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五首《詩經》裏的詩並賞析,及對其理解。
1、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2、擊鼓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3、·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4、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5、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以上五篇均是《詩經》中的著名章節。
《詩經》是產生於中國奴隸社會末期的一部詩集。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詩歌305首,除此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六篇。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麵貌。
《詩經》作者佚名,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最初隻稱為“詩”或“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詩經》按《風》、《雅》、《頌》三類編輯。
要一篇很經典的詩經解析,語言優美= =
詩經·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賞析】
由於孔子曾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經學家便將《詩經》的每首詩都套上“思無邪”的靈光圈,致使一部《詩經》競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書。如本篇《子衿》,《毛詩序》認為“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修焉”。孔穎達疏進一步解釋說:“鄭國衰亂不修學校,學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陳其留者恨責去者之辭,以刺學校之廢也。經三章皆陳留者責去者之辭也。”可是我們在詩中實在看不出什麼“學校廢”的跡象。朱熹指出:“此亦淫奔之詩。”(《詩集傳》)倒是看出這是男女相悅之辭,糾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說。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采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隻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隻有一天不見麵,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麼漫長。
近人吳闓生雲:“舊評:前二章回環入妙,纏綿婉曲。末章變調。”(《詩義會通》)雖道出此詩章法之妙,卻還未得個中三昧。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如在目前。這種藝術效果的獲得,在於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表現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劃她的心理活動上,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問、又不見影兒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獨白。兩段埋怨之辭,以“縱我”與“子寧”對舉,急盼之情中不無矜持之態,令人生出無限想像,可謂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內心獨自,則通過誇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可謂因誇以成狀,沿飾而得奇。心理描寫手法,在後世文壇已發展得淋漓盡致,而上溯其源,本詩已開其先。所以錢鍾書指出:“《子衿》雲:‘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薄責己而厚望於人也。已開後世小說言情心理描繪矣。”(《管錐編》) (陳如江)
詩經賞析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
宜其家人。
《桃夭》屬於漢唐古典舞,表現了姑娘待嫁的心情。詩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拿鮮豔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麗,看過這樣的舞蹈不禁眼前會不浮現出一個象桃花一樣鮮豔,象小桃樹一樣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極有層次:由花開到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變化,與桃花的生長相適應,自然渾成,融為一體。
正如詩經中《桃夭》所展現的一樣逃之夭夭,灼灼其華。整個作品中完全展現了待嫁女子的羞澀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全詩分為三章。第一章以鮮豔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嬌媚。人們常說: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所以說這裏是第一個用花來比美人,並不為過。自此以後用花、特別是用桃花來比美人的層出不窮,如魏阮籍《詠懷詩》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唐崔護《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宋陳師道《菩薩蠻》詞:“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他們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貶之為庸才、蠢才,但他們無不受到《詩經》這首詩的影響,隻不過影響有大小,運用有巧妙而已。這裏所寫的是鮮嫩的桃花,紛紛綻蕊,而經過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興奮又羞澀,兩頰飛紅,真有人麵桃花,兩相輝映的韻味。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歡樂熱烈的氣氛。這種場麵,即使在今天我們還能在農村的婚禮上看到。第二章則是表示對婚後的祝願。桃花開後,自然結果。詩人說它的果子結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著新娘早生貴子,養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葉的茂盛祝願新娘家庭的興旺發達。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茂密成蔭,來象征新嫁娘婚後生活的美滿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頌辭!朱熹《詩集傳》認為每一章都是用的“興”,固然有理,然細玩詩意,確是興中有比,比興兼用。全詩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極有層次:由花開到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變化,與桃花的生長相適應,自然渾成,融為一體。。
隨著充滿待嫁少女夢幻氣息的漢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整個舞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舞者妙曼的身姿為觀眾塑造了如同小桃樹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們輕盈跳躍著,如同桃之精靈一般,整個舞蹈充斥著一種喜氣洋洋,讓人快樂的氣氛。取自《詩經》的舞曲《桃夭》中待嫁少女豔若桃李的麵容讓觀眾仿佛置身於四月盛開的桃林之中,妙齡少女們嬉戲玩鬧著,少女的清脆笑聲伴著桃花的香味撲麵而來,充滿著生機活力的舞姿如同枝頭桃花般在這美麗的世界怒放。
粉絹白衣和粉嫩的妝容,待嫁少女那嬌羞的眼神,掩麵時流露出的女兒家的羞澀……被舞者們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繹,伴著的曲調如行雲流水般素潔高雅,緊跟而後的快板卻表現了少女們獨有的調皮與活潑,明媚的眼眸、紅撲撲的少女羞臉龐伴著那身桃色絹裳,觀者無一不被這桃樹精靈所吸引。
舞者們揮舞著桃色透明的衣袖,粉紗翩翩,在一片片桃花花瓣中蘊藏著的是少女們對於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與期盼:“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美麗如桃花的少女對於未來的美好生活,有著最最美好的想象。
我作為外國語文娛部部長,在迎接學院50年校慶之際,選擇了《桃夭》作為表演節目。在排練過程中我作為這支舞的負責人,對《桃夭》有著更加深刻的體會。
作為漢唐古典舞標誌性的動作——拋袖和翹首折腰在《桃夭》中頻頻出現,在舞者們翹首折腰的動作中,少女們一顰一笑被刻畫的淋漓盡致,更讓人感受到了獨屬於少女的那種嫵媚,就像四月盛放的桃花,在舞動中讓人嗅到了春的氣息。
