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亞夫
周亞夫(前2世紀-前143年)漢朝軍事家,沛郡(今江蘇豐縣)人,是元老絳侯周勃的兒子,在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叛軍。後來因為得罪漢景帝,被廷尉法辦,絕食後吐血,死於詔獄。
周亞夫在軍事上有三大貢獻,一是改變了以車騎為主的戰術,提出,短兵、利刃、鮮護的方略,使之更利於迎戰匈奴騎兵。二是,聲東擊西,布疑兵於山西、河北,主力卻出寧夏、甘肅,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顧,一戰將其擊潰。為後來漢武帝徹底掃除侵邊的匈奴,奠定了基礎。三是,以少勝多平定七王之亂。
2、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音樂家,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據記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讚揚新法,因此由諸生擢為太學正,任教太學。當上學正後,常有積極作為,但在仕途上並沒有得意的成果,長期在州縣間擔任小官職。倒是詞愈寫愈受世人喜愛,加上精通音律,能自創新曲,詞名愈來愈大。
到宋徽宗時,周邦彥升為徽猷閣待製,並提舉大晟府,任命周邦彥擔任主管,從事審訂古調,討論古音,並創設許多音律,影響後世很大。徽宗時期是他作品最多的時期,大部分都帶有他華美、輕狂的特質。長期被後人尊為“詞家之冠”。
3、周敦頤
周敦頤(1017年-1073年7月2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敦實,字茂叔,號濂溪,又稱濂溪先生。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官員、理學家,北宋宋明理學創始人。其學說是孔子、孟子之後儒學最重要的發展,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影響深遠。
周敦頤在治學中,提出許多新問題,並作出新的論斷,把儒學推進了一步。他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複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係中的重要內容。成為宋明理學的開山祖師。
4、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稱“周郎”,廬江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三國時代著名的孫吳勢力重要的統帥,也是傑出優秀的軍事家、戰術家、戰略家、政治家。建安十三年(208年)他所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
戰後兩年,他在準備征伐四川、巴蜀途中身染重病,不久於巴丘病逝,年僅三十六歲。與魯肅、呂蒙和陸遜合稱四大都督。
周瑜與孫策是總角好友,孫策起兵時,周瑜就立刻響應孫策的行動並讚助給予軍資及兵力。周瑜脫離袁術後,孫策親迎周瑜,並當著眾將麵前下令說:“周公瑾才華傑出,與我是從少相識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義。
就像之前在丹楊,就是他征召人手及船隻糧草才能成就大事,若要計算他的功勞,這些也未足夠報答啊。”到後來周瑜隨孫策攻打盧江皖城時,俘虜了橋公二女,孫策與周瑜結為連襟兄弟。
5、周處
周處(236—297年 ),字子隱,義興郡陽羨縣(今江蘇宜興市)人。西晉大臣,東吳鄱陽太守周魴之子。
少時縱情肆欲,為禍鄉裏。後來改過自新,拜訪名人陸機和陸雲,浪子回頭,發奮讀書,留下“周處除三害”的傳說,拜東觀左丞,遷無難都督,功業勝過父親。吳國滅亡後,出仕西晉,拜新平太守,轉廣漢太守,治境有方。入為散騎常侍,遷禦史中丞,剛正不阿。得罪梁孝王司馬肜。
元康七年,出任建威將軍,前往關中,討伐氐羌齊萬年叛亂,遇害於沙場。追贈平西將軍,諡號為孝。
有一部女主叫做什麼晚清的,然後比較虐是什麼小說,古代的,不太記得了,如果誰有請讚助一下
應該是的,,望采納。。。
古代開學怎麼說
