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打一成語)!
暈!這是一條有名的多底謎,共有七個答案,就是和數學有關也有三個底:
1.得寸進尺(十+寸=一尺)
2.成千上萬(白頭格,第一個字諧音“乘”,解釋為“乘千上萬”——10×1000=10000)
3.三三兩兩(加法運算,3+3+2+2=10)
不按照數學思路,還有幾個底:
4.縱橫交錯
5.橫平豎直
6.四通八達
7.道不同,不相與謀(訁——言+十=計。道,說道,言道;“十”字不同一個“道-訁”,不相與為計“謀”)
5+10=15打一成語
一五一十
【拚音】:yī wú yī shí
【釋義】:五、十:計數單位。五個十個地將數目點清。比喻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5 10(打一成語)
一五一十
拚音:【yī wú yī shí】
意思:比喻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
造句: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說清楚。
十打一成語
1.得寸進尺(十+寸=一尺)
2.成千上萬(白頭格,第一個字諧音“乘”,解釋為“乘千上萬”——10×1000=10000)
3.三三兩兩(加法運算,3+3+2+2=10)
4.縱橫交錯
5.橫平豎直
6.四通八達
10×100=1千打一成語
成百上千
==表示數量多的意思。有幾百個,上千個。
同類意思的還有
成千上萬,數不勝數、恒河沙數、不勝枚舉、不可勝數、數以萬計、不計其數等等
十個說字圍成一個圓圈打一成語
自圓其說。
謎語是我國民間文學的一種特殊形式,古時稱“廋辭”或“隱語”。它起源於春秋戰國,那時各國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勸諫君主采納自己的主張,逐漸形成了謎語。漢朝時一些文人常用詩詞、典故來製謎,出現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謎和文字形音義的文字謎。南北朝時文人常以製謎、猜謎來鬥智,製謎技巧逐漸成熟。
在北宋時期,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娛樂生活逐漸豐富,猜謎也隨之成為市民的一大樂趣。南宋時,每逢元宵節,人們將自己製作的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們邊觀燈邊猜謎取樂,也就是猜燈謎。到了明清時期元宵節猜燈謎更加盛行,並出現了研究謎語製作的專門著作。謎語就這樣成了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並一直流傳至今。
一個紅心裏麵有一個10和8打一成語
由於8在10的右上方,那麼這個數字10和8表示的是10的8次方,那麼也就是 1億。那麼答案就為一心一意了!
一個5一個10是什麼成語
一五一十yī wǔ yī shí
[釋義] 五個;十個地計數。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無遺漏。
[語出] 清·曹雪芹《紅樓夢》:“便把手絹子打開;把錢倒出來;交給小紅。小紅就替他一五一十的數了收起。”
[近義] 原原本本 一清二楚 滴水不漏 有頭有尾
[反義] 含糊不清 一塌糊塗 有頭無尾 有始無終
[用法] 多用來指代從頭至尾的具體情況;使語言簡潔明了。一般作狀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見“如數家珍”(826頁)。
[例句] 他氣喘籲籲地把發生的事情~地對大家講了一遍。
十個說字 打一成語
自圓其說:自圓其說是一個漢語成語,拚音是zì yuán qí shuō,意思是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出自清·方玉潤《星烈日記》七十“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實難自圓其說。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不露破綻。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無懈可擊、滴水不漏、天衣無縫。
【相反詞】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破綻百出。
【押韻詞】漆桶底脫、萬頃碧波、沿門讬缽、心勞政拙、遇事生波、古井不波、相形見絀、
滑泥揚波、一尺水,一丈波、如切如磋……
【年代】近代
【燈謎】1.百分表;2.半月談
3.自圓其說(打哲學詞語一) 謎底:循環論[1]
【歇後語】王八拍著蓋子吹牛
【英文】to make one's statement consistent; to justify oneself[2]
成語典故
清軍管帶蕭長貴率軍船巡海時遇上海盜,外國兵船幫助捕獲13名海盜交中國處理,南京製台馬上與候補道史其祥處理。史其祥堅決主張中國方麵行使主權,見製台大人不悅,隻得自圓其說,中國方麵處理幾個首犯,其他人交外國方麵處理。[3]
成語示例
1.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實難自圓其說。 清·方玉潤《星烈日記》七十[4]
2.哈哈,單於殿下,你自己都不能自圓其說了吧。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2]
成語辨析
【正音】說;不能讀作“shuì”。
【辨形】圓;不能寫作“園”。 [4]
看圖猜成語一個眼睛十個數字是什麼成語
這個成語是一目十行。
一目十行
成語拚音:yī mù shí háng
成語解釋: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成語出處:宋?劉克莊《雜記六言詩》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成語用法:一目十行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成語正音:行,不能讀作“xínɡ”。
成語辨形:目,不能寫作“木”。
成語辨析:一目十行和“走馬觀花”;都有“不求甚解”的意思。但一目十行偏重於“十行”而“不求甚解”;也有速度快的含義。
造句:
1、傑克坐在我旁邊,整整一學期就沒見他記過筆記,甚至連一目十行地“翻”書都沒見他翻過。
2、例如,其中一個爭議就是,快速閱讀訓練可以讓你一目十行,這比你按部就班地閱讀獲得的信息更多。
3、你很可能不會嚐試用這樣的速度去讀詩歌,或者一目十行地欣賞小說中你願意仔細玩味的片段。
4、這時候是一目十行的,很緊張也很有成就感。
5、有一件事使我最終確信我的智力就是不如別人:我發現我的同學隻是一目十行地翻了翻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