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⒉擬人: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⒊擬物: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⒋擴大誇張: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⒌縮小誇張: 隻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⒍超前誇張: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⒎排比: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誌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⒏對偶(正對):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對):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流水對):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⒐反複: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⒑反問: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⒒引用(直接引用):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間接引用):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⒓借代(部分代整體):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特征代本體):圓規一麵憤憤的回轉身,一麵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
(具體代抽象):南國烽煙正十年
(工具代本體):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
(專名代泛稱):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⒔反語: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⒕對比: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⒖聯想:太陽出來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⒗通感:“晨鍾雲外濕”(杜甫《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以“濕”字形容鍾聲,所聞之鍾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
⒘雙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⒙頂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⒚互文:秦時明月漢時關
⒛回環:響水潭中潭水響;黃金穀裏穀金黃。
21.移情: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就是說紅豆不是紅豆,而是一 顆顆“相思淚”。)
40句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有哪些?
一、比喻:
1、蘋果圓圓的,看起來像個紅色的小皮球。從樹上摘下來的蘋果,咬一口,會嚐到香甜、細細膩、柔軟的果肉。
2、矜持的心就像開在寒冬的臘梅,一不留神便又和憂傷撞了個滿懷。微微閉上雙眼,淋淋瀝瀝的感受落寞在潸然。
3、 朝霞的形狀變化無窮,一會兒像一隻飛翔的小鳥,一會兒像一隻展翅的雄鷹。忽然,來了一條長龍,它十分凶猛,有兩對尖銳的大爪子,在天空中張牙舞爪。可沒過多久,這條龍就不見了。
4、我的時間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裏,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一點聲音也沒有,一點影子也看不到,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5、老師像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傳授豐富的知識。
6、秋雨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總是邁著緩慢的腳步,姍姍來遲。來時,她或許會帶了一襲秋風,雨中透著豐收的喜悅,偷偷的躲在雲中,任由雨水滴到人間,看著大地喜悅的接受雨水的滋潤。
7、桃花開了,在風中搖擺著她的笑靨,像在向人們展示她的嫵媚。
8、人生像一張潔白的紙,全憑人生之筆去描繪,玩忽紙筆者,白紙上隻能塗成一攤胡亂的墨跡;認真書寫者,白紙上才會留下一篇優美的文章。
9、星空就像是一塊紗,大大小小,星羅棋布的鑲嵌著鑽石,這紗又撒上了鑽石粉末,然後鋪在天空上。
10、莊稼漢們站在地頭,望著這片黃澄澄像狗尾巴的稻穀,心裏像釀了蜜一樣的甜。
11、錢鍾書圍城裏說:打呼嚕象放長線的風箏。
12、這葡萄別說吃了,看一眼也舒服半天,要是吃它一串,準要甜幾天哩!
二、擬人:
1、午夜時分,一切都好似睡熟了,星星在天上眨著瞌睡的眼睛。
2、荷葉上的水珠,好似一顆顆晶瑩圓潤的珍珠。
3、今晚的月亮好似銀盤掛在天空。
4、潭水清澈碧綠,好似看盡人間世態炎涼的眼眸,沉靜,深邃。
5、翠綠的荷葉像一張翡翠盤,積存在荷葉上的雨珠,好似顆顆珍珠.
6、遠去的步伐清晰可見,咫尺的幸福卻好似天涯。
7、你瞧!遠遠望去,花園好似一朵充滿朝氣的花朵,帶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
8、春風撫摸著我好似在我耳畔絮絮叨叨的說著話。
9、他將那封信撕得粉碎,拋向空中好似天女散花。
三、誇張:
1、班裏靜得連針掉了都能聽見。
2、圓圓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鋼板製成的……
3、小朋友乘棉花糖氣球飛來。
4、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
5、這塊地方沒有巴掌大,怎麼能蓋房子呢?
