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些話語像是雪花,平淡卻純潔;有些思念像是北風,幹燥卻強勁;有些問候像是冬天,寒冷卻溫馨;冬至到,願你幸福開心!
2、雪花片片飛,那是幸福的見麵禮;陽光點點頭,那是溫暖氣息的偎依;寒梅朵朵開,那是希望陪伴你;手機嘀嘀吹,那是想你的訊息。冬至到了,記得照顧好自己,想你的親人。
3、風起,搖蕩我的思念;下雨,滴落我的牽盼;飄雪,飛揚我的祝福!停留在帶有我體溫的短信上,給你冬的訊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到了,注意保暖!冬至快樂!
4、天很冷,霧很濃,看看窗外又起風;人很忙,活很重,時間太緊沒有空;錢雖少,人雖窮,還是要把祝福送:冬至到,多保重,健康平安人輕鬆。
5、氣溫雖在降,情誼不會降;天氣會驟變,牽掛未曾變;寒風陣陣吹,祝福常跟隨;秋去冬又來,問候不擱淺;冬至要防寒,健康是關鍵。願朋友們整個冬天都愉快!
6、寒風冷落了一地,冷不了惦記;濁雲陰霾了天空,遮不住笑意;把情意裹進問候,層層疊疊都是溫暖。冬至了,多添衣,少顧慮,祝你健康伴愜意!
7、抹去一年的不悅,收藏美好的快樂。忘記過去的煩惱,樹立生活的信心。收獲金秋的碩果,創建幸福的道路。冬至時節的到來,願親人生活的幸福,冬日快樂的自如,注意身體的保健。
思鄉懷人,月明情濃——略論唐詩中的明月意象
思鄉懷人,月明情濃
——略論唐詩中的明月意象
湖南省華容縣教研室 謝先國
在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唐詩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璀燦奪目。唐詩不論在藝術的表現手法上,還是在反應生活的廣度上,都達到了空前絕後,無與倫比的高峰。其優秀的篇章,雋永的意境,如同一壺香濃味鬱的美酒,令人細細玩味,終身享受。唐詩中的明月意象屢見不鮮,而描寫又各具風韻,借明月抒發了作者濃濃的鄉愁,悠悠的離愁和深深的情愁等不同的情感,以致使明月成為了思念故鄉,懷念親人的情感寄托物。當文學作品中一旦出現明月意象,人們的思鄉念親的情感便油然而生。從而形成我國民族文學中一種比較穩定又鮮明的審美情感和審美心理。
一、鄉愁濃濃念故土。
正如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一樣,思鄉是唐詩中重要的主題。李白《靜夜思》則是最為典型的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裏的親人。思鄉的情緒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隻用敘述的語氣,用明月意象,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又如“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無名氏《雜詩》)。那是故鄉的景色,故鄉的梨花,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中,那一樹梨花簡直象縹緲的仙子一樣可愛,其思鄉之情溢於言表。錢起的《歸雁》中“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一句,詩人借寫充滿客愁的旅雁,婉轉地表露了宦遊他鄉的羈旅之思。湘江女神在腋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聲淒涼哀怨,大雁不忍再聽下去,才飛回北方。杜甫《江漢》詩中“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詩人由遠浮天邊的片雲,孤懸明月的永夜,聯想到自己客中的情事,仿佛自己就與雲、月共遠同孤一樣。詩人表麵上麵寫片雲孤月,實際上在寫自己:雖然遠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卻象孤月一樣皎潔。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句,寫詩人佇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歸。杜甫《月夜憶舍弟》中“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句,直接抒發思鄉之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亮。張繼《楓橋夜泊》中“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寫月落夜深,繁霜暗凝,詩人夜泊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寫出了羈旅者的孤孓清寥的感受。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一詩中“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句,寫月光所照,惟滄江中之一葉孤舟,思親懷鄉之情便不言而喻了。王建《十五夜望月》詩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一句,詩人不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明明自己在思鄉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蘊藉深沉,委婉動人。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詩中“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孤單的詩人淒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吧!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詩人以綿邈真摯的詩思,構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鄉愁的圖景,創造出渾樸真淳,引人共鳴的藝術境界。張九齡《望月懷遠》詩,也是一首典型的思鄉懷人之作。“海上望明月,天涯共此時。”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份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月夜懷念遠人的旨意凸現紙上。
二、離愁悠悠唱友情。
