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看待善惡的話,總是非理性的,以自己的角度考慮多些,更是因受外物影響的原因,她恨你是因為你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她。但你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點,感情的缺憾是需要彌補的,父母分給你多些,給她便就少了,如果她不能找到另外的彌補方式,便會認定你是罪人。所以很多時候,幫別人便是幫自己,幫別人過得好一點,你會過的更好。善惡是相對的,你的行為是可以影響別人的,隻是你願意和不願意罷了。
你想改變別人隻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自己來改變別人,而不是通過別人。
"處在弱勢的人更容易見到人性的大惡和真善"這句話,是否有經典詩句或名言來形容?
詠 針
文映江〔清〕
百煉千錘一根針,
一顛一倒布上行,
眼晴長在屁股上,
隻認衣冠不認人。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的辯論話題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是辯論的永恒話題,下麵我將從邏輯、理論、事實、價值方麵來逐個闡述。
(1)
理論我想問一個問題,既然社會是人構成的,那麼外部環境中的惡是從哪裏來的呢?我不認為本能和欲望就是惡,本能和欲望無節製的擴展才是惡,孔子早就說過:“道聽途說,德之棄也”。所以認為人性本惡主要基於如下理由:第一:人性本惡是古往今來人類理性認識的結晶,早在二千年前,所謂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荀子的性惡論與猶太教的原罪說便已遙相呼應,而近代,從馬基雅維裏到弗洛伊德,無一不主張人性本惡,這難道僅是曆史的巧合嗎?相信不會是這樣的,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一語道破天機“人們以為當他們說人性本善時是說出了一種偉大的思想,但他們忘記了,當他們說人性本惡時他們是說出了一種偉大的多的思想”。另人遺憾的是,有些人對這樣的真知灼理,至今未能幡然悔悟,這不由讓我想起喬西。比林斯的那句話“真理盡管稀少,卻總是供過於求”。
第二:人性本惡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們顯示的道理,從李爾王不孝的女兒們到《聯合早報》上拳擊妻子臉部的丈夫們,從倒賣血漿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到殺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梟,惡人惡事真可謂橫貫古今,不勝枚舉,難道我們還要對著《天龍八部》中惡貫滿盈、無惡不作,凶神惡煞、窮凶極惡這四大惡人來談什麼人性本善嗎?
第三:盡管我承認人性本惡,但不意味著人類前途一片黑暗,人之所以成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並不在於他白璧無瑕,完美無缺,而在於能有認識自己的勇氣,承認人性本惡;人有判斷是非的理性,能夠揚善避惡,為了矯治本惡的人性,人們不僅製定法律以平息暴力,規範道德以減少爭鬥,設立政府以處罰叛逆,而且倡導堅貞以反對意亂行迷,編寫童話去詛咒忘恩負義,真可謂苦心孤詣、殫精竭慮,而有些人卻堅持人性本善,言下之意人類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多此一舉,全盤推翻了!心痛之餘我想請問,如果人性本善,那我們要道德觀念,法律法規和交通法規幹什麼呢?如果人性本善的話個人修養、社會教化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2)
邏輯康德說過這樣一句話:“惡折磨我們的人,時而是因為人的本性,時而是因為人那殘忍的自私性”許多同學、朋友們請將帶有玫瑰色的眼鏡摘下吧!就在我寫到這裏的時候,這世界又發生了多少戰爭、暴力、搶劫、**,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話,那麼這些罪惡的行為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人性是由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組成的,自然屬性指的就是無節製的本能和欲望,這是人的天性,是與生俱來;而社會屬性是通過社會生活、社會教化所獲得的,它是後天屬性。
提到善惡,正如一千個觀點會有一千個“漢姆雷特”,一千個人也許會有一千個善惡標準,但是,歸根到底惡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無節製地擴張,而善則是對本能的合理節製。我們說人性本惡正是基於人的自然傾向的無限擴張的趨勢。曹操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路易十五也說“再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泰晤時報》記載:有個英國小男孩,他為了得到一輛自行車竟然買掉了自己三歲的妹妹,這些地方還能說人性本善嗎?
