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慎獨 不欺暗室。
慎,是謹慎自律,獨,是獨處,沒有別人在旁。
君子慎獨:君子的境界,在沒有旁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做到約束自己的行為,謹慎行事。
此話出自《禮記.中庸》
原文: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譯文:
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謹慎檢點,不敢疏忽,在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恐懼害怕,不敢怠惰。在幽暗的地方,大家不曾見到隱藏著的事端,我的心裏已顯著第體察到了。當細微的事情,大家不曾察覺的時候,我的心中已顯現出來了。所以君子獨處的時候更加要謹慎小心,不使不正當的欲望潛滋增長。
擴展資料:
《大學》說:“君子必慎其獨也”,是從“誠意”、“毋自欺”而發,也就是從道德修養方麵講的,意即在獨處獨知的情況下也不要自欺,不要違背正確的情操去做壞事。
《中庸》在此也講“君子慎其獨”,則是從“用”的角度出發,講“莫見”、“莫顯”、“戒慎”、“恐懼”,實即謂獨處之時,應行中庸之道,無過無不及,沒人看著自己,自己也要把事做到恰到好處。如此,《大學》講慎獨,旨在德;《中庸》講慎獨,旨在行。
概而論之,《大學》為體,《中庸》為用!體、用、德、行,此兩兩關係皆是合而不可分的。
“慎獨”的話含義?
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
所謂“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動,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
這是進行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
“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最先見於 《禮記·大學》和《禮記·中庸》。
傳統解釋 這一解釋是社會上廣為接受的,字麵上也比較容易為世人接受的解釋。
朱子解釋《大學》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
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於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
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 “慎獨”指的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欲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
**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一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
而做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 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
“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曾國藩總結自己一生的處世經驗,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這四條,慎獨是根本,是“體”;其他三條是枝葉,是“用”。
較新的解釋 這一解釋是一些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儒學的學者所持的意見。
所謂“慎獨”或“慎其獨”,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
從功夫論說,“慎獨”就是麵對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麵對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覺。
從消極的角度說,“慎獨”是一個防止和約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現的過程;從積極的角度說,“慎獨”則是一個保持和守護“自我”道德本性的過程。
清人主張釋“慎獨”的“慎”為“誠”,相應地有人就把“獨”解釋為“身”, 如陳碩甫說:“《中庸》言慎獨,即是誠身。
”( 見王先謙《荀子集解·不苟篇》,中華書局,1997年) 慎獨的解釋: 《五行》篇的“說”,從喪服製度與內心悲哀的關係,解釋《詩·邶風·燕燕》“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詩句說:“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
言至也。
差池者,言不在衰絰。
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
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
是之謂獨。
獨也者,舍體也。
”另外還有“舍其體而獨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獨”的說法。
明確地把“心”界定為“獨”,或者以“心”為“獨”。
《荀子·不苟》篇:“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變化代興,謂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
……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
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
” 明儒中,則有: 劉宗周:“聖賢千言萬語說本體說工夫,總不離慎獨二字,獨即天命之性所藏精處,而慎獨即盡性之學。
”(《劉子全書》卷五《聖學宗要陽明王子》) “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
”(《劉子全書》卷八《中庸首章說》) “慎獨之功,隻向本心呈露時隨處體認去,使得全體熒然,與天地合德。
”(《劉子全書》卷六《證學雜解》) 慎的解釋: 《左傳》:“慎守其一” 《周書》:“慎,德之守也。