“翹首折腰”這一動作表現在以舞袖、折腰為主題動作的藝術舞蹈中,注重腰功與袖式的變化, 以柔軟的腰功顯示舞蹈魅力。隨時有快節奏的技巧表演昂揚的氣勢, 但其基調是柔美輕捷長, 色彩明麗, 極少萎靡, 頹廢的情緒。以《桃夭》、《踏歌》為代表的漢代舞蹈具有上述的風格特征, 一方麵體現了漢代興盛向上的時代氣息, 另一方麵也是表現了這類舞蹈的主要觀眾———皇室貴族、文人文士的欣賞趣味與審美要求。
在服裝的製作上,我們以原版的服裝作為模板,花費了1300元做了衣服,可以說幾乎和原版裏的衣服一樣,一手是水袖,一手是手絹,但排起舞來,水袖和手絹並不是十分容易就可以甩上去的,其實還要求舞者手臂的力量和技巧。並且這個舞蹈排練起來對隊形和前後間距的控製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偏台和站錯位置的現象。並且在個人技巧方麵也要求很高,尤其對主舞的要求更是很高,無論對身形,還是柔韌度和個人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音樂上,伴奏和旋律充滿了唐代時期的特征。很有漢唐時期的宮廷特征。
詩經蒹葭的賞析及感受。跪求啊!
“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謂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於是幽幽情思,漾漾於文字之間。吾嚐聞弦歌,弦止而餘音在耳;今讀《蒹葭》,文止而餘情不散。
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隨風而蕩,卻止於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思緒無限,恍惚飄搖,而牽掛於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為物,瞬息消亡。佛法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情之為物,虛幻而未形。莊子曰:樂出虛,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氣津液從地而生,薄以寒氣則結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於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堅。故曰“未晞”,“未已”。雖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終受其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係著,所謂伊人。然在水一方,終不知其所在。賈長江有詩雲:“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夫悅之必求之,故雖不知其所蹤,亦涉水而從之。曰“溯洄”,曰“溯遊”,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險阻彎曲,言求索之艱辛,真可謂“上窮碧落下黃泉”。然終於“兩處茫茫皆不見”,所追逐者,不過幻影雲霧,水月鏡花,終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觸之,卻遙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斷弦之音,鏗鏘而悠長。癡人耶?夢境耶?每讀到此,不由喜《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55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曆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毛詩序》雲:“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今人蘇東天在《詩經》辨義衝闡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製。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臍’、‘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低’。‘水中讓”,意思是治國有希望。”二是“招賢”說。姚際恒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謂:“征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三是“愛情”說。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雲、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如自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於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木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於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征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裏,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穀(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層次結構】
此詩三章重疊,各章均可劃分為四個層次:
首二句以蒹葭起興,展現一幅河上秋色圖: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蘆葦蒼蒼,露水盈盈,晶瑩似霜。這境界,是在清虛寂寥之中略帶淒涼哀婉色彩,因而對詩中所抒寫的執著追求、可望難即的愛情,起到了很好的氣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詩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尋河對岸的“伊人”。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絕不通,意味著追求艱難,造成的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雖望穿秋水、執著追求,但“伊人’嘟飄渺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蕩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
以下四句是並列的兩個層次,分別是對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境界的兩種不同情景的描述。“溯洞從之,道阻且長”,這是述寫逆流追尋時的困境:艱難險阻無窮,征途漫漫無盡,示意終不可達也。“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這是描畫順流追尋時的幻象:行程處處順暢,伊人時時宛在,然而終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順流,百般追尋,執著之意可見;不是困境難達,就是幻象難近,終歸不得,悵恫之情愈深。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體而充分的展現。
全詩三章,每章隻換幾個字,這不僅發揮了重章疊句、反複吟詠、一唱三歎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末烯”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征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淚”,再到“在水之浚”,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抵”,再到“宛在水中址”,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征著伊人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濟”,再到‘值阻且右”,則是反複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執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這是《詩經》衝的民歌常用的表現方法。
【內容述評】
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麼,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
然而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造意境。意境是一種格局、一種結構,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結構是:追尋者——河水——伊人。由於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於阻隔,所以凡世間一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裏發生同構共振和同情共鳴。
