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古文怎麼說
其實這個詞在文言文中,是兩個詞。即:“它的果實”的意思。
例“其實味不同”的“其實”(《晏子使楚》)
其:它的
實:果實
和起來就是:它的果實。
後來“其實”作為一個詞來用,是副詞,表示實際情況,即原本、原來的意思。
我們現在常用的“其實”一詞已經和古代的意義毫不沾邊了
“文”在古文裏的意思
◎ 文 wén 〈名〉(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紋理縱橫交錯形。“文”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花紋;紋理)(2) 同本義 [figure;veins]文,錯畫也。象交文。今字作紋。——《說文》五章以奉五色。——《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注:“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黼。”美於黼黼文章。——《荀子·非相》茵席雕文。——《韓非子·十過》織文鳥章,白旆央央。——《詩·小雅·六月》斑文小魚。——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3) 又如:文駕(彩車);文斑(雜色的斑紋);文旆(有文彩的旗幟);文繡(繡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刺花圖案);文織(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文鱗(魚鱗形花紋)(4) 字,文字(“文”,在先秦時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別講,“文”指獨體字;“字”指合體字。籠統地說,都泛指文字) [character]飾以篆文。——《後漢書·張衡傳》分文析字。——《漢書·劉歆傳》夫文,止戈為武。——《左傳·宣公十二年》距洞數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文曰“天啟壬戌秋日”。——明· 魏學洢《核舟記》文曰“初平山尺”。(5) 又如:甲骨文;金文;漢文;英文;文跡(文字所記載的事跡);文書爻(有關文字、文憑之類的卦象);文異(文字相異);文軌(文字和車軌);文獄(文字獄);文錢(錢。因錢有文字,故稱);文狀(字據,軍令狀);文引(通行證;路憑);文定(定婚)(6) 文章(遣造的詞句叫做“文”,結構段落叫做 “章”) [literary composition]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孟子·萬章上》好古文。——唐· 韓愈《師說》屬予作文以記之。——宋· 範仲淹《嶽陽樓記》能述以文。——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摘其詩文。——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7) 又如:文價(文章的聲譽);文魔(書呆子);文會(舊時讀書人為了準備應試,在一起寫文章、互相觀摩的集會);文移(舊時官府文書的代稱);文雄(擅長寫文章的大作家);文意(文章的旨趣);文義(文章的義理);文情(文章的詞句和情思);本文(所指的這篇文章);作文(寫文章;學習練習所寫的文章);文魁(文章魁首);文價(文章的聲價);文什(文章與詩篇)(8) 美德;文德 [virtue]聖雲繼之神,神乃用文治。——杜牧《感懷詩一首》(9) 又如:文丈(對才高德韶的老者的敬稱);文母(文德之母);文武(文德與武功);文命(文德教命);文惠(文德恩惠);文德(寫文章的道德);文薄(謂文德淺薄);文昭(文德昭著)(10) 文才;才華。亦謂有文才,有才華 [literary talent]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11) 又如:文業(才學);文英(文才出眾的人);文采風流(橫溢的才華與瀟灑的風度);文郎(有才華的青少年);文彥(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殘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華)(12) 文獻,經典;韻文 [document;classics;verse]儒以文亂法。——《韓非子·五蠹》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說文解字·敘》(13) 辭詞句。亦指文字記載 [writings;record]。如:文幾(舊時書信中開頭常用的套語。