每年的9月1日,是各大中小學開學的日子。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校園,你知道古代學生上學和如今有什麼不相同嗎?孩子幾歲能入學?重生入學有開學典禮嗎?掛科了能補考嗎?沒錢上學有“期望小學”嗎?問:古代小學何時開學?答:農閑時刻搞教學,南北朝期間“春夏務農冬入學”。古代的入學時刻與學期的長短,各個朝代並不相同,也與現代一致的“秋季入學”不相同較大。中國古代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一切環繞耕耘打開,小學教學亦然。入學時刻,除“秋季入學”外,還有“春季入學”和“冬季入學”。在漢代,這三個入學時刻很盛行。據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詳細入學時刻是這麼組織的:正月耕耘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從中能夠看出,漢代的小學教學首要是利用農閑時刻,這也是中國古代教學的一大特色。三種開學時刻,以“八月暑退”與現代開學時刻最接近。假如是春季開學,通常在“正月望後”,即正月十五今後。到了南北朝期間,開學時刻相對一致,“冬季入學”變成幹流,《北齊書·李鉉傳》中便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一個名叫李鉉的神童,當年即是冬季上學。
後來,冬季入學變成古代村莊小學較為遍及的挑選,但詳細時刻與漢代有所不相同,陰曆十月份開學。宋陸遊《冬日郊居》一詩中雲,“孩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自注即稱,“農家十月,乃遣後輩入學,謂之冬學。”開學日期的挑選,與學期的長短有關。古代的學期與現代徹底不相同,短者三個月,長者一年。冬學多“三月製”,相對較短,以明代為例,通常從每年的臘月到次年三月。假如是“八月製”和“十二月製”,通常都是春季入學,八月製通常“上元入學”,“八月終解館”;十二月製通常“正月望後啟學”,“歲暮罷館”。問:古代入學年紀有啥請求?答:大體在8歲至15歲之間,盛行大齡入學。現代通常規則孩子六七歲入學,古代晚於現代,大體在8歲至15歲之間。其間,為一些現代家長所忌諱的“八歲八模糊”的8歲入學年紀,在古代最幹流。許多名人都是8歲入學的,如東漢哲學家王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都是8歲入學。
《大戴禮記·保傅》稱,“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末節焉。”從中能夠看出,先秦時代是8歲入學。但《尚書大傳·略說》則稱“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學、小學……十有三年始入小學”,是13歲入學;同篇中還有“十五始入小學,見末節,踐小義”的記載,是15歲入學。由此可見,先秦期間對入學年紀並無清晰一致的規則,隻需在8至15歲之間,都可讀小學。一直到明清期間,這種“大齡入學”傳統都未改變。《嘉靖和平縣誌》記載,明代和平縣“令民間子冀盼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入社學”;《嘉靖香山縣誌》則稱,有讀書潛質的“八歲至十有四者,皆入學”。相對來說,唐代孩子入學年紀與現代差不多,要比之前和今後的朝代提早1至2歲,即6歲、7歲入學也能夠,如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即是“七歲就學”。詳細幾歲入學,古人也視孩子的心智發育狀況而定。據《舊唐書·孫思邈傳》,孫思邈雖是7歲入學,但他其時已能“日誦千餘言”,以至於洛州總管獨孤信見到他時大為驚歎,稱“此聖童也”,所謂“聖童”即現代所說的神童。在古代,乃至20歲讀小學都是正常的。明魏校《莊渠遺書·渝民文》稱,“凡為父兄者,如有後輩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社學,即當地官府奉朝廷詔令所設的“村莊小學”。古代還有30多歲讀小學的特例。據《魏書·劉蘭傳》,北魏人劉蘭,即是“年三十餘,始入小學”。問:古代有“開學典禮”嗎?答:有,首要性堪比婚禮,第一課便是“正衣冠”。在中國古代,重生入學不隻有盛大的“開學典禮”,並且備受重視,“入學禮”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混為一談。古代的孩童通常四至七歲入私塾讀書,稱之為“開書”、“破學”或“破蒙”,依據《禮記》和《弟子規》而撒播下來的“開學典禮”則曆經千年未改。通常的“開學典禮”包含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朱砂開智等內容。正衣冠據《禮記》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色彩,順辭令。”因而,古代開學典禮的第一課便是“正衣冠”。古人認為:“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讓學生重視自個的儀容規整,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課。入學時,重生要逐個站立,由先生順次幫學生整理好衣冠。然後,“衣冠規整”地排著隊到書院前調集。恭立頃刻後,才幹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書院。