由此看來,我們不妨把《蒹葭》的詩意理解為一種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達社會人生中一切可望難即情境的一個藝術範型。這裏的“伊人”,可以是賢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業、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聖境、仙界;這裏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塹,可以是宗法、禮教,也可以是現實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礙。隻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現和表現天地。如此說來,古人把蒹葭解為勸人遵循周禮、招賢、懷人,今人把它視作愛情詩,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儀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執其一而否決其他,因為它們都包蘊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義之中。
自然,當我們處在與“在水一方”類似的境遇時,應當欣賞的是它的銳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觀失望。
這首詩以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詩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體現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霧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紗。她一會出現在水邊,一會又出現在水之洲。尋找不到,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情正如螞蟻爬一般癢,又如刀絞一般痛。就象我們常說的“距離產生美感”,這種美感因距離變的朦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麵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裏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發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彩畫。 詩的每章開頭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讚歎,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征,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複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詩每章的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它既點明了季節與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淒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麵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 王夫之《薑齋詩話》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這首詩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的一個撲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體現。總之,《蒹葭》詩的豐富美感,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頗值得我們重視和予以認真的探討。
【藝術特色】
《蒹葭》是詩經中最優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點,集中體現在事實虛化、意象空靈、整體象征這緊密相關的三個方麵。
一、事實的虛化
一般說來,抒情詩的創作是導發於對具體事物的感觸,因而在它的意境中,總可看到一些實實在在的人事場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卻似乎故意把其中應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虛化了。追尋者是 什麼人?他為什麼而追尋?我們不知道;被追尋的“伊人”是什麼 身份?為什麼他那麼難以得到?我們也不知道;以至於連他們是 男是女也無從確認。特別是“伊人”,音容體貌均無,一會兒在河的上遊,一會兒在河的下遊,一忽兒在水中央,一忽兒在水邊草地,飄忽不定,來去渺茫,簡直令人懷疑他是否真有實體存在。無疑,由於追尋者、特別是被追尋者的虛化,使整個追尋人物、追尋事件、追尋內容都變得虛幻願隴起來;然而也正是由於這事實的虛化、膜猶,詩的意境才顯得那麼空靈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靈
實際上,詩中所描述的景象,並非目之所存的現實人事,而是一種心家。這種心象,也不是對曾經閱曆過的某件真事的回憶,而是由許多類似事件、類似感受所綜合、凝聚、虛化成的一種典型化的心理情境。這種心理情境的最大特點,是不粘不滯、空靈多蘊。“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就是這種空靈的心理情境的藝術顯現。在這裏,由於追尋者和被追尋者的虛化,那看來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險阻,乃至逆流、順流的追尋路線,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諸種地點,也都成了虛擬的象征性意象。對它們均不可作何時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則,伊人既在河的上遊又在河的下遊就自相矛盾,連兩個人何以都不渡過河去也成了問題。《蒹葭》的成功,就在於詩人準確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創造出似花非花、空靈蘊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詩的意境呈現為整體性象征。
三、意境的整體象征
詩的象征,不是某詞某句用了象征辭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體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難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從之,道阻且長”的困境和“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們可能經常受到從追求的興奮。到受阻的煩惱、再到失落的惆悵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禮,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奮戰多痛苦或順流而下空歡喜的情感衝擊;讀者可以從這裏聯想到愛情的境遇和喚起愛情的體驗,也可以從這裏聯想到理想、事業、前途諸多方麵的境遇和喚起諸多方麵的人生體驗。意境的整體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難以窮盡的人生哲理意味。王國維曾將這首詩與曼殊的〔蝶戀花〕“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相提並論,認為它二“最得風人情致”,這顯然是著眼於它的意境的人生象征意蘊。
事實的虛化、意象的空靈和意境的整體象征,是一個問題的三個層麵。從事實虛化到意象空靈,再到整體象征,這大致上就是象征性詩歌意境的建構過程。
【參考資料】
異人異境,使人欲仙。(明?鍾惺《詩經評點》)
此自是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詩。“在水之循”,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遊”兩番摹擬,所以寫其深企願見之狀。於是於下一“在”字上加一“宛’牢,遂覺點睛欲飛,人神之筆。(清?姚際恒《詩經通論》)
細玩“所謂”二字,意中之人難向人說,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詞。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跡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詩人之旨甚遠,固執以求之抑又遠矣。(清,黃中鬆《詩疑辨證》)
三章隻一意,特換韻耳。其實首章已成絕唱。古人作詩,多一意化為三疊,所謂一唱三歎,佳者多有餘音。(清?方玉潤(詩經原始》)
詩境頗似象征主義,而含有神秘意味。(陳子展《詩經直解”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徊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帷》:“一方,難至矣。”按(漢廣):“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陳啟源(毛詩稽古編?附錄脫之曰:“夫悅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悅益至。”二詩所賦,皆西洋浪漫主義所謂企慕(撫恤11汕t)之情境也。古羅馬詩人桓吉爾名句雲;“望對岸而伸手向往”,後世會心者以為善道可望難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國古民歌詠好事多極障,每托興放深水中阻。但丁《神曲減寓微旨放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滄海。近代詩家至雲:“歡樂長在河之彼岸。”……(錢鍾書惜錐編)》之,歎之,怨之,哭之!
