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諸葛亮的詞語
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才華超眾 才華出眾 才華蓋世 才華橫溢 才識過人 才思敏捷 才智過人
材高知深 材能兼備 察察而明 察察為明 赤膽忠心 出口成章 出類拔萃 觸類旁通 聰敏好學 聰明才智 聰明蓋世 聰明過人
多謀善斷 多謀善慮
耳聰目明 耳聽八方 風流才子 蓋世之才 感覺靈敏 高風亮節 高明遠識
形容“諸葛亮”的詞語有什麼?
形容“諸葛亮”的詞語有:
1、勤於思考:【qín yú sī kǎo?】形容人能不斷思考,並善於判斷。
2、才華橫溢?:【cái huá héng yì?】很有才華,多指文學藝術方麵而言。
3、審時度勢:【shěn shí dù shì?】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
4、謹慎從事:【jǐn shèn cóng shì?】為細心慎重地處事。
5、高瞻遠矚 :【gāo zhān yuǎn zhǔ?】比喻眼光遠大
造句:
1、曆史告訴人們,謹慎從事會取得更多的成果。
2、對立麵的存在往往能夠提醒自己謹慎從事易於成功,對立麵消失則往往導致疏於防範而歸於失敗。
3、沒有人可以因為在這樣的時期謹慎從事而責怪他們。
讚美諸葛亮的詞語
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澹泊明誌
詩詞對聯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武侯歎〉: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對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隻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麵偏能用火攻.
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複,誌決身殲軍務勞.
陸遊: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羅隱的《籌筆懷古》詩日:
拋卻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費良籌.
時來天地難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裏山河輕孺子,兩朝冠蓋恨譙周
唯餘岩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諸葛武侯祠對聯:
日月同懸出師表,風雲常護定軍山.
青山繞郭宜龍臥,翠柏參天有鶴來.
有廬堪千古,讀策定三分.
描寫諸葛亮的四字詞語
形容諸葛亮的成語 :
鞠躬盡瘁、
神機妙算、
死而後已、
足智多謀、
三顧茅廬、
運籌帷幄、
七擒七縱、
草船借箭、
初出茅廬、
料事如神
關於諸葛亮品質的四字詞語
運籌帷幄、事必躬親、足智多謀、深謀遠慮、盡心盡力、
描寫諸葛亮的詞語有哪些要成語8個
死而後已
[sǐ ér hòu yǐ]
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料事如神
[liào shì rú shén]
料:預料。預料事情象神仙一樣準確。形容預料事情非常準確。
足智多謀
[zú zhì duō móu]
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 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鞠躬盡瘁
[jū gōng jìn cuì]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初出茅廬
[chū chū máo lú]
茅廬:草房。 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運籌帷幄
[yùn chóu wéi wò]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草船借箭
[cǎo chuán jiè jiàn]
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七擒七縱
[qī qín qī zòng]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神機妙算
[shén jī miào suàn]
神、妙:形容高明;機、算: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於估計複雜的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
作奸犯科
[zuò jiān fàn kē]
奸:壞事;科: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儉以養德
[jiǎn yǐ yǎng dé]
節儉有助於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集思廣益
[jí sī guǎng yì]
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讚美諸葛亮的詞語
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智慧超群
關於諸葛亮的詞語
關於諸葛亮的成語 :
三顧茅廬、
鞠躬盡瘁、
七擒七縱、
草船借箭、
淡泊明誌、
妄自菲薄、
描寫“諸葛亮”的四字詞語有什麼?
*
指日可待【?zhǐ rì kě dài?】
指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出處: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馬渡江,正位金陵,用賢任能,中興指日可待。”
例句:?如果他肯努力學習,那麼他的學習成績提高率指日可待。
*
顧全大局【gù quán dà jú】
指從整體的 利益 著想,使不遭受 損害 。
出處:清· 李寶嘉 《 官場現形記 》第14回:“總求大人格外賞他們個體麵,堵堵他們的嘴。這是卑職顧全大局的意思。”
例句:?我們要堅持真理;顧全大局。
*
儉以養廉【jiǎn yǐ yǎng lián】
指節儉可以培養廉潔的作風和風氣。
出處:三國·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
例句:?儉以養廉是古代的一句格言,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
如虎生翼【rú hǔ shēng yì?】
如同老虎長出翅膀。比喻強而有力者又增添新的生力軍,使之更強。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 心書·兵機》:“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勢,而臨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例句:祝願大家在虎年裏,每個人都能如虎生翼,如下山虎勢不可當!
