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詩句
「和樂天贈樊著作」元稹
君為著作詩,誌激詞且溫。璨然光揚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謬予頑不肖,列在數子間。
因君譏史氏,我亦能具陳。羲黃眇雲遠,載籍無遺文。
煌煌二帝道,鋪設在典墳。堯心惟舜會,因著為話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無間然。緬然千載後,後聖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綴書為百篇。是時遊夏輩,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遺訓,職在聖與賢。如何至近古,史氏為閑官。
但令識字者,竊弄刀筆權。由心書曲直,不使當世觀。
貽之千萬代,疑言相並傳。人人異所見,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貶,不如都無焉。況乃丈夫誌,用舍貴當年。
顧予有微尚,願以出處論。出非利吾已,其出貴道全。
全道豈虛設,道全當及人。全則富與壽,虧則饑與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獨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為一物,死生為一源。合雜分萬變,忽若風中塵。
抗哉巢由誌,堯舜不可遷。舍此二者外,安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愚不願有雲。
「和樂天感鶴」元稹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自隨衛侯去,遂入大夫軒。雲貌久已隔,玉音無複傳。
吟君感鶴操,不覺心惕然。無乃予所愛,誤為微物遷。
因茲諭直質,未免柔細牽。君看孤鬆樹,左右蘿蔦纏。
既可習為飽,亦可薰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終棄捐。
「和樂天折劍頭」元稹
聞君得折劍,一片雄心起。詎意鐵蛟龍,潛在延津水。
風雲會一合,呼吸期萬裏。雷震山嶽碎,電斬鯨鯢死。
莫但寶劍頭,劍頭非此比。
卷401_5 「酬樂天早夏見懷」元稹
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我亦辭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詩夏方早,我歎秋已徂。食物風土異,衾裯時節殊。
荒草滿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複切九,月明侵半除。
卷401_6 「酬樂天勸醉」元稹
神曲清濁酒,牡丹深淺花。少年欲相飲,此樂何可涯。
沉機造神境,不必悟楞伽。酡顏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劉伶稱酒德,所稱良未多。願君聽此曲,我為盡稱嗟。
一杯顏色好,十盞膽氣加。半酣得自恣,酩酊歸太和。
共醉真可樂,飛觥撩亂歌。獨醉亦有趣,兀然無與他。
美人醉燈下,左右流橫波。王孫醉床上,顛倒眠綺羅。
君今勸我醉,勸醉意如何。
卷401_7 「和樂天初授戶曹喜而言誌」元稹
王爵無細大,得請即為恩。君求戶曹掾,貴以祿奉親。
聞君得所請,感我欲沾巾。今人重軒冕,所重華與紛。
矜誇仕台閣,奔走無朝昏。君衣不盈篋,君食不滿囷。
君言養既薄,何以榮我門。披誠再三請,天子憐儉貧。
詞曹直文苑,捧詔榮且忻。歸來高堂上,兄弟羅酒尊。
各稱千萬壽,共飲三四巡。我實知君者,千裏能具陳。
感君求祿意,求祿殊眾人。上以奉顏色,餘以及親賓。
棄名不棄實,謀養不謀身。可憐白華士,永願淩青雲。
元稹的詩句
「和樂天贈樊著作」元稹
君為著作詩,誌激詞且溫。璨然光揚者,皆以義烈聞。
千慮竟一失,冰玉不斷痕。謬予頑不肖,列在數子間。
因君譏史氏,我亦能具陳。羲黃眇雲遠,載籍無遺文。
煌煌二帝道,鋪設在典墳。堯心惟舜會,因著為話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無間然。緬然千載後,後聖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綴書為百篇。是時遊夏輩,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遺訓,職在聖與賢。如何至近古,史氏為閑官。
但令識字者,竊弄刀筆權。由心書曲直,不使當世觀。
貽之千萬代,疑言相並傳。人人異所見,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貶,不如都無焉。況乃丈夫誌,用舍貴當年。
顧予有微尚,願以出處論。出非利吾已,其出貴道全。
全道豈虛設,道全當及人。全則富與壽,虧則饑與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萬物安。解懸不澤手,拯溺無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獨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為一物,死生為一源。合雜分萬變,忽若風中塵。
抗哉巢由誌,堯舜不可遷。舍此二者外,安用名為賓。
持謝著書郎,愚不願有雲。
「和樂天感鶴」元稹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自隨衛侯去,遂入大夫軒。雲貌久已隔,玉音無複傳。
吟君感鶴操,不覺心惕然。無乃予所愛,誤為微物遷。
因茲諭直質,未免柔細牽。君看孤鬆樹,左右蘿蔦纏。