關於:詩經的名句賞析
《詩經》名句賞析 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譯:魚鷹和鳴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麗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對象。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國風·秦風·蒹葭》
譯:河邊蘆葦青蒼蒼,晶瑩露珠結成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蓓蕾綴滿枝杈,鮮豔明麗一樹桃花。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晶瑩如水眼波妙。
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王風·黍離》
譯:了解我的人,說我心中憂愁;不了解我的人,以為我有什麼要求。高遠的蒼天啊,我怎麼會是這樣?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國風·鄭風·子衿》
譯: 青青的是他的衣領,日日縈繞在我心裏。
7、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還他美玉。
8、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譯:當初離家去遠方,楊柳飄揚春風蕩。如今歸來奔家鄉,雪花紛飛漫天揚。
9、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裏,還有什麼不高興呢?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國風·衛風·淇奧》
譯:這個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隻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譯: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
譯: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瓊漿玉液報答。這哪裏能算報答,隻是為了彼此永遠相好。注:《木瓜》本來就是表達男女愛慕之情的。
14、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譯:沒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終的。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
15、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
16、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國風·邶風·擊鼓》
譯:我會牽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7、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國風·陳風》
譯:月亮出來,如此潔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動人。
18、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國風.魏風.碩鼠》
譯:大老鼠啊大老鼠,別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顧。發誓要離開你,到那舒心地。
(這裏把剝削階級比作老鼠)
19、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小雅。鴻雁。斯幹》
譯:溪澗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20、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詩經.國風.邶風.柏舟》
譯: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沒洗的髒衣裳。靜下心來思前想,隻恨想飛無翅膀。
21、皎皎白駒,在彼空穀,生芻一束,其人如玉。《詩經.小雅.白駒》
譯:皎潔的白色駿馬,在空寂的山穀 。它咀嚼著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2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餘下全文>>
《詩經選》的賞析?
一
祖國的文學遺產使我們感到自豪,不僅因為它曆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因為它豐富燦爛,有優秀的傳統,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標誌著中國文學史的光輝的起點和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源頭。
《詩經》裏的三百零五篇作品代表兩千五百年前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創造。《詩經》以外的“逸詩”往往是些零章斷句,又多偽托,遠不如《詩經》裏的作品重要。
這些作品,積累到三百零五篇,編定成一部總集,大約在紀元前六世紀中。《左傳》所記吳國季劄到魯國觀樂時,魯國為季劄所歌各國風詩的次第,和今本《詩經》是相同的。而“詩三百”一語不止一次出於孔子之口,見於《論語》書中。可見在孔子時代《詩經》裏的篇數和今本也是差不多的。季劄觀樂的事在公元前五四四年,正當孔子的幼年。文學史家假定在那時候已經有了和今本大致相同的《詩經》通行本,是可信的。至於《詩經》這個名稱,當然起於這部總集成為儒家的經典以後。我們現在仍叫這部書為《詩經》,不過是依照習慣,沿用舊稱,並非將它看作“聖賢”的著作,或表示它和一般的詩歌總集有何區別。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雅頌是從音樂得名。風是各地方的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的意思。古人說“秦風”、“魏風”、“鄭風”如同今人說“陝西調”、“山西調”、“河南調”。“風”字的意思就是聲調。
