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責眾”是成語嗎
法不責眾(fǎ bù zé zhòng)
解釋:責:責罰;眾:多數人。指某種行為即使應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很多人都那樣幹,也就不好懲罰了
出處:清·石玉昆《小五義》第38回:“大家一議論,法不責眾,全走了。”
同義詞:法不治眾;罰不責眾
法字開頭的四字成語誰會
法不責眾
眾所周知的成語用法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分句;用於書麵語。
另外想出與眾不同的方法,主意。用什麼成語來形容。
【別出心裁】:別: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於個人內心的設計、構思、籌劃。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新辦法。也作“別出新裁”、“自出心裁”。
罰不責眾成語錯用
法不責眾
編輯
法不責眾是指當某項行為具有一定的群體性或普遍性時,即使該行為含有某種不合法或不合理因素,法律對其也難予懲戒。法不責眾是製定法律的一個原則,在法理上其實不存在法不責眾的情況,從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另一角度評價法不責眾,法本身的製訂也是值得深思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觀念在老百姓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與法治有關的成語 典故
*
約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進鹹陽後,把關中各縣父老鄉親英雄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鄉親英雄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
2.大明法度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在《上時政疏》中提出“蓋夫天下之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維持,非眾建賢才,不足以保守。”的思想。大明法度,即廢除舊法、弊法,創立新法、善法;“眾建賢才”,即革掉守舊平庸之吏,起用進取有為之士。他認為,國家是否富強,天下是否安寧,關鍵在於有沒有法度,法度是否合理,是否有優秀的治世之才。王安石把法度和賢才的作用統一起來,認為法治和人才是治國理政的兩個重要因素
常用的成語大全
常用成語大全如下:
1、 安步當車:從容地步行,就當乘車一般。
2、 安土重遷:留戀故土,不肯輕易遷移。
3、 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4、 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麼都沒有意思。
5、 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 鞭辟入裏:鞭辟:鞭策,激動。裏:內部。指學習要切實。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易誤:入情入理:合乎常情和道理。)
7、 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同:身無長物)
8、 不恥下問:不可用於比自己高明的人.
9、 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1、 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 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 不求聞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 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
1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 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 朝秦暮楚:比喻反複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 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 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後形容草率不認真細致。
22、 大而無當:當:底。大得沒有邊際,表示大而不合用。
23、 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詞。
24、 當仁不讓:當:遇到。遇到應當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讓。
25、 道貌岸然:道貌:莊嚴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樣子。多指人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26、 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漸達到很高的成就。
27、 等而下之:由這一等逐級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28、 等閑視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 顛沛流離: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離失所,無處安身。
30、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
31、 耳提麵命: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32、 罰不當罪:處罰和罪行不相當,多指處罰過重。
33、 翻雲覆雨:反複無常或慣於玩弄手段。
34、 分條縷析:形容有條有理細致分類或剖析。
35、 分庭抗禮:原指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院兩邊,以平等的禮節相見。後用以比喻互相對立,地位相當。
