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篇》
翻譯: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2、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篇》
翻譯:用法製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隻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製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3、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篇》
翻譯: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4、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篇》
翻譯: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5、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裏仁篇》
翻譯: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論語中有治國理念的句子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孔子說:用政治手段約束民眾,用刑法手段規範秩序,民眾會設法規避而沒有羞恥的感覺;用道德教育啟發民眾良心,用禮來規範秩序,民眾會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恥。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采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譯:靠聰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雖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會失去的。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嚴肅的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不會尊敬他。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護它,能用嚴肅的態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禮義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孔子曰:“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有功,公則說。”(《堯曰》)
譯: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績,公平就會使百姓公平。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譯:孔子說:“先派定各 部門的負責人,赦免部下的小過失,提拔德才兼備的人。”
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麵而己矣。”
譯:實行無為而治的人,就像舜帝一樣英明,還需要再去做什麼呢?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道:"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孔子回答說:"提拔舉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麵,百姓就會服從;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於正直之人的上麵,百姓就不服."
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譯:治理一個大的國家應該像煎小魚一樣,不要經常翻動,破壞魚的完整。
論語中有關“和”的句子有哪些?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第一》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2、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第七》
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第十三》
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隻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4、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第十六》
譯文: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
5、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論語·子張第十九》
譯文:君子可以由一句話表現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話表現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說話不可以不謹慎。
論語中有關和的句子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第一》)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
2、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第七》)
(譯文:孔子與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請他再唱一遍,然後和他一起唱. )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第十三》)
4、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論語·季氏第十六》)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論語·子張第十九》)
論語中有關治國的格言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譯:孔子說:用政治手段約束民眾,用刑法手段規範秩序,民眾會設法規避而沒有羞恥的感覺;用道德教育啟發民眾良心,用禮來規範秩序,民眾會既遵守秩序又知道羞恥。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麼正呢?”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采取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譯:孔子說:“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為,管理政事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為,怎能使別人端正呢?”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 譯:靠聰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雖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會失去的。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嚴肅的態度來治理百姓,那麼百姓就不會尊敬他。靠聰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護它,能用嚴肅的態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禮義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孔子曰:“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有功,公則說。”(《堯曰》) 譯: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績,公平就會使百姓公平。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子路》) 譯:孔子說:“先派定各 部門的負責人,赦免部下的小過失,提拔德才兼備的人。” 孔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麵而己矣。” 譯:實行無為而治的人,就像舜帝一樣英明,還需要再去做什麼呢?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魯哀公問道:"怎樣做才能使百姓服從?"孔子回答說:"提拔舉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麵,百姓就會服從;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於正直之人的上麵,百姓就不服." 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譯:治理一個大的國家應該像煎小魚一樣,不要經常翻動,破壞魚的完整。望采納。
論語中的句子
1、【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運用】
當有人不言行一致,空談浮言,心口不一時,可以用這句話去形容。
2、【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
【運用】
在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時,要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3、【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運用】
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麵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
4、【原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運用】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5、【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運用】
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
6、【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運用】
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
7、【原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運用】
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托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
8、【原文】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運用】
“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
9、【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誌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運用】
一個人當父親死後,三年內都不能改變他父親所製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10、【原文】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裏。但不論大事小事隻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製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運用】
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
11、【原文】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運用】
不符合於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於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
12、【原文】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運用】
作為君子應該克製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麵。
13、【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評析】
人們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就可以成為君子了。
14、【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隻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運用】
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也使別人了解自己。
15、【原文】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運用】
季孫氏用八佾舞於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
16、【原文】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譯文】
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裏主祭。’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裏呢?”
【運用】
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
17、【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運用樂呢?”
【運用】
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
18、【原文】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譯文】
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運用】
不能隻停留在表麵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19、【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
【譯文】
孔子說:“夷狄(文化落後)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運用】
即使“諸夏”沒有君主,也比雖有君主但沒有禮樂的“夷狄”要好。這種觀念是大漢族主義的源頭。
20、【原文】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譯文】
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
【運用】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諸侯的專權,季孫氏隻是魯國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認為這是“僭禮”行徑。
21、【原文】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譯文】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運用】
即使要爭,也是彬彬有禮的爭,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爭。
22、【原文】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譯文】
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運用】
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23、【原文】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譯文】
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
【運用】
人們都應恪守禮的規範。
24、【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譯文】
孔子說:“對於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願意看了。”
【運用】
一個人的等級名分,不僅活著的時候不能改變,死後也不能改變。
25、【原文】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譯文】
有人問孔子關於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裏一樣(容易)吧!”(一麵說一麵)指著他的手掌。
【運用】
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
26、【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譯文】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麵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麵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
【運用】
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
27、【原文】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譯文】
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運用】
地方上的官員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產與生活,但在內廷的官員與君主往來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28、【原文】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譯文】
孔子說:“周朝的禮儀製度借鑒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製度。”
【運用】
曆史是不能割斷的,後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
29、【原文】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譯文】
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裏,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說:“這就是禮呀!”
