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的方法
首先,要善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鑒賞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學中,可以主要從以下四方麵著手:
【詩眼題眼】
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全詞“詩眼”是“綠肥紅瘦”,極富表現力。其表現力既體現在鮮明貼切,如用“肥”字寫葉,不僅有多,大之意,還可以聯想到潤澤鮮亮之狀,非常準確、凝練;又體現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寫花,不僅有少、小之狀,還可以感受到惋惜憐憫之情,配合全詞情調,表達出感傷哀婉情調。
又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頷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頷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薑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裏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修辭手法】
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複,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誌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首句以“碧玉”(指樂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喻樹,使詩歌開篇即以嶄新的形象引人入勝。次句,寫柳樹萬千柔弱下垂的枝條,恰似女郎身上條條綠色絲帶在披拂,以絲帶喻柳條,突出輕柔披拂的特征,活畫出春柳如絲的形象,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感。末兩句一問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讚美春柳。一“細”一“裁”,把新柳嫩葉的細長柔軟、清新可愛加以精心傳神的描繪,透露出作者驚喜讚美之情。“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象奇特。賀知章把柳樹比作一個嫋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對春天生命力的讚美。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涵。
【深化理解】
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淨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遊《卜算子·詠梅》與範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於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淒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範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後月夜的環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獨形象。從作者的感情寄托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後,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淒苦的主觀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據梅花開於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並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鬥豔,任隨百花妒忌,甘願獨受淒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讚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隻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誌,花品人格融彙一體。範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並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古詩詞鑒賞是富於創造性的複雜的精神活動,“不僅作家在創作,讀者也在創作,他們是創作中的夥伴,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象詩人。”(易卜生語)所以,真正的領悟,必須建立在對古詩詞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如: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一般人對這首詩的理解,隻停留在成功地描畫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上,這當然談不上鑒賞。有的讀者能進一步看到這首詩不限於壯麗景色的描繪,而是注進了詩人昂揚向上的激情。然而,這也還是沒有品出本詩的“詩昧”與意蘊。鑒賞能力強的讀者能透過壯麗的畫麵,開闊的意境,看到這首詩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領悟這首詩所蘊含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於追求,事業永無止境。這說明,如果沒有對作品的透徹領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鑒賞。“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麵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麵。”歌德的名言一語道破了古詩詞鑒賞的真諦。
古詩詞賞析的方法
首先,要善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鑒賞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學中,可以主要從以下四方麵著手:
【詩眼題眼】
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詩眼”或“題眼”,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全詞“詩眼”是“綠肥紅瘦”,極富表現力。其表現力既體現在鮮明貼切,如用“肥”字寫葉,不僅有多,大之意,還可以聯想到潤澤鮮亮之狀,非常準確、凝練;又體現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寫花,不僅有少、小之狀,還可以感受到惋惜憐憫之情,配合全詞情調,表達出感傷哀婉情調。
又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頷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頷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薑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裏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修辭手法】
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複,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如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作者摒棄簡單直觀的描寫方法,打破傳統的詠物言誌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首句以“碧玉”(指樂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麗女郎)喻樹,使詩歌開篇即以嶄新的形象引人入勝。次句,寫柳樹萬千柔弱下垂的枝條,恰似女郎身上條條綠色絲帶在披拂,以絲帶喻柳條,突出輕柔披拂的特征,活畫出春柳如絲的形象,給人以生機盎然的美感。末兩句一問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讚美春柳。一“細”一“裁”,把新柳嫩葉的細長柔軟、清新可愛加以精心傳神的描繪,透露出作者驚喜讚美之情。“二月春風似剪刀”,把春風喻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變虛為實,想象奇特。賀知章把柳樹比作一個嫋娜多姿的女郎,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對春天生命力的讚美。因此,鑒賞古詩詞,必須弄清修辭手法及其所指的具體形象,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詩句的深刻內涵。
【深化理解】
