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開頭的成語接龍大全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隨帶九萬條詞彙,包括成語、俗語、歇後語、地名等。隻要輸入一個字,即自動顯示出以此字開頭的大量詞彙,特別適宜於中文寫作中選擇合適詞彙之用,亦可供玩組詞、成語接龍遊戲,在遊戲中不斷擴充詞彙量,提高文化水平。例如:
三綱五常→常勝將軍→軍令如山→山高水低→低聲下氣→氣壯山河→河北梆子→子虛烏有→有感而發→發家致富→富富有餘→餘味無窮→窮途末路→路途遙遠→遠道而來→來之不易→易燃易爆→爆炸新聞→聞過則喜→喜新厭舊→舊調重彈→彈盡糧絕→絕代佳人→人山人海→海闊天空→空前絕後→後顧之憂→憂國憂民→……(幾乎可以無窮無盡)
三字開頭的成語接龍
三貞五烈、
三番四覆、
三墳五典、
三日新婦、
三回五次、
三年不窺園、
三智五猜、
三期賢佞、
三豕金根、
三釁三沐、
三省吾身、
三跨兩步、
三十三天、
三更半夜、
三長兩短、
三人成市虎、
三夫之對、
三餘讀書、
三殺三宥、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星高照、
三足鼎立、
三九之位、
三茶六飯、
三思而後行、
三瓦兩舍、
三占從二、
三臡八菹、
三耳秀才
以三字為開頭的成語接龍
1、
三戰三北_北麵稱臣_臣心如水_水母目蝦_蝦兵蟹將
將飛翼伏_伏首貼耳_耳鬢斯磨_磨礱鐫切_切近的當
當家立事_事不過三
2、
三山五嶽_嶽嶽磊磊_磊磊落落_落井下石_石火風燭
燭照數計_計合謀從_從流忘反_反正撥亂_亂瓊碎玉
玉成其事_事不過三
3、
三長兩短_短綆汲深_深讎大恨_恨相知晚_晚節不終
終始如一_一暴十寒_寒酸落魄_魄散魂飛_飛殃走禍
禍結兵連_連二並三
4、
三徙成都_都頭異姓_姓甚名誰_誰是誰非_非同小可
可想而知_知足不辱_辱國喪師_師直為壯_壯誌淩雲
雲朝雨暮_暮四朝三
5、
三位一體_體貼入微_微言大義_義不容辭_辭尊居卑
卑辭厚禮_禮義廉恥_恥居人下_下阪走丸_丸泥封關
關懷備至_至死不渝
三打頭的成語接龍
三字開頭到目字結尾的成語接龍(26)
1、(2連) 三頭對案 → 案劍瞋目
2、(2連) 三榜定案 → 案劍瞋目
3、(2連) 三曹對案 → 案劍瞋目
4、(2連) 三三兩兩 → 兩葉掩目
5、(2連) 三顧草廬 → 廬山麵目
6、(2連) 三顧茅廬 → 廬山麵目
7、(3連) 三湯五割 → 割肉補瘡 → 瘡痍滿目
8、(3連) 三智五猜 → 猜枚行令 → 令人矚目
9、(3連) 三頭兩麵 → 麵目猙獰 → 獰髯張目
10、(3連) 三頭六麵 → 麵目猙獰 → 獰髯張目
11、(4連) 三省吾身 → 身廢名裂 → 裂裳衣瘡 → 瘡痍滿目
12、(4連) 三屍暴跳 → 跳梁小醜 → 醜聲遠播 → 播穅眯目
13、(6連) 三緘其口 → 口壅若川 → 川澤納汙 → 汙手垢麵 → 麵目猙獰 → 獰髯張目
14、(6連) 三曹對案 → 案牘勞形 → 形影相依 → 依山傍水 → 水色山光 → 光彩耀目
15、(6連) 三頭六證 → 證據確鑿 → 鑿壞以遁 → 遁跡空門 → 門可張羅 → 羅之一目
16、(7連) 三教九流 → 流年似水 → 水菜不交 → 交相輝映 → 映雪囊螢 → 螢窗雪案 → 案劍瞋目
17、(8連) 三星在戶 → 戶告人曉 → 曉行夜宿 → 宿雨餐風 → 風語不透 → 透骨酸心 → 心靈手巧 → 巧作名目
18、(10連) 三頭兩日 → 日久年深 → 深仇大恨 → 恨之入骨 → 骨瘦如豺 → 豺狼橫道 → 道聽塗說 → 說來說去 → 去末歸本 → 本來麵目
19、(11連) 三餘讀書 → 書生之見 → 見始知終 → 終天之恨 → 恨如頭醋 → 醋海翻波 → 波羅塞戲 → 戲蝶遊蜂 → 蜂迷蝶猜 → 猜枚行令 → 令人矚目
20、(13連) 三牲五鼎 → 鼎鼎大名 → 名公钜人 → 人滿為患 → 患難之交 → 交口同聲 → 聲振屋瓦 → 瓦解星散 → 散傷醜害 → 害群之馬 → 馬放南山 → 山搖地動 → 動心怵目
21、(13連) 三夫之對 → 對酒當歌 → 歌聲繞梁 → 梁孟相敬 → 敬若神明 → 明槍暗箭 → 箭拔弩張 → 張大其辭 → 辭不達義 → 義薄雲天 → 天寒地凍 → 凍浦魚驚 → 驚世駭目
22、(14連) 三蛇七鼠 → 鼠牙雀角 → 角立傑出 → 出奇無窮 → 窮年累月 → 月異日新 → 新人新事 → 事與願違 → 違法亂紀 → 紀綱人論 → 論高寡合 → 合浦珠還 → 還原反本 → 本來麵目
23、(16連) 三頭兩日 → 日月逾邁 → 邁古超今 → 今來古往 → 往返徒勞 → 勞民動眾 → 眾喣漂山 → 山行海宿 → 宿弊一清 → 清辭麗句 → 句斟字酌 → 酌盈注虛 → 虛位以待 → 待時守分 → 分金掰兩 → 兩葉掩目
24、(19連) 三占從二 → 二龍戲珠 → 珠歌翠舞 → 舞筆弄文 → 文子文孫 → 孫康映雪 → 雪天螢席 → 席門窮巷 → 巷議街談 → 談吐生風 → 風清弊絕 → 絕子絕孫 → 孫龐鬥智 → 智藏瘝在 → 在所不惜 → 惜指失掌 → 掌上觀紋 → 紋絲不動 → 動心駭目
25、(21連) 三分鼎立 → 立足之地 → 地瘠民貧 → 貧病交攻 → 攻苦食淡 → 淡掃蛾眉 → 眉頭眼尾 → 尾大難掉 → 掉臂不顧 → 顧盼生輝 → 輝煌金碧 → 碧血丹心 → 心雄萬夫 → 夫榮妻貴 → 貴不可言 → 言行相詭 → 詭誕不經 → 經邦緯國 → 國耳忘家 → 家貧如洗 → 洗眉刷目
26、(30連) 三翻四複 → 複舊如初 → 初生之犢 → 犢牧采薪 → 薪盡火傳 → 傳聞異辭 → 辭嚴意正 → 正襟危坐 → 坐地自劃 → 劃地為牢 → 牢什古子 → 子為父隱 → 隱名埋姓 → 姓甚名誰 → 誰是誰非 → 非池中物 → 物至則反 → 反躬自問 → 問鼎輕重 → 重規襲矩 → 矩步方行 → 行步如飛 → 飛揚浮躁 → 躁言醜句 → 句櫛字比 → 比手劃腳 → 腳心朝天 → 天崩地裂 → 裂裳衣瘡 → 瘡痍滿目
三字成語接龍過年好後麵五個空
