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南宋>辛棄疾
“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鬱,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詞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藥名,活龍活現地刻畫出了一位貴婦人的形象。將她思念遠征沙場的丈夫的那一腔纏綿之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生動地抒發了她怨恨戰爭給自己帶來夫妻久別、難以團聚的心聲。
《藥名詩》
<北宋> 洪皓
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自己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關於中藥的句子
談到中草藥,我想大多數人首先聯想到的應該是一碗黑不溜秋的,散發著一股股難以名狀的古怪草藥味的,喝下去時可以讓舌頭苦上好一陣子的不明液體。然而就是有著這樣可怖名聲的中藥——哪怕它曾經也是我所避猶不及的——如今卻成了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段至為珍貴的記憶。
常說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人參是三寶之首,能補氣血、生津液,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東北的長白山區,就是人參的家鄉。在那兒,千百年來,流傳著許許多多有關人參的絢麗多彩的故事,這裏說的是一個有關人參姑娘的故事。
中醫裏一共有幾味中藥
據不完全統計,中藥有25000多種藥材,常用藥有四百餘種,不包括季節藥物,季節藥物一共有三百多種,一年四季,有的藥在某個季節裏麵經常用,市場流通藥物包括冷背奇藥有四千餘樣,
含有中藥的詩句或對聯
一首用中藥名稱寫成的“四季歌”:
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
遠誌去尋使君子,當歸何必找澤蘭。
端陽半夏五月天,菖蒲製酒樂半年;
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窗一層層;
待到雪消陽起石,門外戶懸白頭翁。
注:此為我國古人筆下著名的中藥名四季歌,既符合一年四季的特征,又加入20餘味中草藥名,極富情趣。不僅令人神往,還可感悟中藥名包含的學問,不失為一首佳作
上聯:獨有癡兒漸遠誌。
下聯:更無慈母望當歸。
清末湖北明醫何九香先生,母親病故後悲思萬千,遂自題一門聯。以獨特的構思,嵌入遠誌、當歸兩味中藥名,來寄托自己對慈母的哀思和懷念,可謂情真意切。
上聯:白頭翁持大戟,騎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複回朝,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紅娘子插金簪,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出閣,宛如雲母天仙。
此聯上下聯共嵌入十八個藥名。
上聯:白頭翁騎海馬赴常山揮大戟怒戰草蔻百合,不愧將軍國老。
下聯:何首烏駕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殺木賊千年,堪稱長卿仙人。
此聯為山西名醫傅山和其友所對。嵌十六味中藥。
上聯:紅娘子身披石榴裙,頭戴銀花,比牡丹芍藥勝五倍,從容貫眾,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雲母天仙早遇賓郎;
下聯:白頭翁手持大戟子,腳跨海馬,與草寇甘遂戰百合,旋複回鄉,上金鑾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車前將軍立賜合歡。
此聯上下聯共嵌入二十八個藥名。
詩經中有關中藥點句子
《詩經·王風·采葛》,全文為:“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該詩用誇張的比喻,生動地表達了對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主人公在想象他的情人正在田野中采集葛、蕭、艾三種植物,而這三種植物都是中藥。
《詩經》中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它來自《衛風·木瓜》。在詩中,木瓜是用來作為一種愛情的信物,傳遞美好的情感的。但是,木瓜還是一種中藥。木瓜屬薔薇科,味甘、酸,性溫,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等功效。它含有豐富的皂素、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C、鞣酸等藥用和營養成分,多應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筋、腳氣水腫等病證。具有和胃止吐功效的傳統中成藥“木瓜丸”,至今仍受群眾歡迎,而作為中藥的木瓜主產於安徽、四川、湖北、浙江等地,產於華南的以“嶺南果王”著稱的水果木瓜,實際上是“番木瓜”,其營養價值較高,而藥用價值卻低於藥用木瓜。
《國風·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一段,恐怕也是《詩經》中普及率相當高的名句。詩人用春天桃花的豔麗嬌美來形容少女的美好年華,詩中描述出一幅“人麵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園風光,使人產生無比美好的遐想。所以桃花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趨之若鶩的觀賞植物,有關桃花的詩文可以說汗牛充棟。可是桃的花以及花開後結的果實卻是藥。
