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很廣,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吃肉的依據。若見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有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說法對嗎?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欲的借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說的是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現在的重慶時,在城外的廟裏駐紮,強迫裏麵的和尚吃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隻要你攻城後不屠城,我就吃肉。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吃,一邊說出了這句話。他是為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流傳甚廣,幾乎成為一般俗人和不知佛法者勸人吃肉飲酒的依據。若見有人吃素或忌諱什麼,則勸說何必執著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但是世人僅知濟公的此句,卻不知還有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學我者下地獄,謗我者上天堂”,致使前述謬說流傳至今,招致口業,貽害非淺。
我們知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煩惱覆蓋,佛性不能顯現,若殺生吃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報,來世還要做畜生償還命債。隻有大神通聖人在特定情況下,為度眾生才示現吃肉,以掩蓋聖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濟公吃了兩隻死鴿可以吐出兩隻活鴿來。如果你也可以做到,盡管吃肉,作不到的話還是老老實實持戒吧!獅子跳的過去的懸崖,兔子去跳隻能摔死。普通人沒資格模仿大成就者的不共行為。
茲摘錄印光大師斥責吃肉喝酒的邪見的開示,以正其訛。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複龐契貞書》:“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唯現作顛狂者,顯則無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飲酒食肉也。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1),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何可學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裏運來(2),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出來,何可學他?《濟公傳》有幾種,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雲有八本,多後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義均好,所敘之事,乃當日實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聖人,亦屬罪過,比之學者,尚輕之多多矣。見其不可思議處,當生敬信。見其飲酒食肉處,絕不肯學,則得益不受損矣。祈洞察是幸。”
(1)、“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根據《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天花藏主人編次)載,沈員外派家仆給濟公送兩隻熟鴿子和一壺酒,仆人路上偷吃一隻翅膀,偷喝了幾口酒。以為神仙也難知道,濟公指出,不承認,濟公於是到階前吐出兩隻鴿子,其中一隻少一個翅膀。
(2)、“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裏運來”:根據《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記載,淨慈寺遭火燒毀,重建需要大木頭,浙江沒有,濟公答應去四川化緣,結果醉臥三日,將大木頭走海路運到錢塘江,又運到寺內井裏。又喝酒後在殿內嘔吐,別人以為是嘔吐,實際上是給大殿佛像裝金,結果監寺少買一壺酒,又提前打開殿門,使一個佛像的胳膊一尺沒有裝上金。方丈罰監寺出錢買金子補上,但總不能與濟公所裝天然合一。
尋找TVB濟公喝酒的時候說的詞
石破天驚
遊天庭,多美景,百花盛放溪水清。
天上星,亮晶晶,小橋流水真清淨。
神仙靈,享安寧,高歌一曲慶歡欣。
心術正,求太平,安居樂業確溫馨。
多番情,難做人,茫茫情海獨浮沉。
歎情真,無緣分,癡心玉女怨難伸。
揮慧劍,斷情根,放開懷抱免傷神。
拋愛恨,棄親恩,四大皆空逍遙行。
逍遙行。
請問濟公在佛教當中算什麼?他可又吃肉又喝酒啊(如果真有其人的話)
阿羅漢。雖然吃肉喝酒,但是已經沒有執著心了,所以不造業。
沒有執著心者好像不少,如濟公者好像絕無僅有
有的,很多人已經超過阿羅漢的境界,印度與我國很多真正明心見性的祖師大德都超過阿羅漢之上,當然我所說濟公是阿羅漢隻是淺說,說至少是這個境界,至於真正是哪個階位的再來人我們不得而知。
以前有這樣一則公案:一個寺院裏麵小和尚不服老和尚自己吃肉讓他們吃素,後來老和尚說自己吃肉不著相,你們小和尚現在還不行,如果你們也能做到,我也讓你們吃肉。小和尚不服,老和尚就吩咐小和尚第二天帶上鍋鏟說是去吃肉,第二天他們來到一處墳地,老和尚讓小和尚挖開墳墓吃腐爛的屍肉,所有的小和尚不敢,隻有老和尚一人吃的津津有味,說你們怎麼不吃啊?不吃的話就得吃素,誰能像我一樣吃,我今後就讓誰吃肉。後來所有的小和尚都無話可說老老實實吃肉了。
還有近代金山活佛也是和濟公很像,人家供養什麼他都吃,人家供養錢給他,他也把錢吃下去。
這些都是至少沒有執著的人,都是阿羅漢以上境界的人。
濟公痛飲酒,代表什麼數字,謝謝了幫我解答
9吧!
