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邏輯》讀後感]很久沒看經濟類的文章了,看完陳誌武《金融的邏輯》,摘錄讀後感如下,以督促自己加強這方麵的學習,《金融的邏輯》讀後感。下麵從家的角度分析金融存在的意義以及其重要性: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空間的價值交換。在古代社會,因為交通、生產的不發達,金融的發展沒有社會土壤,但這並不意味著金融的不存在。世界各地的人都會把家作為基本單位來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以及發展。金融的產生與發展基礎是契約架構與個人權力的保障,因為價值的跨空間、時間交換是以信用為基礎的,因此需要相應的製度去確保交換的公平性!家族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其實就是一種規避未來風險的隱形投資,而血緣關係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約架構!典型例子就是"養子防老",父母擔心老無所養,在年輕時會把大量時間、金錢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養,這其實就是一種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資!"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從金融學方麵也可以得到解釋。如上所說,以血緣關係為依托的家隱性來說是為了規避未來風險,是經濟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養孩子的目的是防老無所養,因此,小時候孩子必須對父母服從,要不長大還了得!這種情況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種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個性受到嚴重壓製,整個社會缺失創新氣氛。儒家的長幼有序,三綱五常從道德上給與限製,是孝文化的製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麼不僅家庭內部,社會方麵也會給與不孝子女以巨大壓力,讀後感《《金融的邏輯》讀後感》。這樣,家文化帶有很重的責任與義務感,極大地剝奪了孩子的權利,壓製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經濟獨立是個人自由的基礎。所以就要找另一種方式去規避家庭風險,那就是現代金融!一、金融的基礎是信用信為萬善之本,疑是眾罪之根。信自己,也要信別人;信現在,也要信將來;信親人,更要信不相識的人。隻有這樣,金融才能發揮其融會時間,跨越空間的功能,取長補短,各取所需,真正的達致個人的自由解放。而這一切,需要以製度為基礎,建立起值得信任的製度,並通過製度使"信"得以真正實現。二、發展需要是最大的人性尊重通過對各國發展模式的研究,發現有錢的反而沒有發展,而借債的反而發展得好。例如英美,從幾百年前至今,一直處於借債發展的模式之中,而曆代中國,幾乎都沒有缺過錢。通過對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加大對現狀的投資,從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這就是金融對於國家、乃至個人發展的最大功勞。由此思及個人的發展,當我們投資於現狀時,也想到正是國家金融乃至父母的投資,我們在現在才有更多的本事來發展。而我們現在,也要不遺餘力的投資於自己,使自己的身心、技能不斷的得到提升,以金融的思維不斷的發展,積極進取。以下是陳誌武的經典語句:1、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是一個有財富但沒有資本的社會;2、千萬不要因為美國的金融創新帶來的問題,就認為我們不放開金融創新的做法是對的。中國必須學會遊泳,即使要交學費,也應該去學;3、隻要股市還不對民營企業真正開放,培養中國的創新文化要麼是一句空話,要麼就隻能繼續依賴香港和美國的資本市場;4、金融證券品種的發展不發展,最終不僅影響到GDP的增長快不快,而且會影響到我們到底娶什麼樣的媳婦,嫁什麼樣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權和尊嚴;5、證券金融技術和西方製度文化是套餐,要麼就不要,要麼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購物那樣隻挑自己喜歡的;6、當一種經濟交易夾雜著其他因素---友誼、情感和親情---那麼,隻會汙染人類關係的靈魂。從人類的經驗看,經濟交易交給市場,感情交流留給家庭,這是最好的一種安排,也是市場化分工發展的總趨勢。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金融的產生與發展基礎是契約架構與個人權力的保障,因為價值的跨空間、時間交換是以信用為基礎的,因此需要相應的製度去確保交換的公平性!家族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其實就是一種規避未來風險的隱形投資,而血緣關係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約架構!典型例子就是養子防老,父母擔心老無所養,在年輕時會把大量時間、金錢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養,這其實就是一種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資!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從金融學方麵也可以得到解釋,金融的邏輯讀後感。如上所說,以血緣關係為依托的家隱性來說是為了規避未來風險,是經濟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養孩子的目的是防老無所養,因此,小時候孩子必須對父母服從,要不長大還了得!這種情況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種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個性受到嚴重壓製,整個社會缺失創新氣氛。儒家的長幼有序,三綱五常從道德上給與限製,是孝文化的製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麼不僅家庭內部,社會方麵也會給與不孝子女以巨大壓力。這樣,家文化帶有很重的責任與義務感,極大地剝奪了孩子的權利,壓製人的自由全麵發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種方式去規避家庭風險,那就是現代金融! 經濟獨立是個人自由的基礎。