行拜師禮步入書院後,先要舉行拜師禮。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磕頭;然後是拜先生,三磕頭。拜完先生,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所謂六禮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品,分別是,芹菜:涵義為勤奮好學,勤奮好學;蓮子:蓮子心苦,涵義苦心教學;紅豆:涵義紅運高照;紅棗:涵義早早高中;桂圓:涵義功德圓滿;幹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其間“束脩”二字,有人解釋為十條幹肉。據《禮記·少儀》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鄭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曾經就存在了,《論語·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嚐無誨焉。”
淨手淨心行過拜師禮後,學生要按先生的請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淨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幹。洗手的涵義,在於淨手淨心,去雜存精,期望能在日後的學習中聚精會神、心無旁騖。朱砂開智朱砂開智也叫朱砂啟智或朱砂點痣,是開學典禮中最終一道程序。詳細做法是先生手持蘸著朱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像“痣”相同的紅點。由於“痣”與“智”諧音,朱砂點痣,取的本來是“智”的意思,意為敞開才智,目明心亮,期望學生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問:古代小學怎樣考試?答:大小考試不斷,清代答應“補考”。古代小學教學內容首要是識字、寫字、習經史、學六藝,《急就章》、《千字文》都曾是小學課本。每學期的課程和教學進度,依學生的年紀和入學的遲早而定。據《宋會要·崇儒》,宋代國子監小學“條製”請求:“小學生八歲能誦一大經,日書字二百”;“十歲加一大經、字一百”;“十二歲以上,又加一大經、字二百”。
古代檢查學生的學業狀況,也靠考試,俗話說“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還真有這狀況。如在宋代,教師會逐日測試學生的學習掌握狀況,這叫“日考”;別的還有“月考”、“季考”等多種。詳細考試日期,各個朝代、乃至各個校園都不相同。如元代的上元縣(今日南京市內)便對小學考試時刻作出詳細規則。據《廟學典禮·行省坐下監察禦史聲明校園規式》,上元小學的考試日期,固定組織在每月的初三、十六兩天。並且,考試適當嚴峻,命題和監考要分兩班人。明代又有不相同,明代理學家沈鯉稱,“朔望日考試,分等第,行賞罰”。但不相同的教學家,對考試的請求並不相同。儒學家劉宗周便建議,“三六九會課,以二題為率”。到清代,小學考試更形成了準則,依講課和教學方法與內容的不相同,而采納不相同的考試方式。公課、月課一月考一次,朔望課半月一考,季課一年考四次。還有會課的屢次考,義學的抽考等等。假如首要考試考砸了,還答應“補試”。古代考試成績鑒定方法較豐厚,有“十分製”、“打鉤製”、“評語製”等,但無現代盛行的“百分製”。以“打鉤製”來說,優異的打○,通常的打△,差的打×。
問:古代小學分“快慢班”嗎?答:宋代學生分三等,“13歲上大學”不稀罕,教學不公景象嚴峻。古代沒有“中學”這一級校園,是把現代的中學與小學聯在一同的,小學通常是“七年製”或“八年製”,長的“十年製”,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即小學讀完能夠直接進入太學、國子監一類的高等學府進修。所以,“13歲上大學”在古代一點也不稀罕。與現代將學生分“快慢班”相同,古代不少時分也存在這種狀況。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二月,頒小學條製,立三舍法,在國子監實施“三舍升補法”,班級分“外舍”、“內舍”、“上舍”三種。