6、雲朵般大小的飛機在藍天上火箭樣飛翔。
7、她一點胃口也沒有,飯沒入口,人就飽了。
8、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嘯著射中目標。
9、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10、飛機以飛碟的速度在藍天軌道上狂奔著。
11、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四、反複:
1、山穀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五、排比:
1、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誌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六、對偶:
1、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七、反問: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一、比喻:
1、定義:比喻,即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間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2、結構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體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
3、分類:根據比喻結構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特征,可分為四種。
⑴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若、仿佛、猶如、宛如、像……一樣、仿佛……
⑵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變成、構成了"等連接。典型形式是:"甲變成乙。"
二、誇張
1.定義: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麵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誇張。
2.種類:
⑴擴大誇張。故意把事物說的"大、多、高、深、強"等的誇張形式。
⑵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實說的"小、少、低、淺、弱"等的誇張手法。
⑶超前誇張。用一件事物將來的將來可能出現的結果來形容這種事物現在的狀態,或把一件事物將來的狀態提到現在的狀態之前的誇張手法。
三、反複
1、定義: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反複是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或突出某種情感而重複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所要表達的側重點在於重複的詞語或句子上
2、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複詠歎,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複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四、對偶
1、定義: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2、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五、排比
1、定義: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2、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有哪些修辭手法,在句子中有哪些作用?
一、比喻:用
在記敘、說明、描寫中,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生動,化冗長為簡潔,化深奧為淺顯,給讀者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構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組成。
(一)比喻的種類
(1)明喻:本體和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聯結,有時後麵還有“似的”、“一樣”等詞語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天上的雲奇形怪狀,有的像奔馬,有的像獅子。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成了”、“變成”等聯結,有時暗喻不用比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
例如:這是花的海洋。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飛鳴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3)借喻: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為甲代乙。
例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4)博喻: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
例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分別從色彩、光華、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隱約閃爍、清新潔淨等相似點來描繪出荷花的美。)
(二)運用比喻應注意的問題
(1)、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是兩個具有相似點的不同類別的事物,而且喻體必須常見、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體和喻體之間的比喻和被比喻的關係。
(2)、比喻要貼切,緊緊抓住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應當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運用不恰當常常表現為本體和喻體之間沒有相似點,或者喻體表達的思想感情不恰當,在運用時應當特別注意避免。
(三)運用比喻的條件