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淨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如:陸遊《卜算子·詠梅》與範成大《霜天曉角·梅》兩首詠梅都偏重於虛寫,以梅喻人,借梅抒懷,但意境不同。從環境看,陸詞選了一個風雨黃昏,突出環境的淒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範詞為筆下的梅花選擇了一個雪後月夜的環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獨形象。從作者的感情寄托來看,陸詞寫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後,以“獨自”、“如故”兩層含義深化梅花不邀寵、不取媚、獨自承受風雨打擊,獨自承受狐獨淒苦的主觀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據梅花開於百花之先的特點,生發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並不追求在春天開放,為的是不與百花爭寵鬥豔,任隨百花妒忌,甘願獨受淒寒,賦予梅花不求榮華的高尚情操。“如故”進一步讚美了梅花高潔剛強、永葆節操的可貴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塵”逐層強化地假設出梅花的慘烈命運,反跌出“隻有香如故”的可貴。作者以詠梅言誌,花品人格融彙一體。範詞中的梅花沒有陸詞梅花的多層次品格,詩人用“勝絕”,愁亦絕”來表現梅花的神韻:美到極點,而憂愁也到極點,並以獨倚畫樓之人的形象來與梅花互相映襯,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動人的。一經比較,兩詞意境深淺盡出。
古詩詞鑒賞是富於創造性的複雜的精神活動,“不僅作家在創作,讀者也在創作,他們是創作中的夥伴,而且往往讀者比詩人更象詩人。”(易卜生語)所以,真正的領悟,必須建立在對古詩詞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如: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一般人對這首詩的理解,隻停留在成功地描畫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上,這當然談不上鑒賞。有的讀者能進一步看到這首詩不限於壯麗景色的描繪,而是注進了詩人昂揚向上的激情。然而,這也還是沒有品出本詩的“詩昧”與意蘊。鑒賞能力強的讀者能透過壯麗的畫麵,開闊的意境,看到這首詩由感性到理性的升華,領悟這首詩所蘊含的耐人尋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遠,成功在於追求,事業永無止境。這說明,如果沒有對作品的透徹領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鑒賞。“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麵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麵。”歌德的名言一語道破了古詩詞鑒賞的真諦。
談談唐詩宋詞鑒賞的方法有哪些
詩歌鑒賞方法大全
一、仔細體察物關情 ——詠物言誌詩的鑒賞
寫作特點:
1、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境,求其“形似”。[曲盡其妙]
2、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於物]
3、從整體構思看,托物言誌,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
4、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除了正麵描寫之外,還常用側麵烘托的手法。
鑒賞方法:
1、“讀清”全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3、聯係詩人自身經曆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誌。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二、何人不起故園情 ——思鄉懷人詩鑒賞
1、了解常見思想情感。羈旅愁思;思念親友;征人思鄉; 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
2、分析人們思鄉緣由。戰亂頻繁;山長水闊;久戍邊關;宦遊不歸;漂泊在外;貶官異地;雁歸故鄉;逢年過節。
3、人們在詩中如何表達思鄉之情?
觸景傷情: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王禹偁 村行)
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傷春悲秋;日暮思歸
托物傳情:月、雁、笛、柳
因夢寄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思江南 方幹)
鑒賞方法:
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
2、抓關鍵句,挖掘字詞,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構建圖景,再悟情感
4、根據題目,組織語言,形成答案
三、古來征戰幾人回——邊塞征戰詩的鑒賞
邊塞詩賞析要注意:
①了解時代背景;②體會思想感情;③感受藝術風格
鑒賞方法:
第一,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邊塞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接觸這類詩歌時,如果能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對體會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幫助的。
簡介“大唐盛世”: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這半個世紀通常稱為盛唐。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開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筆從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現了大量的邊塞戰爭題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為壯觀的邊塞詩派。又稱為“高岑詩派”。
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衰微,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不免夾雜了多少悲壯,多少婉傷:“磧裏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陳陶)。
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鬥爭中一直處於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征戰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為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遊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更多地體現為歸家無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漁 家 傲》範仲淹)。盡管仍洋溢著一股愛國熱情,但和盛唐時代的邊塞詩相比,不免更多一些淒厲,更多一些惆悵。
第二、注意區別各自的思想內容感情特點。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有的寫出征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的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的反映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恨,有的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的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
第三,分析邊塞詩的不同藝術風格。在大量邊塞征戰詩中體現出來的藝術風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曠達,如前述的“醉臥 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有的雄奇壯美,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的豪壯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有的委婉清麗,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隻有通過對詩歌字句的細細體會,才有可能準確領會到由於不同時代、不同內......餘下全文>>
古詩鑒賞中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方法都有哪些?具體點哦! 5分
一般寫作方法就是寫作手法,又稱表現手法。有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正側麵描寫結合、比喻、擬人、對比、襯托(特別注意樂景襯揣情)、用典、象征、托物言誌、通感等。
古詩鑒賞答題方法
鑒賞題說白了就是作用題,
第一步:要知道用了什麼手法,類似與比喻啊,對偶啊!(你自己積累)
第二部:手法的效果,如果不知道的話,就直接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這個地方就把這句古詩的內容用現代文翻譯一遍)
第三步:繼而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對......(對社會的批判啊,什麼的.沒有的話,就別寫)
第四步:總結一下,類似於使文章更富有內涵啊,更流暢啊..什麼的.這個都是套話,背幾句就可以了.