重生入學後皆分在外舍,考試成績好的升入內舍;內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實際上,這種快慢班有點一、二、三年級的滋味,升不了的“留級”。“三舍法”後來還被推廣到當地,一度變成其時全國小學教學的辦理模式。設“快慢班”,對小學生進行分等,有許多不合理的當地,所以“三舍法”遭到反對,並沒存在多久。盡管說能夠“小升大”,但並非每個小學生都能上大學的,關於村莊小學生則根本不可能。即即是在國子監讀書的官吏後輩也有名額束縛,如宋代,便操控“升學率”,《宋史·選舉誌三》記載,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曾推出麵向宗室學生的“長子試法”,規則“十取其五”,即升學率50%。
需求留意的是,古代“教學不公”景象很嚴峻,在宋代今後,處理教學不公遭到重視。到元明清三代,中國古代的小學教學走向昌盛,特別是元代,大力推廣村莊小學,請求“遍立校園”,五十為一社,“每社立校園一”,農村孩子受教學時機大增。明清期間,由當地官府或慈悲人士開辦的義學(義塾),得到進一步開展。義學是免費的,麵向窮苦人家孩子的“上學難”疑問,這可視為古代的“期望小學”。
問:古代校園咋收膏火?答:規範紛歧,秦朝貧困生給私塾打工還“貸學金”,隋唐竭盡所有交膏火。夏、商至西周:學在官府不交膏火早在公元前17世紀的夏朝,中國就有校園,那時叫“癢”。從夏、商到西周,學生簡直都是貴族,也即是所謂其時盛行的“學在官府”。既然是官學,學生的膏火由政府掏腰包,學生家長天然不必交膏火。春秋期間:收膏火維持生計到了春秋期間,孔子大膽提出“有教無類”、“皇帝失官,學在四夷”的理念,並事必躬親興辦私塾,與此一起,也創始了“上學要交膏火”的新時代。《禮記》記載:“其以乘壺酒、束脩,一犬賜人或獻人。”這兒的“乘壺酒”是“四壺酒”;“束脩”則是十條綁在一同的肉幹兒,學生入學時也能夠向教師交這麼的“膏火”,上學門檻低,是一所典型的布衣校園。
秦漢魏晉南北朝:私塾堅強開展膏火很低價到了秦朝,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需求,“私塾”遭到必定程度的鎮壓。從漢朝到魏晉南北朝,因政權更迭頻頻,官學常受衝擊,而私塾(私立校園)卻在堅強地開展。由於私塾大多招收貧困學生,膏火天然很低價,真實交不起膏火的學生畢業後,他們大多會為校園打一年工,算是償還“貸學金”,這期間師傅不付工錢,但管吃住,學生幫師傅照料校園業務,乃至做家務,幹劈柴、挑水、煮飯、帶小孩之類的活兒。
隋唐:竭盡所有交膏火到了隋唐,科舉取士替代了“門閥製”,這就意味著,再窮的家庭,隻需學生能在科舉考試中考得高分,相同也能當官,這項方針極大地影響了民營校園工作的開展。所以,在“萬般皆下品,惟(唯)有讀書高”和“朝為田舍郎,暮登皇帝堂”的文明感染下,“爸爸媽媽竭盡所有交膏火,隻為孩子讀書”的情形輪流演出。在唐朝,收費最低價的校園當屬釋教寺院裏舉行的校園。在這兒讀書的學生隻需學習吃苦,不隻不必付出貴重的膏火,並且還能得到獎學金。校園推廣“獎學金準則”的確是中國教學史上的一大壯舉,值得大書一筆。宋朝:免膏火免食宿到了宋朝,由於財務充分,宋朝各地官辦校園大多不收膏火(有的縣象征性地收二錢,對真實交不起的學生,政府也免膏火)。不隻如此,國家和省政府舉行的“要點校園”還對學生進行補助,如太學(適當於如今的大學),讀書不交錢,每月每個學子還能領到一些零用錢,“孤寒士子”在校外沒有房住的,政府提供免費住宿和就餐。不隻宋朝官學如此,私塾、書院也收費低價,為何?由於宋朝的經濟開展較好,私塾、書院等民辦校園辦學經費途徑廣泛:有政府補助,有達官貴人捐款讚助等,而膏火隻占辦學本錢很少的有些。關於的確貧窮讀不起書的家庭,宋朝建立了“不能養、育者,(政府)給錢養之”的準則。因而,宋朝是中國古代受教學程度最高的朝代。
明清期間:膏火成教師收入首要來曆明清期間,民辦校園經費來曆分為兩有些。硬件出資方麵,一是官辦民助;二是由當地鄉紳、烈士或民眾集資,其間無償劃撥土地和捐獻房子是首要方法。而民辦校園教師的收入,首要來曆於膏火,並多與學生家長們一起協商而定。學生每人每年通常交80斤到120斤小麥,一名塾師一年可得2000斤小麥。
問:古代怎樣辦理學生?答:讀書不學好會挨打,明代“逃學一次罰誦書二百遍”。古代對小學生的做法辦理相對嚴峻,家長也大多認同“不打不成器”。學習不仔細或學得欠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罰跪……好像粗茶淡飯。王充《論衡·自紀篇》稱,“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錯袒謫,或以書醜得鞭。”可見,在漢代就盛行體罰學生。體罰,在古代叫“撻罰”。到後來,撻罰手法不隻沒有取消或減輕,反而加劇了。在明代,“撻罰”便為村莊小學遍及選用,嚴峻時連學生家人都跟著受罰。