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在她出生十九個月的時候,因為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聽力與視力,所以她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重度殘疾兒。她不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可她憑著自已的意誌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戰,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堅持不懈,終於考上了大學,成了一位出色的演說家。
海倫凱勒是個非同一般的女孩,她有著拚博到底的勇氣;有著驚人的意誌;還有那為盲人福利奉獻一生的理想。雖然她的生命中承受了那麼大的打擊,可是她卻有向命運之神挑戰的決心!失去視力的她雖然不能感受雨後彩虹的繽紛,也無法欣賞皎潔明月的清輝,她無法用自已的雙眼去領略大自然的美,但是她卻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
海倫自幼就有一個偉大的願望,那就要建立一個盲人基金會。考取大學後,她就一直在為創造基金會奔波,在她的生命裏最美好就是助人。和海倫凱勒相比,我是渺小的。我沒有她驚人的意誌,沒有她那美好的憧憬。在我身上,更多的是獨生子女的缺點:脆弱,怕累,
碰到困難總想躲避。
讀了《海倫凱勒自傳》我完全進入了她的世界,這個世界給予我的是無比的震撼,我,不,不止是我一個人,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向海倫學習,學習她那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精益求精的精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對海倫很合適。
讀書雖苦,但樂在其中。
在人生的旅途上,盡管人人盼望歡樂,無人喜歡憂傷,但它們卻像孿生姐妹,永遠在生活的舞台上相伴共生。我們學習知識也是如此,為了那眼花繚亂的“數字迷宮”而嘔心瀝血,為了那令人頭疼的作文而費盡心思。這些表麵看來確實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則是一串快樂的音符。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領會到甜入心田的收獲?知識的海洋原來不是風平浪靜的,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揚起奮發的風帆,努力拚搏,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麵前,我們是畏難怯步,還是搏擊進取?前者當然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領會到學習的樂趣:而後者則會領略到知識的芬芳,迎來“梅花撲鼻香。”的豐碩成果。想一想你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吧,哪一點不是經過辛勤的勞動所獲得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渴望的是獲得知識,付出點代價算得了什麼。當然求知是辛苦的,但我們把心血得來的知識用在建設祖國的大業上,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作出貢獻,豈不是非常快。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享年87歲。凱勒小姐在出生後18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麵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複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麵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複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拚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麵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裏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關於生命的名人故事
1、歐.亨利:最後一片葉子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裏講了個故事:病房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隻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2、阿巴格:珍惜生命,不懼挫折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
爸爸就從兜裏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裏,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裏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裏,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
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
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3、霍金:輪椅上的勇士
霍金,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隻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後,他又回到了辦公室投入工作。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
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4、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
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麵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複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麵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複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
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拚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麵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
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
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
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裏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5、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
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麵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在《生命的》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標點符號都有什麼 它們的作用各是什麼 怎樣用
標點符號分為點號、標號、符號三大類。
點號
①句號 ( 。)
②問號 ( ?)
③感歎號 ( !)
④逗號 ( ,)
⑤頓號 ( 、)
⑥分號 ( ;)
⑦冒號 ( :)
其作用在於:表示口語中不同長短的停頓。
標號
①引號 (“ ”)
②括號 〔( ) [ ] { } 〕
③破折號( ── )
④省略號 (……)
⑤著重號( .)
⑥書名號 (《 》〈 〉)
⑦間隔號 (·)
⑧連接號 ( — )
⑨專名號 ( ____ )
其作用在於:表示書麵語言裏詞語的性質或作用。
符號
①注釋號( * )
②隱諱號(×)
③虛缺號(□)
④斜線號( / )
⑤標識號 (▲或●)
⑥代替號 (~)
⑦連珠號( …… )
⑧箭頭號( →)
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簡表
一、基本定義 句子,前後都有停頓,並帶有一定的句調,表示相對完整的意義。句子前後或中間的停頓,在口頭語言中,表現出來就是時間間隔,在書麵語言中,就用標點符號來表示。
一般來說,漢語中的句子分以下幾種:
陳述句:用來說明事實的句子。
祈使句:用來要求聽話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問句:用來提出問題的句子。 感歎句:用來抒發某種強烈感情的句子。
複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聯係的小句子組織在一起構成一個大句子。這樣的大句子叫複句,複句中的每個小句子叫分句。
構成句子的語言單位是詞語,即詞和短語(詞組)。詞即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短語,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按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的表達一定意義的語言單位,也叫詞組。 標點符號是書麵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麵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麵語言。
二、用法簡表 名稱 符號 用法說明 舉例
句號 。
1.用於陳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2.用於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
請您稍等一下。
問號 ?
