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結尾
每個人都經曆著不同的人生——或繁花似錦,或荊棘叢生,或麗日晴空,或烏雲密布,或春風得意,或坎坷滄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精采。
曆史是現實的一麵鏡子,這鏡子裏映照著幾位先賢的人生,我置身於曆史的展廳,玩味著其中的種種滋味——
一 彩鳳之首,青春輝煌
那個深秋的日子,王勃凝望著水天相接的江麵,感歎人生如浮柯,飄搖如浮雲,這一刻,他甚至感覺心涼如冰雪。書生之迂,終惹大禍,龍顏大怒,險喪小命。
但是,他沒有就此屈服,在“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他瀟灑潑墨,寫就千古奇文《滕王閣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奇句;“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的人生感慨,讓青年才俊王勃登上了人生的一個高峰。“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為生命繪製了一個彩鳳之首,成就了青春的輝煌。
二 肥豬之肚,華彩人生
赭紅色的險灘,直逼著浩蕩東逝的江水。江邊有這麼一處,地方不大,但俯仰之間卻有著偉大與渺小,亙古與瞬間的辯證。
蘇東坡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用長江寫下了永恒,在赤壁寫下了壯誌,對明月寫下了思念,於黃州記下了閑淡,為沙洲寫下了寂寞……洗去人生的鉛華之後,才情貫長虹、忠義填骨髓的東坡,那淡泊的臉上寫滿了生命的靜謐和無言的山水。他撥響生命的古箏,深情吟詠道:“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雖然“身似不係之舟”,卻難“心如已灰之木”。黃州、惠州、儋州……一路漂泊的經曆如豬肚般豐富,他的詩文越加成熟,他的人生越發精彩。
三 獵豹之尾,閃亮暮年
青石板路被歲月的腳步打磨得光滑如鏡,紋理中不留時間的塵埃。一位叫做阿炳的盲人,拉著二胡,那悠長的曲調,穿越時空憂鬱地流淌著,在山間,在溪畔,在野草蔓生的大地上……
經曆了青年的迷茫,經曆了中年的荒誕,眼睛看不見了,他發誓暮年的人生不能再黯淡下去,他發誓此生要拉斷一百根琴弦。從此,他沿著小路,奏響沉重的生命之音,映出心中的明月,把滄桑寫滿臉膛,把光明引向天涯……他的陰鬱人生終於在傍晚時分有了亮麗的彩霞。
……
我站在十七歲的站台,賞鑒曆史的銅鏡,品味不同階段的人生,領悟生命的啟迪,詮釋生命的內涵,思緒不禁翩然……
參考資料:[learning.sohu.com]
散文開頭結尾10個
散文開頭結尾二十例 散文,需要博采眾長,以情馭篇;其意之曲折者,宜寫之以顯淺之詞,理之顯淺者,當運之以曲折之筆。而散文的開頭尤其需要“鳳冠明珠”,唯靚麗奪目,才能先聲奪人,唯先聲奪人,才能不同凡響。為達此效果不妨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一、開篇點題
這種開頭簡潔明快,直截了當,見解鮮明,使人感受清晰。示例如下:
1、快樂是什麼?快樂是無憂無慮,沒有負擔。
—《快樂是什麼》
2、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在 一扇門內隱藏著何等的奧秘。
—《門》
3、人生在世,總會遇到許多觸動我們心靈,需要我們選擇的事情,請不要為難,一切讓愛來做主吧。
—《讓愛做主》
4、夜闌人靜,獨坐窗下,守一杯香茶,翻一卷名著,麵對四溢的茶氣與書香,身心與靈魂開始飄飛,慢慢升騰。
—《心靈伴書香飄飛》
5、曆史的點點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灘上的沙石貝殼,我們悄悄地走過,貪婪地看著這些晶瑩珍貴的財富,時而拾起一兩顆打動心靈的貝殼,懷著一份愛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紀念。
——《紀念》
二、表現情景
這種開頭,充滿了詩情畫意,為我們展示出一幅美妙的畫卷,散文的意境美十足,其選材以大自然景色為主,一般能做到以情馭景,以景載情,情景交融。示例如下:
6、唐時的風,吹動了多少公子的飄飄白衣;宋時的雨,打濕了多少女子烏黑鬢發?那是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還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他們正癡仰著那張張滄桑的臉、期待祝福的臉、渴望熱切的臉。
——《明月,照著我們的臉》
7、朵朵雪蓮放在獵獵寒風中,腳下是徹骨的嚴寒,頭頂是陰晦一天宇。然而,風霜雨雪中,它仍能夠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純給自然。
——《冰山雪蓮》
三、顯露真情
這種開頭能以情動人,直接表白自己的內心世界,態度鮮明地表達作者的主張、情懷,突出了真情實感,而毫不掩飾。示例如下:
8、如果可以,我將選擇那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我要成為光明的使者,正義的化身,以雷霆萬鈞之勢掃除黑暗,蕩滌邪惡,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讓世界所有的角落都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在我的呼喚下,大地從夢中醒來,樹木伸展著身軀,小鳥在枝頭歡唱,蜜蜂開始辛勤工作,我給世界帶來光明與希望。
——《我的選擇》
9、有人愛蔚藍的天空,有人愛巍峨的山峰;有人愛莽莽的山林,有人愛茫茫的沙漠。可我卻愛具有性靈的水。我喜歡獨自一個人漫步於小溪邊,聽小溪歡愉的歌;我喜歡一個人靜坐在清幽的湖畔,飽覽水中的風景;我喜歡站在奔流的瀑布邊,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我喜歡躺在軟綿綿的沙灘上,沐浴著陽光,聆聽大海的聲音,感受大海的柔情與廣闊。
——《讀水千遍不厭倦》
10、 等待是姍姍來遲的班車,總是在你已經失望的時候出現;等待是帶露的苞蕾,隻有到時機成......餘下全文>>