守終純固” 上博簡《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聞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
……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韓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亂其精神。
真者,慎之固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 從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幾點重要看法:一是“慎”與“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釋為“持守”(或者“專注”);二是“慎”與“固”和“堅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據文句的意思,“慎”可釋為“守”;四是“慎”關注的都是人的“內心”和“內在性”。
根據這幾點,“慎獨”的“慎”完全可以從“保持”、“敬重”、“敬持”、“專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義上加以界定,這應該正是“慎獨”之“慎”的確切意義。
與慎獨相關詩句
1、古人貴慎獨(宋·吳芾·《寄題楊宰清畏軒》)2、暗室戒慎獨(宋·陳天麟·《題南金慎獨齋》)3、燕居常慎獨(宋·李處權·《題呂季升穀隱堂兼寄居仁》)4、九經始慎獨(宋·方回·《送宋昶明仲湖州學錄》)5、慎獨仍三省(宋·李處權·《留別範元長二十八韻》)6、詩是堯夫慎獨時(宋·邵雍·《首吟》)7、君子貴慎獨(宋·邵雍·《意未萌於心》)8、子思慎其獨(宋·方回·《寄題朱信州自閑堂》)9、苦恨齋居方慎獨(宋·楊億·《次韻和李寺丞見寄之什》)10、慎勿成獨往(元·貢師泰·《秋夜和韓與玉》)11、向晦惟慎獨(明·張宇初·《癸亥元日》)
關於慎獨的名人名言
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
所謂“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動,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
這是進行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
“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創造出來的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最先見於 《禮記·大學》和《禮記·中庸》。
傳統解釋 這一解釋是社會上廣為接受的,字麵上也比較容易為世人接受的解釋。
朱子解釋《大學》的“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
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於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
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 “慎獨”指的是人們在個人獨自居處的時候,也能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違道德的欲念和行為發生,從而使道義時時刻刻伴隨主體之身。
**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一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
而做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 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
“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曾國藩總結自己一生的處世經驗,寫了著名的“日課四條”,即:慎獨、主敬、求仁、習勞。
這四條,慎獨是根本,是“體”;其他三條是枝葉,是“用”。
較新的解釋 這一解釋是一些專門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儒學的學者所持的意見。
所謂“慎獨”或“慎其獨”,就是持守或牢固地保持自我的道德本性和本心。
從功夫論說,“慎獨”就是麵對自我的身心如何“以心治身”;麵對外部世界,如何不被外物所左右而保持道德自覺。
從消極的角度說,“慎獨”是一個防止和約束“自我非道德性”萌生和出現的過程;從積極的角度說,“慎獨”則是一個保持和守護“自我”道德本性的過程。
清人主張釋“慎獨”的“慎”為“誠”,相應地有人就把“獨”解釋為“身”, 如陳碩甫說:“《中庸》言慎獨,即是誠身。
”( 見王先謙《荀子集解·不苟篇》,中華書局,1997年) 慎獨的解釋: 《五行》篇的“說”,從喪服製度與內心悲哀的關係,解釋《詩·邶風·燕燕》“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之詩句說:“能差池其羽然後能至哀。
言至也。
差池者,言不在衰絰。
不在衰絰也,然後能至哀。
夫喪,正絰修領而哀殺矣,言至內者之不在外也。
是之謂獨。
獨也者,舍體也。
”另外還有“舍其體而獨其心”、“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獨”的說法。
明確地把“心”界定為“獨”,或者以“心”為“獨”。
《荀子·不苟》篇:“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惟仁之為守,惟義之為變化代興,謂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
……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
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類至。
” 明儒中,則有: 劉宗周:“聖賢千言萬語說本體說工夫,總不離慎獨二字,獨即天命之性所藏精處,而慎獨即盡性之學。
”(《劉子全書》卷五《聖學宗要陽明王子》) “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
”(《劉子全書》卷八《中庸首章說》) “慎獨之功,隻向本心呈露時隨處體認去,使得全體熒然,與天地合德。
”(《劉子全書》卷六《證學雜解》) 慎的解釋: 《左傳》:“慎守其一” 《周書》:“慎,德之守也。
守終純固” 上博簡《三德》:“君子不慎其德”、“慎守其□”、“各慎其度,毋失其道” 《成之聞之》篇:“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言慎求之於己,而可以至順天常矣。