《詩經》有十五國風。其中邶、、衛三風實際都是衛國一國的風。《周南》、《召南》都是“南國”之風。這裏所謂“南國”泛指洛陽以南直到江、漢的廣大地域。全部風詩產生的地域不出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及湖北北部。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認為的正聲叫作雅樂,正如周人的官話叫作雅言。雅字也就是“夏”字,也許原是從地名或族名來的。雅樂又分為大雅、小雅兩個部分。“大”“小”之別向來沒有圓滿可信的解釋。可能原來隻有一種雅樂,無所謂大小,後來有新的雅樂產生,便叫舊的為大雅,新的為小雅。 《詩經》裏的《大雅》全部產生於西周,《小雅》裏兼有東周的詩。
《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樂歌。近人王國維《說周頌》道:“頌之聲較風雅為緩”,因為頌詩多無韻,不分章,篇製短小,而根據《儀禮》知道奏一首頌的時間是很長的,這些現象都可以用聲緩來解釋。聲緩可能是頌樂的一個特點。清人阮元《釋頌》說頌字就是“容”字,容就是“樣子”,頌樂是連歌帶舞的,舞就有種種樣子,因為有這一特點所以叫作頌。這一說近人采取的比較多,但是頌中雖有舞曲,其全部是否為舞曲尚無從證明。所以阮說隻是可供參考的一種假說。(容字也有舒緩的意義,讀頌為容,可以助成王說。)
頌詩分《周頌》、《商頌》、《魯頌》。《商頌》大約是公元前八、七世紀之間宋國的詩,《魯頌》是公元前七世紀魯國的詩,體裁風格受了《風》《雅》的影響,和《周頌》不同。
綜上所說,風、雅、頌是音樂上的分類。 《墨子?公孟篇》道:“儒者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史記?孔子世家》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詩經》和音樂關係密切,是無可懷疑的。
二
三百零五篇中大部分是各地民間歌謠,小部分是貴族的製作。歌謠的采集方法,先秦書中沒有明確的記載。漢朝人卻作過一些說明。《漢書?食貨誌》說:“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於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這是說周朝負責采詩的人是“行人”之官。何休《公羊傳注》卻說:“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民間采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這是說國家為了采集歌謠還養了大批的人。這些大概都是根據漢朝樂府采詩的情形所作出的想像,周人是否有一套采詩製度還是疑問。漢人所想像的情形也是可能有的,但我們以為各國的歌詩聚集到周天子的朝廷,更可能由於諸侯的進獻。《論語》和《左傳》有列國之間贈樂的記載,諸侯進獻土樂於天子也應該是可能有的事。《左傳?襄公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晉悼公)以師悝、師觸、師蠲(三人都是鄭國的樂師),歌鍾二肆(三十六鍾),及其罄,女樂二八(女子能奏樂者十六人)。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晉國是諸侯盟長的地位,可以得鄭國贈送音樂,以周天子的地位,列國向他獻樂該不是希有的事。從上引這段記載,更可注意的是樂師可以送給別國。樂師本是掌管音樂的官兒和專家,他們以歌詩誦詩為職業。他們不但熟悉本國的歌謠,還可能是本國采詩工作的負責人或參加者。這些人除了被送給別國之外也能夠自由到別國去,如《論語?微子》篇記載著魯國的“太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摯、幹、繚、缺都是樂人的名字。樂師們往來於列國,就幫助了各國樂章的傳播,他們聚集到王廷,也就使得各國的歌詩彙集於王廷了。
貴族製作的詩,或是為了諷諫與歌頌,或是為了典禮。《國語?周語上》說周厲王“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邵公諫道:“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晉語》六記範文子的話,也提到“在列者獻詩”。《毛詩?卷阿傳》也說:“王使公卿獻詩以陳其誌。”這些由公卿列士做了獻上去的詩都是為了“陳誌”,陳誌不外諷諫和頌美。此外,遇有祭祀、出兵、打獵、宮室落成等事,往往要奏樂唱詩,這類典禮的詩大概出於天子左右的巫、祝、瞽、史之手。
詩的傳授者最初是樂官。古代貴族所受教育以詩樂為先,而掌教者就是樂官。《周禮?春官太師》:“太師掌六律六同……教六詩,曰風、賦、比、興、雅、頌。”《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這些話都說明樂官兼管教育,他們是詩學老師。到孔子時代,學術、教育出於私門,仍然以詩為教學的重要科目。
古時貴族階級學詩有其實用的目的,詩和禮樂不能分,禮樂是貴族階級生活的重要部分。除了上文說到的諷諫與頌美要用詩,典禮要用詩而外,日常生活中還常常要借詩和音樂來表示情意,其作用幾乎等於語言的一部分。《周禮?大司樂》說:“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這便是以歌辭來表達情意。《荀子?樂論》道:“君子以鍾鼓道誌”,也是說貴族階級要用“樂語”來表達情意。以樂歌相語大概由來很古,初民生活中男女戀愛就是要用音樂歌唱來交流情感的。這種風俗至今還存留著。古時貴族階級借詩言誌,在外交場合尤其不可少。《左傳》、《國語》記載外交上賦詩的事很多,有時隻是酬酢,有時完全借詩句辦交涉。例如《左傳?文公十三年》載鄭君和魯君會於地,鄭君這時要和晉國修好,希望魯君為他到晉國去說情。在宴會時鄭大夫子家賦《小雅?鴻雁》這篇詩,取這詩第一章侯伯哀恤鰥寡,劬勞於野的意思,暗示需要魯國哀恤,代鄭國往晉國關說,魯大夫季文子答賦的詩是《小雅?四月》,取首章行役腧時,思歸祭祀的意思,表示拒絕。子家又賦《酈風?載馳》的第四章,取其小國有急難,盼望大國援助的意思。季文子又答賦《小雅?采薇》的第四章,取其“豈敢定居”的意思,表示允許為鄭國奔走。這一場交涉,兩方全借賦詩示意。從這類的記載可以知道春秋時貴族階級學濤的用處。孔子是強調學詩的,他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又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夫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這是說學詩除了幫助言語還有更廣泛的用途。