1.用於疑問句的末尾。
他叫什麼名字?
2.用於反問句的末尾。
難道你不了解我嗎?
歎號 !
1.用於感歎句的末尾。
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鬥!
2.用於語氣強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擊!
3.用於語氣強烈的反問句末尾。
我哪裏比得上他呀!
逗號 ,
1.句子內部主語與謂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是恒星。
2.句子內部動詞與賓語之間如需停頓,用逗號。
應該看到,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
3.句子內部狀語後邊如需停頓,用逗號。
對於這個城市,他並不陌生。
4.複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除了有時要用分號外,都要用逗號。
據說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頓號 、
用於句子內部並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正方形是四邊相等、四角均為直角的四邊形。
分號;
1.用於複句內部並列分句之間的停頓。
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2.用於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冒號 :
1.用於稱呼語後邊,表示提起下文。
同誌們,朋友們:現在開會了……
2.用於“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後邊,提起下文。
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3.用於總說性話語的後邊,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說。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武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4.用於需要解釋的詞語後邊,表示引出解釋或說明。
外文圖書展銷會 日期:10月20日至於11月10日 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4時 地點:北京朝陽區工體東路16號 主辦單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
5.用於總括性話語的前邊,以總結上文。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號“ ” ‘ ’
1.用於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到今天至少有兩千年了。
2.用於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
古人對於寫文章有個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內容,“有序”就是要有條理。
3.用於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
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引號裏麵還要用引號時,外麵一層用雙引號,裏麵一層用單引號。
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是什麼意思?”
括號( )
用於行文中注釋的部分。注釋句子中某些詞語的,括注緊貼在被注釋詞語之後;注釋整個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標點之後。
(1)中國猿人(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或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現,是對古人類學的一個重大貢獻。
(2)寫研究性文章跟文學創作不同,不能攤開稿紙搞“即興”。(其實文學創作也要有素養才能有“即興”。)
破折號 ——
1.用於行文中解釋說明的部分。
邁進金黃色的大門,穿過寬敞的風門廳和衣帽廳,就到了大會堂建築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
2.用於話題突然轉變。
“今天好熱啊!——你什麼時候去上海?”張強對剛剛進門的小王說。
3.用於聲音延長的擬聲詞後麵。
“嗚——”火車開動了。
4.用於事項列舉分承的各項之前。
根據研究對象的不同,環境物理學分為以下五個分支學科: ——環境聲學; ——環境光學; ——環境熱學; ——環境電磁學; ——環境空氣動力學。
省略號……
1.用於引文的省略。
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兒靜,樹葉兒遮窗欞啊……”
2.用於列舉的省略。
在廣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鍾、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蘭……春秋冬三季的鮮花都擠在一起啦!
3.用於話語中間,表示說明斷斷續續。
“我……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完成……任務。”
連接號—
1.兩個相關的名詞構造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
