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擬人的古詩
1、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 好於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帶擬人的詩句各三句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滿意請采納~
以花擬人的詩詞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蘊藉幾多香,但
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
必明朝風不起。
擬人法描寫山水的詩句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淡妝濃抹 一作:濃妝淡抹)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豔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注釋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瀲灩(liàn yàn) :水麵波光閃動的樣子。
③方好:正是顯得很美。
④空濛:細雨迷茫的樣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
⑥相宜:也顯得十分美麗。
中考古詩中含有的擬人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鴨 擬人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鳥 擬人 絕句漫興 1 眼見客愁愁不醒, 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 便覺鶯語太丁寧。 2 手種桃李非無主, 野老牆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 夜來吹折數枝花。 3 熟知茅齋絕低小, 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汙琴書內, 更接飛蟲打著人。 4 二月已破三月來, 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 且盡生前有限杯。 5 腸斷春江欲盡頭, 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 輕薄桃花逐水流。 6 懶慢無堪不出村, 呼兒日在掩柴門。 蒼苔濁酒林中靜, 碧水春風野外昏。 7 糝徑楊花鋪白氈, 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8 舍西柔桑葉可拈, 江畔細麥複纖纖。 人生幾何春已夏, 不放香醪如蜜甜。 9 隔戶楊柳弱嫋嫋, 恰似十五女兒腰。 誰謂朝來不作意, 狂風挽斷最長條。
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我國古代詩詞中,也有許多詩句使用了這種手法,有哪幾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出塞》)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鄭燮《竹石》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塞》王昌齡)
找用古詩詞引用一個有比喻擬人的小片段
1、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2、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 好於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含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的城古詩有什麼
李白的詩,天馬行空,不乏比喻、擬人、誇張,
還有什麼古詩詞
古詩詞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其間有一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曆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曆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複遝、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征。象征,簡單說就是“以象征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征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注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劉勰在《文心雕龍》一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麵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誌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裏蕩漾。把“雲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一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2.誇張。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裏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並非事實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征,表達了詩人的激情,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於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一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一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一門高射炮。”讀後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一方具體,一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塑造詩歌形象,不僅可以運用視角所攝取的素材去描繪畫麵,還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麵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帶到他的馬前,賈據實相告,韓沉吟良久,說還是用敲字較好。因為“敲”有聲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記敲門聲,便使得那種情景“活”起來,也更顯得環境的寂靜了。前述《楓橋夜泊》的“烏啼”“鍾聲”,也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現代的如黃河浪的《晨曲》:“還有那尊礁石/在固執地傾聽/風聲雨聲濤聲之外/隱隱約約的/黎明/靈泉寺的晨鍾/恰似鼓山湧泉的/悠遠回應/淡淡淡淡的敲落/幾顆疏星/而漲紅花冠的/雄勁的雞鳴/仿佛越海而來/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湧。這首詩也寫得很好。所以我們如果掌握了用聲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將為詩歌創作開拓一個更加廣闊的領域。 無論是比擬、誇張或借代,都有賴於詩人對客觀事物進行敏銳的觀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膽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這樣說,無論是浪漫派也好,寫實派也好,沒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為詩人。比如,以豪放著稱的李白,固然想象豐富,詩風雄奇,而以寫實著稱的杜甫,也寫出了諸如“安得廣廈千萬間……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聯翩的佳作。
古詩詞常用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的常見修辭手法
詩歌鑒賞題中考查的修辭手法常見的有比喻、擬人、誇張、對比、襯托、對偶、頂真、雙關、通感等。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另一事物,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較喻等。運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達更加生動鮮明,化深奧抽象為淺顯具體。如“一雨池塘水麵平,淡磨明鏡照簷楹”(劉攽《雨後池上》),水麵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簷和楹柱,以此表現了雨後池塘水麵的平靜。
二、擬人。
擬人就是把物當作人來寫,運用擬人可以使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生動。如“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寫出了詩人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來時春社,去時秋社,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趙善慶《[中呂]山坡羊?燕子》),詩人把燕子趨熱避寒想象成搬運寒熱,讓燕子帶上了更多的人情味。“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蘇軾《海棠》),詩人怕花睡去,所以點燃蠟燭來照,以花比人,極富雅趣。
三、誇張。
誇張就是為達到某種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麵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運用誇張,可以揭示本質,烘托氣氛,增強聯想。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
四、對比。
運用對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現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別得更加鮮明。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詩人截取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琵琶盡可以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感情內容,所以說“新”與“舊”的對比更能顯示出聽者深重的別情邊愁,這是任何歡樂的新曲都無法排遣的。“馬後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徐蘭《出關》),詩人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節點上,對比鮮明。“桃花”與“雪”分別代指家鄉的溫馨與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詩中具有象征意義,蘊含了思鄉的情感。
五、襯托。
襯托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寫與之有關聯的事物作為陪襯的修辭。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反襯一般又包括動襯靜、聲襯寂、樂襯哀。如“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李白《聽蜀僧浚彈琴》),第四聯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和詩人沉醉於琴聲之中的狀態,側麵襯托了琴聲的魅力。“初夏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蘇軾《阮郎歸?初夏》),尾句以棋聲襯托了周圍環境的幽靜閑雅。“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陳維崧《醉落魄?詠鷹》),詩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襯托了鷹的形象。
六、頂真。
就是用句末的詞語作下一句的開頭的詞語的修辭。頂真的作用是回環跌宕,有旋律美。如“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鹹陽。返鹹陽,過宮牆;過宮牆,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蛩;泣寒蛩,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馬致遠《漢宮秋》),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達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結合。頂真具有回環跌宕的旋律美,表現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百轉的愁緒。
七、雙關。
就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的修辭,有諧音雙關和語意雙關兩種。如“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涼”字意義雙關,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淒涼。詩人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
八、通感。
也叫移覺,是把人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溝通起來的修辭。如“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郎士元《聽鄰家吹笙》),詩人用通感的修辭寫了尋訪不得之後的想象,通過花的繁盛爛漫,寫出樂聲的明麗、熱烈和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