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意思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兩句,一向為人們所傳誦。詩人不僅以千裏孤雁、九秋斷蓬作了形象貼切的比擬,而且以吊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賦予它們孤苦淒惶的情態,深刻揭示了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
“吊影”:對影自憐,身邊沒有親人,獨對著自己的身影感傷。
“千裏雁”:古代以雁行比喻兄弟,兄弟千裏相望,故稱“千裏雁”。
“九秋蓬”:九秋,秋天。秋天蓬草脫離本跟隨風飛轉,古人用來比喻遊子在異鄉漂泊。
這句詩的意思是:離群孤雁相隔千裏,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隨風飛散,恰似秋蓬。
【名句鑒賞】
這是一首感情濃鬱的七言律詩。全詩抒發了自己經亂之後所遭受的離亂之苦。“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一聯,一向為人們所傳誦。這裏詩人以“雁”、“蓬”作比,寫出了獨在異鄉的孤寂、淒涼和感傷的情緒。“千裏雁”一喻說明親人離散,各自一方,兄弟千裏相望好似那分飛千裏的孤雁,隻好吊影自憐。重在表現手足離散的孤獨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表現的是在“時難年荒世業空”的迫害之下,詩人和兄弟姐妹為了生存隻好辭別故鄉流離四方,又多麼像深秋中斷根的蓬草隨著蕭瑟的秋風,飛空而去,飄轉不定。寫出了飄泊他鄉,居無定所的流離之痛,重在表現思鄉之情。由思念親人到思念家鄉深化了詩的主題。詩人巧妙而又貼切的運用兩個比喻,把沉痛的骨肉分離和思念家園的感情十分形象的表達了出來。語言淺白平實而又意蘊精深,頗為生動感人。營造出一種淳樸真摯,感人肺腑的藝術世界,顯示出白詩的藝術風格。
詩人不僅以“千裏雁”與“九秋蓬”作了形象的比擬,而且還以“吊影分飛”和“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賦予它們孤苦、淒涼的情態,從而揭示了當時人們所飽經的戰亂零落之苦。此聯比上一聯“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更能抒寫出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深沉苦難。“千裏雁”與“九秋蓬”本身就帶有一種寂寥悲傷的成分。詩人取秋天為背景,“秋風秋雨愁煞人”,麵對萬物蕭條的秋天,在這樣荒涼、淒清的氛圍中,更能突出戰爭帶來災難時的荒蕪和淒苦;更易觸發人們手足離別之痛,漂泊他鄉的遊子思鄉心情之切。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骨肉離散、飄泊他鄉的悲慘畫卷。此聯意境深遠,對仗工整,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吊影分為千裏雁是什麼動物
唐朝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全詩如下: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寫作背景: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可見這裏的雁就是指大雁,但這是一種比喻,把他們兄弟姐妹比作分離的大雁。
吊影分為千裏雁
*
上聯:吊影分為千裏雁,
下聯:傷心來自九天秋。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與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表達意上有什麼異同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注】
此詩完整的題目為“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①世業:世代傳下的產業。②羈旅:猶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幹戈:本是兩種武器,這裏指戰爭。⑤九秋:秋天。
(1)下麵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前兩聯寫由於戰亂、饑饉,家業無存,田園荒蕪,家中親人四海漂泊。
B.尾聯是想像之語,虛實結合,表達了兄弟們同時望月產生的懷鄉思親之情。
C.全詩語言平實,不事雕琢,意蘊深厚,真摯動人,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特點。
D.全詩通過描寫骨肉離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2)“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是廣為傳誦的名句,請簡要分析其妙處。
(3)請指出詩歌的頸聯有哪些意象?
