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對聯
筆上利刃,直指封建黑暗
心中乾坤,抒寫民族精魂
關於魯迅的對聯
你好!
如下:
怒將匕首投豺虎;
甘為人民作馬牛。
——於海洲題魯迅故居(上海)聯
挽魯迅聯】
一生反封帝;
至死不寬容。
——上海著作人協會挽魯迅
魯迅先生不死;
中華民族永生。
——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挽魯迅
一生不曾屈服;
臨死還要鬥爭。
——章乃器挽魯迅
平生功業尤拉化;
曠代文章數阿Q。
——郭沫若挽魯迅
返國空餘掛墓劍;
斫泥難覓運風斤。
——郭沫若又挽魯迅
一代高文樹新幟;
千秋孤痛托遺言。
——孔祥熙挽魯迅
俠骨柔腸,橫眉俯首;
胸中海嶽,筆底風雷。
——錢昌照挽魯迅
敵乎?友乎?餘惟自問;
知我!罪我,公已無言。
——徐懋庸挽魯迅
救亡陣線中,失一重鎮;
學術思想界,見此完人。
——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挽魯迅
呐喊如狂人,為國為己;
華蓋育彷徨,導民中流。
——《勞動生活》社挽魯迅
熄滅,光耀著世界的火炬;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上海學生劇團挽魯迅
死者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生的主張寬容,那才糊塗。
——王造時挽魯迅
筆耕大野,胸懷日月光和熱;
墨灑長河,夜度春秋慨而慷。
——蒲公悼魯迅
倡民族複興,像土國凱末爾;
在文壇馳譽,如蘇聯高爾基。
——《景光》文藝社挽魯迅
浩氣冠中華,血沃雜文墨作淚;
銘言留後世,自嘲小品恨如哭。
——蒲公悼魯迅
文苑苦蕭條,一卒彷徨獨荷戟;
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餘香。(另一版本末句為:“芳荃零落痛餘春。”)
——曹聚仁挽魯迅
荷戟獨彷徨,豈惜芳心遺遠者;(另一版本首句為:“何戟獨彷徨,”)
大圜猶酩酊,如磐夜氣壓重樓。
——羅庸挽魯迅
著作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另一版本為:“非徒中國小說史”句,“非”為“豈”)
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蔡元培挽魯迅
譯死魂靈,竟成惡夢,歸化十月;
作自由書,長留熱風,去無二心。
——陳適挽魯迅
至死無妥協心,百戰不撓真勇士;
一生反惡勢力,萬身莫贖此偉人。
——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挽魯迅
一生戰鬥剛毅不屈,是青年先鋒;
滿腔熱血慈愛至誠,為大眾導師。
——《青年文化》社挽魯迅
有名作,有群眾,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是我良師。
——日本佐藤村夫挽魯迅
熱烈情緒,冷酷文章,直筆遙師菿漢閣;
清任高風,均平理想,同心深契樂亭君。
——馬幼漁挽魯迅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一麵,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再挽魯迅
(“雙星”:高爾基、魯迅;“二心”:魯迅雜文《二心集》。)
以赤熱心,作冷靜語,莫謂遺言猶諷剌;
含慈母淚,寫沉痛書,共知長翰有深期。
——倪文宙挽魯迅
國家事豈有此理,正需要先生不斷咒罵;
悲痛中別無他說,隻好勸大眾繼續鬥爭。
——胡子嬰挽魯迅
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
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郭沫若再挽魯迅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呐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斯諾(美國友人)、姚克[姚莘農]同挽魯迅