我國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幹燥。
2.相關的時間、地點或數目之間,用連接號,表示起止。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3.相關的字母、阿拉伯數字等之間,用連接號,表示產品型號。
在太平洋地區,除了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纜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纜投入運營。
4.幾個相關的項目表示遞進式發展,中間用連接號。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
間隔號 ·
1.用於外國人和某些少數民族人名內各部分的分界。
烈奧納多·達·芬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2.用於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隔。
《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學》、《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
書名號 《 》 〈 〉
用於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等。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課文裏有一篇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桌上放著一本《中國語文》。《〈中國工人〉發刊詞》發表於1940年2月7日。
專名號
用於人名、地名、朝代名等專名下麵。 司馬相如者,漢 蜀郡 成都人也,字長卿
語文七年級下入學考試考什麼
語文七年級(下)期中考試卷姓名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成績______________一、語言積累與運用。(30分)1.下麵詩句有錯別字,請將改正後的詩句正確、端正、整潔地抄寫在後麵的方格裏。(2分)此中有真義,欲辯己忘言。2.將拚音所表示的漢字及加點字的注音分別填在文中的橫線上。(2分)再幾隻卻雋()逸地在粼粼如縠()紋的湖麵的橫lǜe()著,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麵一下,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yàng()開去。3.它們一律將長頸伸向前方,雙足向後方筆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實在是無法用語言來說明。(2分)劃線的語句可以用一個四字成語概括:_______________4.選出加點字的注音與字形全對的一組是【】(2分)A.枯瘠(jí)豐腴(yú)對峙(zì)忍俊不禁(jìn)B.憩息(qì)蹇劣(jiǎn)猥鄙(wěi)不勝其煩(shèng)C.引吭(kàng)窺伺(kuī)岑寂(cén)躡手躡腳(niè)D.分娩(wǎn)翌日(yì)恫嚇(hè)洛繹不絕(yì)5.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2分)A.《巨人和孩子》——德國——王爾德B.《海燕》——現代——鄭振鐸C.《口技》——清代——林嗣環D.《黔之驢》——唐代——柳宗元6.你在課內外積累了多少名言警句?請你寫出一條有關勤奮的名言或警名及作者。(2分)名言或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7.默寫填空。(每小題1分,共8分)①《陋室銘》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愛蓮說》中用來比喻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貴品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陋室銘》中描寫“陋室”環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陶淵明的《飲酒》中表現作者悟出人生真正的意義,悟出返樸歸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中描寫白天戒備森嚴,無比威嚴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天淨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遊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⑦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表達作者的積極向上精神的寫景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遙看近卻無。8.仿寫句子,要求與例句的格式相似,修辭手法相同。例句:青春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青春是一支快樂無比的歌。仿名: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對對聯。上聯:教室裏個個聚精會神下聯:操場上__________________10.根據新課標要求,三年初中要讀300萬字的課外作品,相信你一定讀過許多文學名著,有許多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寫出最令你感動的一部名著,並說說你感動你的地方。