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學道無成歲月虛,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許國慚無補,死不忘親恨不餘;自信孤忠懸日月,豈論遺骨葬江魚。百年臣子悲何極?日夜潮聲泣子胥。
時間飛逝,現在我在卻學業上一無所成,老天這麼做是為什麼?生前想報效祖國,現在深感慚愧無法補救。現在要死了,想起雙親,感到無比的憤恨。曾經自信滿滿一片忠心可比日月,現在卻要葬身魚腹。這對於臣子來說是多麼悲慘的事情,這日夜的潮聲是在哭訴伍子胥吧?(自比伍子胥)
第二首:敢將世道一身擔,顯被生刑萬死甘。滿腹文章寧有用,百年臣子獨無慚。涓流裨海今真見,片雪填溝舊齒談。昔代衣冠誰上品,狀元門第好奇男。
敢擔當社會的責任,即使粉身碎骨也心甘情願。這滿腹的文章有什麼用?臣子做到這樣也不用慚愧。河流大海現在依舊在,雪花卻隻能停留在人的交談中。過去哪個人品德高尚,狀元家裏有個好男兒。(陽明先生的父親是狀元,最後應該說自己會被人們稱讚)
王陽明的精神
這兩件事都是王陽明在追求哲學道路上發生的。格竹是受程朱理學的影響,雖然堅持了很久,但王陽明並沒有通過所謂的“格物”獲得認識的提高,反而搞垮了身體,影響了心智。龍場頓悟則成就了他的心學理論體係,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這次頓悟並不是王陽明運氣夠好,在荒涼的龍場,孤獨的自己一個人麵對人生。
所以,由此可見,王陽明是一個持之以恒,不怕困難,堅韌不拔的人,其毅力和勇氣令人敬佩。
這背後的道理就是:1 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 2 科學的道路上沒有任何捷徑
LZ要深刻點的 我本來還不知道這些東西呢 最近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才知道的 建議LZ可以去看看 或許能有點啟發
關於讚美老師的名言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斯大林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李商隱
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三尺講台,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
身為世範,為人師表
老師是我們的在生父母!爹娘生養我們老師教育了我們!
讚美老師的名言好句子詩歌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的教學在課堂,成就卻是在祖國的四麵八方。
2、您的崗位永不調換,您的足跡卻遍布四方;您的兩鬢會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卻百年不衰。
3、在我們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為我們開道。
4、教師的春風,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6、親愛的老師,您那赤誠的愛,喚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摧發了多少征帆。
7、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8、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9、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10、園丁,崇高的稱號,祝您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
11、江河把我們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給我們帶來明媚的早晨;親愛的老師,您把我們引向壯麗的人生。
12、老師,人說您在培育祖國的棟梁,不如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師,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14、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15、老師,我們身上散發的智慧之光,永遠閃爍著您親手點燃的火花
參考資料:http://hi.baidu.com/msf403/blog/item/8c749f5140b6f38e8c54309c.html
明朝王陽明為什麼說他是千古聖雄
王守仁,又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每一項桂冠都當之無愧。無論軍事還是文學,他的光芒都冠絕當代、映照千古。
文人,最高的願望是著書立說,可望而不可及的頂點是成為“聖人”,如孔子。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說和觀點,開啟了中國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的新篇章,並傳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
武將,最高的成就是安邦定國。王陽明以一己之力,率眾先於江西蕩寇,後於南昌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保蒼生百姓,守天下太平。
王陽明雖然是優秀的軍事家,但是身體孱弱,據史料記載,他還一直患有肺病。然而他的腦袋裏卻裝著可怕的智慧,素有“狡詐專兵”的稱號,多詭計奇謀,常出奇製勝。他總是在奇怪的地方,提出奇怪的意見,做出奇怪的事情,但最後卻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因此沒有人摸得清他的路子,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不走套路!哲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王陽明深厚且獨特的哲學思想,為他在軍事上的奇才起了強力的支撐作用。
王陽明主張“知行合一”,所以不僅能夠想到世人之前,更能做到世人之前。往往開當代先河的思想和行為,都能名垂千古。在中國曆史上,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可謂集之大成,他能夠擺脫縱橫中國千年的儒家思想,重新創立自己的學說、體係,在當時可謂是嚴重的異端分子,遭到理學家們的口誅筆伐。然而站在當今的視角,王陽明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正與歐洲偉大的哲學家們的思想不謀而合,並且從某種程度說,唯心主義要比唯物主義更加接近真理。
可見王陽明論文,超越了同時代的任何人,站在了時間的巔峰上;論武,更是平定叛國之亂,守衛大明江山的肱骨之將。稱他為千古聖雄,實不為過!