*
危急存亡【wēi jí cún wáng?】
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係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出處:?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例句:在這個危急存亡的時候,還不振作起精神來,一致對外嗎?!
*
思賢如渴【sī xián rú kě】
如渴:如口渴思飲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出處:《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例句:啟翁,你看他是如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
足智多謀【zú zhì duō móu】
足夠的才智;大量的計謀。形容善於動腦筋出主意。謀:計謀。
出處:元·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例句:?向來~的他;現在也沒主意了。
*
神機妙算【shén jī miào suàn】
形容預料準確;善於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出處: 宋·趙佶《念奴嬌》:“妙算神機;須信道;國手都無勍敵。”
例句:諸葛亮的~;使他常打勝仗。
*
運籌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製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例句:第一線工人辛勤勞動;貢獻的確不小;領導和科技人員~的功勞一樣不可埋沒。
*
將計就計【jiāng jì jiù jì】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
出處:元·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例句:敵人想乘夜色偷襲我軍。我們就來個~;先誘敵深入;然後“關起門來打狗"。
諸葛亮寫的詞有哪些
將苑》
諸葛亮
【兵權、逐惡、知人性】
·第一篇兵權
夫兵權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
將能執兵之機,操兵之要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遇而施之。
若將失權,不操其勢,亦如魚龍脫於江湖,欲求遊洋之勢,奔濤戲浪,何可得也。
·第二篇逐惡
夫軍國之弊,有五害焉:
一曰,結黨相連,毀譖賢良;
二曰,侈其衣服,異其冠帶;
三曰,虛誇妖術,詭言神道;
四曰,專察是非,私以動眾;
五曰,伺侯得失,陰結敵人。
此所謂奸偽悖德之人,引遠而不可親也。
·第三篇知人性
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
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
然知之道有七焉:
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誌;
二曰,窮之辭辯以觀其變;
三曰,谘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將材、將器、將弊、將誌】
·第四篇將材
夫將材有九。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
事無苟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
貴而不驕,勝而不持,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
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製勝,此之謂智將。
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
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
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此之謂騎將。
氣淩三軍,誌輕強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敵,此之謂猛將。
見賢若渴,從諫如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第五篇將器
將之器,其用大小不同。
若乃察其奸,伺其禍,為眾所服,此十夫之將。
夙興夜寐,言詞密察,此百夫之將。
直而有慮,勇而能鬥,此千夫之將。
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勞,悉人饑寒,此萬人之將。
進賢進能,日慎一日,誠信寬大,閑於理亂,此十萬人之將。
仁愛洽於天下,信義服鄰國,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家室,此天下之將。
·第六篇將弊
夫為將之道,有八弊焉。
一曰貪而無厭,
二曰妒賢嫉能,
三曰信饞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猶豫不自決,
六曰荒淫於酒色,
七曰奸詐而自怯,
八曰狡言而不以禮。
·第七篇將誌
兵者凶器,將者危任。是以器剛則欠,任重則危。
故善將者,不恃強,不怙勢,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見美不淫,以身殉國,一意而已。
【將善、將剛、驕吝、將強】
·第八篇將善
將有五善四欲。
五善者,
所謂善知敵之形勢,
善知進退之道,
善知國之虛實,
善知天時人事,
善知山川險阻。
四欲者,
所謂欲戰欲奮,
謀欲密,
眾欲靜,
心欲一。
·第九篇將剛
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製勝,以柔製剛。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
·第十篇將驕吝
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將不可,則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則軍無功,無功則國虛,國虛則冠實。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不美,使驕且,其餘不足觀也已。”
·第十一篇將強
將有五強八惡。
高節可以厲俗,
孝悌可以揚名,
信義可以交友,
沈慮可以容眾,
力行可以建功,此將之五強也。
謀不能料是非,
理不能任賢良,
政不能正刑法,
富不能濟窮厄,
智不能備未形,
慮不能防微密,
達不能舉所知,
敗不能無怨謗,此之謂八惡也。
【出師、擇材、智用、不陳】
·第十二篇出師