如果老年人也能經濟獨立,那麼他們將不會對孩子的行為過分幹預,退休基金、養老保險等為規避未來風險提供了充分的選擇,老人參與這些金融活動就會在年老時享受金融投資帶來的回報。 上麵的描述隻是從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麼對於社會而言其存在性以及發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銀行以及保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是其發展的搖籃。這些國家為了拓展其海外貿易,維護海上霸權地位,大力發展銀行以及保險業務,後來為了維持戰爭需要,又大量發行國家債券,從而為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英國是最早發行股票的國家,但由於缺乏相關監督契約製度,發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國決定限製股票發展,從而逐漸在競爭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國取代。證券,保險,基金,債券,說到底,就是為了優化資金的配置,將未來收入流現金化,也即資本化! 人們一般在青壯年時期消費需求最大,但此時的錢也最緊張,而到老年時最不需要花錢卻最不缺錢,為此利用金融,他們可以通過借貸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來滿足消費的需求,這樣做的好處:1、優化資金的配置,使資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現沒錢時消費需求最大而有錢時消費需求弱的現象;2、減輕一次購買時的壓力,提前享受生活;3、促進社會消費,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因此美國式的消費模式是一種合理理財與投資的模式,是先進的!那麼,為什麼美國還會成為經濟危機的源頭呢?這是否說明美國式消費的終結? 答案是:不是!美國的金融危機的確來源於這種借貸消費,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帶來的,讀後感《金融的邏輯讀後感》。舉美國住房按揭貸款為例:A想買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額資金,於是他向銀行借貸,以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買下這套房。假設還款期限為30年,那麼銀行就隻能在30年後才能連本帶息收回所有錢,這就存在流動性風險,如果銀行中間需要錢或者30年後收不回來這筆錢怎麼辦?這勢必影響銀行的借貸,影響金融的發展!伴隨這個問題的產生就有了聯邦住房按揭貸款協會(FM),他的作用是專門買那些銀行想轉手的按揭貸款(現金支付),於是死錢又變活錢了。銀行承擔的風險小了,貸款量也多了。接下來的挑戰是FM的錢也不是無限的,於是70年成立了GM,專門將從美國買來的各種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後將貸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證券的形式向資本市場投資者出售,即按揭貸款證券。這樣就將風險分擔到社會中,同時使活錢的來源無限變大,但同時借貸者與資金提供者的距離越來越長,交易鏈長了,風險就大了,中間夾雜著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機構,他們很多隻負責收取中介費而不管其他的,一環壞了,那麼全環就可能出問題。從而引發次貸危機,又因為房貸已經同眾多金融產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關所以導致金融危機也就不足為怪了! 每次發生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都會暫時性地接管大公司,也即救市。通過政府自掏腰包替這些公司承擔損失,金融危機過後又會以某種緩和方式進行私有化。每次危機都促使保障金融的體係製度發生一些變化,使之更適應金融的發展,所以美國式的消費模式不會改變。 而中國的金融洋務運動之所以步履維艱就在於相應契約執行機製,權利保障機製的缺失與不健全。其中以證券市場的發展最為艱難。初期上證的建立就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融資,現今雖說民營企業上市的數量也在增加,但在規模上遠不如國有企業。很多地方政府為了讓當地國企上市就虛報利潤,欺騙大眾,而上市公司的管理層相應也缺失責任感,反正損失的也是國家的,他們所承擔的責任有限,因此虛假信息充斥著股票市場,炒股有時還不如賭博! 與證券相關的法律的發展也是步履維艱,很多上市公司是國有的,如果讓違法上市公司賠償就是國有資產的流失,而且股民來自全國各個地方,如果收到虛假信息的損害那麼可能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提起訴訟,各個法院不好判決,若判決不一樣有失法律的威嚴,因此中國對證券訴訟是有嚴格規定的,且不受理集體訴訟。但證券訴訟又具有兩大特征:1、股民的損失計算快捷清晰,2、受害人利益相關性強,容易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法律發展;因此證券民事訴訟在中國的發展還是較快的,至少比與消費品相關的法律發展快! 另外作者還主張放開並鼓勵民間借貸的發展,他認為金融越發達,利息就越低! 以下是陳誌武的經典語句: 1、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是一個有財富但沒有資本的社會; 2、 千萬不要因為美國的金融創新帶來的問題,就認為我們不放開金融創新的做法是對的。中國必須學會遊泳,即使要交學費,也應該去學; 3、 隻要股市還不對民營企業真正開放,培養中國的創新文化要麼是一句空話,要麼就隻能繼續依賴香港和美國的資本市場; 4、 金融證券品種的發展不發展,最終不僅影響到GDP的增長快不快,而且會影響到我們到底娶什麼樣的媳婦,嫁什麼樣的丈夫,有多少自己的自主權和尊嚴; 5、 證券金融技術和西方製度文化是套餐,要麼就不要,要麼就全要,而不能像超市購物那樣隻挑自己喜歡的; 6、 當一種經濟交易夾雜著其他因素---友誼、情感和親情---那麼,隻會汙染人類關係的靈魂。從人類的經驗看,經濟交易交給市場,感情交流留給家庭,這是最好的一種安排,也是市場化分工發展的總趨勢。 到現在其實對金融也有大致的了解,但從不同書本中得到的結論又不同,慚愧自己看完《貨幣戰爭》就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作者的觀點,以後會繼續關注金融以及經濟學的相關知識,有選擇性地學習別人的觀點。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誰對經濟金融方麵有研究,給我推薦幾本經典理論書籍?