積累30條精美結尾,50字左右
1.總結式結尾
對前麵的觀點、態度、主張、主旨,再一次的重申,使文章主旨更突出,結尾更有力。畫龍點睛,起總結概括的作用。
(1)“雙贏”是一種智慧,讓短處和長處在碰撞中撞擊出誘人的火花。“雙贏”是一種智慧,讓優點在融合中奏響成功,成就你的國家和民族。而你需要做的隻是常留一扇門……(2005年山東《常留一扇門》)
(2)上述兩個故事均來自於生活的真實。俗話說“ 事實勝於雄辯”,在此,無需學生我再說什麼:價值不受位置左右,不論自明。(2005年吉林《位置並不能左右價值》)
(3)故宮、白塔、世紀壇、長安街,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在其後的,正是北京人承載責任與曆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曆史的符號,創造未來的符號,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願。(《北京的符號》)
(4)別人的自留地裏有別人的芬芳,自己的心中固守獨特的夢場,“田勇公益熱線”也許讓他人皆不理解,但那是你的最愛,你愛生命,你愛善良,你愛那拉一把的相助。於是,你在伊甸園裏栽種了你的最愛,哪怕是世人的不解,旁人的冷諷,你卻始終用心栽培著。(2006年福建《栽種你的最愛》)
2.引用式結尾
用名言、俗語、警句、歌詞、詩文結尾,收束有力,餘音繞梁,使文章活潑而有文采。
(1)故而,作文當重創新,做人當有個性,走路當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用《西遊記》的一句歌詞結尾吧!“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作文恰如行路》以歌詞結尾,生動活潑,耐人尋味。)
(2)哈佛大學有句校訓:“人無法選擇自然的故鄉,但你可以選擇心靈的故鄉。”與書籍為伴,讓心靈在一次次的洗禮中得到升華。很多年之後,你會發現,你心靈的故鄉是那麼親切和實在,你的人生是那麼美好和純潔!(《讀你,也讀我》引用校訓總結全文,留給人意味深長的啟迪。)
(3)“奇譎萬千藏情理,情理打造萬千奇。”朋友們,給奮鬥插上情理的翅膀,搏擊長空,你瞧,“無限風光在險峰”! (2005年河北《奇譎萬千藏情理》進一步證明了作者的觀點:出乎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這是大自然昭示的一條哲理。)
3.問句式結尾
在文章結尾設置疑問,啟發讀者思考,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
(1)孟子先生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在心中都有一位美麗的天使,每個人心中都有真善美的存在。我們為什麼不努力把心中的天使雕刻出來,去改變這個日漸冷漠的世界,去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更多的愛與感動呢?
期待,天使從心靈展翅出現的一刻。那麼,你能雕刻出你心中的天使嗎?(2006年廣東《雕刻心中的天使》)
(2)慷當以慨,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你累了嗎?讓我們靜靜地坐下,喝一杯解憂的杜康。(2006年浙江《在征程中欣賞風景》)
兩處設問,自問自答,有利於激疑促思,啟發讀者聯想和探究,突出強調所要表達的意思。
4.抒情式結尾
結尾抒情,表達作者的情感,表明觀點、態度,拓寬意境,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1)讓心靈沉浸在雨中吧,你會發現沉悶的生活其實到處洋溢著生機,灰暗的人生其實到處鋪撒著美麗。
在這斜風細雨中棲息,洗去淚的苦澀,蕩去新的憂鬱,天空中沒有留下雨的痕跡,飄灑的是滌淨的心靈的氣息。
在這斜風細雨中,遲些歸去。(2006年浙江《斜風細雨不須歸》)
小結:這個結尾,真切地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表達了擁抱生活的樂觀情懷。
(2)去西北,那是個神秘而迷人的念頭,我怎麼會讓心荒蕪呢?別擔心,若幹年後,當我從已經繁榮的那片土地回來時,我會用我的心告訴你:曾經我是怎樣用我的心靈來雕琢了一個精彩的自己,在那裏,我將演繹一個讓所有人驚歎的人生!(2006年廣東《自己就是天使 》)
小結:這個結尾,作者抒發的是在生活中磨煉自己、改變自己的情感,情緒強烈,耐人尋味。
(3)為何千年的文化積澱卻讓我們越發的功利與短淺?為何我們在現代社會裏沐浴著文明,卻在心中滋長著狹隘?米盧與孔明,我們的對待又為何如此不公?我們是否也應該重新審視,怎樣對待忘記與銘記?(2005年甘肅高考佳作《米盧與孔明》)
小結:這一連串的發問讓我們感到的是一種無奈。同時也引起我們的反思,使我們警醒。
5.呼告式結尾
以呼告的方法結尾,對某人表達一種理想或願望。這種結尾,感情充沛,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1)夫子,讓您的門生休息會兒吧。或寄情於山水,或縱情於天地,他對人生可能有更深的感悟。如您門生所說:“春服既成,與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沐浴那春光,豈不美哉?(2006年浙江《夫子,請聽我說》)
小結:這個結尾,似乎直接與孔子在交談,既有親切感,又有思辨性。
(2)爸爸媽媽,雖然你們聽不到,但我還是要說:請留一點空白給我吧,讓我選擇我要走的路。我知道你們愛我,但是,愛從來不是用來束縛的。
請給我一條縫隙,請給我一點空白。我不是要像神燈的精靈那般逃逸,隻是要做回我自己!(2006年福建《我隻要一條縫隙》)
小結:這個結尾,與其說是同父母的坦誠交流,倒不如說是個性張揚的獨白,作者的思想觀點都在此顯露無遺,令人動情和思索。
6.比喻式結尾
采用比喻的修辭方式結尾,既形象生動,蘊含哲理,又文采飛揚,賞心悅目。
(1)生活是一部讀不完的大書,曆史就是一部百科全書,那其中的真諦需要我們用心去讀,用心品味。(2006年安徽《青山寂寂水澌澌》)
小結:在這裏,作者把生活和曆史比成大書和百科全書,揭示全文“讀”的主旨,含義深遠。