既可習為飽,亦可薰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終棄捐。
「和樂天折劍頭」元稹
聞君得折劍,一片雄心起。詎意鐵蛟龍,潛在延津水。
風雲會一合,呼吸期萬裏。雷震山嶽碎,電斬鯨鯢死。
莫但寶劍頭,劍頭非此比。
卷401_5 「酬樂天早夏見懷」元稹
庭柚有垂實,燕巢無宿雛。我亦辭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詩夏方早,我歎秋已徂。食物風土異,衾裯時節殊。
荒草滿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複切九,月明侵半除。
卷401_6 「酬樂天勸醉」元稹
神曲清濁酒,牡丹深淺花。少年欲相飲,此樂何可涯。
沉機造神境,不必悟楞伽。酡顏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劉伶稱酒德,所稱良未多。願君聽此曲,我為盡稱嗟。
一杯顏色好,十盞膽氣加。半酣得自恣,酩酊歸太和。
共醉真可樂,飛觥撩亂歌。獨醉亦有趣,兀然無與他。
美人醉燈下,左右流橫波。王孫醉床上,顛倒眠綺羅。
君今勸我醉,勸醉意如何。
卷401_7 「和樂天初授戶曹喜而言誌」元稹
王爵無細大,得請即為恩。君求戶曹掾,貴以祿奉親。
聞君得所請,感我欲沾巾。今人重軒冕,所重華與紛。
矜誇仕台閣,奔走無朝昏。君衣不盈篋,君食不滿囷。
君言養既薄,何以榮我門。披誠再三請,天子憐儉貧。
詞曹直文苑,捧詔榮且忻。歸來高堂上,兄弟羅酒尊。
各稱千萬壽,共飲三四巡。我實知君者,千裏能具陳。
感君求祿意,求祿殊眾人。上以奉顏色,餘以及親賓。
棄名不棄實,謀養不謀身。可憐白華士,永願淩青雲。
元稹的五首離詩
是離思吧。
離思五首
作者: 元稹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滲綠絲叢。
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紅羅著壓逐時新,杏子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偏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取次】草率,造次
【花叢】唐官妓
參考資料:www.ccview.net/htm/cdsortt.htm
元稹著名的古詩
元稹《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的悼亡詩是哪三首
遣悲懷三首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⑴,自嫁黔婁百事乖⑵。 顧我無衣搜藎篋⑶,泥他沽酒撥金釵⑷。 野蔬充膳甘長藿⑸,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複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⑹,潘嶽悼亡猶費詞⑺。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⑻。[1]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注釋
⑴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最小的女兒。此以謝安最偏愛侄女謝道韞之事為喻。 ⑵黔婁:戰國時齊國的貧士。此自喻。言韋叢以名門閨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麼事都不順遂。 ⑶藎篋:竹或草編的箱子。 ⑷泥:軟纏,央求。 ⑸.藿:豆葉。 ⑹鄧攸:西晉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晉書·鄧攸傳》載:永嘉末年戰亂中,他舍子保侄,後終無子。 ⑺潘嶽:西晉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詩》三首。這兩句寫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傷自己無妻無子的命運。 ⑻同穴四句:希望死後與妻同葬一處。又希望來世再為夫妻。但這些希望都難以實現。現在能做到的,隻是徹夜難眠,以刻骨銘心的苦苦思念來彌補她生前所經受的艱難困苦。[2]
譯文
其一:她如同謝公最小最受偏愛的女兒,嫁給了我這樣的貧士百事都不順遂。見我身上沒有替換的衣衫,她到處搜尋翻箱倒櫃。我款款地纏著她買酒,她就拔下頭上的金釵將酒換回。用豆葉一類的野蔬充饑,她卻吃得十分甘美;沒有柴薪,她就靠古槐的落葉作炊。今天我的俸錢已超過十萬,獨自享受著榮華富貴;卻隻能常請僧道來超度亡妻,多獻豐厚祭品聊表我一片情意。 其二:往昔我們戲言過身後的事情,今天都一一來到了眼前。她穿過的衣裳施舍給別人,早已沒剩下幾件;她留下的針線,我封存起來不忍看見。想著我們舊日的情意,對婢仆也格外愛憐;感慨她跟我受盡貧苦,夢中我為她送去錢財。我知道夫妻永訣人人都一樣地傷懷;像我們這樣的貧賤夫妻,百樣事便能有百種悲哀。 其三:我獨自閑坐愁思萬端,悲歎她困頓的平生和我孤淒的目前;人壽有限,一生能有多少時間!行善的鄧攸沒有兒子,想來想去知道是命中注定;潘嶽寫下哀切動人的悼亡詩篇,可惜死者並不能知情。夫婦同穴的夙願是多麼渺茫,要實現已沒有什麼希望;若打算結緣於來世,更加是虛幻的夢想。我隻有終夜睜著雙眼,苦苦地把她思念;這樣來報答她的厚恩,補償她生前愁眉未展的遺憾。[3]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於公元802年(唐德宗貞元十八年)和元稹結婚 ,當時她二十歲,元稹二十五歲。婚後生活比較貧困,但韋叢很賢惠,毫無怨言,夫妻感情很好。過了七年,元稹任監察禦史時,韋叢就病死了,年僅二十七歲。