古者國有危難,君簡賢能而任之。齋三日,入太廟,南麵而立;將北麵,太師進鉞於君。君持鉞柄以授將,曰:“從此至軍,將軍其裁之。”複命曰:“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退。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勞逸,齊甘苦,均危患。如此,則士必盡死,敵必可亡。”將受詞,鑿凶門,引軍而出。君送之,跪而推轂,曰:“進退惟時,軍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將出。”若此,則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主於後。是以智者為之慮,勇者為之鬥,故能戰勝於外,功成於內,揚名於後世,福流於子孫矣。
·第十三篇擇材
夫師之行也,
有好鬥而樂戰,獨取強敵者,聚為一徒,名曰報國之士;
有氣蓋三軍,材力勇捷者,聚為一徒,名曰突陣之土;
有輕足善步,走如奔馬者,聚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
騎射如飛,發無不中者,聚為一徒,名曰爭鋒之士;
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為一徒,名曰飛馳之士;
有善發強弩,遠而必中者,聚為一徒,名曰摧鋒之士。此六軍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
·第十四篇智用
夫為將之道,必順天、因時、依人以立勝也。故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時,亦不逆人也。
第十五篇不陳
古之善理者不師,
善師者不陳,
善陳者不戰,
善戰者不敗,
善敗者不亡。
昔者,聖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至老不相攻伐;可謂善理者不師也。
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師,人不幹令,刑無可施,可謂善師者不陳。
若禹伐有苗,舜舞幹羽而苗民格,可謂善陳者不戰。
若齊桓南服強楚,北服山戎,可謂善戰者不敗。
若楚昭遭禍,奔秦求救,卒能返回,可謂善敗者不亡矣。
【將誡、戒備、習練、軍蠹】
·第十六篇將誡
書曰:“狎侮君子,罔以盡人心,狎侮小人,罔以盡人力。”
故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柔之術,說禮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後智勇;
靜如潛魚,動如奔獺,喪其所連,折其所強,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進如山雨,擊潰若摧,合戰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卑而驕之,親而離之,強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懼者悅之。
有叛者懷之,有冤者申之,有強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謀者親之,有讒者覆者,獲財者與之;
不倍兵以攻弱,不恃眾以輕敵,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生計而後動,知勝而始戰,得其財帛不自寶,得其子女不自使。
將能如此,嚴號申令,而人願鬥,則兵合刃接而人樂死矣。
·第十七篇戒備
夫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若夫失之毫厘,則差若千裏,覆軍殺將,勢不息,可不懼哉!
故有患難,君臣旰食而謀之,擇賢而任之。
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遊於鼎,亡不俟夕矣!傳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又曰:“豫備元虞,古之善政。”又曰:“尚有毒,而況國乎?”
無備,雖眾不可恃也,故曰,有備無患。故三軍之行,不可無備也。
·第十八篇習練
夫軍無練習,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戰,是謂棄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然則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積知勸。
然後習之,或陳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卻之,別而合之,散而聚之。
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千人,千人教萬人,可教三軍,然後教練而敵可勝矣。
·第十九篇軍蠹
夫三軍之行,有探候不審,烽火失度;
後期犯令,不應時機,阻敵師徒,乍前乍後,不合金鼓;
上不恤下,削斂無度;營私徇己,不恤饑寒;
非言妖辭,妄陳禍福,無事渲雜,驚惑將吏;
勇不受製,專而陵上;侵竭府庫,擅給其財。此九者,三軍之蠹,有之必敗也。
【腹心、謹候、機形、重刑】
·第二十篇腹心
夫為將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
無腹心者,如人夜行無所措手足;
無手足者,如冥然而居,不知運動;
無爪牙者,如饑人食毒物,無不死矣。
故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沈申謹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
·第二十一篇謹候
夫敗軍喪師,未有不因輕敵而致禍者,故師出以律,失律則凶。
律有十五焉。
一曰慮,間諜明也。
二曰詰,誶候謹也;
三曰勇,敵眾不撓也;
四曰廉,見利思義也;
五曰平,賞罰均也;
六曰忍,善含恥也;
七曰寬,能容眾也;
八曰信,重然諾也;
九曰敬,禮賢能也;
十曰明,不納讒也;
十一曰謹,不違禮也;
十二曰仁,善養士卒也;
十三曰忠,以身殉國也;
十四曰分,知止足也;
十五曰謀,自料知他也。
·第二十二篇機形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順也;以智克智,機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勢,三曰情。事機作而不能應,非智也;勢機動而不能製,非賢也;情機發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將者,必因機而立勝。
·第二十三篇重刑
吳起曰:“鼓鼙金鐸所以威耳,旌幟所以威目,禁令刑罰所以威心。”
耳威以聲,不可不清;
目威以容,不可不明;
心威以刑,不可不嚴。三者不立,士可怠也。
故曰:“將之所麾,莫不心移;將之所指,莫不前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