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和古詩文中的對聯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項背軒見證歸家三世痛,枇杷樹映照夫妻半生緣
一、《沁園春長沙》
逐夢英雄總自由,
緣情天地皆精彩。
二、《燭之武退秦師》
外交辭令退秦口舌生輝,
戰國風雲說客與時並起。
三、《荊軻刺秦王》
心存燕國,蕭寒易水古今流;
身入狼邦,壯誌匹夫生死外。
四、《鴻門宴》
匹夫豎子楚漢之爭競天下英雄,
秦關屬楚鴻門一宴看劉項分野。
五、《詩經》兩首
關雎一句賦比興,
華夏五千風雅頌。
六、《離騷》
孤忠報楚國濁清醉醒騷人魂,
哀怨托離騷上下求索修遠路。
七、《孔雀東南飛》
黃泉有義鴛鴦總能共枕眠,
人間無情夫妻不得相廝守。
八、《詩三首》
漢魏晉風骨與風度並存,
文人詩自發與自覺開始。
九、《蘭亭集序》
少長閑集,幾俯幾仰參悟人生哲理,豈不悲哉;
群賢畢至,一觴一詠成就蘭亭華章,信可樂也。
十、《赤壁賦》
賦赤壁大江東去風流千古同,
寫人生清風明月千裏共嬋娟。
十一、《遊褒禪山記》
無人跡處有奇觀,學林探索貴涉遠。
十二、《蜀道難》
川路險仕途尤險,蜀道難人生更難。
十三、《杜甫詩三首》
戰亂貧苦老病積澱一生,
草堂詩聖華章光耀後世。
十四、《琵琶行並序》
青衫司馬青衫人歌進一世滄桑,
琵琶歌女琵琶曲彈出滿腹酸苦。
十五、《李商隱詩兩首》
西窗剪燭靈犀通莊生蝴蝶也惘然,
春蠶蠟炬思淚生見難別難殷勤看。
十六、《寡人之於國也》
行王道施仁政孟子治國方針,
五畝宅百畝田仕人農耕理想。
十七、《勸學》
誌士善假功在不舍用心一,
君子知明學而不已行無過。
十八、《過秦論》
古往今來是非得失在人心,
秦過後論功過評說有文章。
十九、《師說》
受業解惑師生薪火傳,
道存詩存聖人無常師。
二十、《竇娥冤》
感天動地竇娥怨,貪贓枉法官場暗。
二十一、《柳永詞兩首》
喜浮名拋浪子,方伴得曉風殘月,酒助疏狂;
憐俗世誤佳人,低吟來慘綠愁紅,情催憔悴。
二十二、《蘇軾詞兩首》
書畫辭賦,赤鼻磯下景行;
詩酒文章,峨眉山前仰止。
二十三、《辛棄疾詞兩首》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
二十四、《李清照詞兩首》
漱玉詞集多蘋國恨離愁,
金石錄有幾頁閑情好夢。
二十五、《廉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退讓是為國,
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好和氣量勿狹小。
二十六、《蘇武傳》
兩千載後青史永留存,
十九年中漢節悲零落。
二十七、《張衡傳》
文學繪畫亦精英,地震威名揚世界。
二十八、《歸去來兮辭並序》
仕隱進退歸去來,勞逸饑飽田園樂。
二十九、《滕王閣序》
倚馬可待王勃繡口錦心,
文不加點誰人騰蛟起鳳。
三十、《逍遙遊》
無己無功無名至人方是大境界,
蜩鳩控地鯤鵬九天不算真逍遙。
三十一、《陳情表》
孝至亦可陳情人前,
人倫最是相依為命。
古詩文對聯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落筆驚風雨
詩成泣鬼神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為樓主選出三幅比較有名的古詩句中的對仗句,十分工整.希望可以幫到你.