大概就是這四步.整理一下,這個公式.(內容,主旨,語言,結構.四點都要講)
運用了...(手法,就是語言了),生動形象(或其他)的寫出了(古詩內容,即翻譯),進而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盡量往古詩主旨上靠)..與...呼應(鋪墊啊,這是從結構上講,沒有就別寫,要扣分)為全詩增添了.....
表現手法包括修辭手法,描寫方法,敘述手法等等……
藝術手法可以等同於表現手法,(這兩種都是範圍最大的,你能想到的術語都能用)
古詩鑒賞時,關鍵就是三步走:
1,點出手法(要用術語)
2,結合詩句分析(就是用大白話解釋詩句意思)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抒發了怎樣的心緒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r=ala0
高中語文賞析古詩的方法有哪些?
簡要翻譯要回答的詩句,概括事件/畫麵,點評關鍵詞句,闡述作者內心情感。
老師教噠模板,棒棒的!
古詩詞鑒賞一般有哪幾種手法
潭麵無風鏡未磨:高官顯爵 丁香、襯托或烘托:象征愛情或相思 樓蘭。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鄉愁 青雲: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是實寫,望帝春心啼杜鵑,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詩前兩句渲染了寂寥。
“大江東去,全是用事。“想當年,盡薺麥青青”(薑夔《揚州慢》)
“春風十裏”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裏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剛直忠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
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鴻雁,孤蓬,歸蓬,藍田日暖玉生煙,鮫人珠淚,藍田煙玉四個典故,抒寫詩人對諸葛亮崇敬讚佩之情。前二聯寫武侯祠的景色。用事是借用曆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個典故,構成了一個綿邈微婉的意境,浪淘盡:“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是如何應用襯托手法的?
以樂景襯哀情:“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是作者初至成都遊諸葛亮武侯祠所作:孤寂的遊子 西樓:原為綠色寶石的名稱:離別後漂泊無依 吳鉤: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這為後文作了充分的環境烘托,烏衣巷口夕陽斜。
練習:杜甫《絕句》,寄寓了詩人濃重的悲慨,抒民了詩人的鬱憤,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複中原的決心。
“過春風十裏、景物作多方麵的描寫形容,田園生活 煙波。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億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杜甫《月夜》) 頸聯寫妻子的美麗:微不足道的技能、分析、綜合:杜甫的《蜀相》,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一人:送別時唱的歌曲
長亭。”(劉禹錫的《望洞庭》)
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傷春
落葉、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借助於特定具體的事物,寄寓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整理。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象征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征高潔、傲霜鬥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麗;等等。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陸遊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卜算子??詠梅》);等等。
練習:閱讀下麵一首回答問題
尋陸鴻漸不遇(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析】“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
7、對比對照: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隻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曆史思考。
8、抑揚:要貶抑否定的方麵和要肯定的方麵同時說出來,隻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麵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餘下全文>>
古詩的寫作方法有哪些
一、賞析詩中的關鍵字詞
命題方式: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命題變式:某字曆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裏?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二、賞析詩中的重要語句
命題方式:這句詩有何特殊含義或深沉含義?
命題變式:這句詩最具表現力,試簡要分析。
解答分析:先解釋清這句詩的字麵意義,然後或扣語言特點或扣思想情感作具體分析。
三、賞析詩歌的寫作技巧
命題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命題變式: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分修辭手法(比喻、誇張、擬人、通感等)、表達方式(抒情、議論、描寫等)、藝術技巧(托物言誌、情景交融、動靜結合襯托用典等)三大類。
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或怎樣運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四、賞析詩歌的意境
命題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氛圍?
命題變式: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麵?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麵。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麵。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
五、賞析詩歌的思想情感
提問方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主旨或對於本詩內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情感或某句詩的含義(特殊含義、深層含義,如語境含義、意境含義)。
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壯誌未酬、報國無門、閨中怨恨、念遠思家、忠貞愛國。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思想情感。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作者這種感情。
六、賞析詩歌的語言特色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或某句詩的含義(特殊含義、深層含義,如語境含義、意境含義)。
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沉鬱頓挫、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或(1)結合全詩分析某句詩的表達技巧及表達效果。
總之,如果我們能熟悉這些命題方式,清楚各種答題技巧,再認真審讀題意,根據試題要求,扣住原詩,抓住要點組織語言,就能極大的避免失分....餘下全文>>
詩歌鑒賞的方法有哪些??
詩歌鑒賞方法大全
一、仔細體察物關情 ——詠物言誌詩的鑒賞
寫作特點:
1、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境,求其“形似”。[曲盡其妙]
2、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於物]
3、從整體構思看,托物言誌,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
4、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除了正麵描寫之外,還常用側麵烘托的手法。
鑒賞方法:
1、“讀清”全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3、聯係詩人自身經曆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誌。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二、何人不起故園情 ——思鄉懷人詩鑒賞
1、了解常見思想情感。羈旅愁思;思念親友;征人思鄉; 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
2、分析人們思鄉緣由。戰亂頻繁;山長水闊;久戍邊關;宦遊不歸;漂泊在外;貶官異地;雁歸故鄉;逢年過節。
3、人們在詩中如何表達思鄉之情?
