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風·陟岵》【先秦】《詩經》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上慎旃哉,猶來!無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
上慎旃哉,猶來!無棄!陟彼岡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譯文】
這是一首征人思親之作,是中國羈旅行役詩的源頭。
遠望當歸,登高望鄉,長歌當哭,痛切感人。
詩中親人叮嚀恍在耳邊,幻境融合了想象與懷憶。
父親的“猶來無止”,囑咐他不要永遠滯留他鄉,這語氣純從兒子出發而不失父親的曠達,拳拳愛子之心深切真摯。
表達的是對父親的思念,卻從中也看出了父親的深情。
2、《北郭閑思》唐代:曹鄴
山前山後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譯文】
詩人看見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也許想到了“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也許想起了當年送別親人時那種“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的景象。
獨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親人,隻好整天外出,去鄉間看看別的老人是怎樣享受天倫之樂的。
空巢老人的孤獨傷感躍然紙上,讓人不勝唏噓。
3、《憶父》清代:宋淩雲
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吳燕相隔,豈止萬裏?路途迢迢,不能承歡膝下,思念之情無可排抑。
遠嫁他方,離開父母,生怕有天“子欲養而親不待”。
音信隔斷的無奈與悲戚,承載著滿滿的思念。
【譯文】
也因此隻能入夢尋找,夢境中才能乘風萬裏回到父親身邊服侍孝敬。
夢中的渴望反襯了現實的無奈,讓人倍覺傷感。
4、《誡子詩》:漢代:東方朔
明者處事,莫尚於中。
優哉遊哉,與道相從。
首陽為拙;柳惠為工。
飽食安步,在仕代農。
依隱玩世,詭時不逢。
【譯文】
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有群者累生,孤貴者失和;遺餘者不匱,自盡者無多;聖人之道,一龍一蛇。
形見神藏,與物變化。
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西漢東方朔,向來以滑稽著名。
他是一個大隱士,但不隱於山林而隱於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做到這一點。
既能生活無憂,也能悠哉世間。
因此把自己多年心得傾囊傳授,對兒子的教誨和期望溢於言表。
東方朔灑脫不羈,但是這首誡子詩中的他卻與普通的父親沒有分別。
5、《又示宗武》唐代:杜甫
覓句知新律,攤書解滿床。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
應須飽經街,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誌,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遊夏,達者得升堂。
【譯文】
這是杜甫寫給最喜歡的次子宗武的詩,詩中包含著杜甫對孩子的無限期望。
他看到宗武學習作詩,興奮之餘,叮囑孩子學習要專心,不要玩物喪誌,生活要有節律,還要勤學經典,以先賢為楷模,持之以恒。
作為已經名動四方的詩人,看到兒子有望繼承自己的衣缽,杜甫內心的欣慰和喜悅可想而知。
6、《驕兒詩》(節選)唐代:李商隱
爺昔好讀書,懇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無肉喂蚤虱。
兒慎勿學爺,讀書求甲乙。
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街。
便為帝王師,不假更纖悉。
【譯文】
李商隱才高未用,一生沉淪下僚。
他不希望兒子學自己的樣子,希望他學兵法,長大為國安邊,有所建樹。
詩的大部分篇幅寫兒子,愜意自豪之情溢於筆端;寫自己篇幅雖不多,但感慨彌深,自嘲自怨,深寓懷才不遇之悲憤。
純用白描,筆端充滿感情。
輕憐愛撫之中時露幽默,後麵卻飽含著的沉淪不遇之淚,也許可以用“含淚的微笑”來形容。
7、《為二女適袁氏者作》清代:鄭燮
官罷囊空兩袖寒,聊憑賣畫佐朝餐,最慚吳隱奩錢薄,贈爾春風幾筆蘭。
身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鄭板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譯文】
女兒出嫁無錢置辦嫁妝,便以一幅蘭竹圖代替,並在上麵題了這首詩。
貧困如斯,卻氣節如此,後人吟詠已然心折不已,女兒女婿更當為之驕傲。
