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的詩意
詩意: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
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
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
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楊炯的代表作,借用古樂府曲調名為題目,實際為一首五律,反映從軍的辛苦。全詩寫士子從戎,征戰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從軍行的詩意
詩意:
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
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
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
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從軍行的詩意
從軍行七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齡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穀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譯文
在烽火台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麵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的調子,無奈著笛聲更增添了對萬裏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軍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的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的憂傷之情。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邊城榆樹的葉子早已稀疏飄落,顏色發黃了,傍晚時分,一場戰鬥剛剛結束,環視戰場,隻見暮雲低合,荒丘起伏。將軍向皇帝上表,奏請班師,以便能把戰死沙場的將士們的屍骨運回故土安葬,不能讓士兵們為他鄉埋葬自己的戰友而傷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雲霧,遮暗了整個祁連山,遠遠地可以望見玉門關那座孤城。黃沙萬裏,頻繁的戰鬥磨穿了戰士們身上的鎧甲,不將敵人打敗絕不回還。
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後迅速出擊。先頭部隊已經於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和敵人展開了激戰,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消息。
將軍臂膊上綁縛著胡瓶,騎著紫薄汗馬,英姿颯爽;碎葉城西的天空中一輪秋月高高懸掛。邊境傳來緊急軍情,皇上派使者星夜傳詔將軍,並賜予尚方寶劍令其即刻領兵奔赴前線殺敵;將軍拜詔辭京,奔赴戰場,將士用命,一鼓作氣,很快就攻破了敵人的老巢。
玉門關周圍山巒層層疊疊,像重重屏障護衛著王朝的西北邊防;烽火台遍布各個山頭。人們戍邊要依靠烽火來傳遞消息;那裏山深林密,馬兒跑過一會兒就看不見蹤影了。
楊炯的《從軍行》詩意
【從軍行】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報警的烽火已經傳到了長安,軍情危急。壯士的心裏難以平靜。
帶著用兵的符信離開了都城,精銳的軍隊開赴敵人的巢穴。
戰鬥正是激烈的時候,大雪紛飛,軍旗上的彩畫都凋殘了,急風雜著鼓聲呼嘯著。
寧願作一名普通的百夫長浴血殺敵,也勝過作一個百無用處的書生啊?
從軍行的詩意是什麼
從軍行[1]
王昌齡[2]
青海長雲暗雪山[3],孤城遙望玉門關[4]。黃沙百戰穿金甲[5],不破樓蘭終不還[6]。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7]。前軍夜戰洮河北[8],已報生擒吐穀渾[9]。
中華書局1960年排印本《全唐詩》
【注釋】
[1]從軍行:樂府古題,多用來描寫軍旅生活。王昌齡的這組《從軍行》一共七首,這是第四、第五首。 [2]王昌齡(698-757),盛唐著名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身寒門,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曾任江寧丞、龍標尉等微職。存詩一百七十餘首,長於邊塞、送別、閨情宮怨等題材,在各體中尤擅七言絕句,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3]此句意謂:青海湖上的層層濃雲使雪山晦暗無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寧市。[4]玉門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是漢朝邊塞的一個重要關口。 [5]穿金甲:磨穿鐵甲。 [6]樓蘭:漢西域國名,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漢武帝時,遣使通大宛,樓蘭阻擋道路,攻擊漢朝使臣,漢昭帝時大將軍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斬其王。事見《漢書·傅介子傳》。這裏以"樓蘭"指敵人。 [7]轅門:指行營。古代帝王巡狩田獵,止宿處以車圍成屏障,出入之處相向仰立兩車,稱轅門。後來地方高級官署,兩旁以木柵圍護,也稱轅門。 [8]洮(taó 桃)河:黃河的支流,在甘肅省西南部。 [9]吐穀(yù 玉)渾:我國古代西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是鮮卑族的一支,曾建立吐穀渾國。這裏借指敵軍首領。
【提示】
這是兩首邊塞題材的七言絕句。第一首寫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前兩句從邊塞景象寫起,勾畫出一幅極為遼闊的邊地風光圖,後兩句筆鋒一轉,著眼於一個普通戰士,表現他在極為艱苦的邊地出生入死,竟致鐵甲磨穿,但仍然無怨無悔,發出了豪氣幹雲的誓言。第二首寫一場戰爭的大捷,卻不正麵描寫戰爭場麵,而是避實就虛,寫大部隊出發時威武雄壯的場麵,然後用"已報"二字引出前鋒部隊的勝利,舉重若輕,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由這兩首詩,可見王昌齡七言絕句的高度成就,以及其中表現出的豪邁的盛世氣象。
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757)唐代著名詩人。出身貧寒,開元十五年中進士,曾遊西北邊塞。
注釋:
從軍行:樂府舊題《平調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生活。青海:指青海湖一帶,古稱西海。雪山:甘肅的祁連山。玉門關:漢武帝時的設置,甘肅敦煌市西北,是通西域的要道。
穿金甲:磨穿了的金甲。孤城:指陽關,舊址在甘肅省敦煌西南部。樓蘭:古代西域國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羌縣、羅不泊一帶,這裏泛指西北邊境少數民族政權。
簡析:
這是一首抒發邊關將士豪情壯誌的邊塞詩。前兩句抒寫駐守邊關的將士們思念家鄉的愁苦,後兩句是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概括了邊疆戰事的頻繁艱苦、敵軍的強悍和戎邊時間的漫長。
“不破樓蘭終不還”是身經百戰的將士們的豪言壯語,表現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豪邁氣概。全詩意境開闊,風格壯美。
從軍行的詩意?
青海湖上空,雲霧彌漫,遮蓋了祁連雪山,是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久戰疆場,盡管鐵甲被黃沙磨破,但守邊報國的壯誌在大漠風沙的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定:不擊破侵略者決不還鄉.看,身經百戰的將士門的豪壯誓言,是多麼響亮有力!
第七首從軍行詩意是什麼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玉門關周圍山巒層層疊疊,像重重屏障護衛著王朝的西北邊防;烽火台遍布各個山頭。人們戍邊要依靠烽火來傳遞消息;那裏山深林密,馬兒跑過一會兒就看不見蹤影了。
主要描寫的是山巒疊嶂,烽火遍布的邊塞景觀。用筆隱曲,語淺意深,餘味不盡。
從軍行的詩意(其四)
這首詩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誌。前兩句描繪邊地風光,借以渲染戰爭氣氛。後兩句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宏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常被用來表現殺敵衛國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誌。
中唐詩人戴叔倫寫有“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雄豪詩句,同此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軍行七其五 詩意
《從軍行七首》其五,描寫奔赴前線的戍邊將士聽到前方部隊首戰告捷的消息時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軍強大的戰鬥力。
全詩意思:塞北沙漠中大風狂起,塵土飛揚,天色為之昏暗,前線軍情十分緊急,接到戰報後迅速出擊。先頭部隊已經於昨天夜間在洮河的北岸和敵人展開了激戰,剛剛聽說與敵人交火,現在就傳來了已獲得大捷的消息。
古從軍行的詩意
古從軍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譯文:
白天士卒們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
黃昏為了飲馬他們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風沙昏暗中聽到刁鬥淒厲;
或聽到烏孫公主琵琶聲幽怨更多。
野營萬裏廣漠荒涼得看不見城郭;
大雪霏霏迷漫了遼闊無邊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鳴著夜夜驚飛不停;
胡人的士兵痛哭著個個淚流滂沱。
聽說玉門關的交通還被關閉阻斷;
大家隻得豁出命追隨將軍去拚搏。
年年征戰不知多少屍骨埋於荒野;
徒然見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