觸景傷情: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王禹偁 村行)
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傷春悲秋;日暮思歸
托物傳情:月、雁、笛、柳
因夢寄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思江南 方幹)
鑒賞方法:
1、初讀全詩,整體感知,確定情感類別
2、抓關鍵句,挖掘字詞,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構建圖景,再悟情感
4、根據題目,組織語言,形成答案
三、古來征戰幾人回——邊塞征戰詩的鑒賞
邊塞詩賞析要注意:
①了解時代背景;②體會思想感情;③感受藝術風格
鑒賞方法:
第一,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邊塞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接觸這類詩歌時,如果能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對體會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幫助的。
簡介“大唐盛世”:從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這半個世紀通常稱為盛唐。經濟繁榮,國力強盛,開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筆從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現了大量的邊塞戰爭題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為壯觀的邊塞詩派。又稱為“高岑詩派”。
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衰微,雖然詩人們也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不免夾雜了多少悲壯,多少婉傷:“磧裏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陳陶)。
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鬥爭中一直處於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征戰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為報國無門的憤懣,如陸遊的“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更多地體現為歸家無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漁 家 傲》範仲淹)。盡管仍洋溢著一股愛國熱情,但和盛唐時代的邊塞詩相比,不免更多一些淒厲,更多一些惆悵。
第二、注意區別各自的思想內容感情特點。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有的寫出征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有的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有的反映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恨,有的陳述久戍邊關對家鄉和親人的懷念,有的驚異於塞外絕域那種迥異於中原的風光……
第三,分析邊塞詩的不同藝術風格。在大量邊塞征戰詩中體現出來的藝術風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曠達,如前述的“醉臥 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有的雄奇壯美,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的豪壯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有的委婉清麗,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隻有通過對詩歌字句的細細體會,才有可能準確領會到由於不同時代、不同內......餘下全文>>
古代詩詞賞析方法及步驟有那些
從題目和關鍵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顧表達技巧,努力進行整體賞析。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摘要:賞析古代詩歌,要注重平時積累,從題目和關鍵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顧表達技巧,努力進行整體賞析。 一、注重平時積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 平時學習生活中,我們已接觸了不少詩歌,這些詩歌是我們賞析詩歌的基礎。 還有詩歌的“注”對於鑒賞詩歌也是一個好的提示。 在鑒賞時,凡是有“注”的地方,我們一定要重視。 既然出題者有意將“注”附在詩歌後麵,肯定是有某種目的,要麼是某些詞句太難,“注”用來解釋;要麼是介紹作者寫作時的背景。 這兩點對於鑒賞詩歌是很有幫助的。 解釋詞句,為我們理解內容掃除障礙;背景介紹,使我們能夠身臨其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總之,詩歌的“注”為我們鑒賞詩歌起到了一個提示的作用,為進一步鑒賞詩歌打下基礎。 它是理解和把握詩歌的又一把鑰匙。 二、從標題入手,體會詩歌的情感 標題或是詩歌的靈魂,或是詩歌的線索,它暗示詩歌的主旨和情感,體現詩人的匠心。 三、從詩歌意象賞析,悟出詩情 詩是由意象構成意境,再由意境體現詩情的。 意象是詩的基礎,意境是詩的畫麵,詩情是詩的內涵。 賞析一首詩必須從意象著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詩情。 “意象--意境--詩情”是鑒賞古詩從局部到整體的合理流程。 四、從詩眼入手,抓詩歌中的關鍵詞句 詩是詩人情感的外露,詩眼和關鍵句恰好是表露詩歌意蘊的窗口,它能體現詩人寫作意圖、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 特別關鍵詞語,是指反映詩人心情的動詞或形容詞,如:惜、哀、悲、痛、怒、憤、怨、歎、笑、喜、樂等,這些詞語直接抒發作者的情感,給我們明確的信號。 如李白《靜夜思》中的“低頭思故鄉”,“思”字就直接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五、兼顧表現手法,體會多姿多彩的詩歌技巧 我國詩歌浩如煙海,異彩紛呈的原因就是用了不同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大致說來重點注意以下兩個方麵: 1.表現手法。 2.修辭格的運用。 總之,古代詩歌的賞析主要靠平時的積累,隻要多讀、多背一些詩歌,掌握一些賞析方法,就基本上能夠較為正確地賞析詩歌了。
麻煩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