(4)“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詩句除了運用對偶,還運用了比喻,請結合全詩對該句比喻修辭的作用作具體分析。
(5)詩中的“幹戈”和“吊影”的含義是什麼? (2分)
(6)“共看明月應垂淚, 一夜鄉心五處同”與蘇軾《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在表情達意上有什麼異同?。
閱讀答案:
(1)B
(2)妙在以“雁”“蓬”為喻,表現手足離散天各一方,猶如紛飛千裏的孤雁;辭別故鄉流離四方,仿佛深秋斷根的蓬草。形象而傳神地寫出詩人飽經戰亂、兄弟離散的飄零之苦。
(3)影、雁、根、蓬
(4)“千裏雁”一喻,將與親人分離後孤單的自己比作在千裏遷徙中落單的孤雁,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作者的孤獨感,有形影相吊之意。“九秋蓬”一喻,將在荒年、戰亂中離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飛的蓬草,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離而自傷孤寂的感情。(意對即可)
(5)幹戈:指戰爭(“武器”也可)(1分);吊影:對影自憐,指因沒有親友陪伴而孤單。(“孤單、孤苦伶仃”之意即可給1分。如孤單、孤苦、無親友陪伴、對影自憐等)
(6)同:都是巧借明月寄托對遠隔千裏的兄弟的掛念(2分)(有“借月”之意給1分,有“思親”之意1分);異:“共看明月應垂淚,
一夜鄉心五處同”表達的是與兄弟無法團聚的傷感。(“悲”“悲傷之意可給1分)。而“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表達的是對遠隔千裏的兄弟的美好祝願(”喜“”樂觀“”豁達“之意可給1分)。
二:
1、 賞析“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的表達效果。
答:詩人以千裏孤雁、九秋斷藻作比,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兄弟姐妹手足離散,天各一方,飄轉無定,孤苦淒惶,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
2、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抒發了戰亂時期兄弟離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3、“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望月思鄉的情感經常出現在詩詞中,請舉兩個例子並注明作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4、《望月有感》中運用比喻的修辭表達獨在異鄉的兄弟姐妹們自傷孤寂的感情的詩句是“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5、借月抒發骨肉相思之情的詩句是: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附注釋:
⑴河南:唐時河南道,轄今河南省大部和山東、江蘇、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區。
⑵關內:關內道,轄今陝西大部及甘肅、寧夏、內蒙的部分地區。
⑶阻饑:遭受饑荒等困難。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長兄白幼文,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間任饒州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主簿。
⑸於潛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長子,時為於潛(今浙江臨安縣)縣尉。
⑹烏江十五兄:白居易的從兄白逸,時任烏江(今安徽和縣)主簿。
⑺符離:在今安徽宿縣內。白居易的父親在彭城(今江蘇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離。
⑻下邽: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渭南縣。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時難年荒:指遭受戰亂和災荒。荒,一作“饑”。
⑽世業:祖傳的產業。唐代初年推行授田製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業田”,人死後,子孫可以繼承“世業田”。
⑾羈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蕪零落。
⒀幹戈:古代兩種兵器,此代指戰爭。
⒁吊影:一個人孤身獨處,形影相伴,沒有伴侶。
⒂千裏雁:比喻兄弟們相隔千裏,皆如孤雁離群。
⒃辭根:草木離開根部,比喻兄弟們各自背井離鄉。
⒄九秋蓬:深秋時節隨風飄轉的蓬草,古人用來比喻遊子在異鄉漂泊。九秋,秋天。
⒅鄉心:思親戀鄉之心。
⒆五處:即詩題所言五處。
吊影分為千裏雁的分怎麼讀
文字:
吊影分為千裏雁
讀音:
diào yǐng fèn wéi qiān lǐ yàn
吊影分為千裏雁打三個數字?
吊影分為千裏雁打三個數字?
答案:369
理由:
千裏雁可見雁飛的距離遠,表示遠或多的數字是:3、6、9。
且3逆時針旋轉180度,形狀很像大雁飛翔的樣子,3、6、9循序漸進,也能夠表示大雁越飛越遠。
所以,吊影分為千裏雁打三個數字是:369
秋離佳人目送樓頭千裏雁,早行遠客夢驚忱上五更雞的意思
離別心愛的人,踏上一段旅程。
吊影分為千裏雁打三個數字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不會是915吧,後麵的詩詞裏的數字都取來。
吊影分為千裏雁下一句
吊影分為千裏雁下一句:
辭根散作九秋蓬
望月有感
[作者] 白居易
[全文]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譯文 注釋
自從河南地區經曆戰亂,關內一帶漕運受阻致使饑荒四起,我們兄弟也因此流離失散,各自在一處。因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觸,便隨性寫成一首來記錄感想,寄給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潛的七哥,在烏江的十五哥和在符離、下邽的弟弟妹妹們看。
時勢艱難兵荒馬亂,家業空空;兄弟漂泊旅居異地,各自西東。
戰亂以後處處寥落,田園荒蕪;骨肉分離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離群孤雁相隔千裏,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隨風飛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無不垂淚;今夜思鄉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運用了什麼表現
這首詩出自白居易的《因望月有感》,“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意思是離群孤雁相隔千裏,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隨風飛散,恰似秋蓬。散有兩種讀音,在這裏讀四聲,隻由聚集而分開。這是我查字典找到的希望能采納我的意見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