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詩歌借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遊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於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讚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
5.強化書麵表達
書麵表達的訓練要求就是卷麵清爽、表述嚴密、條例清晰、邏輯合理。
卷麵清爽的要求不必細說。雖然鑒賞的文字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則,先構思後再落筆,避免塗塗抹抹。卷麵清爽,閱卷教師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無形中得到了一個較好的印象分。
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後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後抵牾。
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麵的要求。一般來說,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誌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邏輯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見解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高論,也應當能夠自圓其說。
詩歌內容
1. 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是托物言誌。鑒賞詠物詩,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
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 邊塞詩
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範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鑒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征,然後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 詠懷詩
如果說寫景詩是借景來抒情的話,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
4. 詠史詩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曆史的感觸,或喟歎朝代興亡變化,或感慨歲月瞬息變幻,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
語言特點
語言是詩歌的載體,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重要環節。隻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評價和鑒賞。
(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清貧樂?村居》,使用的語言就屬於清新明麗。
(2)平淡,也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淵明的組詩《歸園田居》,用平淡的語言,如話家常,寫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後期的詞《虞美人》,用語平淡,但感人至深。
(3)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隱的詩歌《無題》,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音樂一段等。
(4)明快。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
如李清照早期的詞《點降唇?蹴罷秋千》,白居易的詩《草》等。
(5)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如杜牧的詠史詩,李清照後期的詞等。
(6)簡潔。就是......餘下全文>>
高中語文古詩鑒賞詳細答題技巧
1、答題總則: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問什麼,答什麼。 基本規律:1、如果問“寫了什麼”,則必答內容(可翻譯後概括)。 2、如果問“怎樣寫”,則必答手法和內容(即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順便還可以答這樣寫的效果和作者情感)。3、如果問“作用(效果或好處)怎樣”,則必答手法、內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麼作用、效果或好處,接著答用了什麼手法,寫了什麼內容。這樣才完整,不至於無謂失分)。4、如果問“為什麼這樣寫”,則必答內容(即原因,可從詩句中概括,往往是對表現詩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論世”),還要從結構上回答(即在結構上的作用)。
求助一下大家語文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有誰了解的告訴下喲,非常感受大夥妻
我母親死在窩棚裏。
它是個夢,你的耳朵欺騙了你:
或像滿月在幕牆打開的時候:一種迷人的
莫利斯·卡列姆( 899-- 978 ,比利時詩人。一生出版了50多部詩集,獲得多種文學獎。 97 年在巴黎獲得 詩壇宗主 的稱號。主要作品有詩集《母親》( 935 ,《神燈》( 947 ,《最可愛的人》( 967 等。
直到地上成為眾神在奇跡之杯上做夢的花園。
這個們都個她是個以子哈哈
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
無論中考高考,都有詩歌鑒賞,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如下:
一、古詩鑒賞離不開三個問題
一是寫什麼?(內容)、二是怎樣寫的?(方法)三是為什麼寫的?(主題)
讀懂古詩的寫法,就能快速有效的答題。
二、答題方法
1、捕捉信息
把握詩歌基本信息的要素
(1)詩歌的吟詠對象及特點
對象就是人、事、物、景。
(2)、作者借助吟詠對象所表達的情感和道理。
(3)、作者表現吟詠對象及抒情言誌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列清單)
2、列清單:
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聞笛----折柳----故園情。
情感:(故園情)思鄉懷遠之情。
技巧:接物抒情。
列舉古詩的清單,可操作性強,但應注意:所列舉的信息要緊扣題中所問,要起到為解題提供分析材料的作用。
三、抓住關鍵詞語
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關鍵詞語。什麼是關健詞語?
詩中的名詞(寫景、寫物、寫人),有時還得注意名詞前的修飾語,弄清它寫了什麼。
動詞、形容詞、能反映詩人辛勤的形容詞。
四、如何鑒賞?鑒賞:內容,形象、表達技巧、評價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語言、技巧
用了什麼語言、技巧,表達了什麼,表達了什麼形象,抒發了什麼情感。
歸納、梳理出相應的解題思路。
五、語言(煉字)類考題答題的基本思路與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結合詩句、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態。
“看“字。每回看一次,都令自己肝腸寸斷,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景。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或在整體上分析表達技巧的作用。
六、答題思路
1、答法:研究題幹
(1)、方向:
思想、氣氛、形象、結構、手法、
(2)、層級:
填空(用詞)、簡答(問什麼,答什麼)、簡述(溫習議論文,觀點+材料)
2、性質判斷:
規範、半開放、開放。觀點,符合社會價值觀,符合邏輯。
問到人或物特征,用形容詞。注重意譯的重要。古詩的表現手法與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高度重疊。
3、古詩詞的藝術手法
藝術技巧:藝術手法就是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借景抒情、卒章顯誌、借物抒情、
特征與功能。
語文古代詩歌鑒賞答題技巧?要步驟?