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動你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請寫一條關於建設和諧社會、和諧學校、和諧家庭的宣傳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根據下麵的內容擬一則新聞標題。《揚子晚報》6月1日消息,今日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三峽工程成功關閉最後一道閘門,三峽水庫正式下閘蓄水,奔瀉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攬入大壩與群山的懷抱。從孫中山起,幾代中國人近一個世紀的夢想終於變為現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40分)。(一)單瓣的花雖沒有雙瓣的豪華,但它卻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藝,紅瑪瑙的花瓶兒由希臘式的安普剌變為中國式的金罍——殷周時古味盎然的一種青銅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種__________(繡、鏽、誘)彩,它都是具備的。你以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嗎?它會笑你呢。秋天來了,它對於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那樣透明光嫩的皓齒你在別的地方還看見過嗎?13.從括號內選出一個恰當的字填入第一段的橫線上。答:()14.第一段中的破折號起解釋說明的作用。這裏是對_________的說明。是從三個方麵說明的,請用原文寫出這三方麵。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15.第二段中的三個“它”指代的都是______________。它的“戲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16.“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的皓齒”是擬人的寫法,這段文字中還用到這種寫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這種寫法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這兩段文字的順序為什麼不能顛倒?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鵝,不拘它如何高傲,我們始終要養它,直到房子賣脫為止。因為它對我們,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貢獻,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歡它。物質上的貢獻,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個蛋。籬邊特設一堆稻草,鵝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裏的小孩子更興奮,站在它旁邊等候。它分娩畢,就起身,大踏步走進屋裏去,大聲叫開飯。這時候孩子們把蛋熱熱的撿起,藏在背後拿進屋子來,說是怕鵝看見了要生氣。鵝蛋真是大,有雞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簍子內積得多了,就拿來製鹽蛋。燉一個鹽鵝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買菜回來說:“今天菜市上有賣鵝蛋的,要四百元一個,我們的鵝每天掙四百元,一個月掙一萬二,比我們做工的還好呢,哈哈,哈哈。”我們也陪他一個“哈哈,哈哈。”望望那鵝,它正吃飽了飯,昂胸凸肚的地,在院子裏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補神氣了。但我覺得,比吃蛋更好的,還是它的精神的貢獻。因為我們這屋實在太簡陋,環境實在太荒涼了,生活實在太岑寂了。賴有這一隻白鵝,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慰我寂寥。18.用“”畫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19.從第三句到段尾可分為兩層,請在文字中用“//”劃好,並概括好層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對白鵝的態度是怎樣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用“”劃出神態描寫的句子。22.倒數第二句中“實在太”連用三次,構成了排比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23.找出本文作者對“蓮”高度評價的一句,寫在下麵橫線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解釋加點字的含義。謂:______________鮮:_______________宜:______________眾:_______________25.對“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一項是【】A.愛慕富貴的人多。B.愛牡丹的人多,說明牡丹十分珍稀。C.愛牡丹的人多而愛蓮者少,說明作者的知己少。D.