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勸諫君王的古文?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的。有承天景命一詞,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一段。
鄒忌諷齊王納諫。
這兩篇很著名。
戰國策中關於勸諫的文言文
《戰國策》中關於勸諫的文言文,莫過於趙策中的《觸龍說趙太後》了。
趙太後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後不肯,大臣強諫。太後明謂左右:“有複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麵。”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後。太後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後玉體之有所郤也,故願望見太後。”太後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裏,少益耆食,和於身。”太後曰:“老婦不能。”太後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太後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太後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後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後曰:“然。”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太後曰:“諾,恣君之所使之。”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子義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初中學過的勸諫類的文言文
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不太記得是不是初中的
古代勸諫昏君的文言文
古代勸諫昏君的文言文很多,現舉一例:《晉靈公不君》,原文是: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 夫胹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 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 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 “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 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 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歎而言曰:“不忘恭 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 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譯文:
晉靈公不遵守做國君的規則,大量征收賦稅來滿足奢侈的生活。他從高台上用彈弓射行人,觀看他們躲避彈丸的樣子。廚師 沒有把熊掌燉爛,他就把廚師殺了,放在筐裏,讓官女們用頭頂 著經過朝廷。大臣趙盾和士季看見露出的死人手,便詢問廚師被 殺的原因,並為晉靈公的無道而憂慮。他們打算規勸晉靈公,士 季說:“如果您去進諫而國君不聽,那就沒有人能接著進諫了。讓 我先去規勸,他不接受,您就接著去勸。”士季去見晉靈公時往前 走了三次,到了屋簷下,晉靈公才抬頭看他,並說:“我已經知道 自己的過錯了,打算改正。”士季叩頭回答說:“哪個人能不犯錯 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好事了。《詩·大雅, 蕩》說:‘事情容易有好開端,但很難有個好結局。’如果這樣,那 麼彌補過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終堅持向善,那麼國家就 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們有了依*。《詩·大雅·烝民》又說: ‘天子有了過失,隻有仲山甫來彌補。’這是說周宣王能補救過失。 國君能夠彌補過失,君位就不會失去了。”可是晉靈公並沒有改正。趙盾又多次勸諫,使晉靈公感到討 厭,晉靈公便派鉏麑去刺殺趙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趙盾的家,隻 見臥室的門開著,趙盾穿戴好禮服準備上朝,時間還早,他和衣 坐著打噸兒。鉏麑退了出來,感歎地說:“這種時候還不忘記恭敬 國君,真是百姓的*山啊。殺害百姓的*山,這是不忠;背棄國 君的命令,這是失信。這兩條當中占了一條,還不如去死!”於是, 鉏麑一頭撞在槐樹上死了。
文言文勸諫諷喻的翻譯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zōu jì)修八尺有(yòu )餘,而形貌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窺(kuī)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複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裏,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麵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bàng)譏於市朝(cháo),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jiàn)進;期(jī)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我到哪能找到文言文中的有勸諫內容的教材以外小文章及文章閱讀題?
lz在上鄒忌諷齊王納諫和出師表吧?像這種題目,除了做中考題和模擬題,自己找一般沒有。如果有不會做的你可以問我。
唇亡齒寒文言文閱讀宮之奇引用諺語勸諫虞公是希望他明白什麼道理
宮之奇用唇亡齒寒的道理來說明虢國的滅亡將會造成對虞國的直接威脅。
諷字在古文中的全部意思和例句
“諷”【fěng?】字基本字義:1.不看著書本念,背書:~誦(抑揚頓挫地誦讀)。~詠。2.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刺。~諫(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喻(一種修辭手法,用說故事等方式說明事物的道理)。~一勸百。
諷,誦也。——《說文》
興道諷誦言語。——《周禮·大司樂》。注:“倍文曰諷,以聲節之曰誦。”
少不諷。——《荀子·大略》。注:“謂就學諷詩書也。”按,詩風雅頌三類,以風為之,風借為諷。
今我諷遺文,思人至其鄉。——唐· 白居易《遊襄陽懷孟浩然》
三藏就合掌諷起齋經。——《西遊記》
諷,諫也。——《廣雅》
論禮有五,諫諷為上。——《後漢書·李雲傳》
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後漢書·張衡傳》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明·?劉基《賣柑者言》
急求 :鄒忌用音樂勸諫國王的那篇文言文。注意,不是《鄒忌諷齊王納諫》那篇。
《鄒忌說琴諫齊王》
騶忌子以鼓琴見威王,威王說而舍之右室。 須臾,王鼓琴,騶忌子推戶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說,去琴按劍曰:“夫子見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 騶忌子曰:“夫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鈞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時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語音。”騶忌子曰:“何獨語音,夫治國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 王又勃然不說曰:“若夫語五音之紀,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國家而弭人民,又何為乎絲桐之間?” 騶忌子曰:“夫大弦濁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鈞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時也。夫複而不亂者,所以治昌也;連而徑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調而天下治。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乎五音者。” 王曰:“善。”
文言文中孟子勸諫齊桓公
齊桓公得寧戚
【原文】
寧戚欲幹齊桓公,窮困無以自進,於是為商旅,賃車以適齊,暮宿於郭門之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賃車,執火甚盛,從者甚眾。寧戚飯牛於車下,望桓公而悲,擊牛角,疾商歌。桓公聞之,執其仆之手曰:“異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桓公反,至,從者以請。桓公曰:“賜之衣冠,將見之。”寧戚見,說桓公以治境內。明日複見,說桓公以為天下。桓公大說,將任之。群臣爭之曰:“客,衛人也。去[12]齊五百裏,不遠,不若使人問之,固賢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問之,恐有小惡,以其小惡,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難全,權用其長者。”遂舉,大用之,而授之以為卿。當此舉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新序·雜事》)
【譯文】
寧戚想要求見齊桓公,但處境窮困,沒有辦法使自己得到舉薦,於是就替商人趕著裝載貨物的車來到齊國,晚上露宿在城門外。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裏打開了城門,讓路上的貨車避開。當時火把很明亮,跟隨的人很多。寧戚在車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傷,就拍擊著牛角大聲唱起商調的歌來。桓公聽到歌聲後,牽起自己的車夫的手說:“真奇怪!那個唱歌的不是個平常人。”就命令副車載著他。桓公回城後,到了朝廷裏,跟隨的人員請示桓公如何安置寧戚。桓公說“賜給他衣服帽子,我要接見他。”寧戚進見齊桓公,告訴如何桓公治理國家的話。第二天又進見齊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話勸說桓公。桓公很高興,準備任用他。群臣勸諫他說:“這位客人是衛國人。衛國離齊國不遠,您不如派人去詢問一下。如果確實是賢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桓公說:“不能這樣。去詢問他的情況,是擔心他有小毛病。因為一個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優點,這是這個君主失去天下賢士的原因。況且人本來就難以完美,衡量以後用其所長。”於是舉薦任用他,並且授予他官職。這就是得當的舉薦啊,桓公掌握住這個原則了,所以才得以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