除了古文古詩,還有謎語對聯
1、人人愛清潔(晉代人名一):周處 戶戶講衛生(三國人名一):普淨 2、喜看神州風光美(成語一):有聲有色 笑談人間幸福多(成語一):金玉滿堂
課內16篇文言文對聯集錦
我認為要考的可能有《魚我所欲也》、《陋室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記承天寺夜遊、三峽、馬說、愛蓮說、小石潭記、曹劌論戰、送東陽馬生序、出師表、嶽陽樓記、
醉翁亭記,還可能有湖心亭看雪、鄒忌諷齊王納諫、桃花源記、不太可能的是答謝中書書。
加一起能有上17篇,但是具體的還應該看該年的考綱決定,考綱裏麵可能有新加的文言文,那可就不止這17篇了。
關於福祿壽喜的對聯和古文 10分
喬遷喜天地人共喜;
新居榮福祿壽全榮。
春夏秋冬春為首;
福祿壽喜福當先。
“福祿壽喜”作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吉祥詞彙,流傳悠久,應用廣泛。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在對星辰自然崇拜中,就憶造出福、祿、壽三星。俗話說,“天上三吉星,人間福祿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有了福祿壽三星的文字記載。《史記·天宮書》說,秦統一天下後,就在首都建廟供奉壽星。“史記”還提到北鬥七星正前方六顆星統稱文昌宮,裏麵最後一位就是主管官位奉祿的祿星。隋唐以後,人們按照自身的意願和想象力,把福星、祿星和壽星演化為人的模樣,經常是三位並列,出現在畫中或廟裏。福星被稱為天官賜福,一身朝服,手執如意,雍容華貴;祿星又叫司祿神,作員外郎打扮,官象十足;壽星即南極仙翁,大腦門,長胡須,執杖捧桃,笑容可掬。“喜”迎合了人們趨吉納福的美好願望,民間奉祀中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喜神。“福祿壽喜”成為華夏文明的獨有的文化意象,具有顯明的民族性,獨特的藝術性,表達方式極其豐富多彩。從文字到人物形象又演化成多種吉祥圖案,甚至編成“福祿壽喜歌”廣為傳唱。在這裏,漢字的諧音,形象的喻義也被廣泛使用。蝙蝠的“蝠”與“福”同音,蝙蝠飛來代表福到;看到梅花鹿,自然就想到祿位、奉祿;鬆、鶴命長,就成為長壽的象征。據說王母娘娘蟠桃宴上桃子,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桃子就變成長壽桃;喜鵲有“喜”字,自然寓意喜慶,喜鶴登梅枝,就表示“喜上眉梢”。蜘蛛在古代吉祥文化中稱為“喜蛛”,也成為“喜”的象征。這些文字圖案,通過書寫,繪畫、雕刻,早就裝飾在生活用品、藝術品、擺設器具和建築物上。
乍一看,古文學吧快成對聯吧了
古文學吧中的題:
乍一看,古文學吧快成對聯吧了
小弟不才,對曾經的愛人作詞一首,望有共同愛好的同仁多加指點修正
寒月薄霜覆秋涼,
欲斷愁更長。
擬把白素賦天香,
卻不見當年荷風扶雲裳。
欲說還休昨日夢,
莫再問,幾回傷。
折菊一枝寄離殤,
恐隻怕鴻雁歸時人已往。
絕對上聯,古文故人做,這對聯難度頗高,至今未有下聯
出句:古文故人做;
對句:今心念魚鯰。
古文中還可以把“弟子”(學生)稱做什麼?(用於對聯中)
學生的別稱
學子:春秋時代,學生就被稱為“學子”,《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鄭玄注曰:“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現在應該讀入“今”。 《詩·鄭風·子衿》“青青子衿”。 《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 漢?鄭玄箋:“學子而俱在學校之中。” 宋?林景熙 《酬謝皋父見寄》詩:“風雅一手提,學子屨滿戶。” 蕭三 《他……》詩:“他是青年學子最敬愛的教授。”
弟子:《論語·雍也》:“ 哀公問曰:‘弟子孰為好學?’”弟子與門人、門生有別。 宋·歐陽修 《後漢孔宙碑陰題名》:“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 學生要從師而學,受業於老師,才有望成才。對於老師,學生就是弟子。
學童:年幼的學生。《漢書·藝文誌》:“ 漢 興, 蕭何 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試學童,能諷書九千字以上,乃得為史。’” 魯迅 《呐喊·白光》:“他剛到自己的房門口,七個學童便一齊放開喉嚨,吱的念起書來。”
門人:即弟子。《禮記·擅弓下》:“子思哭於廟,門人至。”鄭玄注:“門人,弟子也。”門,意為師門。
門生:也指學生。東漢時“門生”則指再傳弟子。門人、門生與弟子有別。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後漢孔廟碑陰題名》中說:“其親授業者為弟子,轉相傳授者為門生。”後世也指親授業的學生。