雖然人性本惡,但是我們這個世界並沒有在人欲橫流中毀滅掉,這是因為人有理性,人性可以通過後天教化進行改造,當人的自然傾向無限向外擴張的時候,如果社會屬性按照同一方麵推波助瀾,那麼人性就會更加墮落;相反,如果我們整個社會倡導揚善避惡,那麼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發展,這一點也不正說明了如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修齊、治平、外王是何等重要嗎?如果人性真是本善的話,那孔老夫子何必誨人不倦呢?不讚同的人所犯的錯誤就在於以理想代替現實,以價值評判代替事實評判,從感情上講我們同所有的人一樣也是希望人性本善的,但是現實、曆史、和理性都告訴我們人性是惡的,這是一個事實,我們隻有正視這個事實,才有可能棄惡揚善。
第二:人性本惡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們顯示的道理,從李爾王不孝的女兒們到《聯合早報》上拳擊妻子臉部的丈夫們,從倒賣血漿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到殺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梟,惡人惡事真可謂橫貫古今,不勝枚舉,難道我們還要對著《天龍八部》中惡貫滿盈、無惡不作,凶神惡煞、窮凶極惡這四大惡人來談什麼人性本善嗎?
第三:盡管我承認人性本惡,但不意味著人類前途一片黑暗,人之所以成為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並不在於他白璧無瑕,完美無缺,而在於能有認識自己的勇氣,承認人性本惡;人有判斷是非的理性,能夠揚善避惡,為了矯治本惡的人性,人們不僅製定法律以平息暴力,規範道德以減少爭鬥,設立政府以處罰叛逆,而且倡導堅貞以反對意亂行迷,編寫童話去詛咒忘恩負義,真可謂苦心孤詣、殫精竭慮,而有些人卻堅持人性本善,言下之意人類所有的道德教化都是多此一舉,全盤推翻了!心痛之餘我想請問,如果人性本善,那我們要道德觀念,法律法規和交通法規幹什麼呢?如果人性本善的話個人修養、社會教化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3)
價值抑惡揚善是我的一個根本出發點,故從價值上作最後總結。
第一。隻有認識人性本惡,才能正視曆史和現實,回顧曆史的時候,我的內心總感到痛苦和顫抖,從希波戰爭到十字軍東征,從希特勒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日寇在華北的細菌實驗場,真可謂“**與貪婪齊飛,野心與暴力一色”以往的人類曆史可以說是交織著滿足人類無限貪欲而展開的狼煙與鐵血啊!可見本惡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製的話,將會給這世界帶來什麼呢?
第二。隻有認識人性本惡,才能重視道德、法律教化的重要,才能重視人類文明引導的結果,培養健全而向上的人格。在曆史坎坷當中,人類並沒有自取滅亡。人類的文明是在人類智慧之光照耀下不斷茁壯成長的,飲水思源,借此我們要感謝那些在人類教化路途中灑進他們含辛茹苦汗水的這些中西先哲們,正是因為從他們的理論智慧當中,從他們的身體力行當中,人們才有可能從外在的強製走上理論的自約,自約人本性的惡,從而培養一個健全而又向善的人格,可見人性本惡並不意味著人終究成為惡,隻有通過社會的教化係統就可以棄惡揚善、化性棄偽啊!
第三。隻有認識人性本惡,才能調動一切社會教化的手段來避惡揚善。光陰荏苒、逝者如斯,再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而人類精神家園可謂是花果飄零。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警惕,人性本惡這個基本命題。可喜的是,再東方的大地上,我們說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已經從一陽來複開始走向新的春天。我們也相信,通過傳統文化的精華,必將使人類從無節製的欲望中和理地扼製並加以引導,從他律走向自律,從執法走向立法,人類才可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與將傾“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什麼是人性的善和惡
善的話舉個例子:如果你看到有人被綁架,你不一定要上前阻止,你可以打電話報警,這也是善良!!
人性到底是惡還是善
人的本性是什麼?早期有性善說(孟子),性惡說(荀子),性本無知無欲說(老子)。這個源遠流長眾說紛紜不一而是的問題,爭論幾千年了。
一向認為凡牽涉到人性的問題太複雜、太深奧,日常所見的善與惡的變幻又太迷離、太茫然,故而從未費心深究過。
因前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虐俘事件,耳濡目染了一些慘不忍睹的圖文照片和報道,人的本性問題倏地纏繞心頭,揮之不散了。聯想到日軍侵華時,也是燒殺掠奪,無惡不作,視我國民眾的性命牲畜都不如。在多起近乎瘋狂的屠殺中,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幼,被開膛破肚、作細菌試驗的生物,甚至是新兵練習刺殺的標本,其行為比野獸還野蠻,比魔鬼還凶殘!瞧那些施暴者,殺人時麵不改色心不跳,還以此為樂。禁不住質疑連連:人與人的差別為何如此之大?某些人為何如此凶殘?即便懷有深仇大恨,何不一槍了結?令他人遭受生不如死痛苦,同為肉長的心,怎能就安寧了呢?