(1)甲和乙必須是不同類的事物。下麵幾種情況不是比喻:
①同類相比。如:她長得像她爸爸。
②表示猜度。如:這本書好像是他的。
③表示想象。如:我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孩提時代。
④表示舉例。如:許多花都開放了,像桃花、梨花、杏花。
⑤比喻義不是比喻。比喻是臨時的,比喻義是通過比喻形成的固定的義項。
(2)甲和乙要有相似點。
例①:列車在飛馳,車廂兩旁的樹木像排山倒海似的一閃而過。(“排山倒海”形容聲勢浩大,跟速度沒有相似之處,不能用來比喻樹木“一閃而過”)
例②:我們的意誌像喜馬拉雅山一樣高。(“意誌”與“喜馬拉雅山”之間沒有相似點,也不構成比喻)
(3)甲和乙感情色彩要一致。下列比喻不夠貼切:
例①:敵機逃竄了,我們的飛機緊緊追在後麵,像狼追兔子一樣,一前一後。
例②:“五四”青年聯歡晚會,全校同學像螞蟻一樣擠成一團。
(4)喻體要淺顯,易懂,讓人一看就明白。下列比喻不夠貼切:
例①:他的長相很威武,胡須像平頭戟。(“平頭戟”是什麼,一般人不知道,此處用來比喻“胡須”,令人費解)
(四)比喻與比擬區別
比擬和比喻的相似之處在於均涉及甲、乙兩事物相比,甲、乙兩事物有可“比”性。
比擬和比喻的不同在於:
(1)從意義上看,比喻的重點在“喻”,即以此喻彼,就是“打比方”,它突出的是兩事物的相似點;比擬的重點則在“擬”,即以此擬彼,就是“比作、當作”
,它直接把甲當乙來描述。
(2)從形式上看,比喻的喻體往往以名詞性詞語的形式出現,表示一種實體。比擬中起比擬作用的部分則是描述性的,其表現形式為動詞性詞語或形容性詞語。
例①:一輪圓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之中。
用晶瑩、圓潤、澄明的“玉盤”比喻“圓月”,使人感到聖潔,令人神往。用“藍色天幕”比喻“夜空”,描繪了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背景。
例②:小草偷偷地從土地裏鑽出來,嫩嫩地,綠綠的。
運用“偷偷地”、“鑽”兩個擬人化的詞語形象地寫出了小草的生機和活力。
例③:我矗立在原地,久久不動。
矗立是描寫碑石用的詞語,這裏將我仿擬做碑石描寫,借此襯托出我死守崗位的精神
二、比擬:把某事物賦予了人的動作神態、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共鳴;或把某事物的……特點寫得生動形象,色彩鮮明,意蘊豐厚,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兩種:
(一)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或者用表現人的特性的詞語描述物,或者直接把物變成人。例如:
(1)湖水愈發溫柔,愈發安詳了——它靜靜地平躺著,安然地享受著晨霧徐徐的、輕柔的愛撫,那神態,真好像母親懷中含乳酣睡的嬰兒呢。(斯妤《北海的早晨》)
(2)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老舍《濟南的冬天》)
(3)那花瓶中的花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似乎已斷絕了求生的希望。
(4)(帆板)騰躍時,模樣像是歡樂;打旋時,模樣像是眩暈;傾斜時,模樣像是膽怯…((張歧《信念——看帆板表演》)
(5)老人們真幽默,吃著西瓜與夏天告別,說是“啃秋”。人們終於迎來了新秋,迎來了這楚楚動人的新娘子。
(二)擬物:就是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或者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表達作者某種強烈的愛憎感情。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魯迅《故鄉》)
(2)坦克後麵,“老虎團”的士兵嗷叫著衝了過來。(謝雪疇《“老虎團”的結局》)
(3)還有一問,是:“公理”幾塊錢一斤?(魯迅《“公理”之所在》)
(4)咱們老實,才有惡霸,咱們敢動刀,惡霸就得夾著尾巴跑。
三、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之更具體、更鮮明,更生動;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富有幽默感。
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例如:大胡子凶神惡煞地吼叫著。
②具體代抽象。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③專名代泛稱。例如: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部分代整體。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⑥結果代原因。例如: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結果)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間萬事空,懶將白發對青銅。
⑧地名代本體。例如:延安還是西安?要劃清這種界限。
借代與借喻的異同:
相同處:借代與借喻都有所代,借代是用借體代本體,借喻是用喻體代本體,本體都不出現。
不同處:
1、借代的借體是客觀實際中的事物,這個事物與本體有關聯;借喻中的喻體與客觀現實無關聯。例如:
①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終究不過是蒼蠅。(“蒼蠅”借喻“反動的家夥”,“蒼蠅”不是眼前的事物,而且與客觀現實無關聯。)
②百年積弱歎華歲,八載幹戈仗延安。(“幹戈”“延安”借代“抗日戰爭”和“中國共產黨”,“幹戈”是戰爭中的武器之一,“延安”是中國共產黨抗日的根據地,都是與現實有關的事物。)
2、借代的本體和借體不存在相似性,而借喻的喻體與本體必須有相似性。例如:
①紅領巾給老大娘讓了座。(“紅領巾”借代小學生,但與小學生無相似性,不能說“小學生像紅領巾”。)
②離開這個閻王殿!就是餓死也比在這裏強。(地主的家和“閻王殿”之間有相似點,所以屬於比喻中的借喻。)
3、借代不能改為明喻或暗喻,借http://www.telnote.cn/fanwen喻則可以改為明喻和暗喻。
例如2中的兩個句子。
4、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麵出現了“××像××”地比喻句,後文直接使用喻體,這就成了借代了。
四、誇張:用言過其實的方法,深刻、生動地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給人以啟迪;或鮮明地表達作者的某種情感和態度,烘托某種氣氛,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和想像,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