孔門重詩學,孔子以後的儒者也都諷誦和弦歌“詩三百”,他們談道說理也常常引詩為證。對於詩的解釋也有所傳授。他們用詩說詩也和賦詩一樣,是斷章取義的,他們對於詩義的了解並不完全正確。不過他們對於“詩三百”本文的記誦保存是有功的。否則在詩樂分離之後,這些作品會不會散失,能不能流傳,是很成問題的。
《周頌》產生於西周前半,《大雅》中從西周初到西周末的詩都有。這兩部分的詩在《詩經》中時代較早,性質相近。《周頌》多屬祭祀詩,《大雅》裏也有不少祭祀詩,《周頌》裏多數是周人歌頌祖先的詩,《大雅》裏也不少。一般地說,這些詩的藝術價值遠不如《國風》和《小雅》,但也有一些值得重視的篇章。《周頌》裏春夏祈穀、秋冬報賽的祭歌往往陳述農功,有關於農業生產的比較細致的描寫,如《載芟》篇開端九句:
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亞侯旅,侯強侯以。有其,思媚其婦。
這是說除去草木,將土耕得散鬆鬆地。上千對的人一齊耘田,高田低田都有人耕作著。父、子、兄、弟,一個個筋強力壯,勁頭兒挺足。送飯的鬧鬧嚷嚷地來了,都是些漂亮的娘兒們。這是大規模集體勞動的場麵,以簡短的文字描繪出複雜的動態,正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特色。又如《良耜》篇寫收獲的場麵道:
獲之,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這一節的大意是說:刷刷地收割,多多地堆積。堆得像牆一般高,梳篦一般密。上百的穀倉裝滿了。女人孩子都得到了休息。這裏也是以寥寥幾句展示巨幅圖景,給人深刻的印象。
敘事詩是《大雅》裏的突出部分之一。《綿》、《生民》、《公劉》三篇是其中更突出的部分。《生民》歌詠周始祖後稷的靈跡和功德,在那些神話化的敘寫中反映周人對於這一傳說人物的熱愛,因為相傳他是農業的發明者。
誕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寅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寅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後稷呱矣。實覃實訐,厥聲載路。
這一章寫後稷被棄而不死的神異。最初得牛羊喂乳,最後得鳥類覆翼,當群鳥飛去的時候,後稷開始啼哭,聲滿道路。這些敘寫,簡潔而生動。三千年前的文學語言已經如此精煉,簡直使人不得不驚異了。本篇寫後稷試種瓜、豆、禾麻等莊稼:
藝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麻麥,瓜瓞唪唪。
寫後稷後來種穀的成績:
實方實苞,實種實,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
這裏有豐富多變化的形容詞。此種對於莊稼的鄭重的描寫,反映古人對於掌握農業技術的喜悅。
《公劉》篇寫周人由邰到豳的一次移民,從準備起程寫到定居營建。關於觀測地形、經營官室、分配田畝、君臣宴飲,以及水利、軍製,甚至鍛冶等事都有敘寫。
陟則在,複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容刀。
掛著佩刀,上下山原。這就是勤勞的移民領袖公劉的形象。
於時處處,於是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這就是開始得到安居的大眾,歡樂笑語的生活圖景。
《綿》是寫周人在古公□父率領下,由豳遷到岐下的又一次移民。詩共九章,從遷岐、授田、築室直寫到對外族的鬥爭。第三章寫岐下土地的肥沃道:
周原朊朊,堇荼如飴。
連苦菜都長得像糖一樣甜,見得水土之美,真是善於形容了。第五、六章寫開始建築的情形道:
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抹之□□。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鼓弗勝。
敲起大鼓本是為了鼓勵勞動,但是百堵之牆同時並起,盛土、倒土、持土、削土的聲音把鼓聲都壓下去了。讀了這一段,那場地上眾多的勞動者和十分起勁的勞動的場麵一下子就像在讀者眼前出現。這真是有聲有色的文字。
此外還有《皇矣》、《大明》兩篇,記文王、武王的武功。五篇聯起來便成為一部周人建國的曆史。這都是《大雅》中較早的作品,大約產生於周成王時。這些敘事詩也許是祭祀時頌祖之歌,《生民》篇就有人說是郊祀以後稷配天的樂辭。上述三篇雖是歌頌祖德,歌頌英雄,卻反映了人民的創造力量、人民的智慧和人民的勞動熱情。詩的動人之處就在於此。
西周到夷王、厲王以後,政治腐朽,外患嚴重。產生了一些士大夫抱怨或譏刺王室的詩,如《板》、《蕩》、《抑》、《桑柔》、《瞻印》、《召曼》等篇(厲、幽兩代產品),暴露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反映了社會的混亂與人民的怨恨。這些詩也是《大雅》裏重要的部分。為了方便,在下章和《小雅》裏的同類的詩合並起來談。
[www.lishi5.com]
賞析詩經中的一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國風.周南.關雎)這是《詩經》中第一首詩的第一章節.開頭兩句是借眼見之景物起興,然後引出詩人要說的事物,如朱熹所說,“興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後麵兩句便是詩人想要說的具體事物。雖然這四句的手法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它物”和“所詠之詞”結合的是那樣的完美,那樣的貼切。從雙棲雙飛的雎鳩,到男女之間的愛戀;從耳聞雎鳩歡唱,到目迎姑娘采摘荇菜的倩影;從意境到現實,如行雲流水,過度的自然流暢,不由得便會令人產生出美妙的遐想。