意為將書信呈獻於幾前);文倒(文句顛倒);文過其實(文辭浮誇,不切實際);文義(文辭);文辭(言詞動聽的辭令);文繡(辭藻華麗)(14) 自然界的某些現象 [natural phenomenon]經緯天地曰文。——《左傳·昭公二十八年》(15)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變化的跡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名)(16) 文治;文事;文職。與“武”相對 [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civilian post]文能取勝。——《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文不能取勝。文武並用。——唐·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17) 又如:文臣,文吏(文職官吏);文席(教書先生的幾席);文品(文官的品階);文帥(文職官員出任或兼領統帥);文烈(文治顯赫);文員(文職吏員);文階(文職官階);文道(文治之道);文業(文事);文僚(文職官吏)(18) 法令條文 [articles of decree]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於罪。——《史記·汲黯列傳》(19) 又如:文劾(根據律令彈劾);文法吏(通曉法令、執法嚴峻的官吏);文丈(規矩;製度);文移(官府文書);文牓(布告;文告);文憲(禮法;法製)(20) 文言。古代散文文體之一;別於白話的古漢語書麵語 [literary language]。如:半文半白;文語;文白(文言文和白話文)(21) 文教;禮節儀式 [rites]則修文德。——《論語·季氏》(22) 又如:文丈(崇尚禮文儀節);文俗(拘守禮法而安於習俗);文致(指禮樂);文貌(禮文儀節);文緒(文教禮樂之事);文儀(禮節儀式)(23) 指表現形式;外表 [form;appearance]。如:文服(表麵服從);文榜(告示、布告之類);文誥(誥令)(24) 指鼓樂,泛指曲調 [music;tune]。如:文曲(指樂曲);文始(舞樂名)(25) 諡號,諡法:勤學好問叫文 [study deligently]何以謂之文。——《論語》是以謂之文。(26) 姓詞性變化 ◎ 文 wén 〈動〉(1) 在肌膚上刺畫花紋或圖案 [tatto (the skin)]被發文身。——《禮記·王製》。注:“謂其肌,以丹青涅之。”文繡有恒。——《禮記·月令》(2) 又如:文筆匠(在人身上刺花的藝人);文身斷發(古代荊楚、南越一帶的習俗。身刺花紋,截短頭發,以為可避水中蛟龍的傷害。後常以指落後地區的民俗);文木(刻鏤以文采之木)(3) 修飾;文飾 [cover up]身將隱,焉用文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飾邪說,文奸言,以梟亂天下。——《荀子·非十二子》(4) 又如:文過飾非;文致(粉飾;掩飾);文塚(埋葬文稿之處)(5) 裝飾 [decorate]舍其文軒。——《墨子·公輸》此猶文奸。文車二駟。——明· 歸有光《項脊軒誌》文馬四百匹。——《史記·宋世家》若將比予文木邪。——《莊子·人間世》(6) 又如:文巧(文飾巧辯);文竿(以翠羽為飾之竿);文舫(裝飾華麗的遊艇);文飾(彩飾);文榭(飾以彩畫的台榭);文舟,文艘(裝飾華麗的船);文劍(裝飾華麗的劍);文輿(飾以彩繪的車)(7) 撰寫文章 [write]。如:文匠(寫文章的大家);文禍(因寫文章而招來的災禍);文雄,文傑(指文豪)◎ 文 wén 〈形〉(1) 有文采,華麗。與“質”或“野”相對 [magnificent;gorgeous]其旨遠,其辭文。——《易·係辭下》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左傳·僖公二十三年》(2) 又如:文巧(華麗奇巧);文樸(文華與質樸);文服(華美的衣服);文砌(華美的石階);文背(不文雅,粗俗);文軒(華美的車子);文質(文華與質樸)(3) 柔和,不猛烈 [mild;gentle]。如:文烈(指火候溫猛)(4) 美,善 [fine;good]。如:文徽(華美);文鴛(即鴛鴦。以其羽毛華美,故稱);文衣(華美的服裝)(5) 通“紊”。紊亂的 [disordered]惇宗將禮,稱秩元祀,鹹秩無文。——《書·洛誥》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鹹秩無文。——《漢書·郊祀誌上》王者報功,以次秩之,無有文也。——慶劭《風俗通義·山澤》◎ 文 wén 〈量〉(1) 用於舊時的銅錢。如:一文錢(2) 用於計算紡織物五扶為一首,五首成一文。——《後漢書》
文言文中出是什麼意思
出 chū
動詞義:
1、象形字。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之形。本義:長出。