(2)其實,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藝術家;使兒女成長,便是她們在雕琢心中的天使。(2006年廣東高考佳作《最偉大的藝術家》)
小結:這個結尾,把母親比成藝術家,將母親培養孩子的過程,比成雕琢天使的過程,形象而傳神地寫出了母親的偉大,這樣的認識既切合題意,又不同凡響。
7.排比式結尾
即用排比的句式表達情感,照應文題,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優點是結構嚴密且語勢強烈。
(1)正是書海的無涯,豐富了平淡的生活,讓世界蛻變得婀娜多姿。
正是知識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進程,讓曆史的車輪永不停歇
正是書籍,舞動了人類騰飛的翅膀!(2006年全國《舞動騰飛的翅膀》)
小結:排比語句,情感強烈,揭示了書的價值和作用,閃爍著理性的光芒。
(2)將意氣之歌,在生命中唱響,唱出生命絢麗的華章;
將意氣的帆,在生命中揚滿,到中流擊水,看時代風光;
將意氣的劍,在生命中磨亮,劈荊斬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創輝煌。(2006年湖南高考佳作《談意氣》)
小結:語句排比,氣勢磅礴,表達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決心,讓人感受到昂揚的意氣。
8.含蓄式結尾
即把豐富的思想感情凝聚於含蓄深刻的語言中,不直言其事,給讀者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間,使讀者感到餘味無窮。
(1)不知何時,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個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順序。左邊、右邊、向上、向下。我靜靜地凝望他,感受滿屋裏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了下來。微妙的情感裏,康乃馨也懂得為我流淚。
……我漸漸地睡著了,迷迷糊糊有一雙手將我的手輕握,我沒有睜開眼,然而我的眼淚卻終於不爭氣地流了一滿臉。(2006年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
小結:這裏表麵上看來是一種平淡的敘述,但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我”的感動與醒悟躍然紙上,令人動容。
(2)當我們在一片空白中獨舞,悄然發現我們正擁有一片完滿天地。(2006年福建《空白中的獨舞》)
小結:這個結尾豐常含蓄,“在一片空白中獨舞”,表明從無到有的開拓和創新;“擁有一片完滿天地”,表明自己努力之後的收獲,可謂寓意深刻,耐人咀嚼。
9.號召式結尾
在文章最後發出號召,呼籲人們朝著某一個目標去努力,這種結尾鼓動性強,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1)望盡人類千載悠悠的曆史,凡成大事者,皆為意氣風發,慷慨激越之人。讓我們以舍我其誰的意氣為帆,以獻身理想的意氣為指引,以勇於探索,勇於挑戰的意氣為漿,駕起人生的巨輪,向著成功的彼岸遠航!(2006年湖南《談意氣》)
(2)風,從水中掠過,留下粼粼波紋;陽光,從雲中穿過,留下絲絲溫暖;歲月,從樹林中走過,留下圈圈年輪……那麼,朋友,我們從時代的大舞台上走過,又該留下點什麼呢?我們應當留下青春的驕傲,尋夢的足跡;我們應當留下真我的風采與個性的張揚;我們應該留下無悔的演繹和星光的燦爛!(2005年福建《星星發光,張揚個性》)
(3)忘記痛苦與仇恨,忘記一切不值得記憶的。銘記快樂與溫馨的感情,銘記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與動力。擦亮你的雙眼,摘一朵淡泊卻幽香的菊花,喝一口濃烈卻香醇的美酒,攜一腔激情與感恩,你將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精彩。(2005年陝西高考佳作《菊花·烈酒》)
10.警示式結尾
在結尾對過去存在的問題發出警示,告誡讀者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轍,擲地有聲。
(1)知古可以鑒今。希望我們現在的統治者,在行政的時候,要先走後跑,千萬不要重蹈“先跑後走”的覆轍。(2005年湖南《“先走後跑”之政治篇》)
(2)安全教育,悠著點!(2005年北京《安全教育之我見》)
11.照應式結尾
結尾照應文題,或照應開頭,前後呼應,血脈貫通,結構圓合。
(1)結尾照應開頭
開頭:一飛衝天,畫出龍的軌跡。
結尾:龍的傳人,畫出了龍的軌跡。(2006年全國高考《刻苦不等於成功》)
小結:都以“龍的軌跡”入句,首尾呼應,形成結構上的對稱美,顯得結構整齊完整,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2)結尾照應題目
息,讓人重新獲得生的動力,它是生命的營養補充劑;
息,讓社會煥發新的容貌,它是國家富強的保障;
息,讓一切歸於平等,它是自然最美麗的生存狀態。
息者,生也!(2006年浙江高考佳作《息者,生也》)
小結:結尾點題,與文題照應,緊扣題目,點明論點,收束有力。
以oo結尾的有生命的名詞,的複數形式是怎莫回事?
以 oo 結尾有生命的名詞隻有植物類的 bamboo(竹子)。以 o 結尾的名詞多數複數後綴都是 -es,但是這個詞則是 bamboos,此外還有 radios(收音機)、pianos(鋼琴)、photos(照片)、stereos(立體聲)、studios(工作室)等,但為數不多。
以萬眾一心開頭,以收回成命結尾的成語接龍,中間要有三個成語
心想事成,成人之美,美不勝收
父親以夢境結尾的作文
借鑒
、江水汩汩而流,滋潤著兩岸的花草樹木,滋養著江內無數魚蝦走蟹,哺育著江岸上幾多辛勤的勞者。
我是江水,我激蕩著滾滾東流,放眼望去,你看不見我的盡頭。我是生命之源——岸上的樹木需要我,這裏的魚兒依賴著我,至於人們——更是時刻也離不開我。
農民耕種需要引用我灌溉農田,林主植樹需要我滋潤助長。人們生活,我是不可成缺的日用品,工廠生產,我是其發電動力......世界上,你們到處可見我的身影,我正為一切生靈的生存默默地付出著,付出著,我是無私的、無悔的。
然而......