樂不思蜀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鬥。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麵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形容有些人安於現狀,樂而忘返。還形容有些人樂而忘本。南柯一夢這個成語來源於公元九世紀中國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說《南柯太守傳》。有一個叫淳於棼的人,平時喜歡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風習習,樹影婆娑,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淳於棼過生日的那天,親朋好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酒。夜晚,親友們都回去了,淳於棼帶著幾分醉意在大槐樹下歇涼,不知不覺間睡著了。夢中,淳於棼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洞內晴天麗日,別有世界,號稱大槐國。正趕上京城舉行選拔官員考試,他也報名。考了三場,文章寫得十分順手。等到公布考試結果時,他名列第一名。緊接著皇帝進行麵試。皇帝見淳於棼長得很帥,又很有才氣,非常喜愛,就親筆點為頭名狀元,並把公主嫁給他為妻。狀元郎成了駙馬郎,一時京城傳為美談。婚後,夫妻感情十分美滿。不久,淳於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於棼勤政愛民,經常到屬地內調查研究,檢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潔有效,當地百姓大為稱讚。三十年過去了,淳於棼的政績已是全國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個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幾次想把淳於棼調回京城升遷,當地百姓聽說後,都紛紛湧上街頭,擋住太守的馬車,強行挽留他在南柯繼任。淳於棼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隻好留下來,並上表皇帝說明情況。皇帝欣賞他的政績,就賞給他許多金銀財寶,以示獎勵。有一年,擅蘿國派兵侵犯大槐國,大槐國的將軍們奉命迎敵,不料幾次都被敵兵打得大敗。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官員們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人逼近京城,凶猛異常,一個個嚇得麵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無策。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平時養尊處優,享盡榮華,一旦國家有事,卻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要你們有什麼用?”這時宰相想起了政績突出的南柯太守淳於棼,於是向皇帝推薦。皇帝立刻下令,調淳於棼統率全國的精銳兵力與敵軍作戰。淳於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統兵出征。可是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軍剛一交戰,就被打得一敗塗地,手下兵馬損失慘重,他自己也險些當了俘虜。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於棼的一切職務,貶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於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羞憤難當,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他按夢境尋找大槐國,原來就是大槐樹下的一個螞蟻洞,一群螞蟻正居住在那裏。“南柯一夢”有時也指人生如夢,富貴權勢虛無縹緲。臥薪嚐膽公元前496年,長江下遊的吳國和越國因小怨而爆發了一場戰爭! 年輕的越王勾踐以範蠡為軍師,使吳軍大敗,年老的吳王也因傷重而亡! 年輕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發誓消滅越國。三年後,夫差率領雄兵攻伐越國。雙方交戰後,越敗吳勝,吳國大軍攻至越都會稽。 文種買通離間吳國大臣伯嚭與夫差極力周旋,終於讓夫差動了懷仁之心,不滅越國。越國得以保存。勾踐率王後與範蠡入吳為奴。為奴三年後,夫差生病。範蠡抓住良機,讓勾踐為夫差嚐糞而尋找病源,此舉徹底感化了夫差,從而釋放了勾踐。 回到越國的勾踐,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繩子,繩子一端栓著一隻奇苦無比的豬苦膽,每天醒來,勾賤第一件事就是先嚐一口奇苦無比的苦膽!二十年,他雷打不動,天天如此。 公元前473年,勾踐秘起藏於民間的三萬雄兵,一舉將姑蘇城團團圍困。此時,夫差還有五萬兵馬,卻因糧草難濟而不敢出城一戰。 勾踐創下了人類君王史的奇跡!他苦心勵誌,發憤強國,創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以卵擊石的人間神話!臥薪嚐膽的典故被稱為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經典中的經典,勾踐的超人意誌或許更有人類意義!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穀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麵,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麵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哀鴻遍野解釋: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遊離失所的災民。