帶著種種不可思議的疑惑,從而思考起關於人的本性問題。
三字經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按此假定人的本性是善的,由於諸多外在因素影響,譬如生存環境,家庭學校教育,結交朋友好壞,或某一瞬間控製能力的偏差,方才表露出不同的善惡。人的性格原本就是多重性的,有陽光麵,也有陰暗側。正常情況下,理智往往起決定性作用。
古語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詮釋為人的性格與生俱來的,是後天無法改變的。而另一種說法: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動物界裏的弱肉強食、亂倫、生存競爭的基因尚殘留在細胞裏。意指人身上留有動物的本性潛伏其內,一旦生存條件重返險惡環境,惡的本性即會顯露無遺,求生的本能將導致向惡方向發展。如此,人性本是惡的。
那麼是否殘忍者體內的動物性能比例比一般人高?故此引發的獸性亦強?
綜觀相熟之人,即便一母所生,遺傳基因完全相同,且在同一環境成長,接受一樣教育,吃相同食物,卻仍然產生彼此相差甚遠的性格。若此譯意,人之本性乃先天而生?
現實中人性善惡不是一成不變的。某些橫行霸道,作惡多端的惡人,一旦被法律製裁時,絕大部分悔之莫及,諄諄告誡千萬別步入他的後塵。此時的人性發生了逆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許當惡的本性不能再為個體謀取利益,惡被摒棄從而呈現善的一麵了。
參照某哲學家分析,把人性分為三層:第一層:生物性,偏於惡;第二層:社會性,善惡交錯;第三層:精神性,偏於善。在此基礎上推導出人性中有百分之九十偏向惡,百分之十偏向善。
細忖生活中能覺察的人的本性,實質是善惡並存與交織的統一。善與惡互相滲透著。仿佛沒有單一的至善或至惡之人。所謂的善和惡僅僅相對而言的,受時間、地點、道德評判標準等條件製約。善與惡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時善時惡。顯而易見的是在集體時可行善,獨處時生惡;有人監督時善,失去控製時惡;身強力壯血氣方剛時易惡,體弱衰老時從善。
或許人類已使自己遠離了自然,於是本性愈來愈模糊不清了。科學進步,社會的高速發展,物質文明的背後卻藏匿著厚重的沉鬱與發泄的欲望。如此,惡僅為一種內心顯露的表象而已。
抑或善與惡是這個世界的原有之分,它不光指人而言,世間萬物都有善惡。行善或行惡均由外界所決定。
……
以上的種種困惑曾與朋友們討論過,然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敘己思,沒有統一答案。而我通過較長久的思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念:甭管人的本性善惡,關鍵如何去選擇和樹立的問題。誠如一位朋友所歸納:人性,乃是處於動物性與神性之間的介質,是對動物性的克服以及向神性的靠攏,人距離動物越遠就越文明,亦能越從善。
如此,在遠離原始社會、置身二十一世紀的物質文明的時代,為了讓精神也文明些,我們應存有起碼的同情心,建樹人與人之間少些冷漠,多些熱情的理念。必要時伸出援助之手,給弱者一些希望與溫暖。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換位思辨。不是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人人奉獻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之說嗎?若社會上多了寬容,少了不滿,就會遏止和減少惡性事件的發生。說白了: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想使自己的心靈得以安寧,給下一代做個言傳身教的榜樣,應該把從善如流作為做人的準則才是
求一些人性本惡的辯論賽論點,越多越好,要突出人性本惡,而不是善一定要惡的!
1、英國1993年2月12日利物浦曾經發生過一個案子,叫做詹姆斯巴傑爾謀殺案。
這件案子,極其令人發指,更可怕的是作案的兩個凶手年齡隻有十歲。
他們通過糖果誘拐了一個幼兒,對他進行毆打淩虐,他們甚至搬起重大十公斤的廢棄鐵軌砸擊幼兒的頭部(造成頭骨十處骨裂),在他的左眼和臉上塗上乙烯顏料,逼迫孩子吃下他們偷來的電池,同時脫掉2歲孩子的鞋、襪、長褲及內褲,玩弄虐到他的生殖器(暴力翻弄他的生殖器包皮),把電池插入幼兒的肛門,直到把幼兒弄死為止。
2、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
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
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
3、人類的進化過程同樣可以證明人性本惡。
原始人作為我們人類最原始的祖先,他們還不具備現在的人性,他們是完全由自己的天性所支配的。
他們茹毛飲血。
據考證,周口店猿人已經懂得用火來把同類的頭骨烤著吃,這種生猛燒烤,是何等凶殘啊!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話,善良的人們為什麼會忍心傷害其他的生靈,怎麼會忍心侵犯別人的生命?