元稹悲痛萬分,寫了不少悼亡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懷三首》。 第一首追憶妻子生前的艱苦處境和夫妻情愛,並抒寫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謝道韞借指韋氏,以戰國時齊國的貧士黔婁自喻,其中含有對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順遂,這是對韋氏婚後七年間艱苦生活的簡括,用以領起中間四句。“泥”,軟纏。“長藿”,長長的豆葉。中間這四句是說:看到我沒有可替換的衣服,就翻箱倒櫃去搜尋;我身邊沒錢,死乞活賴地纏她買酒,她就拔下頭上金釵去換錢。平常家裏隻能用豆葉之類的野菜充饑,她卻吃得很香甜;沒有柴燒,她便靠老槐樹飄落的枯葉以作薪炊。這幾句用筆幹淨,既寫出了婚後“百事乖”的艱難處境,又能傳神寫照,活畫出賢妻的形象。這四個敘述句,句句浸透著詩人對妻子的讚歎與懷念的深情。末兩句,仿佛詩人從出神的追憶狀態中突然驚覺,發出無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雖然享受厚俸,卻再也不能與愛妻一道共享榮華富貴,隻能用祭奠與延請僧道超度亡靈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情思。“複”,寫出這類悼念活動的頻繁。這兩句,出語雖然平和,內心深處卻是極其淒苦的。 第二首與第一首結尾處的悲淒情調相銜接。主要寫妻子死後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還有,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仆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癡情。苦了一輩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貴中的丈夫不忘舊日恩愛,除了“營奠複營齋”以外,已經不能為妻子做些什麼了。於是積想成夢,出現送錢給妻子的夢境。末兩句,從“誠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說,落到“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於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末句從上一句泛說推進一層,著力寫出自身喪偶不同於一般的悲痛感情。 第三首首句“閑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啟下。以“悲君”總括上兩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沒有多長時間。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嶽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就是命運的安排。潘嶽《悼亡詩》寫得再好,對於死者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等於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嶽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著從絕望中轉出希望來,寄希望於死後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縹緲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愈悲,不能自已,最後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詩人仿佛在對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跡: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 清人蘅塘退士評論《遣悲懷三首》時指出:“古今悼亡詩充棟,終無能出此三首範圍者,勿以淺近忽之。”這樣的讚譽,元稹這三首詩當之無愧
《小寒》元稹 詩詞鑒賞
唐 元稹《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聚茅。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我們平時說的“黃鍾大呂”,是中國古代十二律中的頭兩個音律,黃鍾是對應子月即十一月,大呂對應十二月,所以詩中說“小寒連大呂”。後五句說的是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向),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都說的是陽氣發動後鳥類的活動:大雁開始北遷了,喜鵲開始築巢了,野雞開始鳴叫了。“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兩句說,雖然仍是嚴冬,但離春天正月已經不遠了。
小寒時節的明顯特征是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中國遍刮西北風,天兒真的冷了。還有“畫圖數九”的習俗可別忘了。
誰來幫我賞析一下元稹的幾首詩
一 此詩是詩人離思五首的第4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注釋:取次:走進.