這句話譏諷了追名逐利的世態。26.下列詩句詠菊的有【】,詠蓮的有【】,詠牡丹的有【】A.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B.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C.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四)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A】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B】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C】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有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D】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27.文中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個是【】A.犬吠(fèi)B.中間(jiān)C.曳屋(zhuài)D.幾欲(jǐ)28.下列加點的詞相當“夾雜”之意的是【】A.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B.同學之間C.中間力拉崩倒之聲D.挑撥離間29.將“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插入“ABCD”哪一處最恰當?答:【】30.下麵是對文中四句話的理解,其中正確的一項是【】A.“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是說,一切應應該有東西都有B.“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是說,雖然一個人有一百隻手,一隻手有一百個手指,但是不能指明其中一個方麵(的情況)。C.“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是說,因此,客人們沒有一個不變了臉色,離開宴席的。D.“兩股戰戰,幾欲先走”是說,(客人們)兩條腿直發抖,差點兒都想先跑開。31.下列四個判斷,正確的一個是【】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中的兩個“指”都是名詞。B.本段文字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方式隻有描寫。C.“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表現人們驚惶萬狀的心理。D.這段話寫的口技藝術摹擬一場事前預料的特大火災的驚險場麵。32.用“”在文中畫出側麵描寫口技人技藝高超的語句。三、作文。(50分)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長才幹的時候,他們的成長需要關心愛護,需要教育引導,需要批評鼓勵,需要寬鬆淨化的環境,需要……請以“我們年少,我們需要”為話題,自擬題目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③卷麵整潔,字跡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略2.Jùnhú掠漾3.無可言喻4.B5.A6.天才就是勤奮——德國•歌德7.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③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⑤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⑥斷腸人在天涯。⑦海日生明月,江春入舊年。⑧天街小雨潤如酥。8.略9.人人生龍活虎10.略11.略12.三峽今蓄水,百年夢成真。(根據要求縮寫)13.鏽14.金罍殷周時古味盎然青銅器15.單瓣的花紅瑪瑙的花瓶兒由希臘式的安普剌變為中國式的金罍16.“它會笑你呢”語言生動活潑,更突出花的可愛。17.第一段寫由花到果的變化,第二段寫果實的成熟,這是石榴生長成熟的過程,所以不能顛倒。18.因為它對我們,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貢獻,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歡它。19.從“但我覺得”處劃分。①講白鵝對我們物質上的貢獻②講白鵝對我們精神上的貢獻。20.除了喜愛,的是感激。21.“它分娩畢……大聲叫開飯”、“它正吃飽了飯……更加神氣了”22.突出作者處境的淒苦,內心的悲傷,隻有與鵝相伴,尋求安慰,從而列更加表明對鵝的喜愛。23.蓮,花之君子者也24.認為少當然多25.B26.BCA27.A28.C29.C30.D31.C32.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在poep那超的。
和合本聖經的翻譯背景?
中文聖經翻譯曆史
東正教的中文聖經
俄羅斯東正教在華傳教曆史可從1695年在北京成立的「聖索菲亞」教堂開始.並於1715年有第一屆的「駐北京傳道團」來華正式傳教。然而他們的傳教工作成果很少,據1892年北京傳道團教徒名冊的資料,當時教徒有459人,其中隻有310人是地道的中國人,這可能是傳教士太少的緣故。他們對翻譯聖經的熱誠及規模相對於天主教及基督教來說也少得多,在十九世紀後期才有第一次的中文聖經翻譯本出現。其中有一本《新約》,是第14屆駐北京傳道團神父固裏·卡爾波夫將《馬禮遜譯本》(見後)校訂後出版;另外還有一本名為《福音義解》的部分內容,可能出自神父米哈伊爾所編的《福音書》,由第16屆駐北京傳道團神父弗拉維昂·高連茨基在巴拉第·卡法羅夫神父的指導下,用漢語編寫而成。然而這兩本書譯自那種聖經版本,運用什麽翻譯原則、在什麽時候出版,這些問題都尚待考證。