更值得一提的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兩句詩,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雖然有些人並不知道它的來由,但是,當人們對一些美好事物產生追求欲望時,它就像一句口頭禪,時常被人們掛在嘴邊上。類似這種成為現代語中不可或缺的詩句,在《詩經》中還有很多,在以後的文中再和大家共同探討。
詩經中的名句賞析
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詩經·衛風·淇奧》。《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隻稱做《詩》,儒家把它尊為經典,故稱作《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有十五國風,《雅》有《大雅》《小雅》,《頌》有《周頌》《魯頌》《商頌》。 ①[切、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製成器物,引申為學問上的商討研究。 ②[琢、磨]本義指製玉器時精細加工,比喻對德行或文章修飾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報③之以瓊瑤④。
出自《詩經·衛風·木瓜》。①[投]這裏指贈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福]回贈。 ④[瓊瑤]美玉。
3.風雨如晦①,雞鳴不已②。
出自《詩經·鄭風·風雨》。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呦呦①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出自《詩經·小雅·鹿嗚》。①[呦呦(yōuyōu) ]鹿嗚聲。
5.兄弟鬩①於牆,外禦其侮。
出自《詩經·小雅·棠棣》。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爭吵,但對外來的入侵和侮辱卻共同抵禦。①[鬩(xì)]爭吵。
6.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詩經·小雅·車舝(轄)》。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
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詩經·小雅·鶴嗚》。
8.戰戰兢兢,如臨①深淵,如履②薄冰。
出自《詩經·小雅·小旻》。 ①[臨]來到。 ②[履]踩,走。
9.出自幽穀①,遷於喬木。
出自《詩經.小雅·伐木》。①[幽穀]深穀。
10.靡①不有初,鮮②克③有終。
出自《詩經·大雅·蕩》。①[靡]沒有誰。 ②[鮮(xiǎn)]少。 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沒有誰向善沒有一個開始,但很少能堅持到底。
《詩經 漢廣》的賞析
《詩經 漢廣》的賞析:
這是一首戀情詩。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麵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關於本篇的主旨,《毛詩序》所說讚文王“德廣所及也”,並不足據,《文選》注引《韓詩序》雲:“《漢廣》,說(悅)人也。”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進而發揮曰:“夫說(悅)之必求之,然唯可見麵不可求,月慕說益至。”對詩旨的闡釋和詩境的把握,簡明而精當。“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是體現詩旨的中心詩句;“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重疊三唱,反複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在水一方的“遊女”,瞻望勿及,企慕難求的感傷之情。魯齊韓三家詩解“遊女”為漢水女神,後頗有從者,這給本詩抹上了一層人神戀愛的色彩。不過一部《詩經》,總體落實在現實人生,“十五國風”,皆為歌唱世俗情感的民間歌謠,因此似乎沒有必要將此詩與神話傳說聯係起來。
從外部結構看,《漢廣》全篇三章,前一章獨立,後二章疊詠,同《詩經》中其他重章疊句的民歌,似無差異。但從藝術意境看,三章層層相聯,自有其詩意的內在邏輯。可析而為二。
首先,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方玉潤曾寫道:“首章先言喬木起興,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為題正麵;三兼言刈蔞,乃采薪餘事”(《詩經原始》)。方氏由此把《漢廣》詩旨概括為“江幹樵唱”,否定其戀情詩的實質,仍不免迂闊;但見出起興之句暗示了采樵過程,既有文本依據,也是符合勞動經驗的。
其次,從結構形式看,首章似獨立於二、三兩章;而從情感表現看,前後部分緊密相聯,細膩地傳達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滅,這一曲折複雜的情感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詩篇於此未作明言,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讓讀者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遊女,不可求思”置於首位,那麼,“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也表現得更為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於是由現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二、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癡情的幻境:有朝“遊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遊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癡情而執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複唱,已是幻境破滅後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總之,詩章前後相對獨立,情感線索卻曆曆可辨。