如此家風傳世,鄭板橋當真沒有折沒了曆史上的美名。
形容忠孝的成語
舐犢情深: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深情。 (老牛舐犢、舐犢之愛)
2.椿萱並茂:比喻父母健在。 (椿榮萱茂、雙親猶健)
3.義方之道:父母以正道教導子女。 (義方教子、教子有道、義方之訓、趨庭之教)
4.寸草春暉:指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恩情深重,兒女竭盡心力亦難以回報。 (罔極之恩、昊天罔極)
5.無忝所生:勉勵人進德修業,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揚名顯親)
6.養生送死:指對父母應盡的孝道。 (晨昏定省、問安視膳、扇枕溫衾)
7.彩衣娛親:身穿彩衣逗父母開心,比喻孝順父母。 (承歡膝下、冬溫夏凊)
8.慈烏反哺:比喻子女報答親恩。 (烏鳥私情、扇枕溫被)
9.菽水承歡:指子女能克盡孝道。 (菽水之義、口體之養、承歡膝下) 還有以下: __ 孝子賢孫 忠孝兩全 移孝為忠 孝子愛日 入孝出悌 子孝父慈 披麻帶孝 忠孝節義
描寫“兒女雙全”的詩句有哪些?
1、看似千紅己事堅,企為兒女忽雙全。
解釋:看起來像是紅塵的事情已經看破,但是卻兒女雙全。
作者:無名氏
出自:《看》
2、十年種木,一年種穀,都付兒童。
解釋:不管是種下的十年才能成熟的樹木,還是一年就能收割的穀子,都給予了孩子。
作者:元好問
出自:《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解釋:大兒子在溪東田間鋤草,二兒子在院裏編織雞籠。
作者:辛棄疾
出自:《清平樂·村居》
4、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解釋:小兒孫們還不懂得如何耕織,跟著大人在桑陰下學著種瓜
作者:範成大
出自:《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5、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解釋:小童可以唱吟長恨歌,胡兒可以唱出琵琶行
作者:李忱
出自:《吊白居易》。
擴展資料:
1.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____高鼎《村居》
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____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
3.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____葉紹翁《夜書所見》
4.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____袁枚《所見》
5.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____白居易《池上》
6.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____胡令能《小兒垂釣》
以舍得 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
舍與得,需要大智慧才能悟到真諦。
人世間的東西,並沒有固定的主人,也沒有永遠的主人。事物在取舍之間,自有它的定數。是你的,終歸是你的,怎麼也跑不了;不是你的,巧取豪奪也沒用。
有這樣一個典故:一個貪財的人背一麻袋金子過河。遇惡浪翻船,船夫勸他丟掉金子,可他舍不得,卻最終舍掉生命。身陷絕境,除自身之外,一樣也留不得。想必,這財主一定是守財奴式的土財主,他不懂舍得之道。
事物都既相生相克又相伴相生。在人們想到“得”的時候,很可能是得不到。而俗眾不想“舍”的時候,可能已舍去很多了。曆史中有很多貪財、貪權、貪色的人,常日裏,看似得到了很多,最後卻又什麼也沒得到,不想舍,可最後連自由、性命都舍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不“舍”而不“得”。這道理看似簡單,很多時候就是領悟不到。
舍得是一種人生的哲學。舍是一種本領,一種態度,一種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後得;舍在前,得在後,也就是說“舍”與“得”雖是反意卻是一物的兩麵。舍與得是對等的,你先舍,然後才能得。一個人隻有施予才能獲得,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施予。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當然,這種“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豐潤,境界的升華。舍得之間暗藏玄妙,意境很深,隻能靠自個去琢磨,去感悟。