哀鴻:哀鳴的大雁.《詩經·小雅》中有一篇題為《鴻雁》的詩。其中有兩句是:“鴻雁於飛,哀嗚嗷嗷。”它的意思是說: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沒有目的地飛著,悲哀地叫著。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淒慘景象。由於這兩句詩,後來人們就把不得安居的難民叫作“哀鴻”;形容受難的人民極多,幾乎到處都有,就說是“哀鴻遍野”或“遍地哀鴻”。原詩中“哀嗚嗷嗷”的“嗷嗷”兩字,後來還常常用來形容啼饑叫餓的嘈雜之聲,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給點吃的)”。愛屋及烏解釋: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到跟他有關係的人或物。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參看《助紂為虐》)。“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他首先聘得軍事家薑尚(即薑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並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薑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於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紂。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一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以後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當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麵穩定下來,武王心裏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憂。為此,他曾同薑太公等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裏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鹹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 大意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召見薑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他們的人員呢?”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仆從家吏。全部殺盡敵對分子,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看怎樣?”原文中所謂“餘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隸主貴族的管家之類。(餘,末等的意思;胥;胥吏。)漢朝人伏勝編撰的《尚書大傳·大戰》裏也有類似的記載: “紂,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這段記載,與《說苑》所載內容相仿。不過“餘胥”一詞寫作“胥餘”,兩者的含意也不一樣。“胥餘”已不屬胥史等級,而是胥吏以外,比“餘胥”更加低下的奴隸或刑徒了。例如商紂王時的“太師”箕子,因對紂王不滿,被囚禁而裝瘋,甘當奴隸,所以《莊子》稱他為“胥餘”。此外,《韓詩外傳》、《六韜逸文》也都有關於周武王和薑太公上述那段談話的記載,內容基本相同。由於這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我國自古流傳一種迷信習俗,以為烏鴉是“不祥之鳥”,它落到誰家的屋上,誰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國最古的一部詩歌集《詩經》的《小雅》部分,題為《正月》的一首詩裏,就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家”。可見古人多厭惡烏鴉,而絕少有人愛它的。所謂“愛屋及烏”,是說:由於愛那個人,因而連他家屋上的烏鴉都不以為不祥,不覺得討厭了。這句成語,一向被人們用作推愛的比喻。因為深愛某人,從而連帶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或其他東西,就叫做“愛屋及烏”,或稱這樣的推愛為“屋烏之愛”。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詩中,開頭兩句是:“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宋朝人周敦頤的《濂溪詩》中有:“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宋朝人陳師道的《簡李伯益》詩中也有“時清視我門前雀,人好看君屋上烏。”都是用的“愛屋及烏”這個成語典故。安步當車出處《戰國策·齊策四》曰:“蜀願得歸,晚食為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 正以自虞。”釋義 表示慢慢地走,當作坐車故事 戰國時,齊國有位高士,名叫顏蜀。齊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進宮來。顏蜀隨隨便便地走進宮內,來到殿前的階梯處,見宣王正 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行進。