為了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種事物的本質特征,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對事物的某些方麵著意誇大或縮小,作藝術上的渲染,這種修辭手法叫做誇張。誇張可分為兩類、三種形式,即“普通”類和“超前”類,普通類又可分為“誇大”和“縮小”兩種形式。
誇張的三種形式
(1)擴大誇張。例如:
①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②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2)縮小誇張。例如:
①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
②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誇張。例如:
①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麵饃饃的香味來了。
②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五、對偶:形式整齊,結構勻稱、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具有音律美,讀來琅琅上口,便於吟誦和記憶;語句凝煉概括,抒情酣暢淋漓,表意集中,富有表現力和概括力;能把相關事物間的關係表現得集中鮮明,也使對立事物間的對比更加強烈,褒貶分明。
(一)概念: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
(二)對偶的幾種形式
1、按內容可分為正對、反對、串對。
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例如: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2、按形式可分為工對、寬對。
所謂工對,就是字數、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嚴格按對仗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麵稍有出入,即形式要求稍寬鬆一點。
3、按結構可分為成分對偶和句子對偶。
成分對偶。例如:然而我的壞處,是在論時事不留麵子,泛銅弊常取類型,而後者尤與時宜不合。
句子對偶。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三)對偶與對比的不同點
1、對偶的基本特點是“對稱”,對比的基本特點是“對立”。
2、對偶主要是從結構上說的,它要求結構相稱,字數相等;對比是從意義上說的,它要求意義相反或相對,而不管結構形式如何。
3、對偶裏的“反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就意義說是對比,就形式說是對偶,這是修辭手法的兼類現象。)
六、排比:不但內容集中,節奏鮮明,增強氣勢,還能表達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在議論文中,運用排比條分縷析,可以把道理闡述得更加嚴密、更加透徹,從而起到強調觀點的作用;在記敘文中,運用排比敘事透辟,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的修辭方式。
(二)排比的種類:
1、成分排比: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如:
①延安的歌聲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②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攜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膽相照,多少次投桃報李,又有多少美麗溫暖的回憶。
2、分句排比:一個複句的各個分句構成排比。例如:
①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清潔和高尚,他們的意誌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②八路軍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趕下海;解放軍穿草鞋,把蔣家王朝踢下台;八連穿草鞋,把香風毒霧腳下踩。
③秋山,變得豐腴起來了;秋水,變得溫柔起來了;秋風,變得涼爽起來了;秋雲,變得淡遠起來了。
3、複句排比。例如:
①如果我們能夠研製出一種類似鷹眼的搜索、觀測技術係統,就能夠擴大飛行員的視野,提高他們的視敏度。如果能研製出具有鷹眼視覺原理的“電子鷹眼”,就有可能用於控製遠程激光製導武器的發射。如果能給導彈裝上小巧的“鷹眼係統”,那麼它就可以象雄鷹一樣,自動尋找、識別、追蹤目標,做到百發百中。
對偶與排比的區別
①形式上,對偶限於兩項,排比必須三項以上。對偶是對稱組織,排比是成串組織。對偶要求字數相等,排比不拘泥於字數;對偶要盡量避免字麵相同,排比常常出現相同的詞語。
②內容上,對偶可以表示相近、相反或相對的意思,排比隻能表示相近或相關的意思。
③作用上,對偶使語句更加整齊美觀,和諧悅耳;排比除了上述作用外,還能進一步增強語氣,加重感情。
七、反複:在詩文中,起到反複詠歎,表達強烈感情、突出思想觀點的作用;同時還使詩文格式整齊有序,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和節奏感。
如: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反複定義
是有意的重複同一詞語或句子以強調某個意思或抒發某個感情的修辭格。
反複的種類
1、連續反複:接連重複相同的詞語或句子,中間沒有其他詞語間隔。
2、間隔反複:重複運用詞語或句子,中間間隔其他詞語或句子。
3、連續反複和間隔反複也可以交錯使用。
運用反複要注意的問題
運用反複的時候需要注意:反複和重複不同,重複是語言的羅嗦,是一種語病;運用反複切忌為反複而反複,必須具有充實的思想內容和強烈的感情,要從表達的實際需要出發決定是否運用。
排比與反複的區別
排比,隻有部分詞語重複,著重於結構的相同或相似,語句可以不同;排列的幾項是連續的。反複,一般是全部詞語重複,著重於語句和結構的相同;反複的幾項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間斷的。
例①: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占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炸客車,捕禁官吏,槍斃人民,他們不驚詫。中國國民黨治下的連年內戰,空前水災,賣兒救窮,砍頭示眾,秘密殺戮,電刑逼供,他們也不驚詫。在學生的請願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詫了!