……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 《韓非子·解老》:“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亂其精神。
真者,慎之固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
”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凡為吏之道,必清挈正直,慎謹堅固,審悉無私” 從以上“慎”的一些用例,可以得出幾點重要看法:一是“慎”與“守”直接合用,“慎守”可以解釋為“持守”(或者“專注”);二是“慎”與“固”和“堅固”放在一起使用,其“慎”有牢固保持的意思;三是根據文句的意思,“慎”可釋為“守”;四是“慎”關注的都是人的“內心”和“內在性”。
根據這幾點,“慎獨”的“慎”完全可以從“保持”、“敬重”、“敬持”、“專注”、“持守”和“固守”等相近的意義上加以界定,這應該正是“慎獨”之“慎”的確切意義。
有關慎獨的名人事例,名言
慎獨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儒風(儒家風範)的最高境界。
對於其含義,人們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辭海》,或“在獨處時能謹慎不苟”《辭源》。
慎獨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舉一例而言其深。
慎獨 君不妨以慧心以觀世,芸芸眾生,一人不言不語,不哭不笑,不悲不哀,為之初見此人,席其身旁而坐,亦無過人之處,此人卻散發著一種磁場,一股正氣,壓的人好生喘不過氣來,唯有率先打破氣氛得以解。
此何人也,其必是集“儒風五行,仁義禮智聖,誠於中,形於外,內外道德品行兼修慎獨之輩”。
在《大學》原文中,有這一段話是這麼說的,“小人閑居為不善”,意思是小人平時喜歡做不好的事情,當他見到慎獨的人後,卻試圖偽裝自己,“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然而,人們的內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勉強在形跡上偽裝是偽裝不了的,隻有像慎獨的人一樣“誠於中”,才能“形於外”,“誠於中,形於外”是慎獨的一個主要含義。
儒家對於慎獨的解釋是:“能為一者,言能以多為一;以多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為一也。
”“慎其獨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謂也。
獨然後一,一也者,夫五為一也,然後得之。
”“仁義禮智聖”為其五,也就是儒家風範的重中之重,通稱為“儒風五行”。
按照“儒風五行”的規定,它是五種“形於內”的“德之行”。
仁義禮智聖雖然是“形於內”、形成於內心的,但它還有“多”的嫌疑,還沒有真正統一於心,故需要舍棄仁義禮智聖形式上的外在差別,將其看作一個有機整體,使其真正統一於內心,故說“一也者,夫五為一心也”。
因此,這裏的慎獨實際是指內心的專注、專一,具體講,是指內心專注於仁義禮智聖五種“德之行”的狀態。
慎獨釋為誠其意,是“儒風五行”的理解,還是當時人們的普遍理解?難道《大學》、《中庸》的慎獨也是指誠其意嗎?回答是肯定的。
先秦典籍中的慎獨都是指誠其意,《大學》、《中庸》也不例外。
先看《大學》的慎獨: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這裏出現兩個“必慎其獨也”:前一個“慎其獨”是指“誠其意”,意思非常清楚;後一個“慎其獨”前,由於有“小人閑居為不善”一段,需要做一些辨析。
朱熹對此的解釋是:“閑居,獨處也……此言小人陰為不善,而陽欲掩之,則是非不知善之當為與惡之當去也;但不能實用其力以至此耳。
然欲掩其惡而卒不可掩,欲詐為善而卒不可詐,則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為戒,而必謹其獨也。
”《大學章句》按照朱熹的理解,這段話是說,小人獨自一人的時候,常常幹出不好的事情來。
然而,從他見到君子後試圖掩蓋自己惡行來看,他並非不知道應該為善去惡,隻是一到一人獨處,無人監督時,便故態萌發,無力做到這一點。
既然偽裝並不能真正掩蓋自己,那麼就應當引以為戒,“慎其獨”,過好獨居這一關。
可是我們稍一留意就可發現,朱熹的這個注解並不正確。
在《大學》原文中,“小人閑居為不善”並不是“慎其獨”的直接原因,而是要說明“誠於中,形於外”,“誠於中,形於外”才是慎獨的主要含義。
這一段話是說,小人平時喜歡做不好的事情,當他見到君子後,卻試圖偽裝自己,“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然而,人們的內心與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時不好的意念、想法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來,“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勉強在形跡上偽裝是偽裝不了的,隻有“誠於中”,才能“形於外”,所以“慎獨”必須落實在“誠於中”上,可見後麵的“慎其獨”同前麵“慎其獨”一樣,實際也是指誠其意。
《大學》的慎獨是指誠其意。
《中庸》的慎獨也是如此。
《中庸》首章雲: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
作者提出“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下麵“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君子慎其獨也”均是對此的進一步說明,因此,這裏的“道”具體指什麼,便成為理解慎獨的關鍵。
由於本段以下,文章接著討論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等論述,往往使人們容易認為這裏的“道”是指中庸之道,或至少與中庸有關,而慎獨就是指在獨居時謹慎其所為。
但是我們知道,今本《中庸》實際包括兩個部分,從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為準,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為一個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則立”以下為另一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談論中庸,後一部分主要談論誠明,它們被編纂一起乃是後來的事情。
(參見拙文:《郭店竹簡與〈中庸〉公案》,《...