宣王見了很奇怪,就呼喚說: “顏蜀,走過來!” 不料顏蜀還是一步不動,呼喚宣王說:“大王,走過來!” 宣王聽了很不高興,左右的大臣見顏蜀目無君主口出狂言,都 說:“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過來,你也叫大王過來, 怎麼行呢” 顏蜀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麵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 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權勢,還不如讓大 玉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他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蜀不假思索他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君王並不尊貴!” 宣王說:“你說這話有根據嗎” 顏蜀神色自若他說:“當然有。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 曾經下過一道命令:有誰敢在高士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 柴的,格殺勿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 他為萬戶侯,賞金幹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頭,竟然連一 個的士人墳墓都不如啊。” 齊宣王無言以對,滿臉不高興。大臣們忙來解圍:“顏蜀,過來! 顏蜀,過來!我們大王擁有千乘(一千輛戰本)之國,東西南北誰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老百姓沒有不俯首聽命的。你們士人大 卑鄙了!” 顏蜀駁斥道:“你們說得不對!從前大禹的時候,諸侯有萬國之 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湯時代,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稱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個。由此看來,重視士人與否是得失 的關鍵。從古到今,沒有能以不務實事而成名於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經常向人請教為羞恥,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學習而慚愧。” 宣王聽到這裏,才覺得自己理虧,說:“我是自討沒趣。聽了您的 一番高論,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徑。希望您接受我為您的學生,今後您 就住在我這裏,我保證您飲食有肉吃,出門必有車乘,您夫人和子女 個個會衣著華麗。” 顏蜀卻辭謝說:“玉,原來產於山中,如果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 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麵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 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 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所以我情願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 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平 安度日,並不比權貴差。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命我講話的 是您大王,而盡忠宣言的是我顏蜀。” 顏蜀說罷,向宣王拜了兩拜,就告辭前去。安居樂業出處《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釋義 表示生活美滿、安定。故事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胡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隻,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 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也不互相往來。安然無羔解釋:平安無事,沒有遭受損害或發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災禍。公元前266年,趙國國君趙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太子丹接位為趙孝成王。由於孝成王還年輕,國家大事由他的母親趙威後負責處理。趙威後是一個比較賢明而有見識的中年婦女。她剛剛主持國事的時候,秦國加劇了對趙國的進攻。趙國危急,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威後把她的小兒子長安君送到齊國作人質,然後再出兵。趙威後舍不得小兒子離開,但是聽了大臣觸龍的意見,還是把長安君送到齊國。齊國出兵幫助趙國打退了秦軍。有一次,齊王派使者帶著信到趙國問候趙威後。威後還沒有拆信就問使者。“齊國的收成不壞吧?老百姓平安嗎?齊王身體健康嗎?”齊國使者聽了心裏很不高興,說:“我受齊王派遣來問候您,現在你不先問齊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低賤的放在前麵,把尊貴的放在後麵嗎?”