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是在安靜的環境下,默念一些句子,讓自己內心寧靜嗎? 10分
冥想字麵上的解釋:冥,就是泯滅。想,就是你的思維、思慮,冥想就是把你要想的念頭、思慮給去掉,找到感知。
冥想,大家都誤認為隻有坐在那裏才是冥想,甚至還專門為冥想設立了一堂課程,實際上隨時隨地可以進入無思慮的這種狀態。例如體位法、觀察呼吸也可以進入DHYANA,做體式的時候通過呼吸移動身體,當用呼吸移動身體,當身體達到極限的時候已經處於一種DHYANA的狀態,有人把體式運動叫做移動冥想。移動冥想從什麼作為入口,通過一段時間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會發現在身體裏有可控的部位和非可控製的部位。
可控:比如移動身體、眨眼、吸氣、閉氣,是你可以控製的。
非可控:比如指甲、頭發的生長是你無法指揮他的,是你不能夠控製的。
冥想是從我們身體的可控部分為入口的。例如:把手做一個高度的彎曲,當你彎曲伸展,伸展到極限的時候,思維在這個時候就停止了,瑜伽很多體式要求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到達身體的極限後意識進入到了感知的狀態,進入DHYANA的狀態。PRANAYAMA中的YAM具有另外一層意思:無限擴充,無限伸展的意思,做一個體式達到無限伸展的時候,就進入了DHYANA這種狀態,練體式是使用了身體的極限,身體的運動後很多老師會設一些燭光冥想、OM聲冥想、觀照呼吸的冥想等等,原理都是相同的。燭光冥想是用眼睛,眼睛張開,不要眨眼,其實隻要掌握了原理不使用蠟燭也可以掌握冥想,不使用蠟燭,把眼睛睜開,盡量不眨眼,可控係統達到非可控的時候,眼睛睜開了一會,疲勞了需要眨眼來保護眼睛,但是你控製他,不眨,這時頭腦的思維就停止了,這時候沒有了任何思維。冥想的鍛煉實際上是利用身體可控的部分切斷思維,呼吸也一樣,很多老師會教呼氣、吸氣、屏氣。我們來實驗一下,深吸一口氣後屏息,在屏息這一瞬間頭腦進入真空狀態,無法進行思維。就進入了DHYANA。
當思維切斷的時候,有一種能量自動流淌,進入感知,感知和思維是很難同時存在的,當思維存在太厲害的時候感知就會消失。
DHYANA這種狀態是處於一種感知,這種感知是智慧的。不是小孩或瘋子沒有思維的感知。小孩和瘋子的思維是低級的尚未啟動的,其感知是無知的和無智慧的。DHYANA是知覺和智慧高度的統一。
想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很多書都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以講的。但我們古代的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不可說的東西還是可以說出來的,盡管說出來的東西不是原來的東西,還是要去體會,盡量去闡述他。在YOGA修行裏麵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這個詞翻譯成“禪”,古代通過達摩祖師傳給中國,又由中國傳給曰本,在曰本叫ZEN。
在西方的語言裏找不到DHYANA這樣的詞彙,隻能翻譯成MEDITATION(心靈的藥物)來源於MEDICINE(藥物)。現在的冥想來自於MEDITATION的翻譯,也會把MEDITATION翻譯成為靜心、靜修,基本上在網絡上把奧修的東西翻譯成靜心。
冥想課程就是禪的課程。冥想、禪是一種感知狀態。
什麼是感知、知覺:知覺就是說,你打了我一下或被開水燙了,我感知到了疼,是一種知覺的感應。DHYANA:我們的頭腦經常處於一種思慮的狀態,老在想東西,想太多就忘記了知覺,當一個人的思慮太多,就會忘記身體的感知能力,長期處於思慮狀態,心靈跟身體會高度的分裂,當很強烈的分裂時會失眠、焦慮、緊張,由此引起各種病症,如高血壓、心髒病等等。
當一個人遠離了知覺,處於“失念”的狀態,其思維是完全......餘下全文>>
佛教怎麼形容 內心平靜?
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安靜的內心世界150字
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讚美之情。
我想找幾句名句,佛教心法,之類在心裏默念可以讓內心平靜的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正確的讀音是:gei da? gei da? ,ba la gei da? ,ba la sang gei da? ,bu da? suo ha?)
這是心經咒語,平時多念,由其是在煩惱時大聲念,能讓人產生定力或喜悅之感,非常奇特。有一個人有一次念了就出現這情況,而且煩惱也攻不進來了。但默念效果不大。祝你好運、
關於保持內心寧靜 遠離喧囂的古詩 愈多愈好
一、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飲酒(其五)》
三、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納蘭性德《漁父》
四、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唬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五、竹直心虛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師!