由於社會條件如交通不便,道路不暢等的限製,古人十分重視離別,“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唐詩中以明月意象來寫離別的場麵,和離別之後的憂愁等內容的篇章也非常多見。如王昌齡《送柴侍禦》詩:“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王昌齡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詩人,他的詩,寫送別、留別的不少,並且寫得情文並茂,各具特色。這首詩固然不同於“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那神麵臨山川阻隔的遠離之愁,也不象“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那麼豪爽、灑脫。它是用豐富的想象,去創造各種形象,以化“遠”為“近”,使“兩鄉”為“一鄉”。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誼,在那青山雲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們對友人的思念。所以後兩句,一麵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麵已將深摯不諭的友情和別後的思念,滲透在字裏行間了。王昌齡《送魏二》“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裏長。”詩人以“憶”字句勾勒,為行人虛構了一個境界:在不久的將來,朋友夜泊在瀟湘,那時風散雨收,一輪孤月高照,環境如此淒清,行人恐難成眠吧。即使他暫時入夢,兩岸猿啼也會一聲一聲闖入夢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夢中也擺脫不了愁緒。通過造境,“道伊旅況愁寂而已,惜別之情自寓”(敖英評《唐詩絕句類選》)。孟郊《古怨別》是一首寫情人離愁的詩歌。“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首先用環境渲染離愁別緒。最後兩句“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從這幅開闊的畫麵裏,使人看到了離別之人在月光之下思念對方的情狀,使人想到了“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的相互祝願。
唐詩中還有一部分明月意象是寫別後的孤寂心情,抒發胸中的憂怨的。趙嘏《江樓感舊》“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在一個清涼寂靜,月光如水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遊,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怎樣的歡快!曾幾何時,人事嗟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向何方,而詩人卻隻輾轉隻身來到江樓,麵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齧著詩人孤獨的心。孟郊《秋懷》其二“秋月顏色冰,老客誌氣單。”古人客居異鄉,一輪明月往往是傾吐鄉思的旋律,“無心可猜”的良友。而此刻,詩人卻感覺連秋月竟也是臉色冰冷,寒氣禁禁,與月為伴的“老客”——詩人自己,也已一生壯誌消磨殆盡,景況極其不堪。透露出人孤勢單,客子畏懼的無限感慨。杜甫《宿府》中“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長夜的角聲啊,多悲涼!但隻有自言自語地傾訴亂世的悲涼,沒有人聽;中天的明月啊,多美好!但盡管美好,在漫漫長夜裏,又有誰看她呢?詩人就這樣化百煉鋼為繞指柔,以頓挫的句法,吞吐的語氣,活托出一個看月聽角,獨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切地表現了無人共語,沉鬱悲抑的複雜的心情。杜甫的《倦夜》詩,寫出了作者同樣的心情。“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這一夜從月升寫到月落,詩人何曾合眼!徹底不眠,他該有多麼疲倦啊!如此寂靜、涼爽的秋夜,詩人為何不能酣眠,有什麼事苦纏住他的心?原來詩人是深切地關注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全詩抒發了詩人無限的感慨和憂憤。李白《古朗月行》“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詩中先寫兒童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後來寫到內心矛盾重重,憂心如焚的心境。徐凝《憶揚州》中“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句,作者抬頭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別之月,更加助愁添恨。雖然時光衝淡了當日的淒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奈它曾照離人淚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無動於衷,卻又可憎。李白《將進酒》中“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隻不過是現象而已,這裏既寫出了自己的失意與憤慨,又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本質內容來。李白《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人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隻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遊,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表麵看來詩人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麵卻有無限淒涼和傷感。
三、情愁深深抒戀曲。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最為典型的用明月意象寫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的名篇。詩中幾乎句句寫月。“海上明月共潮生”,“何處春江無月明”,“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詩人不直說思婦的悲和淚,而是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全詩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博,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雲、扁舟、高樓、鏡台、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中“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直接描摹思婦的消瘦形象,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顏都憔悴了。宛如那團團圓月,在逐漸減弱其清輝,逐漸變成了缺月。比喻美妙慰貼,想象新穎獨特,給人以鮮明的美感。杜甫《月夜》詩中寫道:“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作者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焦心。