門下:指門生、弟子。《淮南子·道應訓》:“ 公孫龍顧謂弟子曰:‘門下故有能呼者乎?’” 胡適 《白居易時代的禪宗世係》:“ 懷暉 也是 道一 的門下,其書今不傳了。”
門下士、門下生、門下客:指學生、弟子。清劉大櫆《贈大夫閔府君墓誌銘》:“遂以授徒為生,教授宗黨及前溪、洵川間。其門下士數十百人”。郭沫若《我的童年》:“他是張之洞、王壬秋的門下生,聽說張之洞的有些學說是剽竊他的。”明唐順之《送鄒東郭掌南院》詩:“此去談經門下客,幾人相對坐春風。”
門弟子:謂及門的弟子。《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門弟子又省稱“門弟
門徒:指的是弟子或徒弟。徒,意為弟子、門徒。所以,學生的一些別稱也就冠以“徒”字。諸如“徒人”、“徒弟”、“徒役”、“徒侶”。“徒人”,弟子、門生。曾國藩《送唐先生南歸序》:“仲尼既沒,徒人分布四方”。《韓非子·顯學》:“藏書策,習論談,聚徒役,服文學而議說。”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凡創一學說者,輒廣求徒侶,傳於其人,而千裏負笈者,亦不絕於道。”
生員、生徒、學徒、藝徒:“生徒”即學生、門徒。郭沫若在《盲腸炎·一個偉大的教訓》一文中說:“我自己對於經濟的知識,原不過是一個初等小學的生徒,我的見解,當然是不能作數。”“生員”指古代國學及州、縣學在學學生。《北史·儒林傳序》:“立太學,置五經博士,生員幹有餘人。”“學徒”,指從師受業的人。“藝徒”指跟隨師傅學藝的學生。
桃李:同一個老師,會有不同的學生。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者,夏得陰其下,秋得其實;春樹蒺藜者,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意思是說,春種桃李,收獲的將是綠萌的涼爽和豐碩的果實;春種蒺藜,不能采其葉,得到的隻能是傷人的蒺藜刺。後來,人們就用“桃李”來比喻栽培的學生和所薦舉的人才。所以今天我們常常聽到:“桃李滿天下”、“門牆桃李”等說法。
高足、上足:是對別人學生的敬稱。據說漢代將馬分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別。“高足”就是上等快馬,又名“上足”。人們遂將“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對別人學生的敬稱。
小子:“小子”是長輩對晚輩的稱呼,也可用作老師對學生的稱呼。《論語·陽貨》有名句:“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意思是說:“同學們怎麼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情誌,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清·劉大櫆《贈大夫閔公傳》:“其於後生小子,直言訓誨之無隱。”
仁弟:“仁弟”也是老師對學生的稱呼,其中包含著老師對學生的器重與愛護。另外,老師通常叫學生為“同學
晚學、晚學生、後學、後進等是學子們在前輩、老師麵前表現謙虛謹慎的自稱。
門下晚生:清代時門生對老師的老師、父親的老師或老師的父親稱為“太老師”,而自稱為“門下晚生”以示恭敬
同舍生、同硯席、同筆硯、同學、同窗、同門、同席、同門生、同門友、書友、學友、硯友:都是指在同一老師門下學習的學生。這些我們均能從字麵領會其意義,並在古書中時常見到。如《古詩十九首》中有“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題”。“同舍生”,舍意為學舍。宋陶穀《清異錄·五窟》:“老拙幼學時,同舍生劉垂尤有口才。”“同硯席”,意為同一硯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論詩文或同學。劉禹錫詩:“常時同硯席,寄此感群離。”“同筆硯”,也作“同筆研”,指在一起學習的人,即同學。宋代陳亮《與勾熙載提舉書》:“今之君子,或少同筆硯,或二十年遊從之舊,一旦貴賤少異,便如路人。”
師兄、師弟、師姐、師妹、學姐、學兄、學長、年兄等是同窗之間彼此的稱呼。對那些年長才高者,敬稱為“大師兄”。通常大師兄的地位僅次於老師。“年兄”,原是那些科舉考試同榜登科的人相互之間的稱呼,後來逐漸成了同學之間的尊稱。
幫我修改下對聯,謝謝了,文言文古文
你讓我想起了一首諧聯:
世上貞節烈婦,來臨必寬衣解帶。
天下王候相將,到此定忍氣吞聲。
橫批:五穀輪回之所
高分懸賞 古文、對聯高手進!
馬躍山岩尋美眷
天生聰慧識英才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文言文和古詩文中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