岸上,保護我的樹林被砍伐了;生活中,人們排出的汙水直嗆我的喉嚨;生產中,工業廢水無情地注入,使我頭暈目眩......如此這般,我遭受風沙無情的摧殘,忍受汙水廢水殘酷的毒蝕......我在縮小,不再激蕩,不再奔騰,隻能緩緩流淌著。
我成了小溪,我已然無力維持我過去雄偉的姿態。但我仍不屈服,仍就不盡地流駛,仍為無數生者的存在盡我綿薄的力能。
農者們是會用我灌溉農田,林主不疑我潤枝的能力,生活生產,依舊離不開我......過往懼怕我的小孩,而今居然願在我旁邊嬉笑打鬧,這是"因禍得福"吧?我想是該知足的——依舊是默默的,無私的,無悔的付出。
但是......
成為小溪的我,始終逃脫不了人們無盡的折磨。沙塵、汙水、廢水。變本加厲的,更有許多過客送給我許多禮物——果皮、飯盒、可樂瓶......我還能流淌嗎?我的前路受著無限的阻礙。
我成了一灘死水。農者、林者等,他們還會多看我一眼嗎?不能,不留一絲眷顧。
默默的,無私的,無悔的付出?不能了,我已經失去了我引以為豪的能力。我應該責怪的,可是會是誰呢?我所應該責罵的居然是我一味為之付出的人們——可笑至極,或許我連責罵的能力也喪失了。
最後......
我是一滴——不,已不是水,那是眼淚,是江水的淚,是小溪的淚,也是死水的淚。然而,不久它更會成為所有生靈的淚。
生命的源泉是水,水沒了,生命何處可尋?
那麼,請保護生命之源。
水的啟示
高二年15班李誌偉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水:雨水、露水、江水、河水、湖水等,它們有的晶瑩透明,有的渾濁不堪;有的緩緩流動,有的激昂澎湃;有的小如珍珠,有的浩瀚如雲。它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啟示,使我們的心靈也如水一般清明。
遙望那向東流去的河水,讓人們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時光飛逝。古人對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這些詩句的字裏行間無不包含著前人對後人的期望:要珍惜時光。是啊,擁有無限生機的我們,若不趁著這逐漸流逝的大好時光奮力一搏;又更待何時呢?
俯首注視那被雨水打上小孔的石頭,讓人們體會到了水滴石穿。這其間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法: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任何事物是由量的慢慢積累才導致最終的質變。設若讓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孩一夜間變成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兒,或是讓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瞬間變成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婦人,再或是讓一個雙眼殘疾的人一眨眼間變成一名100米運動員等等,都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難以相信。因而凡是要想獲得成功的人必須從點滴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時時牢記"水滴石穿"。
傾聽那春雨水滋潤萬物的聲音,讓人們感受到了什麼是空靈。那一絲絲輕盈的細雨猶如淘氣的精靈,伴隨著微風,輕輕地跳到樹葉上、花叢中、泥土中,也跳到了在一旁聆聽的人的心中,讓人聯想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句。雨聲在喧囂的生活中為我們平添了一份平靜、一份空靈。
凝望那洶湧澎湃的波濤,讓人們感覺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那激蕩的海水中,蘊含著大自然雄偉的力量,同時也教會了人們:應該奮力拚搏,不管有任何艱難和阻礙,隻須盡自身全力去搏,便無須遺憾了。正如洶湧的波浪無所顧忌地向海邊的岩石打去一樣。
總之,水無時不刻地在向人們啟示著什麼,水給人們的啟示有很多很多。而在這其間的啟示,惟有用如水的眼睛和如水的心才能找到,才能感受到。
水之吟
高二年15班吳 蓉
水,清澈、通透、晶瑩,它是萬物的生命之源,不論是動物、植物,還是我們人類,都離不開它。我喜歡水,喜歡它富於形式的存在方式,喜歡它給予我綿綿的遐思和感悟。
喜愛露珠,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每天清晨,當每個人都還在夢鄉之時,它卻已悄然降臨於每一朵即將綻開的花骨朵上,每一根綠油的碧草之上,那是上天對萬物的恩澤,雖然它存在的時間太過短暫,美麗總是片刻,每當太陽出現,它就不得不散盡在光華的塵世間。
露珠的消散,讓我感悟到了時間的珍貴,讓我了解到什麼是"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我學會了把握今天,憧憬明天。
喜愛小溪,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走在山間之中,你會聽到那淙淙的流水聲,那是它從高處流下時頑皮地跺著自己的腳的明快節奏。它那輕快的腳步聲,不正預示著自己對未來的信心嗎?
小溪的流動和那跳動著的韻律節拍,告訴了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喜愛春雨,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梅雨時節,正是萬物生長的黃金時段。這時,蒙蒙的細雨,便就像一串串珠鏈一般形成珠簾。它從天空落下,降落到凡塵,雖汙染了自己,卻滋潤了生靈,"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雨,教會了我什麼是無私的奉獻,也賜予了我人生的意義,那是在點點滴滴的給予之中。"落紅本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喜愛大海,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置身於海邊,你會看到海那深邃的顏色和它那寬廣的胸懷。百川東流入海,大海才是百川的歸屬,百川的氣魄,你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你會把自己心裏的瘡傷撫平。
大海,贈予了我博大的胸襟,恩澤了我包容的心。我不再會去斤斤計較,而是學會了"寧靜以致遠"的道理。
......