4、人類的漫長的戰爭史。從希波戰爭到十字軍東征,從希特勒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日寇在華北的細菌實驗場,真可謂“殘忍與貪婪齊飛,野心與暴力一色”,以往的人類曆史可以說是交織著滿足人類無限貪欲而展開的狼煙與鐵血啊!
可見本惡的人性如果不加以控製的話,將會給這世界帶來什麼呢?
5 、關於贖罪的問題。在我們漢語的文學中,在我們漢語的文化中是缺席的,因為贖罪問題是西方基督教的概念,基督教首先認為人有原罪,不要認為誰高大,誰完美,就是正確的。
基督的平等意識在於,不是人人是天使,而是你生來就有原罪。“原罪意識”才是平等的基礎。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說出你的觀點和理由
人性本不該分為善或惡。我的觀點是:人性本是趨利避害的。由此引發的矛盾導致了倫理中出現了善或惡的標準。可以這麼說,善和惡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的惡,或許到了明天就不再是惡。反之亦然。
作文《人性的善與惡》
E智網為你解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孟子曾經提出了“性善論”,大意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應該從自己身上尋找真善美,至於惡人乃是後天原因使然。而西方則有人提出了“人性本惡”的觀點,認為人自身本是“惡”的,如果後天不進行正確的引導,便會使人往“惡”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我本也好奇,如果說人性本善,那最早的人類想必也是天真善良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怎麼可能造就世界上第一個惡人呢?或說人性本惡,我覺得更說不通了,那為何在當今世界正義總是占據了主導地位呢?
於情於理而言,我相信“性本善”一說,看了史鐵生老先生的《靈魂的事》我發現,人性由善變惡的原因竟是“欲望”二字。是的,人除了感情、理性、智力水平等高於低等動物外,便是欲望了。欲望絕對是人獨有的。人吃飯、睡覺等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生理需求,但金錢、權力、名譽乃至小到娛樂活動都是欲望的一部分。正當的欲望激發人創造了美好的東西,比如音樂、繪畫,都是真善美的體現(雖然亦有糟粕)。求知欲,探索欲和創造欲推動了人類發展和進步。而過分的欲望,自私的欲望使人變得猙獰可憎。史老先生認為,老鼠也是很有智慧的,但它們從來沒有想過去仰望天空。
於是我又不得不修正我的觀點——人生下來,的確是天真善良的,但在某些不正當的欲望驅使下(或受了某些利欲熏心的人的過分壓迫下)便會向惡發展,就像磁針一樣,如果不時常調整,就會越轉越產生偏差。而在這些受欲望去驅使的惡人的環境裏,天生接受這樣的熏陶甚至壓迫,最後亦產生了仇恨社會的思想。就像一個磁針本身指向正南正北,這時,在旁邊放了一塊磁鐵,它的偏轉是由不可抗力的不可逆因素造成了,撥正了也會彈回去。
可悲的不是出淤泥而略染;可悲的是淤泥有了靈性,在你出淤泥之前聚集到你頭頂,把你活活悶死在自己的一方空間裏。
所幸現在人心向善,而不是一個是非不辨,或是有人故意顛倒黑白的年代。沒有封建神學的統治,也沒有盲目個人崇拜,正義是主流聲音,鼓勵真善美,鞭笞假惡醜。
再說說空想的共產主義,的確看上去很完美,但是不能實施,遙不可及,原因在我看來是因為人們不能達到一心向善、沒有絲毫醜惡的精神水平,因為那種社會製度很容易助長人的惡行。從根本上說,它不尊重人的個性和每個人不同的正當欲望,而對於少勞多得的自私欲望給了很大的空間。你惡對我不公平啊,怎麼辦?我比你更惡。
或者你說每個人吃飯吃一樣的,勞力又不一樣。行,咱搞個工分製,多好啊,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完了,這又給了自上而下的一個壓迫空間。所以這並不合理。現在的製度,可以說是九分合理,那都是有前車之鑒的。
要問我評判正當欲望和非正當欲望的標準,一個是是否自私,一個是有足夠的判斷力。戰爭便是由兩國的欲望衝突產生的。多為其中一方為滿足不正當欲望而影響到了另一方的正當欲望,無非土地、資源、榮耀。而在戰爭時期,善惡是混亂的,功過會因戰爭的結果而由後人以不同的方式評說,抗擊侵略者能打,叫驍勇善戰;侵略者能打,便是戰爭分子。其實,隻有為和平而戰的人,才是真正的“善”。需由曆史慢慢評說。
隻要無愧於心,無愧於人,即便背了惡名,也終會撥亂反正。渾濁的水中泥沙會沉澱下來,水會重新清澈透明。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人性中的善和惡的句子 人性中的善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