《經濟學原理》第五版 曼昆,好好研究一下;《貨幣戰爭》宋鴻兵,當小說來看;《金融的邏輯》 陳誌武,比較生動;斯密的《國富論》讀個簡略本就行了;凱恩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有點深奧,也值得研究;還要央視拍的兩個紀錄片,《華爾街》、《公司的力量》也不錯。
求推薦幾本關於金融學的書,要求簡單易懂入門級的,謝謝了
1.黃老的《金融學》又叫《貨幣銀行學》,是大學金融學專業學生都要學的對於金融總體介紹的書籍,幾乎涉及金融學的各個方麵,適合作為對於金融學有什麼的了解。
2.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經典中的經典,通俗易懂說的都是最基礎的理論,來自身邊讀完可以讓人有種對於生活重新認識的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尤其是對於初學者。
3.陳誌武的《金融的邏輯》一位有中西方閱曆的耶魯的中國教授,該書以經濟學的視角可謂深入淺出的說出了許多中國的國情、故事,讀完同樣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求一篇《經融的邏輯》的讀後感,或者是《漫步華爾街》讀後感,500字以上,不要複製粘貼的,請發QQ732481214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
當今,金融危機尚未結束,在危機中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發展之道。
在進入大學之前的暑假,我讀了《貨幣戰爭》,此書中講明了西方發達國家的貨幣發行權由私人財團掌控。國家的開支通過抵押國家稅收和信用發行政府債券獲得,私人財團買入債權後按比例確定貨幣量,或者由他國購買。因此,西方國家在有效對抗通脹方麵有一定欠缺。《貨幣戰爭》實際上在講“陰謀論”,這種論調是否真實到現在也無定論,但這本書令我初步了解了美國的金融業,也令我對美國的體製產生了好奇。為什麼負債累累的國家的經濟能有如此迅猛的發展呢?譬如美國就是世界最大的負債國。後來我接觸到了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中國金融博物館首席顧問陳誌武先生的《金融的邏輯》。這本書令我獲益匪淺,解釋了看似違背常理的靠借債發展的美國體製,及中國一些傳統思想中透露出的金融思想。
按中國傳統的思維來看,負債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現代金融市場中,由於投資回報率的因素,債務即負資產不一定不好。但是如果這筆債務投資回報大於債務本身,那麼它這個負資產就增值了,社會總資產就增加了。例如,美國政府雖然負債累累,但赤字隻是表麵上的事情,如果通過發行債券融到了資本,用於各種投資和開銷,同時投資的那部分的回報率高於政府債務總額,政府的正確融資行為將使債券資產增值,社會的資產總額隨之增長。社會資產總額在正麵增長的同時,整體社會財富增加的同時,人民要求生活水平同比增長,麵對輿論壓力,政府選擇隻能是減稅,人民富裕生活水平上漲。
因此,一個國家負債累累未必是壞事,發行債券隻是在花未來的收入,隻要不發生大的災難致使國家還不起國債,這個國家就會越來越富強,並且國家負債累累會促進民主化的發展,因為窮國絕對不會也不敢做令大多數民眾不高興的事,而富國就不同了,就拿朱棣時期的明朝來說,國庫充盈、深藏萬寶,別說民眾敢反抗就連周邊國家都不敢惹明朝。由此可見,富國與窮國的差距太大了。
在中國,金融發展也是這幾十年的事,但我從書中了解到雖然中國金融業尚不成熟,但在古代就已經有了金融的思想。人們通常說的“養子防老”就是一種無形的金融工具,與現在的養老保險類似,而相應的產生了以儒家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三綱五常”、孝道等。由此可以看出,人們的需求產生相應的製度,文化又為製度鞏固的需要相應而生,逐漸成熟並深入人心。
讀完陳誌武教授的《金融的邏輯》,我獲益匪淺:我明白看似不好的製度並不一定產生壞的結果,並不能總以中國傳統的眼光看問題。同時正如陳教授指出的,在近4年中,中國的GDP總量先後超過意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而不斷前移,至2010年中國已經躍升為GDP總量全球第二。中國經濟的每一次超越,都引起了全球輿論的高度關注,也激發了中國民眾的自豪感。但是在中國日益強大,民眾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另一個事實:2009年,中國人均收入0.36萬美元,美國4.224萬美元,日本3.87萬美元。即中國人均收入不及美國、日本的1/10。中國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106位。麵對中國13億的人口,再大的經濟總量平分到每個人身上都顯得微不足道到底是“藏富於國”還是“藏富於民”。 財富如何在國與民之間分配,是一個古老的政治問題。荀子對國富民弱這種狀況做過結論:“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國蹶。”意思是這種國家是要潰敗的。為何把財富集中在政府手中,無法成為頭等強國,反而充滿社會危機呢?戰國時代的尉繚子很早就指出:“亡國富倉府,謂上滿下漏,患無所救。”意思是要想亡國就把財富集中到政府的庫房中,因為政府能控製的財富越多,各種腐敗行為會愈多,社會矛盾便越激烈,貧富分化也會越厲害,社會秩序反而處在了一觸即發的禍患之中。比如曾輝煌一時的秦與隋朝都是這樣,雖留下了萬裏長城、大運河等宏大工程,但都崩潰於一時。這對現代中國的發展是一種警示。
中國正在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曲折前進,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困難在等著我們。由於清朝的閉關、日本的侵略等,中國很多方麵多落後於世界,比如金融,但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從金融業高度發達的美國陷於金融危機得到啟示,以免重蹈覆轍。況且中國有團結起來辦大事的優勢,比如中國的航天事業已達世界領先水平。所以中國一定會越來越繁榮富強。
誰看過《金融邏輯》這本書?覺得怎麼樣?