句①采用了反複的修辭手法,三次出現“他們不驚詫”,再加上末尾的“他們就驚詫了”,表達了作者對反動政府的強烈的憤慨之情。
八、設問:能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啟下、使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結構緊湊的作用;用在議論文中,還能使論證更加深入,脈絡更加清晰。
①什麼是路?就是從沒有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魯迅《生命的路》)
②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覺得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③啊,是誰,這麼早就把那親愛的令人心醉的鄉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誰,這麼早就用他那悅耳動聽的音樂喚來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個青年人。(峻青《鄉音》)
九、反問: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或者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語氣堅定有力,發人深思;可以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說服力。
(1)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
①難道不是我們勞動群眾創造了人類曆史嗎?
②我心裏在想著,寧靜的竹海裏難道沒有人家?(黃蒙田《竹林深處人家》)
③池水漣漪,鶯花亂飛,誰能說它不美呢?(郭沫若《習習穀風》)
④曆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希特勒、墨索裏尼不都在人民麵前倒下去了嗎?(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
(2)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
①**都是如此,我們還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呢?
②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十百元一具。製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有呢?(豐子愷《山中避雨》)
③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哪裏還能有什麼言語?
設問和反問的區別
①設問是自問自答,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且必須用問號。
②反問不必作答,問中已有明確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段尾,目的是加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時可用歎號。
例①: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句①運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提示朋友思考生活是否美滿幸福。
例②:人們怎能不熱愛這個風光旖旎的南國城市,怎能不從這個盛大的花市中享受生活的溫暖呢?
句②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表達人們對南國花城的深深的喜愛之情
所有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一、現在可知的語文修辭方法:
1、具體有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複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2、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複、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設問,反問,引用,等
3、特殊性描寫方法:
a. 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複,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襯托(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複疊,頂真(又名聯珠、頂針),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複,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
b. 有複迭錯綜,複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回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
c. 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後,象征,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回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複踏。
二、最常用的八種修辭方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複、設問、反問
1. 比喻:用具體常見的事物、情境或道理來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使語言形象、生動,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2. 擬人: 擬物為人,把事物人格化,將它寫成和人一樣有感情、有行為的修辭方法。
【作用】:增強語言親切感、形象性,使讀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鮮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3. 誇張:運用豐富的想象,為了更突出、鮮明地勾畫某一事物而對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傳神的擴大或縮小描述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強讀者對作者主觀感情、態度和理解上起積極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4. 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基本相同或相似、語氣基本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句子或短語遞相排列,用來表達相近或相關語意的修辭方法。
【作用】:便於把複雜的內容表達得比較集中、透徹、感情強烈,使氣勢貫通、流暢,使形式整齊,音節響亮。
【例句】:他不能抬頭,不能睜眼,不能呼吸,不能邁步。