喜歡水,不僅僅是因為它富於形式,還因為它給予我綿綿的遐思與感悟,教會了我豐富的人生哲理,點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水的遐思
高二年16班陳曉婷
漫步於金黃的夕輝下,我來到一條小溪旁。駐足觀賞,我看到了岸邊綠草如茵,一派欣欣向榮。清洌的泉水也在彈奏著和諧美妙的曲子。望著淙淙的溪水,我不禁限入了無限的遐想......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的話讓我思緒萬千:古人對於水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啊,光陰似箭,流水無情,生命在時光的大潮裏轉瞬即逝。不容我們片刻停留,便揮手十餘載過去了。水啊水,你能不能慢點流,讓我們生命旅途中能休憩片刻。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是我對水的另一種感悟。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曆史洪流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屢見不鮮;秦始皇朝的暴政激起人民的不滿,導致陳勝吳廣起義;清朝的腐朽統治也把太平天國運動推向高潮......水的性情是如此剛正不阿,令人折服啊!
水是溫柔、放蕩的。在秦觀的《鵲橋仙》中,我們品味到"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的柔情,而在蘇軾的《赤壁懷古》中,我們看到了"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壯麗景觀。在細細咀嚼水的韻味,水的豪放之餘,我們心中頓生飲佩之情:水是生命之源,它主宰我們的生死,但它卻不驕不躁,默默地為人類獻出自己。它的奉獻精神也未曾不令人折服。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我又從中獲得了不菲的經驗:萬事萬物莫不是從微乎其微的量變開始,經過不斷的積累、集聚,才能促成質的飛躍。我們學習也要從不斷的積極開始,不厭其煩地從外界獲取知識,長此以往,我們就能成才。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水的無私讓我想到了這句哲言。"投我以木桃,披之以瓊瑤",我們要有感恩報恩之心,我們要對有恩於我們的人報以真情。當我們得到幫助時,要不忘回報給別人。
"水中望月,霧裏看花"教誨了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不要好高騖遠,天下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我們要憑自己的努力,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謝絕無緣由的誇獎,回避無付出的獎賞。
............
"叮叮叮",遠處深邃渾厚的鍾聲把我從遐想中喚回,此時的我獲得了巨大的收獲,我懂得了珍惜時光,體味到水的剛烈和溫柔;我還知道做事要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不斷獲取知識;我還明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對世界充滿熱愛與尊敬。水啊水,你是一位飽讀經綸的智者,你教會了我許多哲理;你是一位苦口婆心的母親,你讓我領悟到做人的道理;你是一位勇於提議的諍友,讓我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更加充滿信心地麵對困難,更加愉快地挑戰自我!
生子當如水
高二年10班易 超
水——尋常物,一切生命體內皆有水,可水的尋常卻也造就了水的不尋常:
水之靈動篇
山是永恒的,但卻是凝固的;水是柔和的,但卻是靈動的。流水可以繞著清山,從山間流淌,從岩縫中滲出,圍著青石流淌。水輕靈智慧,遇上大石,可以從岩腳流過。而做人何嚐不應是這樣的呢?麵對艱難困苦,我們應當從各方向找遇破解之路,能屈能伸,猶水一般。不應如山,固執、呆板。
水之堅忍篇
石是堅硬的,看起來不可破解。然而水滴石穿又是什麼呢?這不禁給人以啟迪:水能夠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打擊,終能將巨石化解,而做為人類,隻要我們也擁有一份水一般的執著、堅忍;一切攔路虎都是不足為懼的。
水之博愛篇
水是具有極度奉獻精神的,它無論走到哪裏,都將給周圍的生靈以潤澤,若是沒有它的奉獻。青山早已化為黃山,而崖間的青苔碧草,甚至這萬物生靈,早也已經灰飛煙滅,這就是一種博愛。而人世間也需要一種博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當互惠互利,而災難到來時,人們更應抱在一起,互相溫暖。
水之漂泊篇
水的一生,無處為家,卻也四處為家,隻要他能到的地方,他都願意一去,無論是風光無限的崖頂還是溝回縱橫的山間,抑或是萬卻不複的深淵。當他在世間走完一個輪回時,青山卻能依舊在那裏。人應當做到隨遇而安,也應該到處走走看看。
水之絢爛篇
水是五光十色的,可它本來是沒有顏色的,青山在他的懷中,他就成了家,落日在他懷中,他就成了紅,而那江心的秋月,更明潔白如雪。他善於學習,善於吸納。而做人不也應該師"夷"長技嗎?
水,他澎湃;水,他昂揚;水,他充滿活力......總之水的個性還有許多許多,正如古語有雲:仁者樂水。水具備著人類社會一切優點。
當日曹操感慨曰:生子當孫仲謀,而今我歎曰,生子當如水。
溯流求水
高二年9班廖曉靜
猶記寶玉大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若言曆史是一卷永不完結的風景,兩岸高山便是泥塑的男兒,起伏不絕,而底下淡淡東流的水,就是那些女子了。
羸 弱
流水無形,所謂的變化皆由外物雕著,一如被拖入曆史的西施。
她是一國的禍水,卻不是一國的英雄。被範蠡沉江的時候,她那一汪秋水,望的可是早年浣溪紗?
烽火台上,有人笑出淚水;炮烙架前,有人熏出玉珠。
於始,水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個含淚的故事。
流水無形。
無 依
是誰在低呤,"自古美人與名將,不許人間到白頭";是誰在長歎,"虞兮虞兮奈若何?"。
烏椎一聲長嘯,隻為哀項羽的一世悲涼。虞姬的三千青絲,隻為襯項羽的柔情萬丈。
項羽兵敗該下,自刎烏江,而虞姬何在?自盡帳中。
水依附著岸,依附著山。岸盡山崩之後呢?