1、中國現在錢多的原因包括隱性的貨幣需求顯現化,以及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
2、一國強大是由於其證券化能力的增強,而不是由於掠奪;證券化後,由於一國必須依於借債才能滿足財政需求,反而會促進民主的進步;
3、中國儒家文化中的三綱,實際對金融發展不利,而其中的五常,是人類的普世價值。儒家文化從文化上來講並不先進,反而會阻礙證券化的發展;目前經濟的迅速發展及人品的流動,正在瓦解儒家價值觀,但這不是壞事;
4、中國的出路在於金融的迅速發展;金融發展後才可能更好的促進經濟活動中創新活動的增加;
5、資本市場大發展有幾個前提,包括產權製度的明確及司法體係的建立、完整信息披露體係的建立等,金融的發展從來都是和社會政治製度捆綁在一起的,是打包產品,不可能隻要求金融發展,而不要政治製度。
對作者的觀點有相當的認同,但行文上有較多的重複,論證中想當然的成分也較多,缺少嚴密的邏輯和數據支持。
對於金融業界人士來說這本書顯得有些拖遝。作者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凝煉成幾篇短小精幹的文章,而不是把近幾年重複性很強的這麼多文章堆到一起。
對於金融業界人士以外的人,可以看看,但不是經典。
至於副標題,則更是可笑。
這些文章發在報紙上是很好的文章,不宜成為書籍的一部。總之,給個“還行”的評價。
推薦幾本關於金融的書
樓上的書似乎有點多了,一般人未必有時間全部看完更別說細致的看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了。因此我推薦幾部經典一點的時候細細品讀的,因為不知道 “沒什麼qishi” 基礎如何、年紀幾何就推薦幾本適合入門者的、有利於建立對於金融的總體感覺和構建腦海中對於經濟金融泛商類宏觀印象的吧:
1.黃老的《金融學》又叫《貨幣銀行學》,是大學金融學專業學生都要學的對於金融總體介紹的書籍,幾乎涉及金融學的各個方麵,適合作為對於金融學有什麼的了解。
2.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經典中的經典,通俗易懂說的都是最基礎的理論,來自身邊讀完可以讓人有種對於生活重新認識的豁然開朗、醍醐灌頂的感覺,尤其是對於初學者。
3.陳誌武的《金融的邏輯》一位有中西方閱曆的耶魯的中國教授,該書以經濟學的視角可謂深入淺出的說出了許多中國的國情、故事,讀完同樣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以上3本都是比較適合基礎不深的人看的書籍,但卻不是因為其的淺顯而是因為它們的深入淺出、因為作者的功底,讓讀者無論是專業人才還是布衣百姓都可以細細品味書中所講,使讀者能輕易的理解原本深深藏身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濟、金融原理。話語不學術、不教條、親切卻字字珠璣,從提問看樓主應該並非專業人士或者僅僅初涉金融,因此覺得會對你有用,希望喜歡。。。
關於洗錢的邏輯
洗錢是指犯罪分子通過一係列金融帳戶轉移非法資金,以便掩蓋資金的來源、擁有者的身份,或是使用資金的最終目的。需要“清洗”的非法錢財一般都可能與恐怖主義、毒品交易或是集團犯罪有關。
“洗錢”一詞的原意就是把髒汙的硬幣清洗幹淨。反洗錢法草案所講的“洗錢”是指采用轉換、轉讓、轉移、獲取、占有、使用等方式隱瞞和掩飾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以使犯罪所得表麵合法化的行為。洗錢由英文“money laundering(money-washing)”一詞直譯而來,其形象的語言表述記載著洗錢一詞的發端:20世紀初美國芝加哥以阿裏·卡彭等為首的有組織犯罪團夥的一名財務總監購置了一台自動洗衣機,為顧客洗衣物,而後采取魚目混珠的辦法,將洗衣物所得與犯罪所得混雜在一起向稅務機關申報,使非法收入和資產披上合法的外衣。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洗錢 launder。動。將非法資金放入合法經營過程或銀行賬戶內,以掩蓋其原始來源,使之合法化。
現代意義上的洗錢是指將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金融機構以各種手段掩飾、隱瞞資金的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
洗錢行為一般具有方式多樣、過程複雜、對象特定及國際化等特征:
