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哥大姐介紹一下外國的詩詞格式
十四行詩格律簡介 ※ 來源: 同濟大學論壇 BBS.TONGJI.NET
西方十四行詩詩體(Sonnet),中文音譯為“商籟體”,發源於意大利,該國著名詩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ch 1304一1374)集其大成。此種詩體流行於十四至十六世紀文藝複興時期的歐洲大陸,它於十六世紀中葉傳人英國,成為英國現代詩壇的重要詩體,十四行語句整齊、短小精悍、格律嚴謹,富音樂效果。先後產生了許多名篇,如斯賓塞的《愛情小詩89首》,莎士比亞的(愛情小詩150首),密爾頓的(失樂園》和 (複樂園》等幾部著作,到十九世紀初許多浪漫主義詩人仍從事這一詩體的創作,如華茲華斯的(倫敦在1802年),濟慈的(初讀荷馬詩作》,巴麗特的《葡萄牙十四行詩》,二十世紀的奧登根據這一詩體,也寫過許多著名詩篇。一般來說,西方十四行詩體(Sonnet)按其格律特點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以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ch 1304一1374)命名的彼特拉克體Petrochar Sonnets,(以下簡稱彼體注);第二類型是英國文藝複興時期詩人斯賓塞(Edmund Spenser,約1552-1599)所創立的詩體完美,富於音樂性的斯賓塞體Spenseriar Sonnets(簡稱斯體);第三類型是以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一1616)命名的莎士比亞體Shakespenar Sonnets.(簡稱莎體)。
十四行詩(Sonnet)的格律主要包含行數、韻腳、音節、音調、結構等。現將其內容及三種詩體的演化,一一作簡略介紹。
一、行數。Sonnet要求有十四行,每行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有時為了韻腳的需要,把意思連貫的一句分成兩行,但每行詞數不一定要相同。
二、結構。Sonnet一般分為前後兩個部份。不同詩體前後兩部份的行數不同。彼體由兩節四行詩(共8行)和兩節三行詩(共6行)組成。斯體、莎體由三節四行詩(共12行)和一節二行詩(共2行)組成,形成起承轉合的趨勢。極端的有雪萊所作的十四行詩,由四節三行詩(共12行)和一節2行詩組成。
三、韻及韻腳。是十四行詩體的難點和特點之一,十四行詩根據不同的詩體:彼體4-5個,斯體6個,莎體7個,英語詞彙一般由多音節組成。韻指的是每行最後一個詞的最後一個音節,按規定要相同的叫押韻,各體前後兩部份韻腳的安排是:彼體abba. abba. cdedcd (4韻)或者cde cde (5韻),屬抱韻;斯體屬套韻,abab bcbC cdcd範ee,最後兩句是對偶句;莎體屬雙形體,abab cdcd efef ggo
四、輕重晉捂配。中國律詩絕句,每句詩中要求平仄相間,使音調抑揚頓挫,鏗鏘有聲,具音樂感,十四行詩雖不要求每行詩詞數相同,但要求同樣的音步,每個音步有一輕一重兩個音節,斯體、莎體要求每行五個音步,十個音節;彼體要求十一個音節。下麵將各體前一個部份各舉四行,後一部份各舉一例說明,以見其梗概。
彼體第一節及收尾三句。如:霍布斯金的(崇高上帝》一詩,可謂是其典型體例。
God' s Grandeur
The world is charged with the grandiur of God.
It will flame out, like shining from shook fail.
It gathers to a greatness, like the ooze of oil.
Crushed, ......餘下全文>>
西方詩歌形式分類
格律詩、自由詩和散文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一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製,無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樣不分行,不押韻.
現代版詩歌的格式是?
1、現代版詩歌格式相當自由,不講究格律、平仄、押韻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甚至已經沒了任何格式可言。
2、由於現代版詩歌格式過於自由無拘,所以現代版詩歌才會走向沒落。唐詩宋詞的輝煌,正是因為它的格式,無規矩不成方圓。
3、現代版詩歌,也即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對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現代詩的發現可以追源到清末,當時,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一些從西方引進的詩作已開始用白話進行翻譯,但是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較鮮為人知。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現代詩主要流派為新月派、九葉派、朦朧派。
詩歌格式是怎樣的?
