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外表美麗內心惡毒的詩
麵如桃李.心如蛇蠍
求全部<紅樓夢>中的詩詞
作者緣起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
作者題絕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青埂峰偈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嘲頑石詩
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歎時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癩頭僧 瘋話
慣養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癩頭和尚弄玉
天不拘兮地不羈,心頭無喜亦無悲,卻因鍛煉通靈後,便向人間覓是非。
可歎你今日這番經曆:粉漬脂痕汙寶光,綺櫳晝夜困鴛鴦。沉酣一夢終須醒,冤孽償清好散場!
中秋對月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
中秋對月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昨憐破襖寒,
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
西江月二詞批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
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警幻仙子賦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回廊。
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鬱,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靨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
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羨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
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菊被霜。
其靜若何,鬆生空穀。其豔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龍遊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應慚西子,實愧王嬙。
奇矣哉,生於孰地,來自何方,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寶黛: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探春:才自精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裏東風一夢遙。
湘雲:富貴又何為,繈褓之間父母違。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雲飛。
妙玉: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迎春:子係中山狼,得誌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王熙鳳: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李紈: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餘下全文>>
樸素的美食詩詞
竊以為對生活體察至細至微之人當識得美食之佳趣。對美食的體驗經曆不僅僅是味覺上的享受,更是對其背後風土人情,曆史文化的獨特考察。倘若這個品嚐美食的人有點考據癖,他定會查查什麼地方出產食物的原材料,什麼時候發現奇妙的烹製方法,什麼人將其發揚光大。《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一時,除去其本身拍攝美食獨特視角,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於它對美食背後的故事的探尋。回顧中國的古代文學,不難發現那些寫出絕世佳作的大文豪們大都留心生活,而其中嗜食會食者又占了絕大多數。可見留心生活的人自是不會放過美食的樂趣的。中國古代詩詞中有不少描寫美食的句子,筆者選取了幾首寫美食的古詩,研究了古詩、美食和地理背後的千絲萬縷。
一、李白和雕胡飯
宿五鬆山下荀媼家
李白
我宿五鬆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這首詩是李白在五鬆山借宿一位荀姓老婦家後心懷感激之作。詩的第五第六句寫到“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何為“雕胡”?雕胡指的就是茭白。茭白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中國多生長於長江湖地一帶。而五鬆山在什麼地方呢?安徽銅陵縣。銅陵在長江邊上,水資源豐富,適合茭白的生長。茭白作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味美鮮甜,口感脆嫩,是難得的美味佳品。而茭白飯則是廣受歡迎的一種烹調方式。茭白,米飯配以一點香菇外加一勺豬油就能成就一盤茭白炒飯,很家常的味道,亦是道地的江南美食。可以想象,在一個樸素的農婦之家,主人家端出這樣一盤清香誘人的茭白飯,茭白映“素盤”,月光下瑩瑩卓輝,是何等“秀色可餐”。無怪乎李白歎一聲“三謝不能餐”。曆史上除了李白還有很多人也對雕胡飯大加稱頌,譬如杜甫“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又如宋玉《風賦》雲:“主人之女,為臣炊雕胡之飯,烹露葵之羹”。小小茭白能在走遍天下,嚐遍四時之味的文人們的記憶之中占有如此地位,不得不說江南水土之肥,美景、美人、美食一個都不落下。
二、梅堯臣和河豚魚
範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梅堯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
庖煎苟所失,入喉為鏌鋣。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
持問南方人,黨護複矜誇。
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
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來潮陽,始憚飧籠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這首詩是梅堯臣在同範仲淹的一場酒宴上作的。彼時梅堯臣剛卸任浙江建德縣知縣,而他的好友範仲淹時任饒州知州。範氏懷著寬慰友人的心思邀請梅堯臣同遊廬山,在其款待梅堯臣的酒宴上,有一位客人講起河豚味極鮮,勾起了範仲淹的饞蟲。梅堯臣卻認為,僅僅為了享用河豚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險,是非常不值得的。即席賦詩一首,婉勸範仲淹不要冒險品嚐河豚。這首詩湊巧的讓梅堯臣名滿天下,而河豚竟一時有“梅河豚”之謂也。而梅的這首詩之所以一時名聲大噪還得益於梅堯臣的另一位好友歐陽修的大力推薦。歐陽修在他的《六一詩話》中專門寫到“梅聖俞嚐於範希文席上賦《河豚魚》詩雲: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常出於春暮,群遊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雲最美。故知詩者謂隻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歐陽修說“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二句道盡了河豚妙處。且一探其“妙”。河豚在中國多出沒於沿海,江河。在長江汛期,春夏之際易於捕撈。中國古代最早的有關食用河豚的記錄是《山海經.北山經》中記述“敦水”之中“多肺肺之魚,食之殺人......餘下全文>>