第一,洗錢方式的多樣性。為了逃避監管和追查,洗錢犯罪分子往往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對犯罪所得進行處理。長期的洗錢活動發展出了多種多樣的洗錢工具,例如,利用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利用空殼公司,偽造商業票據等。經濟方式的創新也使洗錢方式不斷翻新,更為隱蔽,如網上交易。專業的洗錢組織更是越來越熟練地對各種洗錢手段和方式加以組合運用。
第二,洗錢過程的複雜性。要實現洗錢的目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改變犯罪所得的原有形式,消除可能成為證據的痕跡,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設置偽裝,使其與合法收益融為一體。這就迫使洗錢者采取複雜的手法,經過種種中間形態,采取多種運作方式來洗錢。
第三,洗錢對象的特定性。洗錢對象是資金和財產,這些資金和財產無一例外地與犯罪活動緊密相聯,例如,來源於毒品、走私、詐騙、貪汙賄賂、偷稅逃稅等犯罪。一般來說,隻有非法所得才有清洗的必要。
第四,洗錢活動的國際性。隨著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世界上人員往來、商品運送、資金流動、信息傳播、服務的提供日益國際化,導致了犯罪活動的國際化。在追逐非法經濟利益的跨國犯罪活動中,犯罪所得的轉移成為一個關鍵問題,直接導致洗錢活動日益具有跨境、跨國的性質。
洗錢罪的主體是金融機構或個人,有五種行為:
(一)提供資金賬戶的;
(二)協助將財產轉換為現金或者金融票據的;
(三)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助資金轉移的;
(四)協助將資金彙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
[編輯本段]目前洗錢的主要手段
1.古董買賣———
你買了40隻明代的花瓶,每個5000美元。你把它們都拿出來拍賣,把這些藏品分別存放在12家拍賣行內,最好分布在12個不同的城市。當一隻花瓶被拿出來拍賣時,你或是把它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或是派你最親近的叔叔去拍賣行把它買回來。
人們買你的每件東西一般都是用支票付款,所以,當你的叔叔為買其中的一個花瓶付給拍賣行5500美元現金時(即5000美元的拍賣價加上向買主收取的10%的手續費),他們會給你一張4500美元的支票,即拍賣價減去向賣主收取的10%的手續費。
這些費用作為洗錢的開支完全可以被一筆勾銷。幸運的是,你還可以把這個花瓶再次拍賣。當然,做這檔生意的前提是:你多少得有點沒落貴族的做派。
2.壽險交易———
保險“洗錢”主要集中在壽險領域,尤其是在團體壽險中。通過長險短做、躉交即領、團險個做等不正常的投保、退保方式,達到將集體的、國家的公款轉入單位“小金庫”、化為個人私款或逃避納稅的目的。
投保時別忘了“為職工謀福利”、“合理避稅”這些名目———將一部分通過正常財務途徑無法轉化為個人收入,或直接發放須繳納高額個人所得稅的資金,通過為其職工投保壽險,然後退保,取得退保金這種途徑,化公為私或逃避納稅。
而有的保險公司也明知其投保目的不純,卻積極地促成這類“保單”,有些業務員甚至以此為誘餌,為業務對象出謀劃策,主動提供“洗錢”方便。他們多拉了業務,多拿了費用;而“以規模論英雄”的保險公司,則在短期內完成了任務指標,還能從“退保”中扣下一筆手續費。 因此,保險“洗錢”更像個令人不齒的多邊交易。
3.海外投資———
經典做法是:進口時,高報進口設備和原材料的價格,以高比例傭金、折扣等形式支付給國外供貨商,然後從其手中拿回扣、分贓款,並將非法所得留存在國外;出口時,則大肆壓低出口商品的價格,或采用發票金額遠遠低於實際交易額的方式,將貨款差額由國外進口商存入出口商在國外的賬戶。如果膽子足夠大,可以考慮在境外銀行直接建有個人賬戶。
如此一來,這樣的情景便不令人吃驚了:某些國有企業的海外分支機構已經演變為專業的洗錢中心。另外,不妨通過代理人或移民海外的子女、親屬,用辦皮包公司的辦法把黑錢洗白。如果主管部門派人去查,將會得到一些令人神傷的虧損理由。接下來的後果更為傳奇:一些所謂虧損公司的負責人及其親屬在幾年內成了富翁,當上了幸福的美國“投資移民”;與此同時,這些中資公司在海外賬戶裏非法持有的外彙,遠遠地超於國家外彙管理部門所掌握的數額。需要點明的是,此過程的主角,正是那些政府官員。