現文壇之曙光,社會先覺,長才未竟先歸去;
留著作於世人,精神不死,圭臬常存總可傳。
——“光明讀者會”挽魯迅
方悼國際大文豪殞落,光明大地正哀痛思慕;
又哭中國高爾基窒逝,血腥奴場更悲憤欲絕。
——周瑞鬆挽魯迅
這世界如何得了,請大家要遵從你說的話語,徹底去幹;
縱身軀有時安息,願先生永留在我們的心頭,片瞬勿離。
——沈鈞儒挽魯迅
妻子莫痛,朋友休悲,且遵遺囑,管自己的事,越專越好;
民族將亡,奴隸更苦,若求生存,學先生榜樣,不屈不撓。
——施佳挽魯迅
不做空頭文學家,死者已用了鐵筆鐵肩,挑過民族解放的擔子;
要作真心革命者,活人要拿出赤心赤血,趕走壓迫中華的敵人。
——俞慶棠挽魯迅
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容,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
莫作空頭文學家,一生最恨幫閑,敢於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
——陳毅挽魯迅
偏偏在戰的熱望中,魯迅死了!中華民族要大哭,無產階級要痛哭,前進作家更是要狂哭;
偏偏在降的陰影裏,魯迅死了!帝國主義會暗笑,專製魔王會狠笑,落後文人也許會慘笑。
——北平《風沙文藝》社挽魯迅
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誠何年?四個月前,流過兩行淚痕,又誰料,這番重為先生濕;
言可傳,行可傳,牙眼可傳。斯老真大老,三十載來,打出一條血路,待吩咐,此責端賴後死肩。
——唐弢挽魯迅
對魯迅的所有對聯
望崦嵫而勿迫;
恐鵜鴂之先鳴。
——集《離騷》述誌
死了就算罷了;
活著又該怎樣。
——挽“三·一八”慘案遇難者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自嘲》詩聯
橫眉看他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挽楊杏佛
室外獨留滋卉地;
年來幸得養花天。
——贈友
男兒死耳,恨壯誌未酬,何日令威來華表;
魂兮歸去,知夜台難瞑,深更幽魄繞萱幃。
——挽丁耀卿
死了就算罷了,何須縈懷留戀慈母依閭,幼兒在抱;
活著將怎樣著,無非多經幾次槍聲驚耳,彈雨淋頭。
——挽“三·一八”慘案遇難者
相關鏈接:挽魯迅先生聯:
一生反封帝;
至死不寬容。
——上海著作人協會
魯迅先生不死;
中華民族永生。
——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
一生不曾屈服;
臨死還要鬥爭。
——章乃器
平生功業尤拉化;
曠代文章數阿Q。
——郭沫若
返國空餘掛墓劍;
斫泥難覓運風斤。
——郭沫若
一代高文樹新幟;
千秋孤痛托遺言。
——孔祥熙
俠骨柔腸,橫眉俯首;
胸中海嶽,筆底風雷。
——錢昌照
敵乎?友乎?餘惟自問;
知我!罪我,公已無言。
——徐懋庸
救亡陣線中,失一重鎮;
學術思想界,見此完人。
——上海文化界救國會
呐喊如狂人,為國□己;
華蓋育彷徨,導民中流。
——《勞動生活》社
熄滅,光耀著世界的火炬;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上海學生劇團
死者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生的主張寬容,那才糊塗。
——王造時
筆耕大野,胸懷日月光和熱;
墨灑長河,夜度春秋慨而慷。
——蒲公
倡民族複興,像土國凱末爾;
在文壇馳譽,如蘇聯高爾基。
——《景光》文藝社
浩氣冠中華,血沃雜文墨作淚;
銘言留後世,自嘲小品恨如哭。
——蒲公
文苑苦蕭條,一卒彷徨獨荷戟;
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餘香。
——曹聚仁
荷戟獨彷徨,豈惜芳心遺遠者;
大圜猶酩酊,如磐夜氣壓重樓。
——羅庸
著作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蔡元培
譯死魂靈,竟成惡夢,歸化十月;