司馬遷舍棄男人的尊嚴,得到了《史記》千古流傳;陶淵明舍棄為“五鬥米折腰”,得到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紅岩的英烈們舍棄生命,得到了與青山同在……當然這些都是大“舍”與大“得”,雖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普通人卻難以企及。
“舍”與“得”可以說是一種交易,一種左手對右手的交易,很公平的。怎樣“舍”,又怎樣“得”?值與不值,在於人們心中的等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價,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也有不同的等價。常聽老人們講,年輕的時候為了學業、事業,我們舍棄承歡膝下,舍棄與家人團聚,我們覺得值,因為我們得到了學業、事業。但當有一天我們再也沒機會承歡膝下、沒有機會彌補對家人的虧欠的時候,很多人就會對當初的選擇發出疑問:值嗎?多少年來,人就在這樣的怪圈中,不斷地輪回。
墨子說,貧窮的時候顯示出廉潔,富有的時候表現出仁義。再有錢的人,也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不要奢望得到占有一切。特別是在物質方麵,舍得意味著自己的富有。不是一個人擁有很多才算富有,而是給予他人很多才算富有。舍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個窮人把討來的飯讓給同伴那一刻他就是富人了,正是因為貧窮,他的布施才更有意義。因為這體現了他的心量和胸懷,不像巴爾紮克筆下的葛朗台窮得隻剩下金子,人世間的親情和一切都舍去了,夠可憐的。
人生需要舍得,舍得豐富人生。
求25幅經典對聯和 評論
傳張學良將軍曾撰一聯雲:
兩字讓人呼不肖,
一生誤我是聰明。
兩字,即“不肖”。此將“不肖”置後,是為同位語倒裝。九一八事變,**令張學良不得抵抗,並退出東北,張為執行命令而深感痛悔,上聯即反映此種心情。下聯則為後來發生的西安事變所證明,即輕信**的“諾言”而遭終身軟禁,此將“聰明”置後,亦是倒裝。
《素月樓聯語》雲,乾隆狀元秦澗泉學士,江寧(今南京)人,秦檜,亦江寧人,人以為澗泉為檜後。一日澗泉至西湖,人故請其瞻拜嶽墳並題聯,澗 泉無奈,題雲:
人從宋後無名檜,
我到墳前愧姓秦。
忠奸之判,儼如冰炭。秦檜之害嶽飛,遺臭一至如此!
“無名檜”,亦作“羞名檜”,還有作“少名檜”者。聯語以抒發真情實感取勝。
《長安客話》雲,明太祖與劉三吾微服出遊,入市小飲,無物下酒。朱出句雲:
小村店三杯五盞,無有東西;
三吾未及對出,店主送酒至,隨口對道:
大明國一統萬方,不分南北。
次日早朝傳旨將店主召去,賜官,店主固辭不受。
東西,在聯中指下小酒菜,但它又可表示方向。下聯“南北”,正是與其方向之義相對,是為借對。
相傳某地有個王老頭很會作對聯,附近一位朱秀才見他普普通通的樣子,頗有些不以為然。一日秀才登門便言:
王老者一身土氣,
王老頭對道:
朱先生半截牛形。
秀才默然。
朱秀才的上聯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內,故雲“一身土氣”。王老頭的對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內,且都在上部,故雲“半截牛形”。
《楹聯叢話》載,鄭板橋辭官歸田後,一日在家宴客,有李嘯村者至,送來一聯,觀之出句,雲:三絕詩書畫。板橋曰:“此難對。昔契丹使者以‘三才天地人’屬對,東坡對以‘四詩風雅頌’,稱為絕對。吾輩且共思之。”限對上後就食,久而未能,再啟下聯,曰:一官歸去來。鹹歎其妙。
唐玄肅二宗時,有詩人鄭虔,詩書畫皆工,時稱“鄭虔三絕”。上聯以鄭板橋比鄭虔者。又東晉陶潛,於彭澤令上掛冠歸隱,作《歸去來辭》,下聯又以鄭板橋比陶潛。兩比皆為暗譽,且皆確。
.《奇趣妙絕對聯》雲,鬱達夫某年遊杭州西湖,至茶亭進餐。麵對近水遙山,餐罷得句雲:三竺六橋九溪十八澗,一時未得對句。適逢主人報帳曰: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達夫以為主人是說對句,經交談,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橋,指蘇堤上有六座橋,即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九溪,在煙霞嶺西南。十八澗,在龍井之西。
因巧合與誤會而成聯是這副對聯的情趣所在。上聯全為杭州山水,下聯全為食單帳目,兩聯數字對得尤其工整,很難得。
.舊時婁某與薛某是朋友。婁某先在南方發展,頗有成就。薛欲投靠,婁予以婉拒:江南日暖難存雪。後薛北上謀生,幾經坎坷,終成家業。此時婁日漸衰敗,不得已想寄居薛下。薛回敬道:塞北風高不住樓。“雪”與“薛”、“樓”與“婁”諧音雙關,此聯渾然天成。
清代狀元林大欽,少年時便才學遠近聞名。一日,一位姓葉的私塾先生想考考他的真才實學,便出聯道:竹筍初生,何時稱得林大秀?林大欽隨聲答道:梅花放發,哪曾見得葉先生?
