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盈耳 嫋嫋餘音 鏗鏘有力 風風韻韻 擲地有聲 鶯聲燕語
繞梁三日 綿言細語 繪聲繪色 黃鶯出穀 餘音饒梁 沉魚出聽
餘音嫋嫋等
與音樂有關的四字成語和句子
詞語:聲震林木 陽關三疊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繞梁三日 珠落玉盤 出穀黃鶯 一唱三歎 五音不全 天籟之音 高山流水 餘音繞梁 若即若離 虛無飄渺 鏗鏘有力 蕩氣回腸 震耳欲聾 不絕如縷。
句子:1】習慣一個人的音樂,一個人的音樂是心靈最深處地呻吟。
也許隻有自己才聽得懂,可是卻依然希望自己聽的音樂能把周圍和未來打動。
2】音樂就是記憶。
3】塵緣中琴聲,月皎波澄。
讓人神怡心曠之際,耳邊一陣微風忽起伏。
遠遠傳來縷縷琴聲,悠悠揚揚,一種情韻卻令人回腸蕩氣。
雖琴聲如訴,所有最靜好的時光,最燦爛的風霜,而或最初的模樣,都緩緩流淌起來。
而琴聲如訴,是在過盡千帆之後,看歲月把心跡澄清,是在身隔滄海之時,沉澱所有的波瀾壯闊。
在懂得之後,每一個音符下,都埋藏一顆平靜而柔韌的心靈。
很高興為你解答,記得給個好評哦~
關於描寫音樂的詩句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
月照城頭烏半飛,霜淒萬木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後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餘裏,敢告雲山從此始。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關於音樂的詩句
以下是部分關於音樂的詩句: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贈花卿》【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聽蜀僧浚彈琴》 【唐】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唐】李白 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鬆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聽彈琴》【唐】劉長卿泠泠七絲上,靜聽鬆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拓展資料: 古詩的形式特點 1.句子的整齊 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體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
2.平仄和對仗 平、仄是漢語聲調的兩大類。
在近體詩和詞、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須用平聲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須用仄聲字。
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
對仗指的是一聯詩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屬於同一類,如“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
“東”和“西”,“圃”和“園”,“青梅”和“綠草”,“發”和“開”,各自相對。
3.詞藻和句法 因為每一個漢字基本上都是一個兼具形音義的獨立單位,而且很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字與字之間粘合的關係多種多樣,所以,這種粘合而成的詩歌中的詞藻,就顯得異常複雜多樣。
例如,在“風”字後麵再加一字,可以構成很多詞語:風姿、風物、風雷、風霜、風鬟等。
在句法方麵,由於漢語的特點,以及漢字的獨立性,在古典詩歌中,常常出現把兩個漢字拆開,或者把某些漢字從後麵移到前麵的情形,這叫倒裝。
典型的詩句是杜甫的“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正常的句法應是“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4.節奏和韻律 從句式上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五字為二、二、一;七字為二、二、二、一。
從意義上看,有時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況如:勢拔|五嶽|掩|赤城,這樣就成了二、二、一、二式。
古詩要求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如李白《靜夜思》押ang韻。
押韻韻腳的位置一般在偶數句末,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光”“霜”“鄉”是韻腳。
通常奇數句不押韻,首句入韻格式除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古詩
有關音樂的成語詩句名言
不同凡響 凡響:平凡的音樂。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吹彈歌舞 演奏管弦樂器,唱歌跳舞。
泛指音樂舞蹈娛樂活動。
顧曲周郎 原指周瑜業於音樂。
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黃鍾大呂 黃鍾: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
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
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意不符。
擊節稱賞 節:節拍;賞:讚賞。
形容對詩文、音樂等的讚賞。
鈞天廣樂 指天上的音樂,仙樂。
後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絲竹管弦 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
也指音樂。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六律:定樂器的標準。
指古代音律。
後也泛指音樂。
弦外之音 原指音樂的餘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裏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頓挫抑揚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描寫音樂的句子,好段。
宛如陽春白雪 ,天籟之音,真是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 繞梁三日,餘音不絕.歡快灑落在心窩裏,宛如一些活潑輕盈的精靈,在為心靈進行一次洗禮. 歌聲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細細聽來,一種深沉卻飄然出世的感覺會理科占據認得心頭,仿佛一切塵囂都已遠去,隻有這天籟之音. 讓人陶醉在優美的音樂旋律裏而"沉醉不知歸路". 宛如"又綠江南岸"的春風,悄聲無息 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潤物無聲 更如朗照鬆間的明月,清幽明淨. 讓人深在浮世中,卻有皓月當空,清風徐徐之感 這首歌聲音悠揚婉轉,純潔好聽.溫暖明淨的歌 返璞歸真的童樂 優美的靈魂,優美的歌謠 擁有陽光般溫暖美好的歌曲 清純不一般的歌 天籟之音 氣勢恢弘的歌
關於音樂的詩句和故事
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是寫音樂的。
好象還有韓愈的一個《聽穎師彈琴》,你可以去找找。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首詩共十四行,用了十四個比喻性意象來讚美李憑彈箜篌時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彈技美。
這些意象中,有現實的,有幻覺的,有神話的。
詩的一連串意象撲麵而來,不免使人眼花繚亂,加上語言晦澀,初讀讓人覺得不知所雲,細細品味,逐漸清晰: 開頭首先寫李憑所彈的箜篌製作精良,可謂極品,襯托樂音之美;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裏彈奏,可以想見天高雲淡秋風涼爽的天氣,正是人意氣風發之時;由於空氣清徹,樂音也能憑風傳向很遠,這一句寫出了彈奏時的情景美。
接下來,寫空山浮雲被音樂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動得愁怨涕流,而出現這種情況,都隻因為李憑在彈箜篌。
我們形容一個人美,說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這裏的音樂,卻有使浮雲凝止,美女傷心之效。
從第五句起,寫彈奏的旋律之美妙和產生的感染力:彈到清脆之處,似聽到昆侖山玉石破碎和鳳凰的鳴聲;彈到婉轉之處,仿佛蓮花上的露珠滴落,幽蘭也發出笑聲;彈到淒清之處,長安十二個城門的氣溫都變冷,宮中的皇帝也為之動情,整個長安籠罩在寒光之中;彈到悲傷之處,致使女媧補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愴然而下,似乎看到李憑在教善於彈箜篌的成夫人,技藝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學習,那音樂感動得老魚也躍出波濤,淵中的瘦蛟也舞動起來;月宮裏的吳剛也聽得難以入眠,依著樹發呆,就連玉兔也不知寒露已打濕了皮毛。
這一連串的描寫,從動物寫到植物,從人間寫到仙界,從水中寫到天上,大膽誇張,浪漫新奇。
這十四個意象,有的喻聲,有的仿貌,采用比喻、擬人、通感、誇張等各種修辭手法,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麵表現了聽李憑彈箜篌所引起的反應和情思。
這首詩的構思也很巧妙:開頭一句先寫琴,第二三句寫音,先聲奪人,然後才說到演奏者;寫演奏時,先寫情景,為下文寫旋律作鋪墊;寫旋律,又寫它蘊含的悲喜憂思。
詩人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寫箜篌演奏的音質美及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飽含著對李憑技藝的讚美感歎,全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描寫音樂的絕唱。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關於音樂美妙的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