不起自己.離婁下》 禮尚往來:《名言集》 使一個人偉大,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第一種是忸怩羞怯。
” ———《論語;第二種是行為不檢點和輕慢,敬人者人恒敬之:《道德箴言錄》 禮貌是博愛的花朵。
———奧維:《名人名言錄》 禮儀不良有兩種。
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孟子。
———孟子:《德,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斯蒂爾夫人》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審美教育書簡》 禮貌是一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拉羅什福科:仁者愛人。
———《禮記.蒙塔古,卻能得到一切.曲禮上》 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
往而不來,非禮也:《論法的精神》 講禮貌不會失去什麼。
———茹貝爾。
———席勒.史蒂文斯.洛克,也不要看不起別人。
———約翰“不學禮...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禮尚往來的下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