4.地下錢莊———
2002年汕頭許鵬展地下錢莊案至今令人記憶猶新。許鵬展的主要“資產”,是許鵬展以汕頭市金園區新興鴻展農副產品商行等20多個空殼公司名義在幾個銀行開設的20多個賬戶。在一個設施再普通不過的寫字間,許的日常業務為 造假財務報表、虛報營業額和利潤,卻在沒有任何營業活動和收入的情況下,不斷繳納各種稅收和保險。由於錢莊資金往來量巨大,許鵬展需要頻繁地更換賬戶。每換幾個新賬戶,他就逐步從老賬戶裏把資金轉到新賬戶上來。
目前,廣東、福建、浙江一帶的地下錢莊一般與香港的找換店連為一體,采用在境內用人民幣交割,境外用外彙交割的形式,不發生資金外逃的物理過程。地下錢莊之間也經常互相拆借,組成一個相互勾聯的體係。
用地下錢莊洗錢的“好處”有兩個,一是成本非常低,以港幣為例,假如銀行的兌換牌價是1.08,地下錢莊的牌價基本上隻有1.10;第二,黑錢到了境外可以經常以親友饋贈的方式流回來。
中國內地每年通過地下錢莊“洗”出去的黑錢至少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
5.各類賭場———
廈門市原副市長藍甫在遠華案中落入法網。問起藍甫的不明財產和他在境外違紀參賭的情況,他大言不慚地稱,幾年之內,他通過賭博賺到的錢多達65萬美元外加33萬元港幣。藍甫的謊言被一些已經到案、曾經陪同他參賭的人戳穿,因為藍參賭每次都幾乎铩羽而歸。
如果是高手,他拿著1000萬的籌碼進場,輸掉100萬後離場,要求賭場把剩下的900萬打進他的賬戶,他已經為將來可能的追查設置了障礙。因此,人們隻注意到這些人在不停地輸錢,但相對於標準洗錢模式中的大量損耗,賭場洗錢的風險常常會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實際上,賭場是最傳統的洗錢場所。早期黑手黨的毒品買賣大都是現金交易,錢上通常沾有白粉,一旦被警察抓住難以脫罪。黑手黨成員便攜帶現金去賭場換成籌碼,一旦輸掉差不多30%的錢,就把剩下的籌碼換回現金,順理成章地把贓錢變成“幹淨”的收入。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今天,來自亞洲的賭客是惟一呈增長趨勢的客戶群。與現實生活中的賭場相比,網上賭場已經成為洗錢的安全天堂。賭博網站總部大多設在有“逃稅天堂”之稱的加勒比地區。許多網站根本沒有受到政府部門的監管,也不遵守國際賭場的遊戲規則,它們甚至不會查問客戶的身份資料。許多犯罪集團把錢款打進在這些賭博網站開設的賬戶後,一般先象征性地賭上一兩次,然後就馬上通知網站說“我不想再玩了”,要求網站把自己戶頭裏的錢以網站的名義開出一張支票退回來。於是,一筆筆數額巨大的“黑錢”便輕而易舉地“洗白”了!初步估算,每年通過數百個賭博網站清洗的“黑錢”數額大約在6000億至15000億美元之間。
6,證券洗錢———
2002年12月16日,裕豐國際和富昌國際及金禾國際在香港被勒令停牌,停牌原因涉及洗錢。這三家公司,多為朋友之間相互幫襯持股,圈子外的小股東非常少,這種公司在香港市場人稱“幹”,而被稱做“幹”的一類公司往往被某些國際組織視為洗黑錢的“最佳拍檔”。
簡明扼要來說,洗錢隻指“通過合法的活動或建設將違法獲得的收入隱藏、偽裝或投資的過程”。
狹義的洗錢是指為了掩蓋犯罪收入的真實來源和存在,通過各種手段使其合法化的過程。這些犯罪活動主要包括:販毒、走私、詐騙、貪汙、賄賂、逃稅等。
廣義的洗錢除了狹義的洗錢含義外,還包括: 1 )把合法資金洗成黑錢用於非法用途,即把白錢洗黑,如把銀行貸款通過洗錢而用於走私。 2 )把一種合法的資金洗成另一種表麵也合法的資金,以達到占用的目的,即把白錢洗白,如把國有資產通過洗錢轉移到個人帳戶。 3 )把合法收入通過洗錢逃避監管,如外資企業
把合法收入通過洗錢轉移到境外。
洗錢是指通過金融或其他機構將非法所得轉變為“合法財產”的過程,這已成為犯罪集團生存發展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一方麵,通過洗錢,有組織犯罪掩蓋了其犯罪活動蹤跡,得以“正當地享受”犯罪所得;另一方麵,洗錢為犯罪集團介入合法企業提供了資金,使其能夠以“合法掩護非法” ,不斷擴大犯罪勢力。