每行空兩格而已
詩歌也是普通文學 (1) 詩歌題目
題目要含糊不清,特別是標題比較長的時候更是如此,例如“楊玉環愛情裏的函數與中唐禦花園裏的煤油”; 如果標題短的話,具體點的或模糊點的都可以,例如“蒙”,“捉知了”,等。當然以5-10字左右的標題最好,例如“漆成紅色的咖啡”,“跳動的梨和水中撈月”等。總之要以明哲保身為原則,讓別人拿不準你到底要說什麼,給自己和讀者一些例外的空間,隻要沒有錯別字就成。這樣做的好處是讀者可以在那拿不準說不定的空間裏產生他自己的聯想,或者說一種意境;如果你告訴他/她讀出了一種意境,大家就會笑嘻嘻地,覺得彼此都是才子才女,並且這個世界的愛遠遠多於恨。如果讀者那天心情不好,例如失戀了,錢包丟了,大冷天沒有熱水洗臉,或者因為打麻將沒有睡醒,即使幾經努力都產生不了意境,他/她很可能會說你詩歌的壞話。雖然他/她的壞話是有理有據還是無中生有你基本上也弄不清,但是你總得要還擊,是不是?這時如果你的詩歌題目模棱兩可的話,你就有更多的回旋餘地;要是你心情不好,還大可以提高嗓門兒,指責他/她看不懂你的詩歌。一場論戰下來,誰怕誰是不?何況你留了這一手,你基本上可以處於不敗之地。
當然如果你的標題裏有錯別字,那就趕快承認,因為這是沒有辦法否認的事;這麼做就讓人覺得你至少是個謙虛的人,權衡得失,你並不吃虧。同時要旁敲側擊,暗示這僅僅是筆誤而已,並非自己水平很差,但是切忌明說。當然,要是你老是發錯別字,這招就不靈了,而且估計你也不好意思反複使用。所以,平日裏必要的文字功夫還是要訓練的。
(2) 詩歌評論
其實我估計大部分作者對自己寫的詩歌是否真正的好也沒有多大的譜(例如艾米粒就從來沒有認為她寫得好),要是碰上李白蘇軾曹雪芹泰戈爾那樣的絕頂高手,指出了你的美中不足,那你應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我來個歸納但是不總結,列出以下情形和相應的對策。信者勉之,不信者拉倒。
其○:首先承認李白們說的對。大浪淘沙,千古名聲不是吹出來的,你要是敢否認,那臭雞蛋花岡石青色磚頭錘子變質的酸奶就會砸向你的腦袋。你即使極力抗辯,也隻會被塵世的吵雜聲淹沒。這也是生活無奈的一麵。
其一:以我艾米粒為代表,如果你寫酸文隻是好玩,複習複習曾經寫過的漢字,那麼,如果你心情好,那就姑且聽之,因為據我估計,這至少不會有害處;當然,也不必當作教條將名家訓示背誦下來刻在椅子上當成座右銘,因為那會很累人的,是不是?如果你心情不好,那就表現的不冷不熱若即若離,但是不可過分。李白們都是智慧如海的人物,隻要你稍微不耐,他們就會識趣起身告辭。
其二:如果你真正想提高自己的水平。因為這樣,所以你要傾盡全力聽懂李白們說什麼,最好速記下來,以圖日後死記硬背。由於李白們才高八鬥,你一遍下來估計難以全部領會,這時你得察言觀色,如果李白們意猶未盡,你就主動請他們再指教一遍,這樣他們還會饒有興趣的講,而你也可以聽懂更多,結果必是賓主盡歡,李白們覺得他們在禮賢下士,而你也可以為能夠和大豪們談笑風生而引以為榮;如果他們麵露不耐,你就不要自討沒趣,能聽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可強求貪多,畢竟知足常樂。
如果有人說你的詩歌壞話,你要是不服,而且估計能夠勝利,那就要據理力爭,同時保持風度,切忌人身攻擊,爭取大獲全勝;如果你估計不能獲勝,或者不屑爭辯,那就假裝沒有看見評論,除非人家指著你的鼻子罵,殊不知時間是最好的遺忘劑,幾度寒暑下來,大家都可以將國恨家仇忘記得一幹二淨,何況你我那說不清道不明的詩歌評論,是不是?當然,如果你服氣但......餘下全文>>
在英語論文中,引用一整首詩歌應是什麼格式(MLA)! 20分
整體縮進一又二分之一琺寸,在最後加上(作者),如果隻是部分引用,(Lines 1-5),表明行數,再次出現不用lines。
第一次引用:(lines 1-5)
再次的引用:(2-8)
十四行詩的格式及書寫方法
十四行詩是歐洲的一種抒情詩體。音譯為"商籟體",語源於普羅旺斯語Sonet。原係中世紀民間流行並用於歌唱的一種短小詩歌。