5. 對偶:用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內容關聯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辭方法。
【作用】:從形式上看句式整齊,增強語言的形式美;從內容上看,凝練集中,概括力強,加強了語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韻和諧,節奏鮮明,讀來琅琅上口,意義嚴謹而又富有表現力。
【例句】:(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6. 反複:根據表達的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一種修辭方法。包括連續反複和間隔反複。
【作用】:可以強調突出某一事物,表達綿綿不斷的情思或加強語氣,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7. 設問:先提出問題,然後緊接著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方法。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點,增強語言氣勢,引起讀者注意,發人深思,有助於更好地抒情論理;同時可使行文有波瀾,達到生動、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8. 反問: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它的特點是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否定的內容;用否定的語氣表達肯定的內容。
【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可以使確定的意思得到增強,不容置疑,語感強,富有感染力。
【例句】: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擴展資料:
1、隱喻是一種比喻,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2、詩歌特別是現代以來的詩歌,在詞句搭配方麵有重要特點,喜歡突破詞句之間的習慣聯係,把一些似乎毫無關聯的事物聯係到一起。把相互之間似乎缺乏聯係的詞句結合在一起,新批評家一般稱其為隱喻。
3、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常用比喻詞"是"、"似"、"變成"等連接,有時不用比喻詞。暗喻的典型形式為:甲是乙。但不是所有有是連接的語句都是暗喻,因為比喻必須要符合:①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參考資料:修辭手法百度百科
句子修辭手法都那幾種
(一)比 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兩個事物之間有某種相似點,用其中的一個事物比方另一個事物,這就是比喻。比喻的作用是用簡單形象的語言,表達豐富抽象的內容。
運用比喻時必須注意“本體”和“喻體”一定要有相似點,才能使比喻貼切、生動。“本體”與“喻體”在形狀、色彩、特征、性質等方麵,必須有某一個方麵的相似點,才能構成比喻。
(二) 借 代——說話或作文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明的人或物,而是借用與之有內在聯係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就是“借代”修辭方式。借代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三種方式是:(1)用“本體”的特征來替代“本體”。(2)用“本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來替代“本體”。。(3)用具體事物替代抽象的概念。
應注意的是,“借代”和“比喻”在應用時容易混淆,它們的主要區別是:“借代”是用一個事物替代另一個與之相關的事物,兩者之間不存在比方關係。而“比喻”則是用一個事物比方另一個事物,兩者之間不存在替代關係。
(三) 象 征——“象征”是用某個具體事物(象征物)去表現另一個抽象的意思(象征義)的修辭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象征物與象征意義之間,既不是象征的比喻關係,也不是相關的借代關係,而是“托義於物”的相托關係。這就是借喻、借代、象征三種容易混淆的修辭方式的根本區別。有關象征手法的應用,例如魯迅的小說《藥》的結尾所寫的那個“花環”,作者用革命者夏瑜墳上出現的“花環”這一具體事物,表現了另一個抽象的意思,即人們對夏瑜的悼念和革命後繼有人。
(四)比 擬——借助於想像力,把物寫成人或把人寫成物的修辭手法,叫“比擬”。把事物當作人,叫“擬人”;把人當作事物,叫“擬物”。
(五)誇 張——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有意誇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對事物進行擴大或強化的描述,叫“誇張”。
twbteacher
老師
帖子 5706
注冊 2008-4-21
狀態 離線 #3發表於 2010-3-11 17:39 資料 文集 短消息
回複 #1 WYK841107 的帖子
(六)對 偶——將字數和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內容相同、相反或相關的兩個句子或詞組排列起來,互相陪襯,互相補充的修辭手法,叫“對偶”。
(七)排 比——人們在作文或演說時,為細致地描寫、議論某種事物,或抒發某種強烈的思想感情,常常使用一連串句式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內容相關的一組句子或詞組,將它們排列在一起,像連珠炮似的一口氣說出來,這種修辭方式就是“排比”。
排比句是富有表現力的句式。用它來說理,能清楚地反映層次,嚴密地闡明觀點;用它來敘事寫人,能使之顯得細致、深刻;用它來抒情,能使節奏鮮明,感情奔放,氣勢磅礴。應用排比時要注意分句(或詞組)間的時間先後,範圍大小,程度輕重等順序。一般要求“先早後晚”,先大後小”,“先輕後重”。在行文上,排比的各分句之間可用頓號、逗號或分號,表示它們的緊湊關係。在一般情況下,排比詞組之間用頓號;分句內部沒有標點,句尾用逗號;分句內部有標點,句尾用分號。“排比”與“對偶”的相同點是,都是將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詞組,按一定順序排列在一起。不同點是,排比的各分句的字數可以不相等,自由靈活。而對偶的兩個分句,要求字數相等或大體相等。此外,排比至少由三個句子或詞組構成,而對偶隻有兩個句子或詞組相對。
(八)對 比 ——“對比”,就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麵,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九)襯 托—— 通過議論或描寫一個事物,意在表現另一個事物的修辭方式,叫“襯托”(即“陪襯”)。襯托可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是運用一個事物與要凸出的另一個事物之間的類似特點或屬性,從正麵襯托主要事物。“反襯”即運用兩個事物之間相反或不同情況,從方麵凸出主要事物。
(十)倒 裝——說話、作文時為強調某方麵內容,突出重點,常常把句子中的某一成分提到首句來說,這類調換句子成分的習慣順序,改變句子語法結構的修辭方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有哪些?