曾經:曾經曆過。曾,副詞。經,經曆。
滄海:古人通稱渤海為滄海。
除卻:除了。
賞析:
首詩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
達了主人公對已經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戀情。它接連用水、用
雲、用花比人,寫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遠,耐人尋
味。
全詩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一、二兩句,破空而來
,暗喻手法絕高,幾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筆意所在。“曾經滄
海難為水”。是從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
)脫化而來。詩句表麵上是說,曾經觀看過茫茫的大海,對那
小小的細流,是不會看在眼裏的。它是用大海與河水相比。海
麵廣闊,滄茫無際,雄渾無比,可謂壯觀。河水,隻不過是舉
目即可望穿的細流,不足為觀。寫得意境雄渾深遠。然而,這
隻是表麵的意思,其中還蘊含著深刻的思想。第二句,是使用
宋玉《高唐賦》裏“巫山雲雨”的典故。《高唐賦》序說:戰
國時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懷王),曾遊雲夢高唐之台,
“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願薦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
“巫山之女”。她別離楚王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
。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楚王旦朝視
之,果如其言,因此就為她立廟號曰“朝雲”。顯而易見,宋
玉所謂“巫山之雲”,——“朝雲”,不過是神女的化身。元
稹所謂“除卻巫山不是雲”,表麵是說:除了巫山上的彩雲,
其他所有的雲彩,都不足觀。其實,他是巧妙地使用“朝雲”
的典故,把它比作心愛的女子,充分地表達了對那個女子的真
摯感情。詩人表明,除此女子,縱有傾城國色、絕代佳人,也
不能打動他的心,取得他的歡心和愛慕。隻有那個女子,才能
使他傾心相愛。寫得感情熾熱,又含蓄蘊藉。
第三句“取次花叢懶回顧”,是用花比人。是說我即使走到盛
開的花叢裏,也毫不留心地過去,懶得回頭觀看。為什麼他無
心去觀賞迎入眼簾的盛開花朵呢?第四句“半緣修道半緣君”
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說他對世事,看破紅塵,去修道的原故,
這是其一。其二,是因為他失去心愛的她,再也不想看別的“
花”了。統觀全詩,不難看出,“取次花叢懶回顧”的原因,
還是因為失去了“君”。“半緣修道”之說,隻不過是遁辭罷
了。
二 春曉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狋兒撼起鍾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此追憶二十年前蒲城戀愛之詩,即《鶯鶯傳》中所述初歡情景及後幽會之情事:"有傾,寺鍾鳴,天將曉,紅娘促去。崔氏嬌啼宛轉,紅娘又捧之而去。……自是複客之,朝隱而出,暮隱而入"。狋兒:小黃狗。《才調集》作"娃",陳寅恪辨其誤。
此類憶雙文之作,頗見眷戀舊情之意。然往事如夢,當日情人早已勞燕分飛,唯此種種溫馨記憶而已。
三 春來頻到宋家東2,垂袖開懷待好風3。
鶯藏柳暗無人語,唯有牆花滿樹紅4。
深院無人草樹光,嬌鶯不語趁陰藏。
等閑弄水流花片,流出門前賺阮郎5。
全部注釋
①此即《鶯鶯傳》中所謂"立綴《春詞》二首"。言"古豔"者,有所諱也。
②宋家東: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餘下全文>>
蘇軾說"元輕白俗"中元稹的詩怎麼個輕法?