自歐洲進入文藝複興時代之後,這種詩體獲得廣泛的運用。意大利的詩人彼得拉克成了運用十四行詩體最主要的代表。他一生寫了三百七十五首十四行詩,彙集成《抒情詩集》,獻給他的情人勞拉。在他筆下的十四行詩,每首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由兩段四行詩組成,後一部分由兩段三行詩組成,即按四、四、三、三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每行詩句十一個章節,通常用抑揚格。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形式整齊,音韻優美,以歌頌愛情,表現人文主人思想為主要內容。他的詩作在內容和形式方麵,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的發展開拓了新路。同時代的意大利詩人和後來其他國家的一些詩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詩作,視為十四行詩的典範,競相仿效。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彼得拉克詩體。
十六世紀初,十四行詩體傳到英國,風行一時,到十六世紀末,十四行詩已成了英國最流行的詩歌體裁。產生了錫德尼、斯賓塞等著名的十四行詩人。莎士比亞進一步發展並豐富了這一詩體,一生寫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莎士比亞的詩作,改變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對句組成,即按四、四、四、二編排,其押韻格式為ABAB,CDCD,EFEF,GG。每行詩句有十個抑揚格音節。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比彼得拉克更向前邁進一步,主題更為鮮明豐富,思路曲折多變,起承轉合運用自如,常常在最後一副對句中點明題意。後來,彌爾頓、華茲華斯、雪萊、濟慈等人也曾寫過一些優秀的十四行詩
寫詩歌的格式
現代詩歌一般追求格式自由.古代詩歌一般分詩和詞,詩一般為律詩,如五言律詩七言律詩;詞按字數又分小令,中調,長調.
現代詩的要求很隨意的,就像是把散文拆開來一樣,格式沒有什麼硬性的規定的. 一般不用空格。。。。。。。。。。。。。。。。。。。。。。。。。。。。。。。。。。。。。。。。。。。。。。。。。。。。。。。。。。。。。。。。。。。。。。。。。。。。。。。。。。。。。。。。。。。。。。。。。。。。。。。。。。。。。。。。。。。。。。。。。。。。。。。。。。。。。。。。。
詩歌的格式是什麼
詩不我待
以立不易,從一而終。
夫子製義,剛當位應。
在過去近一千年的歲月裏,中國女子以小腳為美,明明是畸形的、醜惡的東西,舉國上下卻推崇備至,把它作為衡量一個女子是否完美的重要標誌。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欽定詞譜無異於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可至今仍有許多人把它作為高深的學問招搖過市,甚至憑它養家糊口。
廢除婦女纏足,徹底解放了一半的國人;簡化詩律詞譜,也同樣徹底解放了一半的詩人。
漢語言中,字有字體,句有句型。正楷、行草等為字體,詩律詞譜則為句型,前人的書法能夠把字體的美發揮得淋漓盡致,後人的詩詞同樣也可以把句型的美表達得貼切自然。
詩歌格式,怎麼寫?
前麵空四格
詩歌的格式是什麼?
詩名寫在第一排正中間,如果有副標題就像“——XXXXX”來寫,一般破折號和正標題重合,副標題的文字在正標題的右下方第二排,然後第三排寫名字在正中間,然後下麵開始寫詩,每一行詩應該在紙張最中間或者空四格來寫。
(1)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2)詩歌是一種抒情言誌的文學體裁。《毛詩-大序》記載:“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南宋嚴羽《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隻有一種用言語表達的藝術就是詩歌。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哪位大哥大姐介紹一下外國的詩詞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