基督教的中文聖經譯本
自基督教來華傳教伊始,聖經的翻譯工作便從無間斷地進行,並出現了許多各具特色的中文譯本版本。基督教不同於天主教會有統一的教製,不同的基督教派有各自強調的神學觀點(如浸禮宗堅持聖洗禮需全身浸入水中,靈恩派強調聖神的臨在與工作),引致在聖經翻譯上有不同的用語(就如現今常用的基督教和合本聖經也有「神版」及「上帝版」兩版本)。另外基督教普遍以聖經為教義及真理的唯一標準,故此他們非常注重聖經的傳播及教導。這些因素促使基督教在華傳教史上比天主教更重視聖經翻譯,也因此出現了較多不同的譯本。
馬禮遜譯本
基督教的聖經中譯是隨著第一位來華傳教士馬禮遜牧師(Rev. R. Morrison)的傳教生活而開始。與他一起做翻譯工作的有米憐牧師(Rev. W. Milne),他們同屬於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傳教士。馬禮遜於1807年來華,即著手翻譯聖經,於1813年將新約譯好;舊約部份與米憐合譯,至1819年完成所有翻譯,整本聖經在1823年於馬六甲出版,名為《神天聖書》。馬氏自述他的譯作是「忠於原文」,有學者認為他譯新約所依據的是「公認本」(Textus Receptus),並參考了英文「欽定本」(Authorized Version)及從大英博物館抄來的「巴設譯本」。至於譯文方麵,馬氏自言較著重「正確明了原文的意義、感覺與精神、用普通大眾的文字;避免使用宗教與哲學專門名詞」。這譯本雖然在英國甚為有名,但是在中國不大受人欣賞,於是馬氏提議由麥都思(W. H. Medhurst),郭實獵(K.F. A. Gutzlaff),裨治文(E. C. Bridgman)及馬儒翰(J. R. Morrison)組成四人小組,於1840年出版了一本「新遺詔書」(或稱為四人小組譯本)。這譯本的新約部分後由郭實獵修改出版,名為「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及後為太平天國洪秀全等人采用,並作了許多刪改。
馬士曼譯本
另一本早期中文譯本是由英國浸禮會(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of England)的馬士曼(John Marshman)及拉沙(Joannes Lassar)合譯的。馬士曼之所以參與譯經工作,是受了當時一位公理會(Methodist Church)宣教士要求所影響,這位宣教士要求「設立一個公會,專責翻譯聖經使它成為東方最多人口的國家的語言」。他隨即加入了當時設在印度的譯經小組,結識了拉沙,展開了聖經中文翻譯的工作。據馬士曼所述,他們的譯經方式是拉沙首先將聖經由英文譯成中文,每譯完一段後,由馬士曼根據希臘文新約聖經逐句斟酌修改,然後再讓一位不懂英文的中國人加以修改。前後需要經過十多次修改審閱,才可付印。新約部分於1816年完成,舊約譯就於1822年,並在印度出版,此版本較馬禮遜譯本早一年麵世。
馬士曼譯本與馬禮遜譯本可說是同期基督教宣教士的產品,最有趣的是當學者比較他們兩者時,發現他們在字句上有很多相合之處,這令人懷疑他們同時各自擁有一個相同的藍本作參考;進而推測他們同時參考了巴設譯本。若然事實如此,那可說基督教早期的聖經譯本不約而同地已具有天主教譯本的影子。
委辦譯本
步入十九世紀中期,中國被迫開放更多通商口岸與西方列強,也同時容許更多宣教士入華傳教。於1843年英國倫敦傳道會、美國及美南浸信會、美國長老會等幾個在華傳教會派代表在香港開會,商討重譯聖經。他們決定在全中國分區域組成五個譯經委員會,每一區譯完經文後便寄給其他區委會。他們又決定以「公認本」為翻譯藍本,並規定譯文應與原文本意相同,成語方麵也要符合原文意義。在1847年代表舉行第二次大會,在此次會議中,浸信會代表退出;與會者又因「神」、「上帝」、「靈」等譯名的爭論而分成兩派,因而出現了兩種版本的新約譯本(美華聖經公會采用「神」字;大英聖經公會用「上帝」)。在舊約翻譯方麵,與會代表又因意見不合而分散,留下來的英國代表們於1853年將舊約譯好,次年出版,名為「委辦譯本」。至於美國代表們則另起爐灶,於1859年出版新約,1862年出版舊約,名為「裨治文譯本」,由美華聖經公會出版。
和合譯本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中國開始有較通俗語言(官話)中文聖經,例如在北方有施約瑟為首的新舊約官話譯本(1878年);南方有楊格非(John Griffith)所譯的官話譯本。另加上其他已完成的譯本,此時期的宣教士都體會到有數種聖經譯本在中國同時通行,實在對傳教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於是在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一次宣教士大會中,與會成員就劃一中文聖經譯本問題達成協議:分別就深文理、淺文理及官話叁種和合譯本的工作成立叁個翻譯委員會,將南北兩部官話聖經合並(和合),加以改良,並以1885年版的《英文修訂本聖經》(Revised Version)為藍本進行翻譯。而各聖經公會可自行決定英文名詞God,Holy Spirit, Baptism的中譯詞。這叁個譯委會各有不同的工作進度,隻有官話和合本的翻譯工作對以後一世紀有巨大的影響。
這官話和合譯本翻譯委員會起初共有七位成員,在1906年新約完成時剩下五人,分別是狄考文(C. W. Mateer)、富善(C. Goodrich)、歐文(G. Owen)、鮑康寧(F. W.Baller)及鹿依士(S. Lewis)。自1891年第一次譯委會開始,以28年時間,將整部聖經譯畢,於1919年出版,定名為《國語和合譯本》。這譯本出版後不久,即通行全國,自始成為全中國的通用譯本。其翻譯共有四項原則:
