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智慧的古詩句
紙上的社論——句句講真理
補充4: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蘇軾)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厘,謬以千裏(《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吃一塹,長一智(古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蘇軾)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帶有“智”的詩句有哪些?
1、《送梓州高參軍還京》盧照鄰
京洛風塵遠,褒斜煙露深。
北遊君似智,南飛我異禽。
別路琴聲斷,秋山猿鳥吟。
一乖青岩酌,空佇白雲心。
2、《傷遼東戰亡》李世民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
振鱗方躍浪,騁翼正淩風。
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餘忠。
3、《賦蕭瑀》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4、《石淙》武則天
三山十洞光玄籙,壓嶠金巒鎮紫微。
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
萬仞高岩藏日色,千尋幽澗浴雲衣。
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
5、《鞠歌行》李白
麗莫似漢宮妃,謙莫似黃家女。
黃女持謙齒發高,漢妃恃麗天庭去。
人生容德不自保,聖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見蔡澤嵌枯詭怪之形狀,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見田千秋才智不出人,一朝富貴如有神。
二侯行事在方冊,泣麟老人終困厄。
夜光抱恨良歎悲,日月逝矣吾何之。
6、《題曹溪祖師堂》貫休
皎潔曹溪月,嵯峨七寶林。
空傳智藥記,豈見祖禪心。
信衣非苧麻,白雲無知音。
大哉雙峰溪,萬古青沈沈。
詩名裏帶智字的詩詞有哪些
如下,望采納:
題揚州禪智寺
【作者: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贈金山智公
【作者:施漸】
四顧水皆繞,所居幽出塵。
齋鍾不到岸,漁火自來鄰。
心共寒潭徹,經翻貝葉新。
住山知有道,一叩了無因。
題妙智院
【作者:朱利賓】
江南景物可人意,夢裏家山喚客愁。
歲月幾何春欲暮,水雲深處寺偏幽。
明智寺
【作者:章望之】
重複青山裏,雙峰鎖寺門。
樓聳排雲閣,鬆盤過路根。
贈智倫弟
【作者:釋遵式】
溪竹擁疏簾,溪雲冷不厭。
千岩唯虎伴,一講許詩兼。
煮茗敲冰柱,看經就雪簷。
有時開靜戶,寒日下峰尖。
智遠上人
【作者:釋祖欽】
智聰則遠,機圓自轉。
似走盤珠,如萬花苑。
開落不在春秋,動靜不滯去留。
雲悠悠,水悠悠。
天外月如鉤,雪峰袞出三個木毬。
智賢上人
【作者:釋祖欽】
智者必賢,正者不偏。
平坦性地,朗我心天。
折旋俯仰,諸佛現前。
一光同照,萬象樅然。
大圓智鏡
【作者:釋印肅】
普庵非相亦非名,達本忘情不見人。
孤月全收無意識,桂輪獨耀絕纖塵。
三祗一念湯消雪,萬行須臾火爍冰。
到此何勞聲色問,共君本自鏡圓明。
若將銅器作天真,背黑麵青賺學人。
本性如空含萬物,妙明寂照豈容塵。
山河石壁三春霧,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圓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示智道者
【作者:釋曇華】
少室門庭冷似灰,長年不見一人來。
汝今若解知慚愧,那取工夫到一回。
智者大師遷葬圖讚
【作者:釋紹曇】
當年杜撰講天台,活被平人掘窖埋。
若是黃金鑄靈骨,臭屍不到鬼扛抬。
智仲可化盜圖
【作者:李洪】
有德由來必有鄰,得齊潛德感人深。
不勞渠聽甘棠訟,解使偷兒自革心。
贈智舟三藏
【作者:懷浦】
壯歲心難伏,師心伏豈難。尋常獨在院,行坐不離壇。
嶽雪當禪暝,鬆聲入咒寒。更因文字外,多把史書看。
禪智寺
【作者:張祜】寶殿依山嶮,臨虛勢若吞。畫簷齊木末,香砌壓雲根。
遠景窗中岫,孤煙竹裏村。憑高聊一望,鄉思隔吳門。
冬日題智門寺北樓
【作者:杜牧】
滿懷多少是恩酬,未見功名已白頭。
不為尋山試筋力,豈能寒上背雲樓。
與僧智如夜話
【作者:白居易】
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
門閑無謁客,室靜有禪僧。
爐向初冬火,籠停半夜燈。
憂勞緣智巧,自喜百無能。
關於智慧學習的詩句
一、《論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為知之,不知之為不知之,是知也。
7、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時候的求學者是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即出自內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學者則往往是為了給別人看,即沽名釣譽。)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
二、《禮記.學記》
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3、一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4、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淩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6、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7、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客,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三、《荀子·勸學》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3、吾嚐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嚐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見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4、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穿。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君子結於一也。
5、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四、中國古代其它
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7、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彝
12、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鬆齡
13、書卷多情似......餘下全文>>
帶智字的古詩詞
題揚州禪智寺
【作者: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鬆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贈金山智公
【作者:施漸】
四顧水皆繞,所居幽出塵。
齋鍾不到岸,漁火自來鄰。
心共寒潭徹,經翻貝葉新。
住山知有道,一叩了無因。
題妙智院
【作者:朱利賓】
江南景物可人意,夢裏家山喚客愁。
歲月幾何春欲暮,水雲深處寺偏幽。
關於智者的詩詞
智者當借力而行,慧者運力而動.是一句古文,出自哪裏我也忘了.大意與荀子說的;"君子善假於物”一樣
帶有古“明”“智”詩詞
明月來相照,欲將何物助強秦.——春秋戰國門郤成子
智士寧為暗主謨,明月愁來明月愁,天涯共此時,誦明月之詩.——僧影
一教誰雲辟二途,周回潤物像心源.——湣儒坑
妙宇研磨講,應齊智者蹤.——送僧歸天台
晉朝不是王夷甫,幽人鬥智棋.——侯郎中新置西湖
禪智闌幹市橋酒,縱然相見隻相悲.——寄韋贍
智燈已滅餘空燼,律禪禪律智歸愚。——歐陽修《會老堂口號》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梁章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灩灩隨波千萬裏。——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誰為含愁憑獨觀,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蘇軾《江城子》
舉灑屬客.——春秋戰國門豫讓
徒逞威強稱智伯,不知權變是愚人.——春秋戰國門再吟
陳樂無歡璧在隅.——鬆齋自題 時為翰林學士,清風明月兩閑人,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
“春風又綠江南岸,非智亦非愚.——詠史詩,淮南木落楚山多,選勝開亭景莫窮,東門鍾鼓祀鶢鶋。——王昌齡《出塞》
明月樓高休獨倚,猶自光明照十方.——空閑二公遞以禪律相鄙因而解之
小檻明高雪,隨風直到夜郎西.——詠史詩.魯城
倉皇鬥智成何語。”——《竹裏館》
“雞聲茅店月,明月何時照我還,人跡板橋霜,國士終期國士酬。——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風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
秦時明月漢時關。——宋之問《獨不見》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賈島《寄韓潮州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誰知含愁獨不見,使妾明月照流黃。——沈伶期《獨不見》
江上月明胡雁過,潭麵無風鏡未磨,歌窈窕之章——蘇軾《赤壁賦》
飲九月九的灑/,天涯共此時。”——《泊船瓜洲》
“我寄愁心與明月。——蘇軾《赤壁賦》
中秋夜月任陶情,月照波中分外明。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今朝有酒今朝醉.——山井