教你高考語文上130的技巧
語文答題有技巧的。當初高考語文一百三多,每次模考一百二以上,從未失手。現在給高中的學子傳授答題經驗~這些是隻會念答案老師不會講的,想聽的進。保證語文成績有提高。古詩看到題之後一定先分類,分成唐詩、宋詩、豪放詞、婉約詞。不同的類型回答時內容是不一樣的。因為唐詩是以情入詩,宋詩是以理入詩。比方我們正常生活中表達思鄉,成天把思鄉掛在嘴邊是低級的表達情感的表現。寫景才是王道,比方寫明月,進而寫到家鄉的月~比方寫捧起家鄉的黃土狂吻。這比單純的語言表達強多了。請同學們記住,唐詩都是以景寫情,觸景生情的。反應到答題上,你要記得這樣幾句話。寫上了老師絕對給分:以景寫情,觸景生情,詩人通過對某某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某某感情,情景相生,使無形的人的愁思有形化,使有形的景色沾染了詩人的主觀感受下麵舉例子,最後總結唐詩得分三步走“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廖亂邊愁說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這是唐詩啊!更進一步是邊塞詩,我們通過後兩句來體現怎麼答題
一般出題格式是這樣的:某句寫的好不好,好在哪裏,去掉行不行之類的。這是曆年出題的唯一套路,其他出題方法和這個是等價的,因為他讓你回答的內容是一定的。這裏舉例,上詩中後兩句表達好在哪裏?,通過對本題的解答說明答題的三步走戰略答古詩題,在卷麵上寫出來的東西第一步是翻譯。第二部是敘述好在哪,第三步是總述第三步綜述:這樣描寫情景相生,需的情實的景虛實相生。更富有感染力。答題完畢第一部翻譯:詩人前一句通過廖亂和邊愁兩個字描寫主觀感受,後一句秋月長城是對邊塞景物的捕捉與描寫第二部好在哪:詩人通過對秋月長城蕭索空闊景物的描寫使無形的作者的邊愁有形化,躍然紙上更富有感染力。詩有形的邊塞景物沾染了作者濃烈的愁思。總結起來,答題點得分點給分點有三個,這三部打全了,老師不敢扣分。第一個得分點就是找到詩人寫景的句子或詞,進行簡單的翻譯,說明寫的是什麼景,表達的是什麼情。例子中抓住的是秋月長城,是邊塞的景,情是廖亂的情是邊愁。緊扣邊塞的景,邊愁第一部的分就得到有形的景(答題時具體寫出是什麼景,如秋月長城)與無形的愁相結合,使作者無形的愁思有形化更形象更感人,使有形的景物沾染了詩人的主觀愁思語文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學會一個字 扯 如果多加一個字 那就是 蛋第三步更重要、告訴批卷的:總結起來,詩人的表達技巧是情景相生虛實相生,寫作方式是觸景生情我們現在進行唐詩的掃尾工作。再敘述敘述出題人的出題方式,和在三步走基礎上的不同答題技巧關於第一個題眼,就是找到寫景的最傳神的那個字唄。比方用爛了的例子春風又綠江南岸“然後翻譯這句所在的句子,然後走我的第二部和第三步” 這是從寫景上出題。下一個主觀感受,是從抒情上出題,先說明作者表達的是什麼感情。再接第二部第三步有時候更簡單,三步走裏隻問你一步。比方兩個詩歌的對比杜牧的包羞忍恥是男兒和王安石的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的主題思鄉對比那就隻答第一部和第三步唄,先說說全詩寫了什麼,再說寫的東西表達了什麼這正是三步走戰略的第一部與第三步表達技巧:對比,聯想,擬人,回文,頂真比喻想象誇張,襯托我心飄搖懸似旆君意的的高如鴻。好在哪?第一部:詩人描寫了飄搖的旆和意誌高昂的鴻雁,寫描(翻譯)寫了作者內心的飄搖與友人赴官的意滿第三步表達了詩人不得誌的惆悵與對友人赴官的真摯祝賀與向往。
上邊兩個大家都會了吧。第二部:詩人通過將心情與飄搖的旆和高鴻作比喻,自己的失意與友人的得意做對比,虛實相生我們來看這道題,第二部得分點是比和對比,有了它不丟分喻我們再練個想象的“風徹紅旗凍不翻”好在哪?下麵我不說想象比喻什麼的了,你們自己來說。我出題了“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好在哪?將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好在哪?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好在哪?當時更有軍中死,自始君王不動心好在哪?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好在哪?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好在哪?垂死病重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好在哪?第一部和第三步是不變的,找準第二部你要回答的內容套進去。最基本的那兩句最先學的有形化什麼的別忘可是唐詩總用到這樣的表達技巧。唐詩是以景生情的,表達方法有比喻、聯想、想象、誇張、對比、頂真、等做複習題時遇上了我這沒有的自己往上加。快點記筆記這句話:以樂景襯哀情而哀者更見其哀這就是烘托,這就是反襯。閱讀題碰到烘托反襯字樣的,或者明顯看出來是烘托反襯作用的都答這一句上邊有一道“將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題,答對比是對的,答答上反襯也是對的。以樂景襯哀情而哀者更哀,同學們感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荒*和半死生的將士的悲哀了麼?