作自由書,長留熱風,去無二心。
——陳適
至死無妥協心,百戰不撓真勇士;
一生反惡勢力,萬身莫贖此偉人。
——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
一生戰鬥剛毅不屈,是青年先鋒;
滿腔熱血慈愛至誠,為大眾導師。
——《青年文化》社
有名作,有群眾,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是我良師。
——佐藤村夫
熱烈情緒,冷酷文章,直筆遙師菿漢閣;
清任高風,均平理想,同心深契樂亭君。
——馬幼漁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一麵,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
以赤熱心,作冷靜語,莫謂遺言猶諷剌;
含慈母淚,寫沉痛書,共知長翰有深期。
——倪文宙
國家事豈有此理,正需要先生不斷咒罵;
悲痛中別無他說,隻好勸大眾繼續鬥爭。
——胡子嬰
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
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郭沫若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呐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斯諾、姚克
現文壇之曙光,社會先覺,長才未竟先歸去;
留著作於世人,精神不死,圭臬常存總可傳。
——光明讀者會
方悼國際大文豪殞落,光明大地正哀痛思慕;
又哭中國高爾基窒逝,血腥奴場更悲憤欲絕。
——周瑞鬆
這世界如何得了,請大家要遵從你說的話語,徹底去幹;
縱身軀有時安息,願先生永留在我們的心頭,片瞬勿離。
——沈鈞儒
妻子莫痛,朋友休悲,且遵遺囑,管自己的事,越專越好;
民族將亡,奴隸更苦,若求生存,學先生榜樣,不屈不撓。
——施佳
不做空頭文學家,死者已用了鐵筆鐵肩,挑過民族解放的擔子;
要作真心革命者,活人要拿出赤心赤血,趕走壓迫中華的敵人。
——俞慶棠
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容,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
莫作空頭文學家,一生最恨幫閑,敢於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
——陳毅
偏偏在戰的熱望中,魯迅死了!中華民族要大哭,無產階級要痛哭,前進作家更是要狂哭;
偏偏在降的陰影裏,魯迅死了!帝國主義會暗笑,專製魔王會狠笑,落後文人也許會慘笑。
——北平《風沙文藝》社
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誠何年?四個月前,流過兩行淚痕,又誰料,這番重為先生濕;
言可傳,行可傳,牙眼可傳。斯老真大老,三十載來,打出一條血路,待吩咐,此責端賴後死肩。
——唐弢
拯弱是前鋒,才德兼備,君乃勇於義者,衝拓荒霾,擁護自由,開辟光明途徑,闡文化而馳驅,作民眾之導師,那料半世冷宦青氈,宏業忽中阻,則感到彷徨故宅,白發紅顏黃口共銜悲哀,招魂何處?歸鶴幾時?氣魄非常生無敵;
著述稱巨擘,知識先覺,人固莫如命也,抗衡環境,砥柱潮流,散布偉大種子,慨社會將沉淪,挽國難於狂瀾,太息當茲淒風苦雨,魯殿又圯靈,隻留得呐喊餘聲,斷稿殘編遺跡同資紀念,蓋棺定論,下筆千秋,學術卓犖歿為神。
——陳崢宇
有一副對聯是用魯迅的作品寫的,踏《莽原》刈《野草》…後麵是什麼
踏《莽原》,刈《野草》,《熱風》《奔流》,一生《呐喊》;
痛《毀滅》,歎《而已》,《十月》《噩夢》,萬眾《彷徨》。
對聯關於魯迅的作品
1舉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調,三閑二心,盡是可憐阿Q相;獨身向熱風呐喊,故事新編,朝花夕拾,總求不使死魂靈。
2踏莽原,刈野草,熱風奔流,一生呐喊;痛毀滅,歎而已,十月噩夢,萬眾彷徨。
希望幫到你。
魯迅先生去世後 有一副經典的對聯是什麼?