25. 舊時某夫婦新婚之夜,新郎揭開新娘蓋頭,忽出一聯:十八年前未謀麵,新娘是個有膽有識的女子,細聲應道:二三更後便知心。妙哉!一切盡在此言中。
舊時一窮書生,好打抱不平,為此被富紳誣陷。公堂審案,縣官知其為人,想找個理由將其釋放,便言:“吾出一聯,能對則免罪;不能則嚴辦。”出句雲:雲鎖高山,哪個尖峰得出?書生見壁洞透進陽光,對道: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惺惺相惜,結果不言而喻。
《長安客話》雲,明太祖與劉三吾微服出遊,入市小飲,無物下酒。朱出句雲:
小村店三杯五盞,無有東西;
三吾未及對出,店主送酒至,隨口對道:
大明國一統萬方,不分南北。
次日早朝傳旨將店主召去,賜官,店主固辭不受。
東西,在聯中指下小酒菜,但它又可表示方向。下聯“南北”,正是與其方向之義相對,是為借對。
相傳某地有個王老頭很會作對聯,附近一位朱秀才見他普普通通的樣子,頗有些不以為然。一日秀才登門便言:
王老者一身土氣,
王老頭對道:
朱先生半截牛形。
秀才默然。
朱秀才的上聯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內,故雲“一身土氣”。王老頭的對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內, 風聲雨聲讀書聲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此聯為明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名聯談趣》275)。顧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講學之餘,往往評議朝政。後來人們用以提倡"讀書不忘救國",至今仍有積極意義。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為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深意。下聯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壯誌。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 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書聲琅琅。
(《楹聯叢話》卷六)南京燕子磯旁永濟寺有一聯(《楹聯叢話》卷六)雲:
鬆聲竹聲鍾磬聲聲聲自在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又浙江天台山中方廣寺原有一聯(蘇文洋《古今聯話》第139頁)雲:
風聲水聲蟲聲鳥聲梵唄聲總合三百六十天擊鍾聲無聲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樹色雲霞色更兼四萬八千丈峰巒色有色皆空
以上兩聯與第一聯采用相同的藝術手段,均無作者和年代,因此不能斷定誰是創新,誰是仿效;但可以說明,相同的藝術手段,可以表達絕然不同的思想情趣。
重九節塞上稱觴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此聯是彭元瑞和紀曉嵐合作的萬鬆嶺行宮新聯(《楹聯叢話》卷二)。上聯由彭元瑞出句,下聯由紀曉嵐應對。乾隆55年(1790年)重陽節前,乾隆從熱河木蘭圍場打獵回來,駐蹕於萬鬆嶺行宮。聯文是乾隆八十壽誕的頌詞,妙在切人(乾隆)、切地(萬鬆嶺)、切時(重陽節),而且采用了拆字(鬆-十八公)、疊字(處處,年年)和兩字顛倒自重自對(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不流於俗套,不是文字遊戲,雖是奉承之作,可謂對聯極品。
今年季子不回家
出有車入有魚當代孟嚐能客我
裘未敝金未盡今年季子不回家
此聯為"聯聖"方地山所作春聯。方是袁世凱的門客,袁世凱二兒子袁寒雲的老師(《名聯趣談》284)。有一年春節他寫了這副春聯,說東家待我非常好,今年春節不回家了。方把東家捧為孟嚐君,自比為蘇秦,既誇了東家,又誇了自己,確是大手筆的"傑作"。王君實先生在四十年代講授此聯時,用了另一版本,下聯是"金未盡衣未敝",可惜未知其來源。
此聯在結構上由兩個三言句式和一個七言句式構成,讀起來,節律感很強,用二元序列表示為:110,110,1100011 / 001,001,0011100 可以看出:三言句式重複一次,而且與七言句式的前三位相重,因此,在結構上,三言句式隻是七言句式的部分重複。這是我們上麵沒有提到的最佳結構。此聯在用典上也非常講究,上聯用《馮諼客孟嚐君》的故事,下聯用《蘇秦以連橫說秦》的故事,都出自《戰國策》。讀這副對聯等於重溫了兩篇名著。
東牆倒西牆倒
東牆倒西牆倒窺見室家之好
前巷深後巷深不聞車馬之音
朱熹贈漳州某士子聯(《楹聯叢話》卷一)。朱熹是宋代理學家,但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總是道貌岸然。此聯很有人情味,很幽默。描繪了一個讀書人,居住條件雖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雖然沒有人去拜訪他,倒可以安心讀書。上聯寫得有點誇張,但對比強烈。這是最早的用韻聯,