威後微微一笑,說:“不是的。如果沒有收成,怎麼會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怎麼會有君主?難道問候時可以舍棄根本而隻問枝節嗎?”齊國使者聽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這則“無恙”的典故,後來演化出成語,“安然無恙”。安如泰山解釋:安穩的像泰山一樣。形容十分穩固,不可動搖。這個成語來源於西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悅。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關;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枚乘,字叔,西漢淮陰(今屬江蘇)人,是漢代著名的文學家。漢景帝時,他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關國是當時諸侯中的大國,吳王劉濞(bi)野心很大,對中央政權心懷怨望,暗中圖謀叛亂。漢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錯為禦史大夫,晁錯主張削減各諸侯國的領地,加強中央的權力和威信,鞏固國家的統一。劉濞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減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於是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國的諸侯王陰謀策劃叛亂。枚乘清醒地看到劉濞陰謀反叛的禍害,寫了《上書諫吳王》對劉濞進行勸諫。在諫書中,他說:“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那是比疊雞蛋還要危險,比上天還要艱難的;不過,如果能盡快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比翻一下手掌還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還穩固。”但劉濞執迷不悟,加緊進行陰謀活動。於是,枚乘隻得離開吳國,到梁孝王劉武府中做了賓客。公元前154年,劉濞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諸侯王,以“清君側、殺晁錯”為名,起兵叛亂。曆史上稱“吳楚七國之亂”。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晁錯,向諸侯王們表示歉意。這時,枚乘又寫了《上書重諫吳王》,勸劉濞罷兵。劉濞還是不肯回頭。不久,漢朝大將周亞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吳楚叛軍。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逃到東越被殺,其餘五個王也落得自殺或被殺。這場叛亂隻有三個月就徹底失敗了。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枚乘因寫了《上書諫吳王》,具有遠見卓知而名聲大振。後來漢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進京做官,可惜他還沒到京城,於途中。
馬字開頭的成語接龍3個
馬到功成 成人之美 美不勝收
成語接龍裏字怎麼接,不少於3個
裏應外合---合異求同---同心同德---德高望重---重睹天日---日理萬機---機不可失---失而複得。。。。。
首字以段開頭的成語接龍
沒有以“段”開頭的成語,含“段”的成語也隻有3個:
1、不擇手段
bù zé shǒu duàn
【解釋】擇:選擇。指為了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
【出處】魯迅《三閑集·通信》:“要謀生,謀生之道,則不擇手段。”
【結構】動賓式。
【用法】多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2、碎屍萬段
suì shī wàn duàn
【解釋】極言對罪大惡極者予以嚴厲的懲罰。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二回:“林衝喝道:‘你這個害民強盜,我早晚殺到京師,把你那廝欺君賊臣高俅,碎屍萬段,方是願足。’”
【結構】補充式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嚴厲的懲罰
3、一刀兩段
yī dāo liǎng duàn
【解釋】①一刀斬為兩段。比喻堅決斷絕關係。同“一刀兩斷”。②指斬首,被殺。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二:“一刀兩段,未稱宗師。”《朱子全書·論語十六》:“直是一刀兩段,千了百當。”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隻索便一刀兩段,倒大來迭快。”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書麵語
人字排第三的成語接龍四字成了
參考答案:慘無人道——道聽途說——說三道四——四海為家——家道中落——落花流水——水落石出——出其不意——意氣風發——發奮圖強——強詞奪理——錄取詞窮——窮兵黷武
請采納,謝謝支持!
兩個字的成語接龍困難後接三個
兩個字的成語接龍困難後接三個:困難-難受-受苦-苦心-心情-情誼-誼友-友好-好事-事情
(╭???ω??)╭? 滿意的話請采納呦!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三字開頭的成語接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