關於慎獨的事例
據《後漢書·楊震傳》《楊震暮夜卻金》記載:原文: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wei)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譯文:楊震四次調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到郡上任的時候,路過昌邑時,過去他曾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縣令。
晚上,王密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 。
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這是怎麼回事呢?”王密說:“這麼晚了,沒有人能知道這件事。
”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麼能說沒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楊震暮夜卻金》講述了楊震“暮夜”拒賄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
在夜深人靜之時,在沒有第三者知道的情況下,楊震作為王密的上司,同時又是他的恩師,堅決拒收重金,並且錚錚鐵言,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獨”的精神可嘉,堪稱曆代師表。
故事雖小,其教育意義卻不小。
一個人,從小到大,為民為官,白天黑夜,有人無人,都能嚴以律己,不貪不占,拒禮拒賄,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規範,有口皆碑,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感悟楊震的話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學習做一個高尚的人。
“慎獨”議論文幫寫一段關於為什麼要慎獨的議論語
梨樹栽道旁,人爭相取之,一句“吾心有主”,便約束了自己的舉動。
大浪淘沙,千古風流人物,鬥轉星移,便是幾多春秋,可是以“吾心有主”標榜者又有幾人?可還記得,漢時,那個在北海牧羊的男子。
手持節杖,望著天也不曾動搖半分的蘇武,麵對匈奴的威逼、利誘,隻因一句“願做大漢魂,不做匈奴臣”,便被放逐到北海牧羊。
隻待公羊生出小羊方可回去。
那裏荒無人煙,隻有羊群伴,曾為好友的李陵勸他投降匈奴,隻換來他一句割袍斷義便灰溜溜地走了。
想那時,漢主恐怕早已將他忘卻。
隻要他點頭無一人知道他已經投降匈奴。
那是貧寒與華貴的對峙,是氣節與富貴的決戰。
可隻因一句“吾為漢臣”,榮華富貴轉身而逝,貧寒、孤寂隨之而來。
恐怕在當時的他,孤寂一人也曾默默誦念過“吾心有主”這句話吧!千裏外,荒無一人的北海,隻有他一人因為一句“吾心有主”便守望了整整十個春秋,由偉岸的男子變成白發須須的老人。
依舊獨自一人,謹守正道,嚴守氣節。
你是漢時不屈的魂,是謹守正道的魄。
在浩瀚的曆史星空中,你無光自亮,燦爛而耀眼。
古今多少事悠悠,古人以“吾心有主”而嚴守正道。
今人以“吾心有主”而繼往開來。
那是無意間翻開2008感動中國時看到的,他並不是十人物之一。
他隻是一個供應站的售票員。
有人請他代買號碼,誰知竟中了百萬大獎。
可他卻絲毫沒有猶豫地將大獎給了那人。
百萬大獎不動心嗎?又沒有人知道!誰知他卻說:“不是我的,我不要,要了心裏也不踏實。
有一個詞,很好將他們的行為解釋清楚——慎獨。
佛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謹守正道。
慎獨?!是啊!就算獨自一個人也要謹慎,吾心有主,慎獨之。
惟正自身,慎獨之。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君子慎獨下一句是什麼 君子慎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