--《晏子春秋》
六、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誌和《漁歌子》
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
--《幽窗小記》
八、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怎樣描述表麵很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湧?
身後一聲炮響,他緩慢的轉過身子,眉頭緊鎖,定眼一看,隻見革命軍的炮兵已經開始進攻,這是新世紀的開端,又是他的新生
怎樣做一個內心安靜的一個人
內心平靜,考驗的是一個人內外的修為,聖人之所以為聖人,是因為他能夠“靜”。論語說過“智者動,仁者靜,”,要想做到內心平靜,一方麵與世無爭,另一方麵要懂得仁。
如果滿意的話請點擊右上角采納我,謝謝!
為什麼內心安靜的人很聰明呢?
如果真聰明,那確實就得裝傻。古人雲,難得糊塗,就是你聰明別人不如你,但你還不能表現出來以防別人嫉妒你害你,你就得裝的和別人一樣甚至還不如別人,這樣你辦事別人也不會防著你,自然什麼都順順利利的。真聰明的人就是每天帶著麵具還讓人瞧不出麵具的人
使內心平靜、平淡、平和的古代經典語句。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這是在陳眉公輯錄《幽窗小記》中記錄的明人洪應明的對聯
洪應明是《菜根譚》的作者,因此,《菜根譚》中錄入了這句話
所以,最早的出處是:《菜根譚》
《幽窗小記》中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現在的人大多覺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負。大家很是納悶,為什麼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的負荷卻更重,精神越發空虛,思想異常浮躁。的確,社會在不斷前進,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會的一個缺點就是造成人與自然的日益分離,人類以犧牲自然為代價,其結果便是陷於世俗的泥淖而無法自拔,追逐於外在的禮法與物欲而不知什麼是真正的美。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一旦所想難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誌。
失落是一種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現象來調節;失意是一種心理傾斜,是失落的情緒化與深刻化;失誌則是一種心理失敗,是徹底的頹廢,是失落、失意的終極表現。而要克服這種失落、失意、失誌就需要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一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雲卷雲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與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異曲同工,更頗有魏晉人物的曠達風流。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我輩俱是凡夫俗子,紅塵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動,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憂不懼、不喜不悲呢?否則也不會有那麼的人窮盡一生追名逐利,更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國古代的貶官文化即是此明證。這關鍵是一個你如何對待與處理的問題。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由來功名輸勳烈,心中無私天地寬。若心中無過多的私欲,又怎會患得患失呢?其次,認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要過分在意得失,不要過分看重成敗,不要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隻要自己努力過,隻要自己曾經奮鬥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評說又算得了什麼呢?陶淵明式的魏晉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叮風流,就在於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寧靜平和的心境寫出那灑脫飄逸的詩篇。這正可謂真正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而我以為將這一精神發揮到極致的是唐朝的武則天。死後立一塊無字碑,千秋功過,留與後人評說。一字不著,盡得風流。這正是另一種豁達,另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隻有做到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方能心態平和,恬然自得,方能達觀進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同誌遺作中寫道:生亦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這正充分體現了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達觀、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卷雲舒。是真英雄自灑脫,是真名士自風流!
形容自己表麵平靜內心雜亂的句子有哪些?
1、他這次處理這件事,看得出他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2、這裏海域的暗流湧動,非常危險,基本沒人會沒事往這裏跑。
3、在敵人眼皮下,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混進了敵營。
4、快考試了,他還是若無其事的樣子,父母真為他擔憂。
5、老師批評他,他卻若無其事地左顧右盼,真令人無語。
6、對於現今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我們又怎能若無其事呢?
7、 麵對眼前發生的這一切,大家竟然若無其事地低頭做事,誰也不去過問。
8、 小明考試考砸了,卻若無其事地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向家走去。
9、老爸一臉若無其事的樣子。
10、他倆昨天為了一支筆吵地麵紅耳赤,今天又若無其事的在一起玩。
11、妹妹摔跤了,可是媽媽卻若無其事地說:“沒事,自己站起來。”。
12、大家都急得不知所措,他卻若無其事,優哉遊哉地看小說。
13、整個大周無數勢力紛紛在打探,一時間暗流湧動,形勢變幻無常。
14、加上自從開了黨禁,許多士子重歸朝廷,朝堂暗流湧動,士族門閥聞風而動。
15、鐵塔灣看著平靜,實際上水下暗流湧動,河底都是鍋底狀的陡坡,人在水中遊走一旦踩空十分危險。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冥想是在安靜的環境下,默念一些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