優美哲理古代詩詞
古代哲理詩詞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與自然之理。闡發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理的詩便是哲理詩。一些含道應物、遷想妙得的哲理詩,其本身就是詩人觸物生情、寓理於形或融理入情的產物,是詩人對人生、對社會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體察的結果。它往往是把發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穎鮮明的藝術形象熔鑄一體,來服人以理、動人以情的。本文擬從賞析幾首哲理詩入手,試圖幫助同學們了解哲理詩的特點,提高對事理的認識,辯正地分析客觀事物和自然現象。
一、《放言》(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這首詩的主題是辨偽。首聯提出有辦法解決狐疑,頷聯從自然景物入手具體介紹這一辦法:讓時間證明一切。頸聯轉入到曆史人物,進一步證明上述辦法。尾聯順著頸聯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還沒有顯現時便死去,他們的德行真偽就無人知曉。本詩告戒我們:看待事物不要過早下結論,否則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二、《琴詩》(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詩人在這首詩中描繪了琴和指頭兩個形象,用兩個假嘩句和兩個反問句,故作疑難之語,實際上幽默詼諧,意新理妙,揭示了“天下事物的完成都有賴於主、客觀的緊密配合”這樣一個深刻的哲理。
三、《過沙頭》(楊萬裏)
過了沙頭漸有村,地平江闊氣清溫。
暗潮已到無人會,隻有篙師識水痕。
這首詩明白曉暢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來到,而常人卻不知道,因為他們沒有水上的生活經驗,對潮水漲落的規律不知曉;而篙師長年累月在江上撐船,水的深淺,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變化他們都能察覺。這就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具有普遍意義的哲理:實踐出真知。
四、《論詩三十首》(元好問)
眼處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這首詩前兩句很容易明白:眼見的真實情景激發心頭的真切感情,就能寫出意境神妙的詩句;閉門造車,就像黑暗中摸索製作出的東西,總要失真。後兩句則說:靠臨摹前人作品,畫出秦川景色的畫家,親自去長安的能有幾人?詩人省略了一句話,即難怪那些人畫不好。本詩告訴我們:沒有現實生活的感受,沒有親身體驗,是不可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
五、過鬆源晨炊漆公店(楊萬裏)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進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出一山攔。
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閱讀並鑒賞這類詩歌,有助於提升對事理的認識,同時增強議論文寫作的思辯色彩。
六、《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萬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人借助方塘,形像的抒寫自己鑽研書卷的體會。半畝方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要問這池塘怎麼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這首詩講的是學習要注意方法,防止思想僵化,隻有不斷地汲取營養,獲取新的知識,就像不斷有源頭活水注入塘中,才能豁然開朗,融會貫通。這首詩形象新穎,情趣盎然,因為富於啟發而曆久彌新。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七、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開頭兩句實寫遊山所見,概括而形象地寫出......餘下全文>>
高分!!有沒有文人墨客對美食表達感情的詩詞呢?
主食類:
宿五鬆山下荀媼家
唐 李白
宿五鬆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鬆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注釋]
雕胡:俗稱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結實,叫菰米,可以做飯,古人當作美餐。姓荀的老媽媽特地做了雕胡飯,是對詩人的熱情款待。
------------------------
蔬菜類:
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鬆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注釋]
藜:一種草本植物,嫩葉新苗皆可食。
露葵:一種綠色蔬菜,可以煮來佐餐。
------------------------
節日中的美食:
節日中的美食
屠蘇是一種用屠蘇草浸泡而成的藥酒。我國古代的風俗,在正月初一這一天要喝屠蘇酒,可以辟邪消瘟。
元日
宋代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上元竹枝詞
清代 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麵塵,點綴胭脂跡。戚裏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關於月餅,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
關於“酒”
詩詞與美食
中國文化種類繁多,源遠流長,各種文化之間的聯係也非常密切。其中詩文化,飲食文化之間的聯係尤為突出。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都是詩不離酒,酒不離美食。他們在品嚐美酒之時,吟詩作對,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請看 --
酒
酒,可飲,可品,可為之抒之豪情,可展之韻意。少飲則強身健體,提神補氣,與友人聚之小酌則添之氣氛。酒之史事自古有之,自杜康釀酒至今幾千餘年,曆朝曆代文人墨客,把酒敘情,醉酒當歌,寫出無數絕句佳作。
玉壺吟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 忽然高詠涕泗漣(一作秋月忽高懸)。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禦筵。
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
朝天數換飛龍馬, 敕賜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
西施宜笑複宜顰,醜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雖愛蛾眉好, 無奈宮中妒殺人。
贈劉都使
東平劉公翰,南國秀餘芳。
一鳴即朱紱,五十佩銀章。
飲冰事戎幕,衣錦華水鄉。
銅官幾萬人,諍訟清玉堂。
吐言貴珠玉,落筆回風霜。
而我謝明主,銜哀投夜郎。
歸家酒債多,門客粲成行。
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
所求竟無緒,裘馬欲摧藏。
主人若不顧,明發釣滄浪。
贈王漢陽
天落白玉棺,王喬辭葉縣。
一去未千年,漢陽複相見。
猶乘飛鳧舄,尚識仙人麵。
鬢發何青青,童顏皎如練。
吾曾弄海水,清淺嗟三變。
果愜麻姑言,時光速流電。
與君數杯酒,可以窮歡宴。
白雲歸去來,何事坐交戰?
對雪醉後贈王曆陽
有身莫犯飛龍鱗,有手莫辮猛虎須。
君看昔日汝南市, 白頭......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形容外表美麗內心惡毒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