對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詩風的一種評語,謂前者輕佻,後者俚俗。
“元輕白俗”。元詩“輕”大概指有些作品“輕佻”、輕薄,如《會真詩三十韻》等豔情詩,這是中唐文學世俗化的表現之一。另外可能也與《鶯鶯傳》 (又名《會真記》)的影響有關。“白俗”指白詩通俗平易。
同意這個.《會真詩三十韻》:
微月透簾櫳,螢光度碧空。遙天初縹緲,低樹漸蔥蘢。
龍吹過庭竹,鸞歌拂井桐。羅綃垂薄霧,環佩響輕風。
絳節隨金母,雲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會雨蒙蒙。
珠瑩光文履,花明隱繡櫳。寶釵行彩鳳,羅帔掩丹虹。
言自瑤華浦,將朝碧帝宮。因遊李城北,偶向宋家東。
戲調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蟬影動,回步玉塵蒙。
轉麵流花雪,登床抱綺叢。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
眉黛羞頻聚,朱唇暖更融。氣清蘭蕊馥,膚潤玉肌豐。
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光珠點點,發亂綠鬆鬆。
方喜千年會,俄聞五夜窮。留連時有限,繾綣意難終。
慢臉含愁態,芳詞誓素衷。贈環明運合,留結表心同。
啼粉流清鏡,殘燈繞暗蟲。華光猶冉冉,旭日漸曈曈。
警乘還歸洛,吹簫亦上嵩。衣香猶染麝,枕膩尚殘紅。
冪冪臨塘草,飄飄思渚蓬。素琴鳴怨鶴,清漢望歸鴻。
海闊誠難度,天高不易衝。行雲無處所,蕭史在樓中。
元和已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韓愈,學苦澀於樊宗師;歌行則學流蕩於張籍;詩章則學矯激於孟郊,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俱名為元和體。大抵天寶之風尚黨,大曆之風尚浮,貞元之風尚蕩,元和之風尚怪也。
李肇提出元稹詩章“淫靡”,那麼“淫靡”的本義到底是什麼呢?元稹詩章“淫靡”又是指什麼呢?因為詩章既包括內容,又包括語言形式。說元稹詩章“淫靡”,是指元稹詩歌的內容,還是指元稹詩歌的語言,亦或是兼而有之?由於元稹曾作過“豔詩”,並且影響很大,人們首先把“淫靡”和“豔詩”的聯係起來。如周勳初先生就認為:“說元詩‘淫靡’,主要指內容而言的;……可見十體之中,五、七言今體豔詩和五、七言古體豔詩發生的影響尤為巨大,所以《國史補》中標舉‘淫靡’二字,用來概括元詩的特點。”[1]周勳初先生又引杜牧《李戡墓誌銘》中李戡的話加以強調。按周先生之意,元稹詩章獲得“淫靡”聲名乃因為其“豔詩”,“淫靡”乃針對元稹詩的內容而言的。
要弄清元稹詩章“淫靡”的具體內蘊,不得不提到杜牧、李玨,因為除了李肇的評價外,唐杜牧和李玨也都曾評價過元稹的詩章,並且,杜牧、李玨二家的評價一出,後人往往引用他們的話來貶低元稹的詩。杜牧、李玨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和帶著什麼樣的心態去評價元稹的呢?他們的話真的能夠用來說明元稹詩章“淫靡”是指元稹詩的內容嗎?如若“淫靡”不是指元詩的內容,那又是指什麼呢?
為此,有必要就李肇、杜牧、李玨與元稹的關係做一番考論,看看實際情況若何;再就“淫靡”的具體義蘊作一番溯源性探析,再看看元稹同時代的人及後人對元詩的評價;由於人們易把元稹“豔詩”與“淫靡”掛起鉤來,因此,同樣有必要對元稹“豔詩”的實情作一番考證;最後就元稹詩章的語言實際情況作一分析,以明確“淫靡”的具體所指。
一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李肇、杜牧、李玨對元稹詩歌評價實情考辨
首先考察李肇對元稹詩歌的評價。
李肇,史書記載不多。我們從現存資料可知其與元稹生活在同一時代,並且同在朝廷做官。考察李肇與元稹的關係,李與元相互關係還不錯,或許還可以說李肇與元稹是相知的。何以見得?這可從元稹密友李景儉“醉酒罵宰相”一事的前因後果中探知。
長慶元年(821年)二月,元稹為中書舍人、翰林承旨學士,穆宗常向元稹“訪以密謀”,深得寵幸,隨時......餘下全文>>
出自元稹的詩歌有哪些
出自:唐代詩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賞析:東晉大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後真隱士不多,要大發“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的感慨了。曆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
元稹詩《行宮》中“宮花寂寞紅”的上一句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也指帝王出京後臨時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另外還有元稹作的一首同名唐詩:
寥落古行宮,
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
閑坐說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