遠近利民因智力,何時可掇——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烏雀南飛——曹操《短歌行》
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白居易〈琵琶行〉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冥》
滄海月明珠有淚,遺笑當時廣武山。”——《水調歌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
“深林人不知。”——《洞庭湖》
明明如月,大智何由得預知,矜智道逾昏,有酒不飲奈明何.——海上太守新創東亭
權衡諒匪易。——羅隱《自遣》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鐺。
金馬玉堂三學士.——人不易知
明月幾時有。”——《商山早行》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出塞》
“湖光秋月兩相和.——對棋
中行智伯思何異,人生由命非由他?—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怨歌行》
“海上生明月,宰臣懷智有微謨,明月何時照我還,何處春江無月明,把酒問青天.——感遇·之十九
智力區區不為身。”—— 《望月懷遠》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關山月》
“明月別枝驚鵲,抱甕遺名亦至今,萬裏長征人未還,愚智信難......餘下全文>>
與智有關的詩句
一、《論語》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為知之,不知之為不知之,是知也。
7、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時候的求學者是為了提高自身的修養,即出自內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學者則往往是為了給別人看,即沽名釣譽。)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不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夠誠信?傳授的學業是否不曾複習?”)
二、《禮記.學記》
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3、一年視離經辨誌;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4、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淩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6、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7、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客,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三、《荀子·勸學》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3、吾嚐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嚐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見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4、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故君子結於一也。
5、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四、中國古代其它
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7、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彝
12、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鬆齡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1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9、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22、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4、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25、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26、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7、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詩集 《長歌行》
28、《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有田不耕倉稟虛 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事到經過才知難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一句空
智慧源於勤奮 偉大出自平凡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做舟
少時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29、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0、反求諸己(反過來追究自己,即從自己方麵找原因。)——《孟子·公孫醜上》
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 ——《二程全書·伊川易品三》
to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to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五、中國近代、現代和當代
1、讀不在三更五鼓,功隻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3、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4、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5、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6、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7、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
8、不怕讀得少,隻怕記不牢——徐特立
9、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0、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
11、活到老,學到老——**
12、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麼閱讀就像陽光——池莉
13、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14、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
15、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之
16、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17、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18、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20、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真心英雄》
21、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趙樹理
22、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23、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24、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
25、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
有關智的古詩詞
《送梓州高參軍還京》盧照鄰
京洛風塵遠,褒斜煙露深。
北遊君似智,南飛我異禽。
別路琴聲斷,秋山猿鳥吟。
一乖青岩酌,空佇白雲心。
關於智者的詩句
智 者
寒山
智者君拋我,愚者我拋君。
非愚亦非智,從此斷相聞。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雲①。
焉能住口手②,端坐鬢紛紛。 ①侵晨:破曉、清晨。侵,漸近。
②住口手:停止口與手的動作。 聰明的人拋棄了我,愚蠢的人又被我拋棄。
那非愚非智的朋友,彼此卻斷了音訊。
夜晚在明月下放歌,清晨與白雲共舞。
怎能束縛住口手?端坐中白了雙鬢。 寒山(約691~793) 寒山子乃唐代首都長安人,出身於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歲後隱居於浙東天台山,享年一百多歲。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為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於天台山寒岩。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著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