1.譯文必須為全國通用語言,不可用地方土語;
2.行文須簡單,在禮拜堂講壇誦讀時,各階層人士都能明了;
3.字句必須忠於原文,同時又不失中文的韻氣;
4.暗喻應盡量直譯,而非意譯。
他們認為這些原則中,尤以第3項最為重要;然而在譯經的過程中,又漸漸傾向重視意義上的準確性。
華人翻譯的基督教中文聖經譯本
以上所提及的各種譯本,全是由外國宣教士所翻譯。由和合本聖經得到空前成功以後,基督教聖經翻譯亦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翻譯工作由西方教士轉為以華人為主。朱寶惠與賽兆祥(Sydenstriker)合譯的新約(於1929年出版),為這段曆史開展了序幕。然而他們覺得有需要重譯,於是由朱獨力依據希臘文新約逐字逐句,用通俗顯淺的中文譯出,成書於1936年,得到了甚好的評價。還有王宣忱譯的《新約全書》,於1933年出版,譯自1916年倫敦印行的拉丁文新約譯本,並參考了1901年紐約印行的英文聖經譯本,據說這譯本也頗有參考價值。另外於1932年鄭壽麟博士及陸享理牧師(Rev. H Ruck)開展了合譯新約的工作,並於1939年出版部分新約,名為《國語新舊庫譯本新約全書》。此譯本的特點在於強調「信」的翻譯原則,由希臘文直接譯出。還有呂振中譯的《新約全書》,原文根據蘇特(Alexander Souter)的新約希臘文版本。呂氏的翻譯原則有:1.照原文直譯;2.不避免非中國式的語法;3.盡量保持原文結構。此譯本於1946年出版,1952年出版譯修稿。舊約部份以瑪索辣經卷作為底本,並參考撒瑪黎雅古卷,拉丁通行譯本,七十賢士譯本等。整部聖經譯本於1970年出版。
從這段時期開始,基督教的聖經中譯工作正式由本地華人擔任,也采用了當時流行的原文校訂版本作為翻譯藍本。用語方麵,亦因著白話文的流行而采用日常慣用的中文詞語。然而翻譯工作仍多偏重新約;這可能因當時懂得希伯來語的學者甚為稀少,也可能因新約較舊約更易廣為傳誦和了解。
七十年代以後基督教的聖經中文譯本
直至六十年代末期,基督教的聖經中文譯本已不下數十本之多;舊的翻譯因語文潮流的變化而漸被淘汰,新的譯本又因要達至較好的翻譯效果而相繼出現,卻唯獨是國語和合本在基督教會的地位仍屹立不倒。事實雖然如此,但基督教內對聖經譯本仍有兩種要求傾向:1.在過去六十多年來,中國白話文經曆了不少變化;以現代日常用語來看,和合譯本的語文則略為過時,為使更多人(特別是非信徒)了解聖經,有需要將聖經用現代語言重新翻譯;2.這幾十年有許多聖經古抄本及譯本被發現出來,大大充實了經文校勘本的內容;和合本的藍本主要是「公認經文」,未能反影當代經文研究的成果,所以有需要重譯。由此引發當代兩個大規模的聖經重譯工作,就是《現代中文譯本》及《聖經新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
這譯本的翻譯工作於1971年開始,以奈達博士(Dr. Eugene A.Nida)及一群譯經專家所擬定的「國語新約翻譯指導原則」(Kuoyu New Testament guiding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將《現代英文譯本》(Today's English Version)翻譯出來。之後由八位學者組成審閱小組,根據亞蘭(KurtAland)等人所編的《希臘文新約》(The Greek New Testament)校對譯稿,並交回譯者及顧問們作最後定稿。當時譯者為許牧世,而審閱小組的成員有駱維仁、周聯華、房誌榮等。譯本的新約部分於1975年出版,整部聖經於1979年出版。此譯本的特色在於運用「意義相符、效果相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原則翻譯,比直譯較有彈性,句子亦較自然,但難免犧牲了希臘原文字句的結構。譯本的對象是具有中學程度的讀者,故此,避免運用宗教術語,可使非教徒也能閱讀。另外,由於此譯本最初原意是一部天主教及基督教的「合一譯本」,以回應當時合一運動的需要,故此在審閱小組裏的成員有天主教的代表。但始終在用詞上未能達至共識,最後隻能出版一部隻將「上帝」改為「天主」,將「聖靈」改為「聖神」、「耶和華」改為「上主」的所謂「天主教」版現代中文譯本,實屬可惜。
聖經新譯本
這譯本的起緣,是由一個專門資助各地信徒重新翻譯當地語言聖經的一個基金會發起,於1971年開始蘊釀,1972年正式成立「中文聖經新譯會」執委會,並開始翻譯工作。最初他們將約翰福音(若望福音)譯出作為試驗,讓教內人士提出意見。之後又譯出約拿書(約納先知書)、哈巴穀書、瑪拉基書(瑪拉基亞先知書)等試譯本。1974年訂出了翻譯工作的具體過程:這譯本在舊約方麵采用德國聖經公會出版的希伯來文聖經(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Deutsche Bibelstiftung Stuttgart,1977)為藍本;新約方麵以亞蘭等人所編的《希臘文新約》的第二版(1968年版)為底本,由原文直接譯出。之後將譯稿交由叁人小組分別從原文、神學及語文叁方麵加以審閱,完畢後將小組意見寄交各地華人教會領袖、聖經學者等徵詢意見。最後再將收回來的意見加以綜合、取舍;將譯稿、研究報告、補充資料等交回審裁委員會作最後定稿。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在1976年出版了《新約全書新譯本》,然而因翻譯專才不足及經費問題,整本聖經的翻譯至1992年方能完成,並於1993年出版,定名為《聖經新譯本》。此譯本能否取代和合本聖經成為基督教通行譯本,尚要拭目以待。
總結──天主教與基督教中文聖經譯本的簡略比較
以上篇章已分別簡介了各種天主教中文聖經譯本與基督教譯本的翻譯曆史,現在讓我們將兩者作一比較。就曆史年代而言,天主教較基督教早二百多年來華傳教,然而較為正統的聖經翻譯工作則相差不到半個世紀。兩教早期的譯經工作都從個人力量開始(如巴設、馬禮遜等),多從新約方麵入手開始翻譯。另外基督教因其內部具有各宗派特色,他們各有其在華工作的傳教士,於是也產生了具有不同神學觀點的譯經小組,出版了各具特色的中文聖經譯本。還有傳統基督教一般以聖經為基督徒生活及神學的無上準則,故此對聖經的翻譯及傳播甚為重視,也間接促使更多傳教人員從事聖經翻譯工作,其譯本數量也較天主教的譯本為多。