上聯:譯著堂未成蔭,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呐喊,
下聯: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斯諾與姚莘農和挽魯迅)
譯著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呐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隕落
欽誦二心,憾無一麵,南天北地遍拾魂
讚美魯迅的對聯 10分
怒將匕首投豺虎;甘為人民作馬牛。
——於海洲題魯迅故居(上海)聯
挽魯迅聯】
一生反封帝;
至死不寬容。
——上海著作人協會挽魯迅
魯迅先生不死;
中華民族永生。
——全國學生救國聯合會挽魯迅
一生不曾屈服;
臨死還要鬥爭。
——章乃器挽魯迅
平生功業尤拉化;
曠代文章數阿Q。
——郭沫若挽魯迅
返國空餘掛墓劍;
斫泥難覓運風斤。
——郭沫若又挽魯迅
一代高文樹新幟;
千秋孤痛托遺言。
——孔祥熙挽魯迅
俠骨柔腸,橫眉俯首;
胸中海嶽,筆底風雷。
——錢昌照挽魯迅
敵乎?友乎?餘惟自問;
知我!罪我,公已無言。
——徐懋庸挽魯迅
救亡陣線中,失一重鎮;
學術思想界,見此完人。
——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挽魯迅
呐喊如狂人,為國為己;
華蓋育彷徨,導民中流。
——《勞動生活》社挽魯迅
熄滅,光耀著世界的火炬;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上海學生劇團挽魯迅
死者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生的主張寬容,那才糊塗。
——王造時挽魯迅
筆耕大野,胸懷日月光和熱;
墨灑長河,夜度春秋慨而慷。
——蒲公悼魯迅
倡民族複興,像土國凱末爾;
在文壇馳譽,如蘇聯高爾基。
——《景光》文藝社挽魯迅
浩氣冠中華,血沃雜文墨作淚;
銘言留後世,自嘲小品恨如哭。
——蒲公悼魯迅
文苑苦蕭條,一卒彷徨獨荷戟;
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餘香。(另一版本末句為:“芳荃零落痛餘春。”)
——曹聚仁挽魯迅
荷戟獨彷徨,豈惜芳心遺遠者;(另一版本首句為:“何戟獨彷徨,”)
大圜猶酩酊,如磐夜氣壓重樓。
——羅庸挽魯迅
著作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另一版本為:“非徒中國小說史”句,“非”為“豈”)
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蔡元培挽魯迅
譯死魂靈,竟成惡夢,歸化十月;
作自由書,長留熱風,去無二心。
——陳適挽魯迅
至死無妥協心,百戰不撓真勇士;
一生反惡勢力,萬身莫贖此偉人。
——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挽魯迅
一生戰鬥剛毅不屈,是青年先鋒;
滿腔熱血慈愛至誠,為大眾導師。
——《青年文化》社挽魯迅
有名作,有群眾,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愛錢,不變節,是我良師。
——日本佐藤村夫挽魯迅
熱烈情緒,冷酷文章,直筆遙師菿漢閣;
清任高風,均平理想,同心深契樂亭君。
——馬幼漁挽魯迅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一麵,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再挽魯迅
(“雙星”:高爾基、魯迅;“二心”:魯迅雜文《二心集》。)
以赤熱心,作冷靜語,莫謂遺言猶諷剌;
含慈母淚,寫沉痛書,共知長翰有深期。
——倪文宙挽魯迅
國家事豈有此理,正需要先生不斷咒罵;
悲痛中別無他說,隻好勸大眾繼續鬥爭。
——胡子嬰挽魯迅
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
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郭沫若再挽魯迅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呐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斯諾(美國友人)、姚克[姚莘農]同挽魯迅
現文壇之曙光,社會先覺,長才未竟先歸去;
留著作於世人,精神不死,圭臬常存總可傳。
——“光明讀者會”挽魯迅
方悼國際大文豪殞落,光明大地正哀痛思慕;
又哭中國高爾基窒逝,血腥奴場更悲憤欲絕。
——周瑞鬆挽魯迅