流水無依。
柔 韌
那條水其實也不那麼平靜,至少,起過一層大浪,與山平齊。
一代女皇,居高臨下。她盡現了千萬女子積累千年的非凡才幹。滋養的水,是大唐的萬裏江山。
流水以她的柔韌,揚起了巨浪。此後,多少朝代,朝堂之上,珠簾之後,一個女人,淡淡道著她的不屈與柔韌。
流水不腐,她正用其更新萬物的力量,掩去其弱,盡現其力。
清 明
李碧華說過:"她是鶴立雞群的鶴;藕斷絲連的藕;聞雞起舞的雞;群蟻付膻的膻。文壇如此寂寞,隻出張愛玲一位這樣的奇女子"。
張愛玲展現的是流水的明透。
她用一支筆,一組浮華蒼涼的文字,勾畫出一個時代的生存狀態。誰能遺忘她的透徹,她的銳利?
流水至清。
水的贏弱,水的無依,水的柔韌,水的清明......千萬女子,窮盡一生,述說著流水的精魂。
古詩詞的評析
秋風詞 李白
在深秋的夜晚 詩人望見了高懸天空的明月 和棲息在已經落完葉子的樹上的寒鴉 也許在此時詩人正在思念一個舊時的戀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讓詩人悲傷和無奈 ___這存流於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戀情 和思念 反而讓詩人後悔當初的相識
這首詞是典型的悲秋之作 秋風 秋月 落葉 寒鴉 烘托出悲涼的氛圍 加上詩人的奇麗的想象 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 讓整首詩顯的淒婉動人
錦瑟 李商隱
按照一般看法,這首詩是頗有爭議的。
但是其表達出的那種淡淡惆悵
對往昔的追念卻是大家都可以領會的。
按儼然說法,是吊亡作品,由此可能,但
也不一定。年輕時的情人一定就是亡者嗎?可不可能是
“侯們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的情況呢?
至於對最後一句的看法
深邃的感情也可能在經曆多年後,象一壇醇酒那樣
馥鬱,但含蓄。
項脊軒值的最後一句大致是”庭有樹,吾妻過門時所栽
今以亭亭如蓋矣……(我是根據印象寫的有出入)
能說他對亡妻的思念之情不深嗎?BR>何必要讓每個人都學蘇軾的
年年斷腸呢?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作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麵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本詞描繪出無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本詞有寄托,可謂知音。上片與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麵,下片寫不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蝶戀花 晏殊
本詞抒寫春日的閑愁。上片寫迎春之情。開頭三句寫初春之景,有富貴之象。後兩句是寫主人公的活動,在意念上有倒裝,他看到海燕雙飛,而自己孤獨傷心,麵對芳春美景而觸動春愁,故彈箏以抒情。下片抒送春之意。詞意含蓄蘊藉,隻表現主人公的一種情緒。此詞語言明麗,用意婉曲。
鳳棲梧 柳永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遊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於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麵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麵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
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歎。“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結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著的態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
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為韋莊《思帝鄉》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裏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後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著態度。
鵲橋仙 秦觀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淒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鬱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詞一開始即寫“纖雲弄巧”,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可是,這樣美好的人兒,卻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同過美好的生活。“飛星傳恨”,那些閃亮的星星仿佛都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正飛馳長空。
關於銀河,《古詩十九首》雲:“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盈盈一水間”,近咫尺,似乎連對方的神情語態都宛然目。這裏,秦觀卻寫道:“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牛女相距之遙遠。這樣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銀河水,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相見多麼不容易!“暗渡”二字既點“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他們踽踽宵行,千裏迢迢來相會。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讚歎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恒的愛情。“金風玉露”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於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複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眼淚。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於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隻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此詞的結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玉樓春 歐陽修
此詞描寫了宋時杭州城的年小舞女。
上片寫舞女列隊過街的情況。首先從描寫舞女們的裝束打扮入手,再寫舞女們的神態舉止。下片寫小女們的舞技,但是不從正麵寫起而是從側麵烘托:一是年少的觀眾爭相問訊舞女們家住何方;二是那些小女們舞技實在精妙,所以詞人觀賞回來以後在夢中仿佛仍見她們婆娑起舞。此詞精妙之處在於側麵烘托和用夢幻來襯托真實,反映真實,取得意想不到的有力的美感效果。
烏夜啼 李煜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隻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歎,包蘊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點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歎花,亦是自歎。“無奈”雲雲,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感愴。
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裏,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胭脂淚”,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雨胭脂濕”變化而來。林花為風侵欺,紅^叟鮫肖(左應加魚旁),狀如胭脂。“胭脂淚”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際上是慣於“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於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曆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癡、眷變難舍的情態,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籲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
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氣嗬成益見悲慨。“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彙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歎。
相見歡 李煜
李煜的這首名篇情景交融,感情沉鬱,思路淒惋。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發真摯的感情。語言通俗明白,且又十分精煉準確;此外運用聲韻變化,作到聲情合一,鏗鏘有力,富有韻律美,也恰當地表現了詞人悲痛沉鬱的感情。下片“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曆來為人們所稱道;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更見作者匠心獨具。此句則寫出愁之味:此種無言之悲,更勝於痛哭流涕之哀。其味在酸鹹之外,但卻根植於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曆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
長相思 白居易