濟公在第七集裏,濟公說喝酒講究什麼吞什麼……?
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顛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唯現作顛狂者,顯則無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飲酒食肉也。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何可學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裏運來。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出來,何可學他?《濟公傳》有幾種,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雲有八本,多後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義均好,所敘之事,乃當日實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聖人,亦屬罪過,比之學者,尚輕之多多矣。見其不可思議處,當生敬信。見其飲酒食肉處,絕不肯學,則得益不受損矣。祈洞察是幸。
請問濟公在佛教當中算什麼?他可又吃肉又喝酒啊(如果真有其人的話)
阿羅漢。雖然吃肉喝酒,但是已經沒有執著心了,所以不造業。
沒有執著心者好像不少,如濟公者好像絕無僅有
有的,很多人已經超過阿羅漢的境界,印度與我國很多真正明心見性的祖師大德都超過阿羅漢之上,當然我所說濟公是阿羅漢隻是淺說,說至少是這個境界,至於真正是哪個階位的再來人我們不得而知。
以前有這樣一則公案:一個寺院裏麵小和尚不服老和尚自己吃肉讓他們吃素,後來老和尚說自己吃肉不著相,你們小和尚現在還不行,如果你們也能做到,我也讓你們吃肉。小和尚不服,老和尚就吩咐小和尚第二天帶上鍋鏟說是去吃肉,第二天他們來到一處墳地,老和尚讓小和尚挖開墳墓吃腐爛的屍肉,所有的小和尚不敢,隻有老和尚一人吃的津津有味,說你們怎麼不吃啊?不吃的話就得吃素,誰能像我一樣吃,我今後就讓誰吃肉。後來所有的小和尚都無話可說老老實實吃肉了。
還有近代金山活佛也是和濟公很像,人家供養什麼他都吃,人家供養錢給他,他也把錢吃下去。
這些都是至少沒有執著的人,都是阿羅漢以上境界的人。
濟公的相關詩詞
題墨竹
數枝淡竹翠生光,一點無塵自有香。
好似葛陂龍化後,卻留清影在虛堂。
題大悲像
一手動時千手動,一眼觀時千眼觀。
既是名為觀自在,何須拈弄幾多般。
題大佛半身像
背倚寒岩,麵如滿月。
盡大地人,隻見半截。
題粗齋
小黃碗內幾星麩,半是酸齏半是瓠。
誓不出生違佛教,出生之後碗中無。
臨江仙
粥去飯來何日了?都緣皮袋難醫。這般軀殼好無知,入喉才到腹,轉眼又還饑。
唯有衲僧渾不管,且須慢飲三杯。冬來猶掛夏天衣,雖然形醜陋,心孔未嚐迷。
絕句(四首)
(其一)
幾度西湖獨上船,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聲啼鳥破幽寂,正是山橫落照邊。
(其二)
湖上春光已破慳,湖邊楊柳拂雕闌。
算來不用一文買,輸與山僧閑往還。
(其三)
出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衝破平湖一點青。
(其四)
五月西湖涼似秋,新荷葉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問花花點頭。
