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要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
(2)以節儉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
(3)不恬淡寡欲就不能顯現出自己的誌向。
(4)不寧靜安穩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2.
品行、學習、誌向
講:要寧靜、淡泊、及早努力。還將三個方麵連接在一起論述。
3.
用意是:表現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
4.
(1)非淡泊無以明誌。
(2)非寧靜無以致遠。
誡子書的閱讀和答案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54歲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曆代學子修身立誌的名篇。
下麵是小編整理的《誡子書》一文的閱讀理解答案,供大家參考。
希望同學們對《誡子書》一文有更深的理解。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1.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麵的句子。
①靜以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儉以養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非澹泊無以明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非寧靜無以致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本文作者就哪幾個方麵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麵又是怎樣展開論述的?答:3. 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答:4. 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誌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1.①用恬靜來修養自己的身心 ②用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③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誌向 ④不做到安靜就不能高瞻遠矚。
2.作者就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麵進行了論述;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強調的是一個“靜”字:修身須要靜,學習須要靜,獲得成就也取決於靜。
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把“靜”與“躁”加心對比,增強了論述效果。
3.告誡兒子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無心明誌,非寧靜無心致遠。
閱讀《誡子書》,回答問題。
(6分)夫君子之行①,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②無以明誌,非寧靜③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淫慢④則不能勵精⑤,險躁⑥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窮廬,將複何及!注釋:①行:操守,品德。
②淡泊:不追求名利。
③寧靜:安靜,集中精力。
④淫慢:淫,過度;慢,怠惰。
⑤勵精:振奮精神。
⑥險躁:暴躁,與“寧靜”相對而言。
⑦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務。
1.中國人曆來崇尚、重視家教,無論是諸葛老師的《誡子書》、《曾國藩家書》,還是《**家書》、《傅雷家書》,都體現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從哪兩個方麵進行“家教”的?(3分)2.《誡子書》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時空,仍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請就此談談你讀後的體會。
(3分)答案:1.學習和做人。
2.可以圍繞全文總談,也可以就某一名句而談,但不要脫文而空談。
文言文《誡子書》閱讀練習答案
1.用作連詞。
才能...的意思2.用作介詞。
憑借,依據的意思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一種精神境界,“靜”意味著一種孤獨,對於孤獨的承受是一個人的精神的考驗,縱觀曆史,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經曆過這樣的考驗!!!而對於孤獨的體驗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而在此對於人生重大問題的思考可能會上一個台階,但大部分人可能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消沉下去(關於這方麵我建議你看看關於**三起三落時的有關文章,以及**時期有關報道,孟母三遷則也是源於此)。
而對於儉以養德,則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辦法,德行的提高在於對於自身的約束,而“儉”則是對於自身的一種約束,對於德的修養則無疑是有好處的!!...
誡子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三句話分別表...
三、閱讀下麵這段文字,完成20—22題。
(湖州)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相如聞,不肯與會。
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
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節選自《史記》 20.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口舌:能言善變 B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去:離開 C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孰:熟悉 D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鄙賤:見識淺薄 21.翻譯句子。
3分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22. 藺相如和廉頗,你欣賞哪一位?結合這段文字,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
3分 參考答案: 20. C 21.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把國家的急務放在前麵,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頭啊。
22欣賞藺相如,他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
或 欣賞廉頗,他知錯能改。
(一四)李生論善學者【原文】王生好學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誌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雲‘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誌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
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譯文】王生愛好學習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習貴在善於思考,你隻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根據什麼說你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恨,不理睬李生,轉身就跑。
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支,幾乎要拒絕人千裏之外,哪裏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呢?學習的人最大的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滿足,你為什麼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今天才知道你說得對。
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
”【閱讀訓練】1. 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離注音並釋義。
①吾悉能誌之 音 義 ②李生說之曰 音 義 ③不應而還 音 義 ④迨年事蹉跎 音 義 2.與“河曲智叟亡以應”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王生不說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誌之 D.才美不外見3.翻譯下麵的句子“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譯句: 4.選出與“李生故尋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言欲亡 C.故為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5.李生認為怎樣才是“善學者”?(用原文回答)答: (一四)1.①zhì;同“識”記 ②shuì;勸說 ③xuán;同“旋”,轉身 ④cuō tuó光陰消逝 2.D. 3.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 4.C 5.要點:①學貴善思 ②不恥不問,擇善而從之(二三)誡子書《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淫慢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譯文】君子的品德,靠靜來修身,靠儉來養德,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誌向,不做到安靜就不能高瞻遠矚。
學習必須安靜焉,才能來源於學習,不學習無法擴展才能,沒有誌向就不能在學習上有甩成就。
享樂過度就不能掛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和時光一同逝去了,意誌和時間一同消失了,象枯枝敗葉一樣凋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晚年守著破房子痛惜過去,還怎能來得及呢?【閱讀訓練】1.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麵的句子。
① 靜以修身 ② 儉以養德 ③ 非澹泊無以明誌 ④ 非寧靜無以致遠 2. 本文作者就哪幾個方麵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麵又是怎樣展開論...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文言文《誡子書》閱讀練習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