如何理解王陽明所說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經常被誤解為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如果仔細讀過《傳習錄》,就會發現,它們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將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這裏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隻是良知有時被私欲所隔斷(宋明理學並非禁欲主義,所說的“人欲”“私欲”往往指的是不正當的欲望,正當欲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飲食是天理,暴飲暴食、鋪張浪費、公款吃喝就是“私欲”),或為利所誘,或為威所屈,或畏難而退,對善惡也變得麻木,如同一麵銅鏡上生鏽蒙塵,不能照物。當良知不為私欲所蔽而顯現的時候,在王陽明看來,這便是行了。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產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陽明看來,一惡念產生,便也是行了;而絕其惡念,同樣是行。很多道理人們自認為從小就知道,可是這些道理並沒有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當中,在王陽明看來,這並不是真知。就像將百科全書儲存在電腦裏,電腦並不因此而“博學”一樣。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時刻關照著人的行為和心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使人不會失其本心,不會讓意誌為外物所動搖,淪為外物的奴隸。
王陽明用兵的特點
後世稱讚王陽明為“立德、立言、立功”三真不朽的“聖人”絕對不過分。
然而,綜觀先生用兵,竟也難看出,他有何奇妙複雜之處,所用兵法,似乎亦是那些人仁亦仁,耳熟能詳的幾條,如知己知彼、瞞天過海、謀定後動等等。那他為何又能取得成功,創造出豐功偉績來呢?通過仔細研究,我發現有幾條很簡單的原則,被先生發揮得淋漓盡致,超乎想象。也許,那就是他用兵致勝的精髓吧。
哪幾條?總結之:之幟、仁義之師、亂心之術。
真的就這麼簡單。
正義之幟:
師出有名,堂堂正正,站住道義的製高點上。氣正則勢盛,勢盛則威壯。自古以來,帶兵出征者都講究師出有名。哪怕現編都要編一個來,這是因為隻有正義才會“得道者多助”;隻有正義士兵們才會有士氣。
王陽明的一生行軍打仗主要是平叛,他代表的是國家,在當時曆史條件下自然代表正義。他很重視這張牌。每次出征,他都以為國建功來激勵部隊,激發出他們的使命感;對外則大造聲勢,大張旗鼓(迫不得已時也虛張聲勢)。每每大軍未動,排山倒海的氣勢已經向敵人壓了過去。
叛亂時,王陽明雖說很快就招集了數萬士卒,卻實實在在是烏合之眾,是由地方兵丁、役吏及自願參軍的農民組成。這樣部隊和寧王的正規軍是無法比的。但在王陽明正義的感召下,士氣很快就調動起來了,在戰場上表現相當英勇,偌大的南昌城隻半天就被攻下來。寧王回師反撲時,王陽明又力排眾議,堅持帶兵出城與寧王正麵對決。他說:“寧王做賊心虛,後方基地被攻破,已經是軍心大亂。我們堂堂正正的朝廷之師自當予以迎頭痛擊,速戰決勝。”
果然不出所料,在平叛軍隊的強大氣勢麵前,叛軍軍心崩潰,未戰而自亂,很多人或投降、或當了逃兵。
仁義之師:
不是兩個武夫的互毆,拚的是軍心、民心。軍心者士氣也,沒有軍心就沒士氣,當然就沒有戰鬥力;民心者,兵源物資也,沒有百姓的支持,任何一場戰爭都難以持續下去。
軍心不是士兵數量的簡單疊加。一支沒有統一意誌,上下離心的部隊人數再多也沒有戰鬥力。曆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反之,一支軍隊上下同欲,同心同德則能以一當十,銳不可擋。明未的關寧鐵騎,區區數千,硬是擋住了十幾萬清兵過不了山海關,因為那支關寧鐵騎是由優秀統帥袁崇煥調教出來的。
王陽明“心學”的主要主張以及與“程朱理學”的區別?