湖山有感
山如骨,水如眼,日逞美人顏色;花如笑,鳥如歌,時展才子風流。雖有情牽絆人,而水綠山青,依然自在。即無意斷送我,如鳥啼花落,去也難留。閱曆過許多香車寶馬,消磨了無數公子王孫。畫舫笙歌,何異浮雲過眼;紅樓舞袖,無非水上浮鷗。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暫來,興複不淺。你既丟開,我又何須。立在此,隻道身閑;看將去,早已眼倦。咦,非老僧愛山水。蓋為看於見,不如看於不見。
遊洞霄宮
平明發餘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裏,小徑穿林丘。
奇峰聳天柱,九鎖岩穀幽。
雲根立仙館,勝處非人謀。
入門氣象雄,金碧欺兩眸。
彈棋古鬆下,啼鳥聲相酬。
羽衣讀黃庭,內景宜自修。
蓬萊隔弱水,九轉即可求。
坡翁昔賦詩,刻石紀舊遊。
溪山增偉觀,萬古傳不休。
我來吊陳跡,枯腸怯冥搜。
執炬入大滌,襟袖寒颼颼。
懸崖石乳滴,千歲無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處通龍湫。
方期過東洞,紅日驚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鶴愁。
酒樓細吟
(其一)
慣會饕齋覓主人,身邊零鈔沒分文。
誰知撞見真經紀,不遇檀那怎脫身。
(其二)
平生隻愛呷黃湯,數日無錢買得嚐。
今幸見君君莫阻,再求幾碗潤枯腸。
(其三)
昔日曾聞李謫仙,飲酒一鬥詩百篇。
感君慨賜無慳吝,貧衲何嚐出口涎。
(其四)
自來酒量無拘管,惟有窮坑填不滿。
要同畢卓臥缸邊,告君再覓三十碗。
清早飲酒
從來諸事不相關,獨有香醪真個貪。
清早若無三碗酒。怎禁門外朔風寒。
題洗馬池
昔日曾聞洗馬池,悠然此景在西溪。
風生水麵波紋細,日上堤邊樹影低。
水底青天沉翡翠,波中明月浸琉璃。
何如花下退朝去,喜看鴛鴦戲石磯。
勸人失物莫悔
啞吃黃瓜苦自知,將絲就縱落人機。
低田缺水遭天旱,古果安身著鬼迷。
賊去關門無物了,病深服藥請醫遲。
竹筒種火空長炭,夜半描龍畫向誰。
止伐靈隱寺鬆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與山僧作故交。
滿望枝柯千載茂,可憐刀斧一齊拋。
窗前不睹龍蛇影,耳畔無聞風雨號。
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
火燒淨慈寺
無名一點起逡巡,大廈千間盡作塵。
非是我佛不靈感,故要樓台一度新。
下棋
無為堂上,敵手相逢。移來一座水晶盤,傾下兩行碧玉子。聚三掣五,奪角爭先。靜悄悄向竹塢鬆軒,冷靜靜對茅亭菊檻。排成形勢,黑叢叢萬裏幹戈;擺定機關,白皎皎一天星象。休言國手,謾說神仙。遍九州奪利於蠅頭,布三路圖名於蝸角。縱橫在我,敲磕由他。個中訣破著精神,要使英雄滿天下。
噫!除非有個神仙路,衝破從來七九關。
雨傘
一竿翠竹,獨力支撐。幾幅油皮,四圍遮蓋。摩破時,條條有眼;聯絡處,節節皆穿。雖曰假合,不異生成。漫道打開有時,放下擔當雲雨。饒他甕瀉盆傾下,別造晴乾,借此權為不漏天。
嘲靈隱寺印鐵牛
幾百年來靈隱寺,如今卻被鐵牛閂。
蹄中有漏難耕種,鼻孔撩天不受穿。
道眼何如驢眼瞎,寺門常似獄門關。
冷泉有水無鷗鷺,空使留名在世間。
神子讚
遠看不是,近看不像,費盡許多功夫,畫出這般模樣。兩隻帚眉,但能掃愁;一張大口,隻貪吃酒。不怕冷,常作赤腳;未曾老,漸漸白頭。有色無心,有染無著。睡眠不管江海波,渾身襤褸害風魔。桃花柳葉無心戀,月白風清笑與歌。有一日倒騎驢子歸天嶺,釣月耕雲自琢磨。
鷓鴣天·瘞促織
促織兒,王彥章,一根須短一根長。
