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遊廬山現代詩
林間-秋(廬山)
我在林中
輕輕地踱步
觸碰 呼吸
這裏的
土壤 空氣
眾多筆直參天的樹木 靜靜地看著我
錯覺抑或夢幻
群樹一起向我走來
和我握手
和我擁抱
誰在讓我傾聽
停下腳步
四周寂靜 沒有聲音
默默地
我把這精靈的自然之物
藏在心裏
不管是生長了幾十年似乎還帶些青澀
還是幾百年前就紮下根依舊拙樸挺拔
承受了數不清的
風雪雷暴
日曬雨淋
一直這樣
一動不動地 站在這兒
我暗自思忖
很久前
曾經
古代的文人騷客詩學大家
來到這裏
曾經
戊戌變法銳意改革的維新誌士
在此宿泊
曾經
聽那些
八方的教派 遠來的高僧們
誦文念經
也是這樣地吧
靜靜地 一動不動
那麼
和近代偉人交談了嗎 他們都在此停留過呢
多令人向往的曾經
風吹過來
群樹微笑著 搖曳著婆娑的枝葉
此刻
真是在傾訴嗎
向著青山和溪水 還有我
用真誠 一如從前那樣
此刻
群樹象寬廣的大海
不斷地
向大地上的一切
展現自己的
包容和謙遜
麵對孺子牛般
善待自己和善待周圍的
可愛生靈
愛慕和崇敬
感激和憧憬
瞬間
充滿了我的內心
過了會兒
又複歸如初了
群樹依舊
一動不動 靜靜地站立著
看著我
現代詩歌瀑布和望廬山瀑布的區別
現代詩瀑布指的是葉老的那首吧。
首先要總體評價的話,李白的那首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但葉老的那首就相對遜色一些。但李白的那首是浪漫主義的典型代表,而葉老的那首隻是一首很普通的小詩,二者畢竟不能比的。
從氣勢上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描寫顯然要比“珍珠屏”要雄偉壯觀的多。
從手法上說,飛流直下三千尺運用了誇張,疑是銀河落九天帶有些比喻的意味;這兩句連在一起相得益彰,更給人一種九天銀河般的氣勢。
老舍的更多的是側麵描寫,側重於對聲音的把握,但對於瀑布的直觀表現卻相對乏力,隻是用了一些蒼白的讚美之詞。它的亮點是在見到瀑布之前的部分,對於瀑布聲音的描寫十分經典,運用了兩個比喻渲染了瀑布的氣勢,營造出了一種浩大的氛圍,讓人不禁遐想。
如果說相同點的話,我想就要從藝術表達上來說吧。從藝術上說,一種好的作品需要給人以美感。文學作品是藝術,不是隨便說說就行的。對於一個景物的描述,比如瀑布,我們可以說它好大啊,好有氣勢啊,好雄偉壯觀啊,但如果這麼寫文章的話沒人能看,因為你所說的好大好壯觀太蒼白了,不可能讓別人真正理解。因此文學就是一種表現的方法,就是把你感受到的用文字的方法表現出來。
這兩首詩都是如此,它們運用了比喻,誇張,側麵描寫等表現手法,讓讀者可以生動形象的感受到瀑布的雄偉。
把古詩題西林壁改寫成現代詩
今日,我去郊外觀賞美景,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風景宜人的了廬山。山上到處都是雲海,有時,雲霧冉冉上升,將整個廬山淹沒在茫茫雲海中。有時還可以看到“瀑布雲”的情景,有時它像涓涓細流,流入幽穀,有時又似奔騰的江河,洶湧澎湃,飛流直下,一瀉千裏。不光隻是雲海,廬山瀑布也是“名人”,從山上彙集而來的泉水,經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全長近百米。從高高的山頭淩空而下,宛如一幅水簾懸掛在空中。、
我繼續向前,穿棱在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高山中,那些高山好像會“變臉”,橫著看是壯觀的山嶺,而側著看卻成了雄偉的山峰。當你身處這景色秀麗的廬山之中,無論償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望,所見景象完全不同,好像看見了一個個“變臉大王”,一會兒變成這樣,一會兒又變成了那樣。
“哇!哇!”仙人洞、三疊泉、白鹿洞、天池……這些壯觀的景象讓人的眼睛應接不暇,讓人讚歎不已,美中不足的是我根本弄不清“廬先生”的真麵目,是“如花似玉”?還是“英俊瀟灑”?我置身於廬山之中,卻猜不透也摸不到它的樣子,可真是當局者迷呀!、
這次廬山之旅真是一次開闊視野的奇妙之旅,突然我詩興大發,拿出隨身攜帶的刻刀在石壁上刻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並取名“題西林壁”。
留學去哪個國家好??
你要是學理科的話~那就去英國或是美國~
要是學藝術~
去比利時或法國~
你學的是什麼~
那就看哪個國家在這方麵比較好~
然後再決定~
形容沒有身在其中不知道其中感受的詩句有哪些? 無論古詩還是寓言都行,現代詩句也可以!
最經典、也最符合“身在其中不知道其中感受”意思的,當屬宋·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鑒賞: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麵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麵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