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的下句是:濯清漣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句出自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意思是:我則唯獨愛蓮花,蓮花從汙泥中生長出來,卻不被沾染汙穢,它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比喻從汙俗的環境中走出來,卻能保持純真的品質而不沾染壞習氣。
這句隱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實際上,他說的意思就是:官場黑暗,要在官場上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格,就如同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那麼難。這也是他為官的經驗總結,因為他不想同流合汙。而“濯清蓮而不妖”,不過是作者的一種良好願望罷了。
擴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周敦頤於嘉祐八年(1063年)作《愛蓮說》,以蓮自況,作者愛蓮就是愛蓮的君子品德,表達了自己既不願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也不願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汙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時也委婉的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的世風。
二、字詞注釋
1、淤泥:河溝或池塘裏積存的汙泥。
2、染:沾染(汙穢)。
3、濯(zhuó):洗滌。
4、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裏指清水。
5、妖:妖豔。美麗而不端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蓮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出淤泥而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的下麵幾句精典名句!
出自周敦頤《愛蓮說》的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字為虛詞,無實義,不譯;此處”之“的作用為介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相當於英語中把“sb. do”變成”sb.'s doing”,於是可以作為賓語使用。
故此處”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為一整體,整句的斷句如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本句中,”予“為主語,”愛“為謂語;“蓮出淤泥而不染”本身為完整句子(主語“蓮”,謂語“出”),加入“之”字後句子的完整性失去,遂可作為”愛“的賓語。
故本句根據句子成分斷句即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的下一句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
(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豎立在水中。
(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
形容出淤泥而不染的文章或者句段,在高中語文書裏的一篇文章裏,...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宋-周敦頤-《愛蓮說》全文如下: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後麵一句是什麼?
後一句是:濯清漣而不妖。
原句: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釋義: 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
(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也不枝枝節節,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豎立在水中。
(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出:長出。
淤泥:汙泥。
染:沾染(汙穢)。
濯:洗滌。
通:貫通;通透。
直:挺立的樣子。
亭亭:聳立的樣子。
植:樹立。
可:隻能。
褻玩:玩弄。
褻:親近而不莊重。
出自:宋 周敦頤《愛蓮說》 擴展資料創作背景: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
周敦頤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
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茶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散文《愛蓮說》。
作者成就: 周敦頤十分重視儒學經典,始終將“誠”放在育人最顯要的位置,反複闡述,在《通書》中“誠”字的出現就高達20次之多。
三是“自學為主,重在啟發”的教育方法。
始終堅持開明的教育方法,除了邀請當時的學界名流來講學,采用學生自學為主,特別注重啟發原則。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
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複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係中的重要內容。
成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
南宋理宗時,詔從祀孔子廟堂,其理學奠基者地位為官方所承認。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當經社會的意義
宋代思想家、理學家周敦頤寫《愛蓮說》,以花喻己,頗有些孤芳自賞的味道。
其膾炙人口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更是被後人視為“一個人道德高尚”的意喻。
不過,近日重讀《愛蓮說》,卻忽生疑義。
我陡然發現,周敦頤呈現給我們的這句話,不過隻是他眼前的“兩種表象和結局”——“出淤泥”、“而未染”。
雖是“事實”,卻未必是“真相”。
我們需要一種眼光和思路,還原“未出淤泥”之前的“蓮花”,不能僅以結果論道德、以“事實”論品質。
倘以花喻人,我當然推崇那些不願“同流合汙、狗苟蠅營”的品質高潔之士,任憑屑小之徒的熏染拉攏、重金利誘,依然恪守本性與操守,他們是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給予道德上的褒獎與讚揚,完全當之無愧。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在於,我們完全有可能在視聽被蒙蔽的狀態下,讓自己的判斷發生極大的誤差,從而出賣自己的掌聲與喝彩。
這裏,權且劃定一個圈子吧,就像周敦頤筆下的那方池塘。
蓮花比作圈子中的正義,淤泥比作圈子中的惡邪。
正與邪,如果勢不兩立,“出淤泥而不染”便成事實,更是真相。
但一種疏忽在於,倘若在“蓮花與淤泥”的長期共處之內,會不會有如下的場景發生?——蓮花極力“獻媚”淤泥,欲與其“同流”。
但“淤泥們”卻看不上蓮花,甚至覺得蓮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從而排斥疏遠。
當然,最後的事實便是,由於“淤泥們”的不屑不睬,蓮花終於“未染”,這是整個事件的真相,卻可能被我們誤讀,將“欲邪惡,而未遂”的蓮花,視作道德高尚之花。
這並非一種臆斷,現實社會極有可能讓我們發生這樣的誤讀:一個人、一個官,頂著“出淤泥而不染”美譽,但其真相未必如此。
陳希同落馬前,還在擔任國際反貪大會的主席,還在擲地有聲地發表反腐宣言呢,但後來呢,拔出蘿卜帶出泥,一窩子全被端了。
這很值得慶幸,一種可怕在於,假如陳希同等貪官“隱藏很深”,你根本發現不了的話,那麼,陳希同之流,究竟還會頂著“蓮花“的美譽風光到幾時?當然,沆瀣一氣者,你情我願,屬於“相互主動式”。
最終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但是,正如前文揣想,再假如:一朵蓮花很想和淤泥結黨營私,而最終遭到排斥,沒有任何機會。
那麼,“出淤泥而不染”隻能是蓮花接受的唯一結果,屬於被動式,單相思。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被動式,卻往往蒙蔽了局外人的眼睛,不遺餘力地奉上掌聲與讚揚。
當然,蓮花也樂得接受這樣一個由“無可奈何”結局造成的偽道德。
隻是,隻有這朵蓮花心中清楚,自己的道德究竟應該如何評判。
有時候,人的行為動機很簡單,但又很複雜。
一件事情的結局,不一定隻有一種過程來完成。
所謂“殊途同歸”。
所以,麵對“出淤泥而不染”的既成事實,我們應該警惕把“蓮花”一味地拔得無比高尚,也應該警惕把“淤泥們”一味的想象成多麼厚顏無恥。
小心急了眼,“淤泥們”跳出來說:它道德高尚?它品質高潔?哈哈,它隻是個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家夥而已,我們根本不想“染”它!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出淤泥而不染的下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