王陽明的心學主要主張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主要意思是指以心為主體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並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並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麵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隻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王陽明的心學主張與程朱理學的區別是王陽明是主觀唯心主義,而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
王陽明的著作有哪些?
王陽明一生著述很多,《傳習錄》是他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傳習”一詞出自《論語·學而》:“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部書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上卷經王陽明本人審閱;中卷裏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雖未經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書中闡述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等心學觀點,體現了致良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等思想宗旨,可以說是陽明學說的精華。
王陽明深受先秦思孟學派和佛教禪宗思想的影響,又直接繼承了南宋陸九淵主觀唯心論的觀點,形成了龐雜的哲學思想體係。“心即理”原本就是陸九淵的命題,《傳習錄》對此作了發揮。王陽明提出一個著名的哲學命題:“心外無物”,認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沒有人的意念活動,就沒有客觀事物。所以“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陽明還提出“心外無理”的命題。在他看來,事物的“理”,不存在於客觀事物之中,而是存在於人們的心中,所以說“心即理”。他這樣說,是強調社會上倫理規範的基礎在於人心之至善。從這個原則出發,他對《大學》的解釋與朱熹迥然不同。朱子認為《大學》的“格物致知”是要求學子通過認識外物,最終明了人心的“大用”。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而“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認識了外物才有的,這個知就是“良知”。在他看來,朱子的格物窮理說恰恰是將心與理一分為二的。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命題主要是為其修養論服務的。
知行問題是《傳習錄》中討論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也反映了王陽明對朱熹以來宋明道學關於這個問題討論的進一步研究。
朱子主張知先行後、行重知輕。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雖然繼續了朱子重行的傳統,但他的主張是以“心即理”為基礎,所以同時又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的做法。“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說知行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麵。知是心之本體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發而為客觀具體的行動或事物,就是行。由這個認識出發,如果知而不行,那隻能算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緊密相連的。
在當時社會上、理學發展的過程中,的確有知而不行的情況存在。因此,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有糾正時弊的意義。但是他強調知行合一說不是僅僅針對時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說明“知行之本體”。強調道德意識本來就存在於人心中,這是道德的自覺性。它也強調道德的實踐性,認為道德方麵的“知”不是關於對象的知識,而是道德的實現。
總的來說,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他說:“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人心能夠知曉行為的善惡,也能自覺地去為善,就是本心的明白覺悟,這是對程顥思想的發展。不需通過外物去認識本心之理,外物之理隻是人心的表現;“格致”的功夫不是去認識外物,而是去掉內心私欲的屏蔽。
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的確為人性善作了本體論的說明,有其曆史意義。但他的學說對人性惡的原因研究不夠,雖然在明代下層人民中亦有影響,但仍不具備較大的普遍性。
《傳習錄》中還記載了為王學繼承人爭論不休的“四句教”。這四句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的本意是說,作為人心本體的至善是超越經驗的,它不是具體的善的行為。有所為而為的善是手段,無所為而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間具體的善惡,具體的善行隻是至善之心自然作用的體現。這是告訴人們,不要去執著於具體的善行,而要認識自己的本心。
“四句教”對人心本體的界定,和宋代哲學家程顥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顥說:“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王陽明說的無善無惡就是無心無情,沒有先入之見。有了這種心,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
《傳習錄》是一部較為純粹的哲學著作,總結了王學之大成,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而陽明學說作為中國儒學最後一個高峰和近世啟蒙思想的先導,其影響力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超越時空的。晚清許多誌士仁人對王陽明禮讚有加:林則徐稱讚王氏為“國家所禱祈以求”之才,魏源更直截了當地稱頌王陽明是“百世之師”,左宗棠也稱他是“卓然一代偉人”。在清末革命派中,宋教仁、陳天華等亦多“服膺”王氏之言,更有人將他抬到“亞聖”地位。直到今天,王陽明的思想仍有其深刻的影響,在中國文化思想史及哲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稱讚王陽明的句子 王陽明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