明黃佐《泰泉鄉禮·鄉校》中規則,“如若無故而逃學一次,罰誦書二百遍;二次,加樸撻,罰紙十張;三次,撻罰如前,仍罰其父兄。”當然,也有的教師很人道,如給學生開“免打條”,體現、學習都不錯的“三好生”免打。明理學家沈鯉就建議,“學生勤學者、有進益者、守學規者,給免帖一紙,遇該責時,姑免一次”。體罰本來僅僅古人規範學生做法的方法之一,古人一起還會采納多種手法教學孩子。有時乃至直接請家長、年長者坐進教室,參與班級教學秩序辦理。明代良吏葉春及在惠安辦學時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書》中這麼記載,“輪篤實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收支。”
此外,古代還很重視對學生平時做法的稽考,以束縛學生做法。如明代有的小學建立“揚善簿”、“改正簿”、“記過格”,功德壞事均記錄在案,作為學生升學選取時的參考。這種“功過簿”並非必定由教師填寫,如明代儒學家劉宗周,其家塾求學課程中,請求學生早上起來第一事即是填“記過格”,上麵列出數百種平時做法,有“微過”、“隱過”、“顯過”、“大過”、“叢過”、“成過”等6項評語,讓學生自個評估昨天體現。
古代人家的門客是幹什麼的?
門客是古代有身分和地位的人收養的有學問能技能的人,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其實就是人才儲備庫。在當時收養門客之風盛行。
門客是分等級的,能耐大的級別高,待遇當然好(包括吃穿用住行)。象馮諼開始到孟償君處當門客時是下等的,後來他天天拿著寶劍唱歌,表達自己的不滿,所謂“無車彈夾怨馮諼”。後來就把他升為上等的門客了。
最著名的好象是戰國時期的孟償君,據說他養了3000多門客。著名的毛遂和馮諼就是他的門客。而狡兔三窟、毛遂自薦、雞鳴狗盜、脫穎而出等典故就出自這些人。
此外,秦代的呂布韋手下也有不少門客,著名的呂氏春秋,就是這夥人寫成的。
門客作為貴族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最早出現於中國春秋時期,那時的養客之風盛行.每一個諸侯國的公族子弟都有著大批的門客.如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嚐君等.門客按其作用不同分為若幹級.最低一級隻到溫飽的程度,最高級別的門客則食有魚,出有車.門客主要作為主人的謀士 保鏢而發揮其作用,必要的時候也可能發展成雇主的私人武裝. 關於霸主的問題,因周朝自夷王起,禮樂不明,諸侯始強大.互相征伐,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裏.一些小的諸侯國屢受少數民族入侵之苦.因此一些大的諸侯國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吸納一些同盟,形成了以自己為首的政治集團.春秋時期,大國之間,經常為爭奪霸權而爆發戰爭.作為霸主的國家,對其盟國有著統治權.它的屬國是要向它進貢的
我還知道中國古代的一些關於飛行的故事。如:
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
中國人--明朝的士大夫萬戶。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2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
目前,隻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為標準,最早嚐試飛天的應是約600年前的萬戶飛天。西方學者考證,萬戶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利用火箭飛行的人。”
萬戶考慮到加上風箏的上升的力量飛向前方,這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為紀念萬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這位古代的中國人命名。
世界上最早的飛車
根據《蘇州府誌》記載,在我國清朝時期(公元十七世紀),蘇州地區有位能工巧匠徐正明,用了近十年的時間,造出來一架帶旋轉飛翼的“飛車”。人坐在“飛車”的椅子上,用腳踩踏板,通過機械傳動旋翼,“飛車”居然離地一尺多高,騰空越過一條小河。
徐正明的“飛車”造好以後,沒有得到外界的讚助支持,其妻也頗有怨言,家境日益貧困艱難,沒辦法再繼續改進他設計的“飛車”。他死後,其妻悲憤欲絕,一氣之下就把那架“飛車”給燒了。可惜世界上最早的人力飛行器,就這樣湮沒失傳了。
魯班發明的木鳶(人類最早的飛行器)