有客醉無客睡福簡簡籲可愧
長歌粗短歌疏詩平平聊自娛
梁章钜也寫過一副用韻聯如上(《楹聯叢話》卷十二)。此聯掛在"藤花吟館",記錄了他在58歲引疾歸裏後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評價,對聯用韻,並非必要,但用了韻,讀起來更入調。十年後他又將此聯作了修改:
客來醉客去睡老無所事籲可愧
論學粗論政疏詩不成家聊自娛
此聯掛在浦城的"草堂",時年68歲(《楹聯續話》卷二)。將兩聯比較,可以了解梁章钜 在詩藝方麵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新相識舊相識春宵有約期方值試問今夕何夕一樣月色燈色該尋覓
這邊遊那邊遊風景如斯樂未休況是前頭後頭幾度茶樓酒樓盡勾留
此聯是何淡如(1820-?)為佛山"春色賽會"寫的對聯(《名聯談趣》54條)。寫出了民間歡樂的元宵節情景:燈月交輝,遊人如織,多麼美好的春夜!
用韻後加強了歡快浪漫的氣氛。
我要佳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大雅.鶴鳴》
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曹操《短歌行》
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4、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經.鄭風.風雨》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無題》
6、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贈劉景文》
7、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題廬山仙人洞照》
8、剪不斷,理還亂。 李煜《烏夜啼》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衛風.碩人》
10、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涉江》
1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李白《將進酒》
1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
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澳》
1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6、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李白《長幹行》
17、風咋起,春皺一池春水。馮延已《謁金門》
18、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文天祥《正氣歌》
19、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尚書.旅獒》
20、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21、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22、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與陳伯之書》
2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原道》
24、雖鞭不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
壺公山 簡介
壺公山,主峰高達711.5米,因屹立在莆田南北兩洋土地上,所以人們多以壺公山和木蘭溪為莆田市的代名詞,有“壺蘭雄邑”之雅稱,其中“壺山致雨”是莆田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相傳壺公山原名“胡公山”,是因為漢代有個姓胡的道人隱居山上,後來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後人取諧音為“壺公山”。但也有人認為山形為壺,因形得名。壺公山亦是一座宗教名山,其鼎盛時期有18院36岩之勝。現有尚存的有淩雲殿、祥雲殿、白雲寺、名山宮、寶勝寺、香山宮等20餘處宗教和民間信仰紀念性建築。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若溪承歡膝下的句子 感恩父親的詩(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