這世界如何得了,請大家要遵從你說的話語,徹底去幹;
縱身軀有時安息,願先生永留在我們的心頭,片瞬勿離。
——沈鈞儒挽魯迅
妻子莫痛,朋友休悲,且遵遺囑,管自己的事,越專越好;
民族將亡,奴隸更苦,若求生存,學先生榜樣,不屈不撓。
——施佳挽......餘下全文>>
求魯迅送給瞿秋白的對聯是什麼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與同懷視之。”諸夏懷霜社:1936年10月18日,魯迅已經生命垂危,當時任《譯文》雜誌主編的黃源前來看望,並訴他托他在《譯文》刊登的廣告登出來了。這則廣告是《介紹〈海上述林〉》一文。《海上述林》是魯迅為瞿秋白烈士所編的一部譯文集,他還用了“諸夏懷霜社”的名義出版。“霜”是秋白的原名,“諸夏懷霜”意即全中國都懷念瞿秋白。沒想到,這則廣告竟成為魯迅先生一生中最後看過的文字。第二天(即1936年10月19日)淩晨5時25分,魯迅就不幸與世長辭了。
挽魯迅的巧嵌其作品,稱號的對聯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喻為“中國的高爾基”。魯迅先生一生寫下了八百多萬字的著譯,他的《呐喊》、《彷徨》、《朝華夕拾》等許多作品一版再版,並被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這些,是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介於此,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不幸病逝後,社會各界為他撰寫了眾多的挽聯,這些挽聯,無一不流露出了對他的尊敬、讚美、崇拜之情。更巧的是,這些挽聯之中。有很多是嵌入了魯迅的詩歌、作品集、稱號、遺言。
著述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尤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這是蔡元培挽魯迅的對聯。上聯用魯迅名作《中國小說史略》,下聯是魯迅的遺囑。
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一麵,南天北地遍招魂。
這是郭沫若先生挽魯迅的對聯。 “方懸四月”的“四月”是指1936年6月18日高爾基去世,與魯迅逝世的時間相距隻有四個月。將魯迅和高爾基並列,寄托了對魯迅先生的無限哀悼之情。下聯寄托了作者未能與魯迅晤麵的痛惜之情,和對魯迅及其作品的無限敬仰之情。“二心”係指魯迅的雜文集《二心集》。 “東亞西歐”、“南天北地”,用方位名詞相對,表示魯迅巨星殞落,普天同哀。悲痛之餘的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平生功業尤拉化;
曠代文章數阿Q。
此聯也是郭沫若先生挽魯迅聯。拉化,即拉丁化,指白話文運動。上聯寫魯迅提倡文字改革,使漢語拉丁化、大眾化功不可沒;下聯寫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是文學瑰寶。
踏莽原,刈野草,熱風奔流,一生呐喊;
痛毀滅,歎而已,十月噩耗,萬眾彷徨。
這是魯迅先生同鄉好友孫伏園先生撰寫的挽聯。此聯中嵌入了魯迅先生的是部作品。《莽原》、《野草》、《熱風》、《奔流》、《呐喊》、《毀滅》、《而已》、《十月》、《噩耗》、《彷徨》。 一語雙關,既概括了魯迅先生的大部分作品,又毫無痕跡的借書名表達了自己的傷痛之情。恰如其分,毫無堆砌之感。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呐喊?
先生已經作右,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正當姚克與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在魯迅的指導下,精心編譯《活的中國》一書時,驚悉魯迅逝世噩耗,二人悲痛萬分,合撰挽聯一幅寄托哀思。上聯嵌入了魯迅的《呐喊》、下聯嵌入了《舊雨》、《彷徨》。在 此聯中,我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姚克斯諾對魯迅先生的尊敬之情,並點明了魯迅先生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在文壇上的地位。
譯死魂靈,竟成惡夢,歸化十月;
作自由書,長留熱風,去無二心。
1936年魯迅逝世時,陳適正在上海教書,他自撰自書挽聯:送到靈堂上懸掛。聯中“死魂靈”、“十月”、“自由書”、“熱風”、“二心”等,是魯迅譯著的書名,此聯詞義雙關,表現了魯迅對國民黨專製統治的抨擊和對自由的追求。
先生竟去矣,何堪千萬青年,彷徨呐喊!
中國其醒乎?誰憐半壁山河,野草朝花!