一.高考詩歌鑒賞中常見的思想感情:● 憂國憂時1.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2. 反映別離和戰亂的痛苦3. 同情人民地疾苦4. 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1. 建功立業的渴望2. 保家衛國的決心3. 報國無門的悲傷4. 山河淪喪的痛苦5. 年華消逝,壯誌難酬的悲歎6.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7. 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鄉懷人1. 羈旅思鄉之情2. 對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3. 邊塞思鄉之情4. 閨中懷人之情● 長亭送別1. 依依不舍的留念2. 情深意長的勉勵3. 坦陳(吐露)心誌的告白● 生活雜感1.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2. 昔盛今衰的感慨3. 借古諷今的情懷4. 青春易逝的感傷5. 仕途失意的苦悶6. 告慰平生的喜悅
二.六種答題模式:(一) 分析意境型:1. 提問方式:此詩有什麼樣的意境?表現了怎樣的畫麵?詩人通過什麼景物表達自己的感情?2. 答題步驟:① 描寫初始中展現的途徑和畫麵(翻譯——忠於原文)。② 用4個字概括景物營造氛圍特點(以下4組)孤寂冷清;蕭瑟淒涼;雄渾壯闊;恬靜優美+明淨炫麗。③ 回答表現詩人什麼感情(先答原因,後答感情)。3. 答題示例:絕句二首(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時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① 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的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灘上靜睡不動。② 這是一幅明淨炫麗的圖景。③ 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二) 分析技巧型:1. 提問方式:怎樣的表現手法?怎樣的藝術手法?怎樣的技巧(手法)?怎樣抒發感情的?2. 答題步驟:① 明確告訴其手法。② 結合詩句證明為什麼。③ 運用這種手法有效地表達出因---而產生的---情感。3. 答題示例:早行陳與義露侵駱褐曉寒輕,星鬥闌幹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問:此時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答:① 主要用了反襯手法。② 天位方亮,星鬥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③ 兩處反襯都突出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三) 分析語言型:1. 提問方式:此詩有什麼語言風格,語言特色,藝術?2. 答題步驟:① 從以下六個詞中選一個或幾個。雄渾豪放;委婉含蓄;華美絢麗;樸實簡練;運用口語;疊詞互用。② 結合相關語句說明。③ 運用這種語言表現作者因---而產生的---感情。3. 答題示例: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問: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答:① 此詩特點是清新自然,運用口語。② “黃鶯兒”是兒話音,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用質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兒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③ 這樣非常自然的表現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四) 煉字型:1. 提問方式: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麼?給出一字,是否同意。
2. 答題步驟:① 解釋此字在句中的含義。② 翻譯此句(忠於原文,語言優美)。③ 回答表現詩人什麼感情(先答原因,後答感情)。3. 答題示例:南浦別白居易南浦淒淒別, 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 好去莫回頭。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答:① 同意。“看”在詩中是指回望。② 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然我們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③ 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五) 詩眼型:1. 提問方式:關鍵;不能刪掉的詞。2. 答題步驟:① 解釋詞義。② 點名中心。③ 是全詩的關鍵。(位於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3. 答題示例: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問:“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一“關鍵”之說,為什麼?答:① “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② 這種相思之情是從聽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啟下。③ 是全詩的關鍵
【萬能答題公式】(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嗬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複:強調了……加強語氣(三)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隻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製,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六)段意的概括歸納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征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複等。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辟、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複習時要係統歸納各種表達技巧,儲備相關知識。首先要弄清這些表達技巧的特點和作用,再結合具體詩歌進行仔細體味、辨析。至於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總之,鑒賞古代詩詞,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係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係背景;3分清主次;4全麵評價。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範。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征、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托物言誌、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見山。③修辭: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引用、反語、反複。(二)“情”、“景”關係區別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通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麵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後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三)描寫的角度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
;“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複、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三、說明文分類: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 四、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曆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裏、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作比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___ 的_____特點. 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2、正麵描寫與側麵烘托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征、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托物言誌、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麵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和環境特點; 2、推動情節發展; 3、渲染氣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 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 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 沒有打完,但也可以了。
語文詩歌鑒賞題怎麼答?有什麼技巧?