出,進也。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也。——《說文》。按,《說文》講的“出”,其實是茁。
句者畢出,萌者盡達。——《禮記·月令·季春》
萬物出乎震。——《易·說卦》
2、引申為出入的“出”。出去;出來。與“入”相對。
諸侯出廟門俟。——《書·顧命》
出自北門。——《詩·邶風·北門》
我出我車。——《詩·小雅·出車》
出車彭彭。
群眾既皆承命,相揖趨出。——《書·康王之誥》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列子·湯問》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3、出現;顯露。
出自東方。——《詩·邶風·日月》
月出之光。——《詩·齊風·雞鳴》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歐陽修《醉翁亭記》
4、生產;產生。
殫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說》
5、高出;超出。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韓愈《師說》
6、使出;拿出;取出。
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淵明《桃花源記》
貧者出力
7、發出;發布。
出言有章。——《詩·小雅·都人士》
8、出仕。如出充、出佐。
9、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禮·大司寇》。注:“謂逃亡也。”
10、出嫁。如出入、出門子、出室、出女。
11、發泄;發散。如出火、出寶。
14、遺棄;休棄。如出母(被父休棄的生母)、出妻(休妻)、出婦(被丈夫休棄的婦女)。
15、清除;清掃。
16、舍棄;除去;去掉。如出命、出潔。
17、脫離;釋放;開脫。如出山、出籍。
18、賣出。如出笏、出著。
19、指軍隊出動。如出卒、出陳、出旅。
20、殺;處決。如出人、出公事。
21、開脫罪名。如出脫、出活。
22、經過;穿過。如出邊。
23、發生。
24、用在動詞後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
出:出 chū
量詞,一個獨立的劇目或節目。如一出《白蛇傳》。
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書”在文言文中表示多個意思例如:1、書籍,裝訂成冊的著作。如:“申子、 韓子皆著書。”——《史記·韓非列傳》。2、信件,信函。如:“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唐· 杜甫《石壕吏》。3、奏章;文書,文件。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樂府詩集·木蘭詩》。4、書法。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5、文字。如:“懷中一方板,板上數行書。”——李賀《感諷》。
權在文言文中一般翻譯成哪幾種意思?
我教你一個從現代漢語倒推文言文字義的簡單方法。
直接用你想知道意思的那個字去組詞,這個詞越文雅越書麵現代人用的越少,就越接近文言文的古義。
比如這個權,可以組哪些詞? 權衡,權勢,權且。
那麼權的古義就基本不會差的太離譜。
權至少有
*
權力的意思。這個是現代漢語權的主要意思。
*
衡量,評估的意思。從權衡這個詞中推測出來的,
*
暫時性的,代理性的。從權且這個詞中倒推出來的。
其中衡量,評估、暫時性的,代理性的 這是權在文言文裏尤其是讓你解釋的時候最常見的意思。
古代有很多官職叫權知XXXX,比如權知樞密院事,權就是暫時代理的意思,知是主持的意思。
權知樞密院事就是代理樞密院事。
這種用現代漢語組詞的方法倒推文言文意思是非常實用的,前提是你詞彙量要大。
滿意請采納,謝謝。
補充一下,權還可以組詞,比如權重,這裏權還是衡量的意思,動詞在文言文裏往往可以當做名詞用,有了衡量的意思,其實權還有個意思是秤,秤是用來幹嘛的?就是用來衡量重量的。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
之
zhī
①<動>到……去。《為學》:“吾欲之南海。”
②<代>指示代詞,相當於“這個”、“這”、“這種”等。《廉頗藺相如列傳》:“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③<代>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它”、“它們”、“他們”等。《論積貯疏》:“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鄭伯克段於鄢》:“愛共叔段,欲立之。”
④<代>指代說話者本人或聽話者的對方。《捕蛇者說》:“君將哀而生之乎?”