隻因全勝三十六,人總呼為王鐵槍。
休煩惱,莫悲傷,世間萬物有無常。
昨宵忽值嚴霜降,好似南柯夢一場。
致少林長老書
伏以焚修度日,終是凡情;開創補天,方稱聖手。雖世事有成必毀,但天道無往不還。痛淨慈不幸,淨掃三千;悲德輝長辭,忽空四大。遂致菩提樹下,法象侵凋;般若聲中,宗風冷落。僧歸月冷,往往來來,如驚棲之鳥;人出山空,零零落落,如吹斷之雲。鼓聲已失,何以增我佛之輝;衣食漸難,大要出如來之醜。欲再成莊嚴勝地,須仰仗本色高人。
恭唯少林大和尚,行高六祖,德庇十方;施佛教之鈴鎚,展僧人之鼻孔。是以不辭千裏,通其大眾之誠。敬致一函,求作禪林之主。若蒙允諾,瓦礫吐金碧之輝;倘發慈悲,荊棘現叢林之色。大小皆麵皮,休負諸山之望;近遠悉舟車,休辭一水之勞。慧日峰前,識破山僉崖之句;南屏山畔,願金靈隱之光。佇望現身,無勞牽鼻。
寄少林和尚
愚徒道濟稽首焚香致書於少林大和尚法坐下:竊以水流雲散,容易別離;路遠途遙,急難會麵。嗟世事之無常,痛人生之莫定。然大地尚全,寸心不隔。目今桂子香濃,黃花色勝;城中車馬平安,湖上風光無恙。我師忙裏擔當,閑中消受。無量無邊,常清常淨。拜致殷勤,伏惟保重。
濟不慧,鑽開地孔,推倒鐵門;針尖眼裏走得出來,芥菜子中尋條路去。幸我師慈悲,不嗔不怪。煩老天寬大,容逋容逃。故折了錫仗,不怕上高平低;被卻草鞋,管甚拖泥帶水。光著頭,風不吹、雨不灑,何須竹笠;赤著體,寒不犯、暑不侵,要甚衣包?不募化,為無饑渴;懶莊嚴,因乏皮毛。萬重尋聲救苦,當行則行;一時懶動雀剿,要住即住。塞旁明,久非左道;由正路,已到西天。一腳踢倒朱山,全無掛礙;雙手劈開金鎖,殊覺逍遙。
便寄月一之書,少達再生之好。雖成新夢,猶是故人。長嘯三聲,萬山黃葉落;回頭一望,千派碧泉流。尚有欲言,不能違反。乞傳與南北兩山,常叫花紅柳綠;為我報東西諸寺,急須鼓打鍾敲。情長難盡,枯短不宣。
西歸口頌
健,健,健,何足羨?止不過要在人前扯門麵。吾聞水要流幹,山要崩陷,豈有血肉之軀,支撐六十年而不變?棱棱的瘦骨幾根,癟癟的精皮一片,既不能坐高堂,享美燕,使他安閑。又何苦忍饑寒,奔道路,將他作賤?見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難有;且酸的酸,鹹的鹹,人情已厭。夢醒了,雖一刻也難留;看破了,縱百年亦有限。倒不如瞞著人,悄悄去靜裏自尋歡;索強似活現世,哄哄的動中討埋怨。靈光既欲隨陰陽,在天地間虛行;則精神自不肯隨塵凡,為皮囊作楦。急思歸去,非大限之相催;欲返本來,實自家之情願。咦,大雪來,烈日去,冷與暖,弟子已知。瓶幹矣,甕竭矣!醉與醒,請老師勿勸。
頌付沈萬法道
看不著,錯認竹籬為木杓。不料三更月正西,麒麟撼斷黃金索。幼年曾到雁門關,老夫重睜醉眼看。記得麵門當一箭,至今猶自骨皮寒。隻因麵目無人識,又到天台走一番。
自述
南屏山淨慈寺書記僧道濟,幼生宦室,長入空門,宿慧神通三昧,今修語具辨才。理參無上,妙用不窮。雲居羅漢,唯有點頭;秦州石佛,自難誇口。賣響卜也吃得飯,打口鼓侭覓得錢。倔強賽過德州人,蹺蹊壓倒天下漢。尼姑寺裏講禪機,人俱笑我顛倒;娼妓家中說因果,我卻自認風狂。唱小詞,聲聲般若;飲美酒,碗碗曹溪。坐不過,禪床上翻筋鬥;戒難持,缽盂內供養屠兒。袈裟當於盧婦,盡知好酒顛僧;禪仗打倒龐婆,共道風流和尚。醉昏昏,偏有清頭;忙碌碌,的無拘束。欲加其罪,和尚易欺;但不犯法,宣威難逞。請看佛麵,稍動慈悲;拿出人心,從寬發落。今蒙取供,所供是實。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關於濟公喝酒的句子 穿著像濟公的人在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