《詩經 漢廣》全文: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之子於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之子於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詩經代表作《蒹葭》賞析
《蒹葭》是一首意境美好,千古流傳的詩歌。這首詩篇幅簡短,卻意味深長,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永恒的藝術魅力,曆來備受人們的讚賞。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就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台灣著名小說家瓊瑤曾根據這首詩的意境創作了言情小說《在水一方》和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歌詞。《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500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先簡單介紹一下《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的詩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稱“詩三百”。我們談到《詩經》,就少不了要提到詩經六義。詩經六義指風、雅、頌、賦、比、興。其中風、雅、頌是詩的不同體製,賦、比、興是詩的不同表現手法。《詩經》共分風、雅、頌三個部分(包括十五國風、大雅、小雅、周頌、魯頌、商頌)。風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區域朝會宴飲所用詩歌,頌多為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穀(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對這首懷人詩,眾說紛紜。大多數人認為詩人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是寫愛情;也有人說是詩人借懷友諷刺秦襄公不能禮賢下士,致使賢士隱居、不肯出來做官;也有人說詩人就是隱士,此詩乃明誌之作。我們細細品味,詩中並未明確顯示男女戀情,況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難判定。說它是諷刺詩則更無根據。因此,我們隻把“伊人”視為詩人所敬仰和熱愛的人,至於是男是女,且不論及。曆來的文人墨客也更願意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詩,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麼,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此首詩詞還有一種含蓄之美,詩人並未直接寫到自己如何想念伊人,卻很巧妙的將自己尋找的焦急心情表露無疑,間接的將自己可見而不可求,剪不斷,理還亂的愁腸寸斷,無限悵惘的苦澀刻畫的淋漓盡致。
而《蒹葭》的意境也非常美,朦朦朧朧,讓人心生向往。詩人追尋戀人如夢如幻、如癡如醉的清與秋晨霧靄、煙水迷離的景的結合,詩人的急切追求與連任可望不可及的結合,詩人追求無著的惆悵失意與蕭瑟秋景的結合,伊人高潔、富有魅力與兼葭露白、球水澄明的結合都可謂配合得天衣無縫,讓人回味無窮。那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裏,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於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蒹葭》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也就在於它創造了情與景互相生發、滲透並融合無間的美妙神奇的詩歌意境,而這符合我們民族對詩歌基本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從《蒹葭》的藝術手法上看,詩的每章開頭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讚歎,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征,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複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它最大的特點是也意境朦朧、含蘊不盡和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伊人”究竟是什麼人,沒有具體所指,甚至是男是女都無從確認,飄忽不定,似近而遠;再加上“宛”字的妙用,使詩的意境顯得空靈朦朧,引人遐想。每章開頭都是寫景,通過蒼涼淒迷的環境對主人公尋覓無所得的憂傷淒婉的心境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另外,詩歌采取重章疊句的形式,反複詠歎,層層推進,步步深化,達到了反複抒情的目的。在當時那樣的社會條件下,能寫出這樣的千古絕唱,實在很讓人驚讚。
而這首著名的詩詞對後世也有很深的影響,其中賦中見興、以景托情的寫法被後世一直傳用,其句法的四言(也有二、三、五、六、七、八言)為主,也同時啟發了後來的漢賦、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學形式的出現。總而言之,無論在思想內容或藝術技巧方麵,詩經都是開創曆代文體的先河,而《蒹葭》作為詩經的代表作,更是經典中的經典,膾炙人口。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摘抄五首《詩經》裏的詩並賞析,及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