36、 焚膏繼晷:點起燈繼續著白天(幹的事)。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或學習等。膏:油脂.焚膏:指點油燈。
37、 粉墨登場:用粉,墨化裝,登台演出。也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38、 風雲際會:比喻君臣遇合。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機會。
39、 逢人說項:碰見人便稱道項斯的才學。比喻熱心替人揚名或稱道某事的好處。
40、 鳳凰於飛:指鳳和凰比翼雙方。用以比喻夫妻恩愛。
41、 腹誹心謗:胸懷不滿,心中怨恨。誹,謗:毀謗,說別人的壞話。
42、 改頭換麵:比喻隻改變形式,不改變內容。
43、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製度或變更方法,也可寫作“改弦易轍”。
44、 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感受到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身:親身。
45、 綱舉目張:提起漁網總繩,所有的網眼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領,就可以帶動全麵。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46、 高山景行: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 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也比喻對事情的把握境界高遠,能夠十分輕鬆地駕馭。
48、 各得其所:原來表示各自如其所願,後來也表示每個人或每個事物都能得到適當的安排。
49、 沽名釣譽:故意做引人讚揚的事,撈取名譽。
50、 冠冕堂皇:形容表麵上莊嚴正大的樣子。
51、 管窺蠡測:從竹管裏看天,用瓢來測量水。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片麵狹隘。
52、 管中窺豹:從竹管裏看豹子,比喻不全麵的觀察或認識。也比喻從觀察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53、 光怪陸離:形容觀象奇異、色彩繁雜。
54、 鬼斧神工:建築、雕塑等技藝精巧。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55、 過眼雲煙:比喻身外之物,可以不加重視。
56、 汗牛充棟:搬運書籍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裝滿了整個房裏。形容書籍極多。?57、華而不實:外表好看,內容空虛。
58、 嘩眾取寵:用言行迎合眾人以博取眾人稱讚和支持。
59、 渙然冰釋:形容消除了疑惑、誤會。
60、 回腸蕩氣:蕩:動搖。使肝腸回旋,心氣激蕩。形容音樂、文辭十分婉轉動人。
61、 回光返照:比喻人臨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表麵的暫時好轉。
62、 諱莫如深:事情嚴重而隱瞞得很嚴。
63、 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64、 豁然開朗:突然感到開闊通達,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曉了某個道理。
65、 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風險替別人出力,自己吃了苦頭卻一無所獲。
66、 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名;片羽:一片毛。
67、 佶屈聱牙: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佶屈:曲折;聱牙:不順口。
68、 膠柱鼓瑟:比喻思想,做事等固執拘泥,不知變通。
69、 矯揉造作:裝腔作勢,故意做作,很不自然。
70、 盡善盡美:形容事物完美無缺。
71、 驚弓之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害怕。
72、 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73、 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敬互愛。
74、 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麼也沒有。
75、 空穴來風: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76、 勞燕分飛:比喻別離。(多用於夫妻)
77、 老氣橫秋:形容人沒有朝氣或擺老資格,自以為了不起。
78、 力透紙背: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麵。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79、 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80、 淋漓盡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暢快或文章、說話表達得充分、透徹,也指暴露得很徹底。
81、 馬革裹屍:用馬皮將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殺敵,戰死疆場的無畏氣概。
82、 美輪美奐:指房屋高大美麗。
83、 麵麵相覷: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84、 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黃花:菊花。
85、 明珠暗投:懷才不遇或好人誤入歧途,泛指好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86、 冥頑不靈:冥頑:愚蠢頑固。靈:聰明。形容愚昧無知。
87、 目無全牛: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全牛:整個一頭牛。
88、 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89、 泥牛入海:泥塑的牛進了大海。比喻一去不複返。
90、 藕斷絲連:比喻表麵上斷絕了關係,實際上雙方或一方對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牽連。