朋友,我有一些不錯的資料,用這些材料提供的方法對付高考詩歌鑒賞應該沒問題
古典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例析
答題自然要根據試題的要求給出相應的答案。就古詩鑒賞題而言,大體上可歸納出五種問答模式,本文對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麵?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麵。答題時三方麵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麵。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麵。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托物言誌,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田野無閑田,農夫皆餓死”。
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誇張。(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答題步驟:(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鬥......餘下全文>>
詩歌賞析答題技巧
首先要了解詩歌的年代和背景,並找出詩歌的主旨,再推敲出詩歌的詩眼,話裏話外延伸出你所推崇的思想意境,並且升華它,這樣就差不多能寫一篇很好的文章了。
語文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有哪些?
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一、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設問、反問、借代、對偶、誇張、襯托、用典、化用、互文、反複等。
2、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抒情:可分為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誌;情景交融)。
描寫:可分為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麵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
3、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征、聯想、襯托、對比、想象、聯想、照應、托物言誌等。
4、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誌、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5、思想感情有: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二、詩歌鑒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鑒賞及答題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麵?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麵。答題時三方麵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麵。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麵。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戶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5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第二種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如“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2.托物言誌,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
3.托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
描寫手法主要有:
(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餘下全文>>
高中詩歌鑒賞的答題技巧或答題方式
一、詩歌鑒賞表達程式
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三、重點概念闡釋
1、烘托
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麵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於藝術創作,指從側麵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的事物鮮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羅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應來烘托秦羅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月出驚山鳥”等以鬧襯靜。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入勝和人物淒涼、孤獨、悲傷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鮮明地烘托了汪倫對詩人的濃厚感情。
2、虛實
這是古人論述文章時常用的概念,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眼前為實,想象為虛……詩歌常用這一手法,拓展詩歌的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鈴》,眼前作別為實,別後想象為虛,虛實相生,產生無窮的餘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實一虛,即“春花秋月何時了(實),往事知多少(虛)。小樓昨夜又東風(實),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虛)。雕欄玉砌應猶在(實),隻是朱顏改(虛)”,虛實相濟,寄托了自己故國的哀思。再如薑夔的《揚州慢》,眼前衰敗不堪的景為實,假設的想象為虛。采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可使作品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
3、用典
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如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地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佛狸、廉頗。這些典故都是京口這個地方的曆史掌故,詩人借助這些曆史事實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另外,化用前人的詩文歌賦,也是用典的一種。如王勃在《藤王閣序》中幾乎句句用典,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薑夔在《揚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詩,形成了虛實對比,表達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淒涼。
4、語言特色
①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四句耽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清貧樂·村居》,使用的語言就屬於清新明麗。
②平淡。或稱質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於簡陋和寒傖,它是用語上的返樸歸真,體現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淵明的組詩《歸園田居》,用平淡的語言,如話家常,寫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後期的詞《虞美人》,用語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歌《無題》,李賀的詩《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音樂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詞《點降唇·蹴罷秋千》,白居易的詩《草》等。
⑤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詠史詩,李清照後期的詞等。
⑥簡潔。其特點是幹淨利落,言簡意賅。如賈島的詩,蘇軾的詞等。
二、詩歌的表達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擬人......餘下全文>>
古詩鑒賞答題方法
鑒賞題說白了就是作用題,
第一步:要知道用了什麼手法,類似與比喻啊,對偶啊!(你自己積累)
第二部:手法的效果,如果不知道的話,就直接寫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這個地方就把這句古詩的內容用現代文翻譯一遍)
第三步:繼而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對......(對社會的批判啊,什麼的.沒有的話,就別寫)
第四步:總結一下,類似於使文章更富有內涵啊,更流暢啊..什麼的.這個都是套話,背幾句就可以了.
大概就是這四步.整理一下,這個公式.(內容,主旨,語言,結構.四點都要講)
運用了...(手法,就是語言了),生動形象(或其他)的寫出了(古詩內容,即翻譯),進而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盡量往古詩主旨上靠)..與...呼應(鋪墊啊,這是從結構上講,沒有就別寫,要扣分)為全詩增添了.....
表現手法包括修辭手法,描寫方法,敘述手法等等……
藝術手法可以等同於表現手法,(這兩種都是範圍最大的,你能想到的術語都能用)
古詩鑒賞時,關鍵就是三步走:
1,點出手法(要用術語)
2,結合詩句分析(就是用大白話解釋詩句意思)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抒發了怎樣的心緒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r=al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