桃也是薔薇科植物,它的全身都是藥。其花、果、果仁都有藥用價值。
先說桃花,其味甘、辛,性微溫,入心、腎經,有活血悅膚、峻下利尿、化瘀止痛等功效。含有山萘酚、胡蘿卜素、維生素等成分,其中山萘酚有較好的美容護膚作用。
桃花謝了以後便開始結果,而未成熟的果實幹燥後,叫“碧桃幹”,是一種收澀類中藥,味苦,性平,入肺、肝經,具有斂汗澀精、活血止血、止痛等功效。主治盜汗、遺精、吐血、瘧疾、心腹痛、妊娠下血等病症。
桃的成熟果實是一種美味的水果,其果核的仁卻是一種活血袪瘀類中藥。其味苦、甘,性平,入心、肝、大腸經,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於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等病症。
《國風·王風》中的《中穀有蓷》是一首被離棄婦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其中第一章是這樣寫的:“中穀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歎矣。嘅其歎矣,遇人之艱難矣!”整篇意思不難理解,隻是其中那個“蓷”字有點艱澀。這個字讀“推(tui)”,就是一種中藥——益母草的古稱。益母草可謂是“婦科聖藥”,是一種唇形科草本植物,以其幹燥的地上部分入藥,味辛、苦,性涼,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之功效。其藥用成分主要是益母草堿等生物堿,常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等病症。
《國風·鄭風》中的《東門之墠》,第一段是:“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這又是一首情詩,大意是:“東門有片廣場,茹藘在山坡上生長。她家離我近在咫尺,而人卻像在遠方。”
其實最關鍵的是那“茹藘”,其發音“如驢(rulü)”,那又是什麼東西呢?告訴你,那是一種叫“茜草”的植物。它屬於茜草科,為攀援性草本植物,其根狀莖和其節上的須根均為紅色,可作染料,茜草也是一種活血袪瘀的中藥。其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等功效。常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等病症。
《詩經》中有關"中藥”的句子有哪些?
1.《詩經·王風·采葛》全文為:“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
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該詩用誇張的比喻,生動地表達了對情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主人公在想象他的情人正在田
野中采集葛、蕭、艾三種植物,而這三種植物都是中藥。
2.《詩經》中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
好也。”
它來自《衛風·木瓜》。在詩中,木瓜是用來作為一種愛情的信物,傳遞美好的情感的。
但是,木瓜還是一種中藥。木瓜屬薔薇科,味甘、酸,性溫,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等
功效。
3.《國風·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一段,恐怕也是《詩經》中普及率相當高的名句。詩人用春天桃花的豔麗嬌美來形容少女
的美好年華,詩中描述出一幅“人麵桃花,相映成趣”的田園風光,使人產生無比美好的
遐想。所以桃花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趨之若鶩的觀賞植物,有關桃花的詩文可以說汗牛充棟。
可是桃的花以及花開後結的果實卻是藥。
4.《國風·王風》中的《中穀有蓷》是一首被離棄婦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其中第一章是這樣
寫的:“中穀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離,嘅其歎矣。嘅其歎矣,遇人之艱難矣!”
整篇意思不難理解,隻是其中那個“蓷”字有點艱澀。這個字讀“推(tui)”,就是一種中
藥——益母草的古稱。益母草可謂是“婦科聖藥”,是一種唇形科草本植物,以其幹燥的地
上部分入藥,味辛、苦,性涼,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之功效。
5.《國風·鄭風》中的《東門之墠》,第一段是:“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
甚遠。”這又是一首情詩,大意是:“東門有片廣場,茹藘在山坡上生長。她家離我近在
咫尺,而人卻像在遠方。”
其實最關鍵的是那“茹藘”,其發音“如驢(rulü)”,那是一種叫“茜草”的植物。它屬
於茜草科,為攀援性草本植物,其根狀莖和其節上的須根均為紅色,可作染料,茜草也是一
種活血袪瘀的中藥。其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等功效。常用於
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撲腫痛等病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形容中藥味的句子 形容中藥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