據《墨子.魯問》中:“公輸子削竹木為鳶,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及抱樸子:“公輸飛大 之 。”對於以上的說法,一部分人認為是現在的竹木類的蜻蜓或飛機模型類的東西。又有一部分人認為應該是風箏。或是兩者兼有。
在《酉陽雜俎》中,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記載:“魯般於涼州造浮圖作木鳶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無何,其妻有妊,父母詰之,妻具說其故。其父伺得鳶,楔十餘下,乘之,遂至吳會。吳人以為妖,遂殺之。般又為木鳶乘之,遂獲父屍。怨吳人殺其父,於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吳地大旱三年。人曰:般所為也,齎物巨千謝之,般為斷其一手,其月吳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六國時,公輸班亦為木鳶,以窺宋城。”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魯班發明了木鳶這是公認的,這木鳶是否為風箏還是進一步成為一種能靠自然風力承載人的航天器,讓我們看一看中國人在魯般以後的發明和國外的一些史實和推斷。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美國人.羅伯特.坦普爾著的《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中關於風箏的記載:歐洲人直到公元16世紀後才知道風箏。公元1589年科學家賈姆巴蒂斯塔.德拉.波特,首次在《自然魔力》這本書中提到了風箏,那時把風箏稱為“飛帆”。但是在中國,早在公元前5世紀或公元前4世紀就已經有了風箏了。最早的有關風箏製做的記載帶有傳奇色彩,但它也很可能是以事實為根據的,公元前5世紀有個叫魯班的人,即後來被所有建築工匠尊為祖師爺的公輸般,據說正是他製造了風箏,而曆史上確有其人。
在美國國家航空博物館的一塊木牌上,有這樣一句話: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梁武帝太清年間(547??549)侯景謀反,攻打台城(今南京)梁.簡文帝無法與外麵聯係,曾命人放風箏,向外告急求援。《獨異誌》
在民間傳說中,楚漢相爭時,漢武帝劉邦的大將韓信曾以牛皮製作一具特大的風箏,時人稱為:“鐵鳥”,下置吹笛上奏思鄉曲,終使項羽的江東8000子弟兵產生思鄉之情,紛紛離去,項羽也因此身敗名裂。
此外,風箏在中國的使用上還用來釣魚,把魚鉤及魚餌和風箏聯在一起,在大河或湖裏的船上放風箏。同時還有製作音樂風箏,這些風箏可以發出笛聲,嗚咽聲等類似的琴聲等。
在國外,最初的飛行員甚至喜歡用俚語(風箏)來稱呼飛機。而中國製作的風箏要早於歐洲2000年。
第二、讓我們談一談載人風箏,應該說中國的載人風箏(飛鳶)的首創人也是公輸般,這是史料中的最早記載。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或是誇張,但是在中國的曆史上關於這方麵的記載還真不少,《資治通鑒》中:一為魏國的王子,隨同風箏在空中飛翔達13公裏。
在北齊的時候,皇帝高祥,他招來死囚綁在作為翅膀的大竹席上。命從塔上飛到地上。關於這段載人風箏記載,著名中國科技史研究學家李約瑟評論說:事情表達了一位殘忍的皇帝以囚犯來取樂,因為這些風箏必須有人在地麵上控製著,而且技術高超者才能掌握好手中的線,最多也就是盡量使風箏放的久些,飛得高些。《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一書中:中國的載人風箏也可能在2000年以前,已經取得了載人風箏的飛行成功,至少飛到了約610米的高空。在1894年英國人利用風箏進行了空中戰場的觀察。巴登鮑威爾成為歐洲進行載人風箏飛行的第一人。
在2001年10月,英國人馬庫斯.喬恩《風箏的神奇》一文中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一位飛行學教授加裏卜已經證實古埃及人靠風箏修建了金字塔,這很有可能是正確的。金字塔始建於3000多年前,盡管人們對此提出異議,認為古埃及史料中從沒有提及風箏以及其它相關的飛行。但認為這種設想是成立的。這於中國的史料記載和專家論證,中國的載人風箏及風箏的利用完全是可行和可信的,這無疑是對魯班發明的風箏及載人風箏的進一步認可。據鳶都濰坊市風箏研究所的同誌介紹,用一個大約五平方米以上的風箏,風力在3?6級,就可以把一個人送上天。
求燈謎。要那種古代燈謎,要有答案和解析,要有水平。
