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劉禪提了三條建議,都是治國之大計,這三條依次是: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嚴明賞罰(賞罰分明)、親賢遠佞。
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親賢臣,遠小人”這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項建議的核心。.因為廣開言路和賞罰分明固然重要,但親賢遠佞卻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隻有做到親賢遠佞、廣開言路才能為忠諫之言開路.
親賢遠佞的建議在當今有什麼現實意義。
可適用於交朋友或管理都可以.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道理,賢良的人可以給人好的影響.在管理中,親近賢良的人,可以獲得正麵的能量,得到好的建議,領導者不好的行為也會得到製止,使國家或集體走向良好的軌道.而佞臣隻會順從領導者的喜好,影響公正或貪玩等行為得不到製止.所以親賢遠佞同樣有益於領導者得到正確的監督指引和建議,使國家、集體、團隊更好的發展....
出師表提出的三條建議是什麼
大家最簡單明白的事實,就是出師表裏麵,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建議了。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禕(yī)、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wèi)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然後施行,必能裨(bì)補闕(quē)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必能使行(háng )陣和睦,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翻譯過來就是:宮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如有做壞事,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或者忠心為國做好事的人,應該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以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宮中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這都是些品德善良誠實、誌向思慮忠貞純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選拔來給予陛下。
我認為宮內的事情,事無論大小,應當征詢他們的意見,然後再去施行。
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得到更多好處。
將軍向寵,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曉軍事,過去任用的時候,先帝稱讚說他能幹,所以大家商議推舉他為中部督。
我認為軍營裏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軍隊團結和睦,好的壞的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後期所以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跟我談論起這些事,對於桓帝、靈帝的做法,沒有不痛心和遺憾的。
侍中郭攸之、費禕,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以死報國的忠臣,誠願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文科愛好者》九上出師表預習導學全部
一、《出師表》作者諸葛亮,字孔明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三. 字詞解釋(一). 重點詞語1.崩殂: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2.秋: 時 3.殊遇:優待.厚遇。
4.光:發揚光大 5.恢弘: 發揚擴大. 6.引喻: 稱引譬喻 7.義: 適宜.恰當 8.臧否: 善惡 9.陟:獎 10.昭:表明,彰顯 11.理:治 12.簡拔:選拔 13.遺:給予 14.谘:詢問 15.裨:彌補 16.性行淑均: 淑: 善 均: 平 17.驅馳:奔走效勞 18.不毛:不長草的地方。
19.攘除:排除,鏟除 20.損:除去 21.益:興辦.增加 22.慢:怠慢.疏忽 23. 彰:表明.顯揚 24.咎: 過失25.諏: 詢問 26.效: 實現 27.誠: 確實(二)通假字1. 簡 通揀: 挑選2. 闕 通缺: 欠缺.不足.缺點(三) 古今異義詞1. 卑鄙: 古義: 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義: 品質低劣.下流2. 痛恨: 古義: 痛心遺憾;今義: 十分憎恨3. 感激: 古義: 感動今義: 激動感謝4. 開張: 古義: 擴大今義: 指商店開始營業(四)成語歸納1.開張聖聽:打開聖明的聽聞,要後主廣泛地聽取別人意見2.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 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觸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6.斟酌損益:處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興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淚8.不知所雲:不知道說些什麼9.三顧茅廬:用來泛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10.親賢遠佞:親近賢臣.疏遠奸邪小人11.計日而待:數著日子等待.指馬上就要實現12.危急存亡:情勢危險急迫,關係到生存或滅亡。
13.裨補缺漏: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
四. 條件句1.分析蜀國(益州)當時形勢不利的客觀條件: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2. 作者分析當時有利的主觀條件: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
3. 表達蜀國形勢危機,令人擔憂的語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4. 形成有利主觀條件的原因是:蓋追先帝之殊遇,預報之於陛下也。
5. 作者向後主劉禪提出的三條建議是:(1) 開張聖聽 (廣開言路)(2)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嚴明賞罰)(3)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6. 作者提出“開張聖聽”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7. “妄自菲薄,引喻失義”造成的結果是:以塞忠諫之路也8. 體現“賞罰分明”的句子(第二段):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9.《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10.強調依法辦事的語句(如何具體執行,”賞罰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11. 第二段中提出怎樣的勸誡: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12.作者認為先漢興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與臣論此事”中”此”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親賢臣,遠小人14.作者提出”親賢遠佞”建議的原因是:(從正反兩方麵概括兩漢曆史經驗教訓的句子)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1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16.(1)寫作者生活恬淡,無意於功名利祿的語句(表明作者的誌趣,抱負,品格高遠,生性超凡脫俗.不求功名,默默為蜀漢效力)(2)作者自述心誌,表明自己誌趣淡薄,無意於功名的名句(3)諸葛亮《誡子書》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表現了作者恬靜寡欲,但又誌趣過人,由此可聯想到>中的一句話(4)與”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句,表達了一種曠達高遠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5)表明作者“靜以修身”“淡泊明誌”的過人誌趣的句子: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17.概述”三顧茅廬”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18.成語”三顧茅廬”出自於>中的原句(唐代詩人杜甫在>一詩中,寫到”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19.作者為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願為先帝奔走效勞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20.(1)寫作者與先帝患難與共的語句(臨危受命,寫盡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2)諸葛亮深情回憶追隨劉備創業時期處境艱難的句子(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句子)(3)劉備被曹操戰敗,諸葛亮臨危請命,出使東吳,以圖聯吳抗曹大計,在本文中自述為(4)本文形容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勇挑重擔的句子(讚美那些力挽狂瀾的傳奇人物的句子):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21.體現”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22.受命以來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礎):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23.受命以來的行動是: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24.表明伐魏時機成熟的句子(出師前的有利物質基礎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5.諸葛亮提到“先帝臨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寫出師表的戰略目標,自己的職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26.表達作者思想情感,貫穿全文的句子(...
親賢遠佞是什麼意思
就國內政事的安排,諸葛亮提出了3條建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
這三條建議的核心是親賢遠佞。
表文主要是向後主進言的,首揭“開張聖聽”,以打開進言之路。
在打開忠諫之路的前提下,談執法“平明”,先總提後分述,扣緊“開張聖聽”的精神。
宮中之事,向郭攸之、費幃、董允這些誌慮忠純之士請教;府中之事,向向寵請教。
最後提出親賢遠佞。
三項建議,既獨立成項,又相互關聯,廣開言路是前提,執法公平是關鍵,親賢遠佞是核心。
能否做到廣開言路和嚴明賞罰,關鍵在於能否做到親賢遠佞,親賢遠佞的思想是貫穿全篇的。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出師表中為什麼親賢遠佞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