詞的上闋寫樊素回南必經之路。因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吳山而生愁。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彙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麵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但同樣汴水、泗水是一去不複回的,隨之南下的愛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樣,永遠離開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吳中山脈,點點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幾句,把歸人行程和愁怨的焦點都簡括而又深沉地傳達了出來。盡管佳人已去,妝樓空空,可作者還是一片癡情,終難忘懷,於是就在下闋抒發了自己的相思之痛。兩個“悠悠”,刻畫出詞人思念之深。這種情感的強烈,隻有到情人的回歸才能休止。然而那與不過是個空想,無奈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隻能倚樓而望,回憶昔日的歡樂,來遣散心中的鬱悶罷了。 可大家想一想“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麵,是怎樣的意境啊。
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征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更加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
這篇作品是中唐時期比較正規成熟的詞作。形式雖然短小,但它卻用回環複遝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聲的節奏,貫穿於每個間歇終點的相同韻腳,造成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月明人倚樓”,想象皓月當空、獨自倚樓遠望這樣一幅畫麵,覺得更有意境。
“長相思”為詞牌名,但本詞內容與此密切相關。詞分上下兩闋,格律和字數一樣。每闋四句,押平聲韻。
這是一首懷人念遠的抒情小詞。上闋從眼前所見流水寫起,並且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彙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麵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下闋直接抒寫情懷,因所思之人沒有回來,隻得在這月明之夜,獨倚高樓。
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全詞以月下脈脈的流水映襯,象征悠悠的離情別緒,深深的思念和由此產生的綿綿的怨恨,又頻用疊字疊韻,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風味,因而能深深打動讀者心弦。
離思 元稹
原詩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詩人的這個“心上人”,據說是雙文,即詩人所寫傳奇《鶯鶯傳》中的鶯鶯,詩人因雙文出身寒門而拋棄她後,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顧”(《夢遊春七十韻》)。又有人說紫詩是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慧,27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懷·之三》)。兩句詩化用典故,取譬極高。前句典出《孟子·盡心上》“觀於海者難為水”;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薑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人引用這兩句詩,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這兩句詩還簡縮為成語“曾經滄海”,還可比喻曾經經曆過很大的場麵,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裏。
贈別 杜牧
此詩是詩人贈別一位相好的歌妓的,從同題另一首(“多情卻似總無情”)看,彼此感情相當深摯。不過那一首詩重在“惜別”,這一首卻重在讚頌對方的美麗,引起惜別之意。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嫋嫋”是身姿輕盈美好的樣子,“十三餘”則是女子的芳齡。七個字中既無一個人稱,也不沾一個名詞,卻能給讀者完整、鮮明生動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麗的倩影。其效果不下於“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榮耀秋菊,華茂春鬆”(曹植《洛神賦》)那樣具體的描寫。全詩正麵描述女子美麗的隻這一句。就這一句還避實就虛,其造句真算得空靈入妙。第二句不再寫女子,轉而寫春花,顯然是將花比女子。“豆蔻”產於南方,其花成穗時,嫩葉卷之而生,穗頭深紅,葉漸展開,花漸放出,顏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來比喻處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這種“含胎花”,用來比喻“十三餘”的小歌女,是形象優美而又貼切的。而花在枝“梢頭”,隨風顫嫋者,當尤為可愛。所以“豆蔻梢頭”又暗自照應了“娉娉嫋嫋”四字。這裏的比喻不僅語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來,寫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豔,說它新穎獨到是不過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傾國傾城”之類比喻形容,在這樣的詩句麵前都會黯然失色。而杜牧寫到這裏,似乎還是一個開始,他的才情尚未發揮盡致哩!
當時詩人正要離開揚州,“贈別”的對象就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結識的一位揚州的歌妓。所以第三句寫到“揚州路”。唐代的揚州經濟文化繁榮,時有“揚一益(成都)二”之稱。“春風”句意興酣暢,渲染出大都會富麗豪華氣派,使人如睹十裏長街,車水馬龍,花枝招展……。這裏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雲。“珠簾”是歌樓房櫳設置,“卷上珠簾”則看得見“高樓紅袖”。而揚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簾,所有簾下不知有多少紅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簾總不如”!不如誰?誰不如?詩中都未明說,含吐不露,但讀者已完全能意會了。這裏“卷上珠簾”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總不如”的結論更形象,更有說服力;而且將揚州珠光寶氣的繁華氣象一並傳出。詩用壓低揚州所有美人來突出一人之美,有眾星拱月的效果。《升庵詩話》雲:“書生作文,務強此而弱彼,謂之‘尊題’。”杜牧此處的修辭就是“尊題格”。但由於前兩句美妙的比喻,這裏“強此弱彼”的寫法顯得自然入妙。
杜牧此詩,從意中人寫到花,從花寫到春城鬧市,從鬧市寫到美人,最後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揮灑自如,遊刃有餘,真俊爽輕利之至。別情人不用一個“你(君、卿)”字;讚美人不用一個“女”字;甚至沒有一個“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盡得風流”。語言空靈清妙,貴有個性。
寫情 李益
這首七絕以《寫情》為題,細玩全詩,很象是寫戀人失約後的痛苦心情。
此詩所寫的時間是在女友失約後的當天晚上。詩人躺在花紋精細、珍貴華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緒萬千。原來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約會告吹了。對方變心了,而且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連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佳期”而言“千裏”,可見是遠地相期,盼望已久,機會難得。“休”而言“一夕”,見得吹得快,吹得徹底,吹得出人意外。而這又是剛剛發生的,正是詩人最痛苦的時刻,是“最難將息”的時候。夜深人靜,想起這件事來,怎能不失眠呢?一、二兩句從因果關係來看是倒裝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這個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卻是一個風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對心灰意懶的詩人說來,不過形同虛設,那有觀賞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從此以後,他再不會對良夜發生任何興趣了,管他月上東樓,月下西樓。月亮是月亮,我是我,從此兩不相涉,對失戀的人來說,冷月清光不過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憶而已。
這首詩藝術特點是以美景襯哀情。在一般情況下,溶溶月色,燦燦星光能夠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個沉浸在痛苦中的心靈,美對他起不了什麼作用,有時反而更愁苦煩亂。此詩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來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獨、悵惘之情更顯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此詩藝術上的另一特點是用虛擬的手法,來加強語氣,突出人物形象,從而深化主題。三、四兩句所表現的心情與外景的不協調,既是眼前情況的寫照,更預設了今後的情景。“從此無心愛良夜”,“從此無心”四字表示決心之大,決心之大正見其痛苦之深,終生難忘。“任他”二字妙在既表現出詩人的心灰意懶,又描繪出主人公的任性、賭氣的個性特點,逼真而且傳神。這種虛擬的情景,沒有借助任何字麵勾勒,而是單刀直入,直接表達虛擬的境界,與一般虛擬手法相比,又別具一格。
以o結尾的無生命的單詞有那些
zoo?radio
都說一般情況下,以o結尾的單詞有生命的加es,但有沒有特殊
以單個O結尾的可數名詞單數變複數基本遵循詞義若是有生命個體則加es(如potatoes, tomatmes, heroes, Negroes等),若詞義是無生命個體則加s(如photos, radios, pianos等),
同時,須十分注意,若是以雙個O結尾,不管其詞義是否為有生命個體,都隻能加s(如kangaroos,zoos等).