洗錢的客體即黑錢,包括:販毒、走私、販賣軍火、詐騙、盜竊、搶劫、貪汙、偷稅漏稅等犯罪所產生的收入,洗錢通常分三步:(1)存款,即將非法所得的現金存入銀行;(2)通過一係列複雜而繁瑣的交易,如銀行轉賬、現金與證券的交易、跨國資金的轉移等,掩蓋金錢的真實來源,使其合法化;(3)將資金以合法形式回到罪犯手中。另外,洗錢還有其它多種途徑,購買地產、珠寶、古玩等,過後再變換成現金或其它金融資產。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洗錢活動,即腐敗。公職人員洗錢在世界範圍內日益頻繁。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給自己貪汙、受賄的黑錢披上合法收入的外衣。之後,不僅可以公開揮霍和享受這些非法所得,還可用來投資和進行再增值,其發展速度,已超過了傳統的洗錢。這一新的洗錢現象在我國亦日趨嚴重。
“中國特色”的洗錢方式有這樣幾點:一是先撈錢後洗錢,即公職人員大量貪汙、受賄後,辭職下海辦公司或炒股,用新身份來解釋他不正常的暴富;二是邊撈錢邊洗錢,即搞“一家兩製”,自己在台上利用權力撈錢,親屬則利用“下海”身份掩蓋黑錢來源;三是連撈錢帶洗錢,即政府官員或國企老總創辦私人企業、代理人企業(企業表麵上是別人的,但大權由自己控製),既可通過經濟往來把黑錢轉移到這些企業的賬戶上,又可通過正常的納稅經營再賺一筆。
還有一類就是跨國洗錢,即利用國內外市場日益密切的聯係,設法把黑錢轉移出去,或者在境外收取贓款並洗白。雖然國內腐敗分子的國際洗錢活動還未形成規模,但在國際洗錢中已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某些領導幹部已開始在國外打基礎,把子女、資金都弄出去。現在的國外中國留學生中出現了一種“留學貴族”。他們大多不是國內“大款”的子弟,但剛到海外,銀行存款戶頭上就有大筆進項。當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還要依*分期付款買房時,這些留學生已在當地富人區購買住宅,而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一次付清。
轉移非法所得。如貪汙、受賄、尋租等所獲得的資金,侵吞的國有資產,從事走私、販私、詐騙、偷漏稅所攫取的巨額財富,實現化公為私。由於我國處於體製轉軌時期,國有和集體企業激勵、約束和內部監控機製不健全,境內母公司通過各種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轉移資產、利潤,使少數人在境外獲得了更大的公有資產支配權,或者直接化公為私。
洗黑錢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與境外簽訂合同購貨彙錢出去,這時通常得境內外互相配合做假單證;第二種是通過地下錢莊把錢彙出;第三種是分散投資化整為零。現時潮汕地區走私積蓄的黑錢多數通過地下錢莊來洗,“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通過地下錢莊洗黑錢成本非常低,以港幣為例,假如銀行的兌換牌價是0.8,地下錢莊的牌價基本上隻有1.10。第二是潮汕地區海外華僑多,黑錢到了境外經常以親友饋贈的方式流回來。”
事實上,地下錢莊為走私犯罪分子洗黑錢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不單是潮汕地區,福建、浙江一帶同樣如此。有關材料顯示,在廈門遠華走私案中,賴昌星的收入大量通過地下錢莊流入境外。1996至1998年,遠華走私收入中的120億元人民幣,就是由財務主管莊建群派人開車押運到廣州一個化名“黃河”的人家中的地下錢莊,再由“黃河”通知香港合夥人支付外彙給遠華公司在香港的機構。據估計,國內每年通過地下錢莊“洗白”的黑錢金額高達2000億之巨。
洗錢手法升級“洗黑錢”的黑道術語稱作“打數”:當境內“客戶”有人要用大量人民幣現金或彙票換取港幣或美金在香港提取時,就將人民幣現金和彙票直接交給地下錢莊或存入其指定帳戶,地下錢莊按當日外彙黑市價算出應支付的港幣或美金數量並通知其在香港的合夥人,香港合夥人則從香港的銀行帳戶中支付外彙到客戶指定的帳號。反之亦然。
當境內收入的人民幣大大超過支出時,地下錢莊再通過“專業戶”換彙彙給香港合夥人,這些“專業戶”的外彙來源主要是用假進口合同、報關單進行騙彙獲取。不過這種手法已經明顯落後。現在潮汕的地下錢莊通常擁有自己的公司,他們通過與境外公司反複對敲業務,完全可以平衡收支。一批手表在汕頭和香港之間轉了27次,1萬隻手表就變成了27萬隻。
有需求就有市場,汕頭地下錢莊幾年前與騙稅分子“協同作案”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地下錢莊在騙稅案的瘋狂進行中得到了急劇的膨脹發展,在接二連三為騙稅分子洗黑錢的過程中,某錢莊的辦事員甚至遍布潮汕各個鄉鎮。