這副對聯也是陳適挽魯迅的。上聯嵌入了《彷徨》、《呐喊》二集。並說明了魯迅在青年中的引領作用。下聯嵌入了《野草》、《朝華夕拾》。
佳作尤稱孔乙己;
大名堪配高爾基。
此聯為魯迅先生同鄉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為其撰寫的挽聯。1936年冬,國共兩黨在西安為魯迅舉行追悼大會。時任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的邵力子為大會題寫了以上挽聯。“孔乙己”為魯迅先生的代表作。是特指,也是泛指。下聯是把魯迅先生與高爾基相比。,高度評價了魯迅在締造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中的“旗手”作用。
文苑苦蕭條,一卒彷徨獨荷戟;
高丘今寂寞,芳荃零落痛餘香。
這是作家曹聚仁先生為魯迅撰寫的挽聯。“彷徨”是魯迅的一部小說集名。上聯出自魯迅先生的《題〈彷徨〉》詩:“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下聯中“高丘”典出屈原《離騷》詩。全聯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逝世的深深的惋惜之情。
俠骨柔腸橫眉俯首;
胸中海嶽筆底風雷。
錢昌照先生挽魯迅的對聯。上聯化用了魯迅先生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下聯寫其文學成就。
荷戟獨彷徨,豈惜芳馨遺遠者;
大圜猶酩酊,如磐夜氣壓重樓。
這是羅庸挽魯迅聯。“豈惜芳心遺遠者”句出魯迅的《送OE君攜蘭歸國》一詩。OE是魯迅的日本友人小原榮次郎之英文譯音簡寫。“大圜猶酩酊”句出魯迅悼範愛農的《哀範君三首》之三。 “如磬”句出魯迅的《悼丁君》詩,曹聚仁聯中的“高丘今寂寞”,也是用此詩詩意。
憶講象牙塔,繼遺音而呐喊;
再讀兩地書,啟後知那彷徨。
丁迅挽魯迅先生對聯。上聯嵌《呐喊》,下聯嵌《兩地書》、《彷徨》。
彷徨半世;
呐喊一生。
此聯為李鏌挽魯迅聯,是魯迅所有挽聯中見諸報刊書籍中最短的對聯。上聯為我們再現了魯迅先生為挽救中華民族的靈魂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的情態。也及言其聲名之短暫。下聯則寫出魯迅先生人雖逝,而精神永存。這個聯語簡短有力,涵蓋了魯迅光輝的一生。
火線下英勇不亞巴彼塞;
在人間偉大比上高爾基。
吳清友挽魯迅聯。“巴彼賽”實為“巴比賽”, 上聯把魯迅先生與發法國著名作家巴比塞的文學成就相比。與其不同的是,巴比塞曾經上過戰場。並寫出了反戰小說《炮火》。
呐喊如狂人,為國而己;
華蓋育彷徨,導民中流。
勞動生活社挽魯迅的對聯。上聯嵌入了《呐喊》、《狂人日記》,下聯嵌入了《華蓋集》、《彷徨》。上聯竭力描繪了為國奔忙的魯迅。下聯則概寫了其在對民族的精神的引領作用。
方悼國際大文豪殞落,光明大地正哀痛思慕;
又哭中國高爾基窒逝,血腥奴場更悲憤欲絕。
上海婦救會撰寫的聯俞郭沫若撰寫的挽聯又異曲同工之妙。
倡民族複興,像土國凱末爾;
在文壇馳譽,如蘇聯高爾基。
景光文藝社撰寫的挽聯則在魯迅先生比作“高爾基”外,還把其與土耳其共和國締造者、第一任總統兼武裝力量總司令凱末爾相提並論。
除了在對聯中嵌入其作品集、詩句、稱號外,有的作者在在其挽聯中嵌入了魯迅先生的遺言。如:
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容,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
莫作空頭文學家,一生最恨幫閑,敢於嬉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陳毅挽
不做空頭文學家,死者已用了鐵筆鐵肩,挑過民族解放的擔子;
要作真心革命者,活人要拿出赤心赤血,趕走壓迫中華的敵人。—俞慶棠挽
著作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蔡元培挽
先生端非是空頭文學家;
我們決不做盲目糊塗蟲。—尤忍寒挽
上述四聯中的“糊塗蟲、不做空頭文學家”是魯迅先生生前所六遺言的內容中的的三條: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和第五條: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魯迅先生一生,偉大而短暫。他的足跡,遍及我們的精神領域。從這些挽聯中,我們可以再此領略魯迅先生的風采。要想全麵了這些挽魯迅先生的對聯,還需多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多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才能更細致更深切。
魯迅巧對對聯的故事
少年時代的魯迅在上學塾時,先生就教他們作對。一次,塾師壽鏡吾老先生出了上聯“獨角獸”,讓學生們對下聯。立時塾房活躍起夾了,有的孩子對出“九頭鳥”,有的孩子對出“三腳蟾”,有的孩子對出“百足蟹”等等,惟獨周樟壽(魯迅原名)一語不發,等課堂上平靜下來後,他站起對出“比目魚”。課堂立時悄然,沒有再應對的了。壽老先生在—一評論了前者之後,最後稱讚周樟壽對得最好。因為“獨非數字卻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數字,卻相當於“二”。兩者雖俱無數字卻都有數的含義,真是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