1.舊(李白詩一句)——孤帆一片日邊來;2.蓄(七言古詩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3.丸藥(五言唐詩一句)——粒粒皆辛苦;4.人老心不老(李煜詩詞一句)——隻是朱顏改;5.入入入(五言唐詩一句)——對影成三人;6.為你頻添釀(七言唐詩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
1.一月複一月,兩月共半邊,上有可耕之田,下有中流之川。六口共一室,兩口不團圓。(猜一字)——用;2.四座大山山對山,四條大川川對川,兩個日字肩並肩,四個口字緊相連。(猜一字)——田;3.戶部一侍郎,麵似關雲長,上任桃花開,辭官菊花黃。(猜一物品)——扇子(扇字是由“戶”和“羽”組成的,而後兩句是說扇子的使用時間。)
(將)古代的意思是什麼?
將,jiāng
〈動〉
1. (形聲。從寸,醬省聲。從“寸”,表示與手有關。( jiàng)本義:將領,帶兵的人)
2. 扶持,扶助
將,扶也。——《廣雅》
無將大車。——《詩·小雅·無將大車》
天不我將。——《詩·大雅·桑柔》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樂府詩集·木蘭詩》
為人將車。——《史記·田叔傳》。索隱:“猶禦車也。”
吏謹將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3. 又如:將美(助成好事);將引(扶助收納);將扶(扶持;攙扶);將助(扶助;支持)
4. 奉行,秉承 [follow]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元結《賊退示官吏》
5. 又如:將明(大臣的輔佐讚助。將:奉行;明:辨明);將命(奉命)
6. 送行 [send]
來者弗迎,去者弗將。——《淮南子·詮言》
7. 又如:將意(致意);將迎(送往迎來);將送(送行;遣送)
8. 攜帶 [bring]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元結《賊退示官吏》
9. 又如:將雛(攜帶幼禽);將帶(攜帶);將領(攜帶)
10. 帶領 [lead;guide]
將胡駿馬而舊。——《淮南子·人間訓》
11. 又如:將領(帶著;率領);將禦(統帥領導);將家(帶領家人);將引(引導,帶領)
12. 順從;隨從 [be obedient to;submit to]
備物以將形。——《莊子·庚桑楚》
將自何所至。——《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13. 又如:將順(順著趨勢推動以加速其成功)
14. 供養;奉養 [provide for]
不遑將父。——《詩·小雅·四牡》
不遑將母。
15. 又如:將父(奉養父親);將幫(奉養)
16. 調養;保養 [recuperate;rest;maintain]。如:將理(休養,調理);將愛(保養愛護);將護(調養護理)
17. 傳達;表達 [express]。如:將誠(表達誠意);將意(表達心意);將命(傳命)
18. 〈方〉∶獸類生仔 [bear]。如:錢放著也沒有用,又不能將羔
19.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check]。如:當頭炮一將
20. 行,進 [advance;go]
日就月將。——《詩·敬之》
21. 進用,吃 [eat]。如:將食
22. 使用 [use]
菩薩將甚兵器?——《西遊記》
〈副〉
1. 就要;將要 [will;be going to]
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六年》
天將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將以實籩豆。——明· 劉基《賣柑者言》
將炫外。
將恐深。——《韓非子·喻老》
將益深。
將以有為也。(這是唐朝名將南霽雲的話,見於韓愈《張中丞傳後序》。文天祥引用此語,說明自己想忍辱留生,以圖大舉。)——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柳條將舒。——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將自此始。
2. 又如:將引(將要;即將;帶領);將然(指將要發生的事);將欲(將要;打算)
3. 必,必定 [certainly]
將拜君賜。——《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將有所不可。——宋· 蘇軾《教戰守》
民將不安。
4. 又如:把一切朋友都得罪了,其結果將使我們自陷於孤立
5. 才;乃;剛剛;正 [just]。如:將在(剛剛)
6. 將近 [nearly]
將五十裏也。——《孟子·滕文公》
7. 豈;難道 [Does it mean…?]