以生命的準則為題,聯係奉獻 寫個結尾 重賞
我有兩個答案,你覺得哪個合適就選哪個吧
第一個答案:
以前,我曾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而迷茫,苦惱過,經過長期對黨的理論和學說的研究,實踐,逐漸解開了這個結.
人生的價值是指作為客體的人的存在能夠滿足作為主體的人的需要的性質和功能.
人,作為客體的人,要盡忠職守,報效國家為主體的人,有其社會地位和各方麵的需求,是社會的主人.馬克思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第一個"我"是客體的我,第二個"我"是指作為主體的人.這句話說的是,我為大家服務,大家也要為我服務,反映了人生價值的雙重性.人的存在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性質和功能,隻有負價值.所以,人生價值問題是人對國家,對社會,本文來源對人民的貢獻問題,實質上是個人在外的作用問題.在曆史的潮流麵前,有人則逆曆史發展潮流而動,起到了反作用.但總的說來,正麵的促進力量是大於反麵的阻礙力量的,所以,曆史的車輪始終是向前推進的.
人生的價值著眼於"奉獻",奉獻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人生的價值包括兩個方麵.一個方麵是個人活動對社會的意義和作用,即個人對社會價值.
而作為主體的人的個人價值是人生價值的第二個方麵,即社會對個人的肯定和滿足.一個人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履行義務,並為社會做點貢獻,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他的行為必然需要社會的肯定,這樣既能增進其自身的信心,本文來源又能鼓勵更多的人去實現其價值.試想,如果有一位與持刀歹徒英勇搏鬥而身負重任的英雄,其行為卻得不到社會輿論的肯定和支持,甚至遇上因無錢醫治傷病而終生殘疾的尷尬的局麵,那我們的社會將變成什麼樣
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麵是相互統一,互為條件,密不可分的.人的社會價值的前提和保證,人的個人價值是社會價值
的構成和依靠,因而人的奉獻應該是主要的國.
青春短暫,生命有限,我要向雷鋒學習,"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去."隻有在為他人和社會謀福利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我價值,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
第二個答案:
“生命的價值在於什麼?”這是每一個踏上人生征途的青年官兵必須思索的問題。答案是眾多的,然而真理隻有一個:“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無數人的生命構成了一部人類曆史。曆史要發展,要向更高一級進步,原動力便是絕大部分生命所做出的奉獻。隨著曆史的推進,那些為社會發展做出過奉獻的生命的價值便更加突顯。在現代生活中,麵對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忘記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奉獻,牛頓“三大定律”的奉獻,居裏夫人“鐳元素”的奉獻,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奉獻。
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不能忘記**、**、**等革命先輩所做出的奉獻。他們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和生命,換來了國家民族和整個人類曆史的前進,他們的生命價值,不正是在這無私的奉獻中閃光的嗎?
所謂人生的價值,就是在這世界上留下了有意義的東西。如果自己給予曆史的是空白,那麼個人生命也就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人生在世,奉獻二字”。在全社會弘揚奉獻精神的時候,就更需要黨員幹部身體力行、率先垂範。黨的性質、宗旨和使命,決定了黨員幹部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把無私奉獻作為行為準則。必須牢記“兩個務必”,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必須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
再回到我們個人生活的角度看,“奉獻”這個詞永遠是同“幸福”、“快樂”、“滿足”連在一起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廣為傳頌的名言就闡述了這樣一個道理,人隻有對世界有所奉獻,一生奮鬥不息,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人不可能都享受名揚世界的榮譽,但奉獻的快樂卻可以為千千萬萬的人所享受。像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抗洪英雄李向群、勞動模範李素麗等,他們都是普通的人,他們的奉獻,給千千萬萬的人帶來了幸福快樂,他們的價值得到了人民的承認。可以說,奉獻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每個人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在什麼崗位,都能夠盡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獻。奉獻不是痛苦,不是喪失,不是剝奪,而是愛心的流露,善意的升華,美德的弘揚。奉獻使人充實,使人快樂,使人高尚。我國有位科學家在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後說:“為了心中的夢想,18年我沒有休息過節假日。對我來說,科研本身帶來的愉快是最大的報酬,科學奉獻祖國是最大的幸福。”奉獻就在人間,就在身邊。我們在奉獻中生活,在生活中奉獻。
我們享受著前人的奉獻,同時便擔負了給後人以奉獻的重任,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在曆史中的地位!這就是我們應遵循的人生哲學。
最後讓我們用魯迅先生的一段話來作為本文的結尾:“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