91、 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92、 蓬蓽生輝: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裏,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93、 披沙揀金:排除沙子,選取黃金。比喻精挑細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94、 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95、 七月流火: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96、 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奪:勝過。
97、 窮兵黷武: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窮:竭盡;黷:隨便,任意。
98、 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99、 屈尊下顧:降低身份俯就。
100、 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多含貶義。
101、 犬牙交錯:比喻情況複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102、 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103、 如坐春風: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
104、 入木三分: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105、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106、 上行下效?:指上麵的人怎麼做,下麵的人就跟著怎麼幹。含貶義。
107、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棄生命,去尋求佛法。後比喻真理而不犧牲自己的生命。
108、 甚囂塵土:形容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喧囂一時。現在多含貶義。
109、 生靈塗炭: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若的境地。
110、 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等。
111、 聲色犬馬:形容尋歡作樂,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112、 拾人牙慧:比喻襲用別人的陳言,而沒有自己的創見。
113、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114、 首當其衝: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115、 順理成章:原指寫作遵循事理,自成章法。後多用來指說話、做事合乎情理。
116、 絲絲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細致,有條不紊,一一合拍。
117、 死有餘辜:形容罪惡極大,即使處死也抵償不了。
118、 泰然自若:遇到非常情況時,所保持沉著,鎮定。
119、 歎為觀止:指讚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120、 萬馬齊喑:比喻局麵沉悶,人們都沉默著。
121、 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122、 未可厚非: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123、 蔚為大觀: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
124、 無獨有偶:不隻一個,還有配對的。
125、 無可適從:適:到,往。從:聽從,跟隨。不知跟從誰好。比喻不知怎麼辦才好。
126、 無人問津:沒有人來打聽渡口。比喻沒有人來探索嚐試或過問。
127、 無所不為:沒有什麼不做。
128、 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幹。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129、 洗心革麵:指清除壞思想。
130、 下裏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131、 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132、 銷魂勾魄:形容受到吸引、刺激而心神、情緒失去控製。
133、 薪盡火傳:比喻通過師生傳授,使學問技藝得以一代代承傳。
134、 信筆塗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有時也用為表示自己字或文章寫得不好的自謙的話。
135、 休戚相關: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136、 虛與委蛇:指假裝殷勤,敷衍應酬。
137、 煊赫一時:煊赫:聲威盛大的樣子。名氣、威勢在一個時期內很顯盛。
138、 雪泥鴻爪: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139、 尋章摘句:摘取文章中的詞句。多指讀書,寫作側重推敲詞句,不深究義理。
140、 言簡意賅:形容簡明扼要。
141、 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42、 洋洋大觀:形容數量大,種類多,非常可觀。
143、 洋洋灑灑:形容講話、寫文章篇幅長,語句流暢。
144、 養尊處優:處於尊貴的地位,過著優裕的生活。
145、 要言不煩:說話,行文簡明扼要,不煩瑣。
146、 一本正經:形容很規矩,很莊重。
147、 一團和氣:態度溫和,沒有原則。
148、 一衣帶水:水麵像一條衣帶那樣窄。形容一水之隔,往來方便。
149、 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隻能表貶義或自謙。
150、 引而不發:比喻做好準備,待機行事;或故作姿勢,虛張聲勢。