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國語·楚語》
〈介〉
1. 相當於“拿”、“取” [by;by means of]
將雌劍往。——晉· 幹寶《搜神記》
將子頭來。
2. 又如:將著(拿著;帶著);將天就地(謂以高就低);將本求利(用本錢謀求利潤);將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頂替)
3. 相當於“把”、“用”
將身後托汝。——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將革命進行到底
5. 在;於 [at;in]。如:誓將死裏求生路
<連>
1. 連接意思平等的詞或詞組,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且” [also]。例如:將信將疑
2. 如果;假若 [if]
吾將再病。——清· 袁枚《祭妹文》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孫子》
3. 或;抑 [or]
將有人主張之乎?將無人主張之乎?——孟郊《上常州盧使君書》
〈助〉
1. 用在動詞後麵,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或進行。在現代漢語裏見於方言
宮使驅將惜不得。——唐· 白居易《賣炭翁》
大蟲去了一盞茶時,方才扒將起來。——《水滸傳》
2. 又如:走將出來;叫將起來;趕將上去
將 jiàng
〈名〉
1. (形聲。從寸,醬省聲。本義:將領,帶兵的人)
2. 同本義 [general]
將,帥也。——《說文》
將止不麵夷。——《國語·晉語》。注:“帥也。”
是將率之事也。——《荀子·富國》。注:“猶主領也。”
軍必有將。——《呂氏春秋·執一》。注:“主也。”
軍將皆命卿。——《周禮·大司馬》
魯欲使 慎子為將軍。——《孟子》
將謂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中郎將也。——《後漢書·桓帝紀》注
人臣無將。——《漢書·叔孫通傳》
代廉頗為將。—— 漢· 劉向《列女傳》
趙將 馬服君。
諸將請所之。——《資治通鑒·唐紀》
諸將皆失色。
將吏敢複有言迎操者。——《資治通鑒》
〈動〉
1. 統率;率領 [command;lead]
葛嬰將兵。——《史記·陳涉世家》
將荊州之軍。——《三國誌·諸葛亮傳》
自將三千人。——《資治通鑒·唐紀》
李進誠將三千。
將數百之眾。(將,帶領。)——漢· 賈誼《過秦論》
括不可使將。—— 漢· 劉向《列女傳》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淮南子·人間訓》
2. 又如:將將(駕馭將帥);將禦(統率);將率(率領);將略(用兵的謀略)
將 qiāng
〈動〉
願;請求。用來表示禮貌上的尊敬 [ask;request]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衛風》
古代“我”怎麼說?
不帶謙遜意思的“我”主要有:餘、吾、予。而古人一般情況下說到自己的時候,都會用謙稱。主要有如下區別:
古代君主自稱孤、朕、寡人、不穀。一般人自稱臣、仆、愚、蒙、區區、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後生、晚生、侍生等。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荊屋、山妻,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息男,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於口語,常見於戲劇。
(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賈黯]謁範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願受教。”——《邵氏聞見錄》;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家” 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謙詞有:因為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女子自稱妾;老和尚自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讚助古代英雄的句子 古代姓周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