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仔細觀察“建國以來土地政策和生產關係變化”示意圖 材料二:D階段
(1)? A;土地改革運動(2分)
(2) 由私有製向公有製轉變。(2分)
(3) 脫離基本國情、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一點一分)
(4) 貧困到溫飽(小康不得分)(2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1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基本解決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2分,答中兩點即可)
試題分析:(1)土地改革運動是19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區進行的土地改革。這次土地改革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對老解放區土地改革的繼續,基本完成了全國範圍內的土改。土地改革運動將地主階級的土地沒收後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目的是將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製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製,解放被封建生產關係束縛的農業生產力,為中國的迅速工業化作準備。全國在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2)新中國成立後,從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製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製,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製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3)人民公社,是在高級農業生產社的基礎上聯合起來組成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製的經濟組織。成立初期,生產資料實行過單一的公社所有製,在分配上實行過工資製和供給製相結合,並取消了自留地,壓縮了社員家庭副業,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是我國在建國後的一次錯誤。
(4)根據三步走戰略可得知材料顯示的是貧困到溫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國大陸在農村推行的一項重要的改革,是農村土地製度的重要轉折,也是現行中國大陸農村的一項基本經濟製度。“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陸推行“改革”,而改革最早始於農村改革,農村改革的標誌為“包產到戶(分田到戶)”即後來被稱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對於它們的關係。結合教材不難回答。
點評::本題考查的內容為教材基礎知識點,也是重點內容和高頻考點,是中考中常出現的內容,學生需對此內容有深入的理解,準確把握教材相關知識,此種考查方式有利於引導學生關注教材重點內容,鞏固基礎知識。
圖2反映了我國東部某地區土地利用狀況的變化過程。讀圖,回答問題: 小題1:有關圖中從Ⅰ到Ⅲ階段的敘述
小題1:C
小題2:D
本題考查我國的區域地理。
小題1:從I到Ⅲ階段,該地區大量的林地被開墾為耕地,因此森地涵養水源的能力減弱,河流的流量變化幅度增大,豐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減小;在I階段,該地區沒有城 市,而到了Ⅲ階段,則出現了中等城市,說明該地區出現了城市化現象;雖然圖中城市人口大量增加了,但從圖中並 。不能看出鄉村人口減少了。
小題2:從Ⅲ到Ⅳ時期,在大城市周圍出現了花卉等的種植,主要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發展起來的。
如圖是有關生物細胞生活史的概括.請根據圖形回答問題:(1)假若ABC代表生物發育過程的起始階段,則A細
(1)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其結果是細胞的數目增多,所以圖示中①、②過程均為細胞的分裂過程.生物體發育的初級階段是受精卵,所以A細胞是受精卵,它是通過細胞的分裂逐漸使得細胞的數目增多.
(2)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的分化,經過細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用的組織.在此過程中,除了一小部分仍能保持著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細胞失去分裂能力.所以③過稱為細胞的分化過程.
(3)組織培養指的是在無菌的情況下,將植物體內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組織,如莖尖、芽尖、形成層、根尖、胚芽和莖的髓組織等從植物體上分離下來,放在適宜培養基上培養,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分化最後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組織培養是加速植物繁殖、創造優良品種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屬於無性生殖.所以F-G-H過程屬於無性生殖.該植株在生殖方式上具有繁殖速度快,且後代的性狀間的差異小.
故答案為:
(1)受精卵;細胞分裂
(2)細胞分化;不同組織
(3)組織培養;快;小
下麵是有關生物細胞生活史的概括.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1)假若A、B、C代表 生物發育過程的起始階段,
從圖中可以看出 A表示受精卵,①和②過程隻是細胞數量的增加,屬於細胞的分裂.③過程在形態、結構等方麵出現了差異,屬於細胞分化.D、F表示組織,⑤過程是生芽,G表示器官,⑥過程是生根,H表示植物體.
(1)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最終使細胞數目增多,但細胞形態和功能未發生變化;
(2)細胞經過分化形成組織,細胞分化是指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出現了差異.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作具有不同功能的組織.圖中③細胞分化,出現了其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兩類細胞群,所以是細胞的分化過程.
(3)細胞是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植物體的生長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根、莖、葉為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為生殖器官.可見,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F→G→H過程的技術是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指的是在無菌的情況下,將植物體內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組織,如莖尖、芽尖、形成層、根尖、胚芽和莖的髓組織等從植物體上分離下來,放在適宜培養基上培養,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分化最後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組織培養的繁殖速度很快.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於無性繁殖.故答案為:(1)受精卵;細胞分裂(2)細胞分化;分裂能力;組織(3)組織培養;無性
圖中數字代表人口發展的不同階段,據圖回答問題。 小題1:右圖中人地關係最為緊張的發展階段是 A.①
小題1:C
小題2:A
小題3:B
小題4:D
本題考查人口增長。
小題1:人地關係最緊張為工業化階段,人口增長模式為“高—低—高”模式,故③符合。
小題2:①階段的人口增長特征:“低—低—低”階段,且出現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數,判斷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可能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小題3:我國目前的人口處在由“高—低—高”向“低—低—低”的過渡階段,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但數值為正數,故②符合。
小題4:①階段由於人口老齡化明顯,故使死亡率較高。
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影響不同。據此回答問題。小題1:下列關於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
小題1:B
小題2:C
試題分析:
小題1: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科技、經濟、技術等因素的變化而不斷變化,A錯誤;B正確;“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是對長江中下遊平原發展初期的描述,C錯誤;現在,長江中下遊平原人口增長迅速,糧食的消費量上升,而城市化占用大量農業用地,且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故其糧食的商品率不斷下降,D錯誤。
小題2:後工業化時期,由於科技發展水平的提高,故地理環境對人類經濟發展的影響在減弱,②錯誤。新科技產業部門對環境質量要求高,故大多分散布局於城市的邊緣,④錯誤。故選C項。
點評: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區域發展不同階段的生產活動特征及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可調用課本相關內容分析。
如圖是關生物細胞生活史的概況.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1)假若A、B、C代表生物發育過程的起始階段,則A
從圖中可以看出 A表示受精卵,①和②過程隻是細胞數量的增加,屬於細胞的分裂.③過程在形態、結構等方麵出現了差異,屬於細胞分化.D、F表示組織,⑤過程是生芽,G表示器官,⑥過程是生根,H表示植物體.
(1)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最終使細胞數目增多,但細胞形態和功能未發生變化;
(2)細胞經過分化形成組織,細胞分化是指在正常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出現了差異.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作具有不同功能的組織.圖中③細胞分化,出現了其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兩類細胞群,所以是細胞的分化過程.
(3)細胞是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植物體的生長發育是從受精卵開始的.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綠色開花植物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的.根、莖、葉為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為生殖器官.可見,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F→G→H過程的技術是組織培養,組織培養指的是在無菌的情況下,將植物體內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組織,如莖尖、芽尖、形成層、根尖、胚芽和莖的髓組織等從植物體上分離下來,放在適宜培養基上培養,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分化最後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組織培養的繁殖速度很快.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因此屬於無性繁殖.
故答案為:(1)受精卵;分裂;(2)分化;組織;(3)無性生殖.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