成語的釋義: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麵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用什麼成語形容“另外想出與眾不同的方法、主意”?
1.出其不意,讀音:(chū qí bù yì),對方沒有想到的情況下你就行動了。
2.意想不到,讀音:(yì xiǎng bú dào),完完全全沒有想到會發生的事情。
3.異想天開,讀音:(yì xǐang tiān kāi),暫時無法實現的事情,但是擁有很強的想象力。
4.別出心裁,讀音:(bié chū xīn cái),和大家不同的想法或者是觀點
5.標奇立異,讀音:(biāo qí lì yì),單純的表示和大家不一樣,有個人的不同看法
“出其不意”一詞原始於《孫子·計篇》,出自明袋淩蒙初的《二刻拍案驚奇》卷四:今日是年晚,此老必定在家,須乘此時調兵圍住,出其不意,方無走失。
“意想不到”一詞出自於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今日這般寒冷,滿天雪片飄揚,仙姑忽然下顧,真是意想不到。”
“異想天開”一詞出自於清代吳趼人寫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裏麵的:“刑部書吏得了他的賄賂,便異想天開的設出一個法來。”
“別出心裁”一詞出自於明代李贄《水滸全書發凡》裏的:“今別出心裁,不依舊樣,或特標於目外,或疊采於回中。”
“標奇立異”一詞出自於清代李百川《綠野仙蹤》第七回中的:“予本意實欲標奇立異,做古今人再不敢做之題。”
形容很會說話的成語
天花亂墜
口齒伶俐
口若懸河
妙語連珠
搬唇弄舌
辯口利辭
出口成章
大辯不言
鬥唇合舌
以辭取人
三寸不爛之舌,勝於百萬之師
滔滔不絕
津津樂道
出口成章
口若懸河
能言善辯
口齒伶俐
舌燦蓮花
娓娓動聽
引人入勝
對答如流
能說慣道
妙語連珠
談笑風生
另外還有一些含有貶義的:
花言巧語
天花亂墜
三寸不爛之舌,三寸之舌
百舌之聲
油嘴滑舌
巧舌如簧 釘嘴鐵舌
鼓舌掀簧 鼓舌揚唇 鼓舌搖唇 鼓吻弄舌
乖嘴蜜舌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5213824.html
形容人多的成語
1、人頭攢動
【拚音】réntóucuándòng
【釋義】人很多,擁擠著移動。一般用於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近義詞】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反義詞】人煙稀少,人跡罕至。
2、人聲鼎沸
【拚音】rénshēngdǐngfèi
【解釋】形容人聲喧鬧。鼎,古代的一種銅鑄的鍋,一般是三足兩耳。沸,開水。鼎沸,本意是鍋中的水燒開了,發出聲響,現指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像煮開了鍋。
【示例】廣場這時已是一片人聲鼎沸。
【近義詞】人歡馬叫、震耳欲聾、吵吵嚷嚷、熱鬧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馬嘶、人聲嘈雜
【反義詞】萬籟俱寂、鴉雀無聲、悄無聲息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比喻人聲嘈雜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3、人聲鼎沸
【拚音】rénshēngdǐngfèi
【解釋】形容人聲喧鬧。鼎,古代的一種銅鑄的鍋,一般是三足兩耳。沸,開水。鼎沸,本意是鍋中的水燒開了,發出聲響,現指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像煮開了鍋。
【示例】廣場這時已是一片人聲鼎沸。
【近義詞】人歡馬叫、震耳欲聾、吵吵嚷嚷、熱鬧非凡、熙熙攘攘、人喊馬嘶、人聲嘈雜
【反義詞】萬籟俱寂、鴉雀無聲、悄無聲息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比喻人聲嘈雜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4、人山人海
【拚音】rénshānrénhǎi
【解釋】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處】《西胡老人繁勝錄》:“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定語、賓語;用於公共場所
【示例】瞿秋白《赤都心史》:“遠遠的就看見~,各種旗幟招颭著。”
【近義詞】川流不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川流不息,人頭攢動,人來人往,萬人空巷,捋臂將拳,摩拳擦掌
【反義詞】荒無人煙,人跡罕至
5、人來人往
【拚音】rénláirénwǎng
【解釋】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於應酬。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0回:“這兩三天人來人往,我瞧著那些人都照應不到,想必你沒有吩咐。”
【示例】在這~的地方沒辦法集中精力。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不斷。
6、人歡馬叫
【拚音】rénhuānmǎjiào
【解釋】人在呼喊,馬在嘶鳴。形容一片喧鬧聲。
【出處】明·淩蒙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隻聽得外麵喧嚷,似有人喊馬嘶之聲,漸漸近前堂來了。”
【示例】田野上~,一片豐收的景象。
7、熱鬧非凡
【拚音】
【解釋】形容非常熱鬧。示例:國慶節快到了,長安街上~。
熱鬧:人多歡騰:元宵佳節,街上十分熱鬧|熱鬧的集市。②人多歡騰的情景:看熱鬧。
非凡:超過一般;不尋常:~的組織|市場上熱鬧~。
凡:“熱鬧非凡”即“不一般的熱鬧”。“凡”即“一般,普通”的意思。
【近義詞】門庭若市絡繹不絕
【反義詞】可羅雀門庭冷落
8、熱火朝天
【拚音】rèhuǒcháotiān
【解釋】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像熾熱的火焰朝天燃燒一樣。
【示例】但這幾天熱火朝天的參軍運動,也衝擊著他們的身心。(馮德英《迎春花》第九章)
【近義詞】如火如荼、熱氣騰騰、萬馬奔騰
【反義詞】死氣沉沉
【用法】主謂式;作定語、狀語......餘下全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法不責眾”是成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