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霧濕雲鬟,月寒玉臂,描寫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甚至會擔心她的丈夫是否還活著,怎能不熱淚盈眶?當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所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獨看”的淚痕裏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沈全期《獨不見》中“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那一輪惱人的明月,透過窗紗把流黃幃帳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給人愁上添愁。女主人公愁苦已極的獨白,她不勝其愁而遷怒於明月了。“含愁獨不見”的情語借助“明月照流黃”的景物渲染,便顯得餘韻無窮。李白《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深夜下簾之後,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憐人,似人憐月;若不伴月,則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無言,人也無言。此時憂思徘徊,情愁深深,讀者深知人有無限言語,月也解此無限言語,而寫來隻是一味望月,使詩情無限遼遠,無限幽深。溫庭筠的《瑤瑟怨》“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孤居獨處的離人麵對明月,會勾起別離的情思,團圓的期望,但月本無情,仍自照臨高樓。“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鑽上拂還來。”詩人隻寫了沉浸在月光中的高樓,但女主人公的孤寂、怨思,卻仿佛融化在這似水的月光中了,這樣以景結情,更增添了悠然不盡的餘韻。王維《伊州歌》“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這兩句展現出一位女子在秋夜裏苦苦思念遠征丈夫的情景。一個美好的秋夜,一個“清風明月”的良宵,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給獨處人兒更添淒苦。“苦相思”三字。盡有不同尋俗的具體內容,耐人玩索。沈如筠《閨怨》也是寫情愁的典型之作。“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願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這是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獨處空閨,想象著憑借雁足給丈夫傳遞一封深情的書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鄉去了,斷鴻過盡,傳書無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緒。於是女主人公希望自己能像月光一樣,灑瀉到“伏波營”中親人的身上。明月是可以跨越時空的隔絕,人們可以千裏相共。願隨孤月,流照親人,寫她希望從愁怨之中解脫出來,顯出思婦的感情十分真摯。
唐詩中還有很多寫明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現的情感與內容也不盡於 以上所述,範圍極為廣闊。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杜甫《秦州雜詩其七》)。“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鬆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酬張少府》)。“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李白《哭晁卿衡》)。“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幹”(崔櫓《華清宮三首其一》)。“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薄雲岩際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邊閣》)。“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星瓜洲”(張祜《題金陵渡》)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唐詩中的明月意象隨處可見,其中絕大部份描寫明月的詩句都是以表達離愁別緒,思鄉懷人為主旨的,這在唐以後的詩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薑夔《楊州慢》)等等。由此可以說唐詩中的明月意象已滲透了古人的思鄉懷人情緒。由於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傳承,以致後來的文學作品中仍然保留和發展了這種審美意識,從而逐漸形成了我國民族文學中一種比較穩定而鮮明的審美情感和審美心理。
二000年十月八日
(編者按:作者係國家級骨幹教師)
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3水調歌頭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4永遇樂 蘇軾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於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歎。
5太常引 辛棄疾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木蘭花慢 辛棄疾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係?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裏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宋.晏殊《破陣子》
◇【臨江仙】·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唐·杜甫《秋興八首》
好女兒
【宋】黃庭堅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燕子歸棲風勁,梨雪亂西園。唯有月嬋娟。似人人、難近如天。願教清影常相見,更乞取團圓。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
杜 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每逢佳節倍思親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熱門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