另一方麵,兩教亦意識到要產生一本更為準確,措詞更為流暢的聖經中譯本,就必須集數人之力,方可完成。這方麵基督教的意識較天主教為早,在十九世紀初已有「委辦譯本」的翻譯小組出現;而天主教則要到二十世紀中葉思高聖經學會的產生才有較具規模的譯經小組。還有西方教士們漸漸意識到更好的翻譯必須有華人信徒的參與,方可達成,故此翻譯的重心由以西方傳教士為主,漸漸轉移至以華人信徒為主,這方麵天主教的轉變則較基督教為早。在這章結束之前,就以一個簡表為天主教與基督教各通行譯本作一個簡單的比較:
和合譯本
思高譯本
現代中文譯本
聖經新譯本
翻譯藍本
《英文修訂本聖經》
舊約:基特耳《希伯來文聖經》第3版
新約:默爾克《新約全書》第七版
《現代英文譯本》
舊約:德國聖經公會出版的希伯來文聖經
新約:《希臘文新約》的第二版
參考聖經版本
舊約:不詳
新約:公認本聖經
舊約:西乃抄本及有關死海古卷等
新約:峰索登、乃斯特爾等校勘本
舊約:基特耳的《希伯來文聖經》第3版
新約:《希臘文新約》第叁版
不詳
參考譯本
舊約:不詳新約:英皇欽定本、委辦譯本等
舊約譯本:七十賢士譯本、拉丁通行本、敘利亞簡明譯本、賀清泰譯本等
新約譯本:拉丁通行本、巴設譯本、和合譯本等
《新英國聖經》
(New English Bible)、《耶路撒冷聖經》(Jerusalem Bible)、《標準修訂譯本》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等
不詳
成書年份
1919
譯釋本:1961
合訂本:1968
1979
1993
工作方式
小組翻譯
小組翻譯
一人翻譯,小組修改
分各部分合譯,最後由叁人審閱修改
翻譯重點
以信為主
以信為主,達為次
以達為主
以信為主
基本翻譯原則
形式相符(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on)
形式相符
意義相符、效果相等
忠於原文
譯者/翻譯團體
狄考文、富善、歐文、鮑康寧、鹿依士
思高聖經學會(全為方濟會神父)
譯者:許牧世
審閱者:駱維仁、周聯華、房誌榮等
中文聖經新譯會
我想在右腰上紋一個比較低調的紋身 我不知道有什麼好圖案
有好的句子可以紋個希臘文字或少見的你喜歡的文字之類的
狠好看 我自己也想紋呢
有關勇氣的名人事例
諾貝爾研究炸藥
一次諾貝爾正潛心研究他的新型炸藥,突然"轟"的一聲,碎瓦如雨,煙塵騰空,他的新建實驗室飛上了天。煙塵過後,家人跑出來一看,諾貝爾不見了,紛紛淚落如雨,個個頓足捶胸。忽然從瓦礫裏鑽出一個人,滿身灰塵,血跡斑斑,他就是諾貝爾。諾貝爾揉揉眼睛,環顧四周,然後蹦著跳著歡呼起來: "成功了!成功了!"
辛柏孫以身試藥
英國人辛柏孫為了找到最好的醫用麻醉劑,把能找到的能使人麻醉的藥劑都親自試用過,但一直沒有找到他認為滿意的。一天,他發現"迷蒙精"可能是一種好麻醉劑,便大量吸入鼻孔,頓時失去了知覺,良久方醒。他狂喜如童,手舞足蹈,高喊:"找到最好的了! 找到最好的了!"
宗愨乘長風破萬裏浪
南朝時,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愨。他從小就有膽量,少年時就練了一身武藝,既有見識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結婚那天,半夜裏,有十幾個強盜趁賀客剛散之機,突然來打劫。宗愨毫不畏懼,挺身而起,擊退了強盜。有一次,他叔叔宗炳問他: "宗愨,你長大後準備怎麼樣?請說說你的誌願。"宗愨應聲答道: "願乘長風破萬裏浪!"他叔叔聽了這句極有氣魄的壯語,很是高興,滿意地讚許說: "好孩子,誌向遠大的人,正應如此!"宗愨長大後,當過振武將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職,曾率軍遠征南方的林邑國,大獲全勝,建立了一些功業。
張自忠以身殉國
1940年5月,擔任第三十三集團軍上將總司令的張自忠,親自率領一支縱隊在湖北宜城與敵軍血戰九晝夜。在日寇的重兵包圍中,他身先士卒,帶領部隊奮勇衝殺,連中七彈,壯烈犧牲。臨終時,他向隨從說:"對國家,對民族,良心都平安,大家要殺敵報仇!"
曹沫勇奪國土
齊桓公答應和魯在柯地會盟。正當魯公與桓公即將達成屈辱協議之時,曹沫手執匕首衝上前去,劫持了齊桓公。桓公左右恐傷到主公,不敢動作。桓公問:“你想怎樣?”曹沫說:“齊強魯弱,您恃強淩弱太過分了。大王您認為該怎麼辦呢?”桓公被迫答應盡數歸還侵奪魯國的土地。得到承諾後,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麵不改色,辭令如故。桓公惱羞成怒,想毀約食言,被管仲勸止。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曹沫三戰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數歸還。
拓展知識
諾貝爾簡介: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5年,諾貝爾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5種獎金(1969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為了紀念諾貝爾做出的貢獻,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諾貝爾命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諾貝爾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希臘文字句子 關於凱倫·凱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