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橋懸在上空。(比喻)
蠟燭上的火光歡快地舞蹈著。(比擬)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排比)
地球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層遞)
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講故事》(頂真)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對比)
修辭手法解釋:
比喻:指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間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式。
比擬:指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
排比:指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的修辭方式。
層遞:指根據事物的邏輯關係,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的短語、句子、段落表達在數量、程度、範圍等輕重高低大小本末先後的比例,依序層層遞增或遞減的一種修辭方式。
頂真:指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首尾蟬聯的修辭方式。
對比:指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麵並舉出來,相對比較的一種修辭方式。
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比喻
△這條公路很長很長,就像一條長長的飄帶一直伸向天邊。
△月亮默默的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銀盤。
△玉盤似的明月高掛在淡藍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我順著柳蔭小路漫步,隻見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澀的低著頭,在朝輝中舒展著柔美的身姿。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深秋,枯黃的樹葉像飛舞的黃蝶從樹上飄落下來,地上盡是落葉。
△蒲公英那帶絨毛的種子在空中飛飛揚揚地飄著,好像是在向秋天告別。
△蒲公英的朵朵黃花開得絢麗爛漫——小巧,嬌嫩,好像是一些雛雞,它們撲動著,歡笑著,顯得那麼親切可愛。
△平靜的湖麵,猶如一麵碩大的銀鏡。
△那裏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明淨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雲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含羞草像一個害羞的姑娘,隻要在它的葉片上輕輕一碰,它就合攏起來,枝條也跟著低垂下來,好像不敢見人似的。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港灣裏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
△道旁的草地上長著一簇簇蒲公英,傘形的小白花球,隨風散落。
△村子裏一棵棵黑油油的廣柑樹,就像一把把巨大的傘,挺立在那裏,滿樹都閃著細碎的銀光。
△春風像一隻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
△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遊動。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擬人
▽夜空中的星星眨著眼睛,似乎正在對著你微笑。
▽小樹擺動著枝葉,向我們點頭笑。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裏。
▽向日葵不斷地麵向太陽公公做運動。
▽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讓柔和的晚風輕撫著鬢角,吹去一切鬱悶和煩惱。
▽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跳舞。
▽樹縫裏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秋天是美麗的,在曼妙的韻律中舞著她的裙擺。
▽秋天邁著沉穩的腳步緩緩地向我們走來,又悄無聲息地走開。
▽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
▽秋便以翩躚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女人坐在小院子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裏跳躍著。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每條嶺都是那麼的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淩人。
▽錄音機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聲,不唱了。
▽花兒在秋風中笑彎了腰。
▽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衝著你點頭微笑。
▽風雨能摧殘櫻花,但是衝風冒雨,櫻花不是也能舒開笑臉麼?