【運用】
孔子並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人請教,說明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態度。
30、【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譯文】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運用】
隻要肯學習有關禮的規定,不管學到什麼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論語中有關道德的句子,配上譯文(越快越好,急啊!!!!)
【原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裏所講的“道”,係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隻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誌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隻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誌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裏,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誌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
【原文】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製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製,小人想的是恩惠。”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隻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隻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
【注釋】
(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
(2)齊:整齊、約束。
(3)免:避免、躲避。
(4)恥:羞恥之心。
(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
【譯文】
孔子說:“用法製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隻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製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評析】
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隻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製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製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
論語中關於齊家的句子
“齊家”是自相續成熟後利益他人的第一步。很多人雖然沒有機會去“治國、平天下”,但至少會成立一個家庭。所以,對如何“齊家”這件事,每個人都應當進行仔細觀察與分析。《大學》在觀察“齊家”與“治國”關係時,表麵上雖然沒有花很多篇幅來闡述如何“齊家”,但實際上已經說了很多。這是因為前麵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五者,都是“齊家”的前行。 從八目的因果關係來看,要想齊家,首先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五個次第來完善與成熟自心是前提條件。如果自心沒有完善卻想去完善他人,自心沒有成熟卻想去成熟他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大學》中所言:“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這段話中,“不恕”的字麵意思是“讓人不能理解、原諒”,引申為讓人不能理解、原諒的錯誤的身口意;“藏”的意思是,錯誤的思想、行為、語言雖然表現了出來,但是自己卻不知不覺;“喻”就是“使他人明白”的意思。所以,連貫起來,這段話的意思是,自己對自己身口意之上的錯誤或缺點都不知不察,而想讓他人明白並改正他們自己身口意之上的這個同樣的錯誤或缺點,這是從來沒有的事情。例如,自心天經地義地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身口意也是這樣“虔誠”地奉行,卻能讓他人明白自私的壞處,並改掉自私的習慣,這是永遠都不可能的事情。又如,如果自己理所當然地認為賭博打麻將並不是什麼壞事,而是能帶給人安樂的事情,卻能讓自己的子女明白賭博打麻將的壞處,並永遠不介入此事,這也是不可能的。自己內心真誠地認為,看電視不是放逸之事,對自己的身心是有幫助的,卻能讓子女明白看電視的壞處,並不看電視,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大學》原文中說:“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君子之人,自己明白並做到之後,才會去幫助他人明白並做到,自己不明白並做不到,就不會去強求他人明白並做到。 其次,從八目的因果關係還可以看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這五者也是齊家的具體操作步驟。一個人用什麼來齊家呢?用正確的行為和語言,正如前文所說:“身修則家齊。”一個人與任何其他一個人打交道的“界麵”就是行為與語言,起心動念隱藏在自心中,雖然操縱著自己的行為與語言,但是他人卻無法觀察到。所以,齊家靠的就是正確的行為和語言。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語言有了偏差——也即不符合客觀事實,就根本無法利益他人——也即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的行為和語言在什麼情況下會出偏差呢?在自心被煩惱所控製的情況下。正如《大學》所言:“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若人心被“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這些煩惱所控製,則行為和語言就會出現偏差;而行為和語言出現偏差,則齊家必然不能成功。例如,如果父母對大兒子貪愛,對二兒子嗔恨,對兩個兒子的行為和語言就會表現出不公平,這樣就根本無法利益這兩個兒子。又如,對待自己的配偶,不用謙讓的心對待,而是自私自利,隻管自己不管對方,這樣夫妻之間的關係必然很糟糕,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根本談不上利益對方了。 人心怎樣才能不被煩惱控製呢?就是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來達到“意誠”的境地。人心一旦達到“意誠”的地步——也即符合客觀事實,就不會被煩惱控製了。所以,不斷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齊家”的關鍵。正如前文所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修身這件事沒有做好,談何齊家呢? 對於齊家來說,《大學》中著重強調了“孝、悌、慈”這三種素質的培養與訓練。這從“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以及“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論語有關治國的句子 論語中有關治國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