⑤<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您”。《漢書·蒯通傳》:“竊閔公之將死,故吊之。”
⑥<助>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修飾、領屬的關係,相當於“的”。《邵公諫厲王弭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⑦<助>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一般不必譯出。《師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⑧<助>定語後置的標誌。《勸學》:“蚓無爪牙之利。”
⑨<助>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作“得”。《捕蛇者說》:“未若複吾賦不幸之甚也。”
⑩<助>用賓語前置的標誌。《師說》:“句讀之不知。”
⑾<助>用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後,補足音節,沒有實義。《赤壁之戰》:“頃之,煙炎張天。”
⑿<助>用在“前”、“後”、“內”、“外”等詞語和它們的修飾語之間,表示對方位、時間、範圍等的限製。《教戰守策》:“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
白丁,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白丁,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指沒有功名的人;平民。
《隋書·李敏傳》:“﹝ 隋文帝 ﹞謂公主曰:‘ 李敏 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宋 嶽飛 《奏乞除在外宮觀第三劄子》:“伏念臣起自白丁,誤蒙器使。”
2、指不學無術或缺乏知識的人。亦指文盲。
唐 劉禹錫 《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明 王錂 《春蕪記·報仇》:“每嚐聞得那 季小姐 精於翰墨,這封書,恰像個白丁寫的。”
在文言文中則的意思
一、連詞
連接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與句,表示順承或轉折關係.
1.表示並列關係
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裏,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
例:⑴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⑵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2.表示順承關係
⑴所連接的後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說明或解釋.可譯為“有“就是”“就是因為”等,或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
例:楚得枳而國亡,齊得宋而國亡,齊、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則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記·蘇秦列傳》)
按:“則有功”句:就是因為凡是有功績的國家,都是秦國刻骨的仇敵.
⑵所連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後一部分表結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關係.可譯為“就”“便”等,或隨上下文義靈活譯出.
例:夫夷以近 ,則遊者眾;險以遠 ,則至者少(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⑶表示所連接的兩項在時間上前後相承.可譯為“就”“便”“才”等.
例: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範仲淹·嶽陽樓記》)
3.表示轉折關係
⑴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反而”“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
例:A.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B.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鄭風·東門之墠》)
按:B.他家雖在我近旁,人兒卻象在遠方.
⑵用在由相同的兩個詞(或詞組)構成的複合謂語中,表示讓步.可譯為“是”“倒是”等.
例:治則治矣,非書意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按:(燕國)治倒是治理好了,但這並不是信的原意啊.
4.表示假設關係.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麵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麼”“就”.
例:⑴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⑵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按:⑴國內如果沒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輔助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犯的禍害,國家常會因此滅亡.
古文的由來
古文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太史公自序》:“年十歲,誦古文。” 這裏的古文指用古文字傳抄的古代書籍。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這裏是指古代文字。其義有廣狹兩種:廣義指小篆以前各諸侯國所用的文字。狹義是說古文經籍中的文字。
古文又為文體名,指用文言寫成的散體文,六朝時期盛行綺麗、頹靡的駢儷文,初唐時陳於昂主張發揚漢魏風骨,到中唐韓愈、柳宗元時更加大力反對流行於當時的浮豔文風,稱秦漢之散文為古文,倡導“古文運動”。後來古文遂成為散文之專稱,亦成為與時文(如唐宋律賦,明清八股)相對立的概念。
在文言文中“既”有什麼意思?
jì
①<動>盡;完;終了。韓愈《進學解》:“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
②<副>後來;不久。《左傳·成公二年》:“既,衛人賞之以邑。”
③<副>已經,……以後。《廉頗藺相如列傳》:“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
④<副>全;都;皆。《屈原列傳》:“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⑤<連>既然;既然是。《歸去來兮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季氏將伐顓臾》:“既來之,則安之。”
⑥<連>與“且”、“又”、“亦”相呼應,表並列關係。《芙蕖》:“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嫋娜之姿。”《謀攻》:“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到矣。”
⑦<副>通“即”,就;便。《荊軻刺秦王》:“軻既取圖奉之。””
【既而】不久;過了不久。
【既且】已經過去。
【既望】農曆每月十六日。
【既夕】古喪禮土葬前最後一次吊哭的晚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其實”在古文怎麼說
副>連>連>副>副>副>動>助>助>助>助>助>助>助>代>代>代>代>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