汕頭第一批被判處死刑的騙稅分子黃文龍親口講述了他騙取出口退稅的“發財經”:“我先是設立大興公司獲得進出口權,接著成立8家供貨企業,專門虛開增值稅發票。我又找到一個叫許樵理的人買到報關單,再讓住在香港的同鄉陳欽城彙來外彙,最後向稅務機關預繳部分稅款取得‘專用稅票’。此後,我就可以去領取出口退稅的款項。在取得退稅款後,將現鈔通過地下錢莊購買外彙,支付給陳欽城做下一次的‘出口收彙’,開始另一個循環。”就是用這種手法,黃文龍在一年時間裏騙取出口退稅款2100多萬元。
據了解,潮陽、普寧兩地從事騙取出口退稅的100多個犯罪團夥,僅從1999年至2000年6月,就虛開增值稅發票323億元,涉嫌偷騙稅近42億元,這中間地下錢莊幫了多少忙,可想而知。
香港廉政公署破獲“洗錢”大案的有關資料顯示,“洗黑錢”集團為了避免在銀行的轉換金額受到香港法例監管,設法賄賂了其開戶行——寶生銀行尖沙咀分行的一名高級經理,讓他把所有黑錢以一般轉賬而非彙兌的形式處理。在該經理的協助下,這些“黑錢”被分別轉到不同的銀行戶口,再轉彙給香港和海外的有關銀行賬戶。
寶生銀行所屬的中銀集團發現該行內部有人涉嫌貪汙後,主動向廉署舉報。廉署在調查中發現,“遠華”走私案主犯賴昌星就是其中一名主要客戶,另外,一些在內地投資的港商也都利用這個犯罪集團“洗黑錢”,實現資本外逃。據悉,這個集團運作已至少五年,每天與廣東及福建等地的現金往來高達5000萬元。
但顯然,這隻是冰山一角。據估算,國內每年通過地下錢莊洗出去的黑錢至少高達2000億人民幣,其中走私收入洗黑錢約為700億人民幣,官員腐敗收入洗黑錢超過300億人民幣,其餘皆為一些合法收入洗黑錢,說白了就是外資企業把合法收入通過地下錢莊轉移到境外,以逃避國家監管和稅收。
按國際上通行的計算方式,資本外逃額即中國貿易順差加資本淨流入與中國外彙儲備總額增加部分的差值。有報道稱,每年我國國際收支統計中這一“誤差與遺漏”有一兩百億美元,多年累計下來,數額已逾千億。一些經濟學家估計,由於“誤差與遺漏”僅僅是被政府所統計的那一部分,更多的資金流出沒有記錄在案,因此這一數字可能更為驚人。
“洗錢”一詞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美國芝加哥黑手黨的一個金融專家購買了一台投幣式洗衣機,開了一個洗衣店。然後,在每天晚上計算當天的洗衣收入時,他就把其他非法所得的贓款加入其中,再向稅務申報納稅,扣去其應繳的稅款外,剩下的非法得來的錢財就成了他的合法收入。
[編輯本段]洗錢的危害
洗錢犯罪可以和絕大多數的犯罪共生,是這些犯罪的下遊犯罪。從司法角度看,洗錢成為一種“犯罪屏障”,既妨害了司法活動,也助長犯罪分子有恃無恐的氣焰,促使他們不斷實施犯罪。從金融管理秩序角度來看,洗錢活動往往借助於合法的金融網絡清洗大筆黑錢,這不僅侵害了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也嚴重破壞了公平競爭規則,破壞了市場經濟主體之間的自由競爭,從而對正常、穩定的經濟秩序帶來一定的負麵影響。
洗錢通常以隱藏資產來源為目的。典型的交易分三個過程:一、入賬,即通過存款、電彙或其它途徑把不法錢財放入一個金融機構;二、分賬,也就是通過多層次複雜的轉賬交易,使犯罪活動得來的錢財脫離其來源;三、融合,以一項顯示合法的轉賬交易為掩護,隱瞞不法錢財。通過這些過程,罪犯就可把非法所得轉移並融合到有合法來源的資金中。
洗錢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經濟、安全和社會後果。洗錢為販毒者、恐怖主義分子、非法武器交易商、腐敗的政府官員以及其他罪犯的運作和發展提供了動力。洗錢已經變得越來越國際化,而與犯罪活動有關的金融問題也由於科技的日新月異以及金融服務業的全球化而變得日益複雜化。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全球每年非法洗錢的數額約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2%至5%,介於6000億至1. 8萬億美元之間,且每年以1000億美元的數額不斷增加。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資本流動國際化的情況下,洗錢活動對國際金融體係的安全、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危害極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金融的邏輯經典句子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