▽風兒清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風兒快活地唱著歌,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春天是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嬰兒,嬌小可愛。
▽船頭飛濺起的浪花,吟唱著歡樂的歌兒。
▽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排比
▷自私是一麵鏡子,鏡子裏永遠隻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塊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見別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層玻璃,看上去透明,卻始終隔開了彼此的距離。
▷愚蠢是一種天生的無奈,是一種後天的懶惰,是一顆自己種下的惡果,是一條好果實中的蛀蟲。
▷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書是階梯,幫助人們登上理想的高峰。書是良藥,能醫治愚昧之症。書是乳汁,哺育人們成長。書是你的最好伴侶,與你共度美好時光。
▷平凡是荒原,孕育著崛起,隻要你肯開拓;平凡是泥土,孕育著收獲,隻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細流,孕育著深邃,隻要你肯積累。
▷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沒有生氣;沒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沒有光明;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宮,沒有方向。
▷兩袖清風是廉者的幸福,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懲惡鋤奸是俠士的幸福,品學兼優是學生的幸福,扶危濟困是善人的幸福,春種秋收是農人的幸福。
▷江水奔流不息,傾訴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濤;樹木傲雪參天,挺拔的是自己無邊的蒼翠;山嶺巍峨起伏,顯示的是自己堅強的體魄。
▷謊言是一隻心靈的蛀蟲,將人的心蛀得麵目全非;謊言是一個深深的泥潭,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謊言是一個無盡的黑洞,讓人墜入罪惡的深淵萬劫不複。
▷關愛是一個眼神,給學生無聲的祝福;關愛是一縷青風,給學生身心的舒暢;關愛是一場春雨,給學生心田的滋潤;關愛是一句問侯,給學生春天的溫暖。
▷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謙虛;一群螞蟻抬走骨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齊心協力;長江東流奔騰不息,那是在啟示我們為理想奮鬥。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裏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誌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誇張
▲這塊地方沒有巴掌大,怎麼能蓋房子呢?
▲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雲朵般大小的飛機在藍天上如火箭有樣飛翔。
▲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一個裝著一對鯨魚的米格飛機在被烏雲蓋的就能看見芝麻粒那麼大小藍色的藍天上如同蝸牛般的火速飛翔著。
▲要說渴,真有點渴,嗓子冒煙臉冒火,我能喝他一條江,我能喝他一條河。
▲我捋起袖口,將鍋湊到水龍頭,衝滿水,然後張開“如來神掌”先給它來一招“倒轉乾坤”,再來招“天昏地暗”,最後來個“蕩氣回腸”。一番折騰,累得我“氣喘如牛”。
▲團團如果跌一跤,幾個舉重運動員都扶不動他,隻能用起重機吊起來。
▲太陽象火球一般炙烤著大地。
▲他家窮得快揭不開鍋了。
▲球球跌跤,會像皮球一樣,從房間這一頭滾到那一頭。
▲隆隆之聲傳來,抬頭看去,隻見一架銀灰色的龐然大物出現在頭上。前身昂揚,兩翼舒展,恰似一頭上古鷹鷲盤旋於黛藍長空之上。
▲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李醫生給人看病,藥方沒開,病就好了三分。
▲教室裏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
▲飛機以飛碟的速度在藍天軌道上狂奔著。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反問
▼字典難道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嗎?
▼這樣有問題嗎?
▼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
▼難道那條街不熱鬧嗎?
▼難道你覺得自己對嗎?
▼難道你認為沒有這樣一回事?
▼難道你認為有人比愛因斯坦更偉大嗎?
▼難道他覺得自己沒有錯嗎?
▼你覺得有問題嗎?
▼人們怎麼不希望車子能停下來,不希望時間能停下來?
▼人難道可以長生不老嗎?
▼人難道可以沒有一點精神嗎?
▼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
▼實現四個現代化,難道不是全國人民的偉大曆史任務嗎?
▼他呀!都老頭子了,還訂這些東西幹什麼呀?
▼王老師帶病工作,我們怎能不感動呢?
▼我們怎麼容忍破壞紀律的人和事?
▼我們怎能忘記老師的諄諄教導?
▼我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不是正是這樣的野花嗎?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有這樣的可能嗎?
▼這潮濕冰冷的地麵,怎麼能睡呢?
▼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這麼重的東西,我怎麼拎得動呢?
▼難道不是嗎?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歡樂的歌嗎?
▼李大釗同誌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怎麼會懼怕反動軍閥?
▼浪費時間難道不就是浪費生命的表現嗎?
▼看到那數不盡的青鬆白樺,誰能不向四麵八方望一望呢?
▼居裏夫人隻要在專利書上簽個字,所有的困難不是都可以解決了嗎?
▼杭州的西湖難道不像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麼幫得了你的忙?
▼地球難道不是圓的嗎?
▼大千世界,哪裏沒有野花的倩影?
▼班主任難道不應該以身作則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句子中有哪些修辭手法 什麼是什麼的修辭手法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