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 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這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自從所謂“文學革命”以來,供給孩子的書籍,和歐、美、日本的一比較,雖然很可憐,但總算有圖有說,隻要能讀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別有心腸的人們,便竭力來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沒有一絲樂趣。北京現在常用“馬虎子”這一句話來恐嚇孩子們。或者說,那就是《開河記》上所載的,給隋煬帝開河,蒸死小兒的麻叔謀;正確地寫起來,須是“麻胡子”。那麼,這麻叔謀乃是胡人了。但無論他是什麼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還有限,不過盡他的一生。妨害白話者的流毒卻甚於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裏。 隻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這些話,紳士們自然難免要掩住耳朵的,因為就是所謂“跳到半天空,罵得體無完膚,——還不肯罷休。”而且文士們一定也要罵,以為大悖於“文格”,亦即大損於“人格”。豈不是“言者心聲也”麼?“文”和“人”當然是相關的,雖然人間世本來千奇百怪,教授們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說他的小說好”的特別種族。但這些我都不管,因為我幸而還沒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無須怎樣小心。倘若無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來罷。然而在跌下來的中途,當還未到地之前,還要說一遍:—— 隻要對於白話來加以謀害者,都應該滅亡! 每看見小學生歡天喜地地看著一本粗細的《兒童世界》之類,另想到別國的兒童用書的精美,自然要覺得中國兒童的可憐。但回憶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卻不能不以為他幸福,給我們的永逝的韶光一個悲哀的吊唁。我們那時有什麼可看呢,隻要略有圖畫的本子,就要被塾師,就是當時的“引導青年的前輩”禁止,嗬斥,甚而至於打手心。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隻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題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昨天看這個,今天也看這個,然而他們的眼睛裏還閃出蘇醒和歡喜的光輝來。 在書塾之外,禁令可比較的寬了,但這是說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樣。我能在大眾麵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和《玉曆鈔傳》,都畫著冥冥之中賞善罰惡的故事,雷公電母站在雲中,牛頭馬麵布滿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觸犯天條的,即使半語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當的報應。這所報的也並非“睚眥之怨”,因為那地方是鬼神為君,“公理”作宰,請酒下跪,全都無功,簡直是無法可想。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陽間更好的處所:無所謂“紳士”,也沒有“流言”。 陰間,倘要穩妥,是頌揚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筆墨的人,在現在的中國,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談“言行一致”的時候。前車可鑒,聽說阿而誌跋綏夫曾答一個少女的質問說,“惟有在人生的事實這本身中尋出歡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裏什麼也不見,他們其實倒不如死。”於是乎有一個叫作密哈羅夫的,寄信嘲罵他道,“……所以我完全誠實地勸你自殺來禍福你自己的生命,因為這第一是合於邏輯,第二是你的言語和行為不至於背馳。” 其實這論法就是謀殺,他就這樣地在他的人生中尋出歡喜來。阿爾誌跋綏夫隻發了一大通牢騷,沒有自殺。密哈羅夫先生後來不知道怎樣,這一個歡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尋到了“什麼”了罷。誠然,“這些時候,勇敢,是安穩的;情熱,是毫無危險的。” 然而,對於陰間,我終於已經頌揚過了,無法追改;雖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確沒有受過閻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貼,則差可以自解。總而言之,還是仍然寫下去罷:——
對不起 沒人有那麼多時間的! 你要細問 必須多加分的 而且你這問題忒麻煩了!
自己花挺長時間寫的,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抱歉,不能把整句話都貼出來,因為問~抽風了。。
①“我總要上下四方尋求····總要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
賞析:作者用誇張的筆調,連用三個“最黑”,描述了自己之於“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的痛恨,義憤填膺。 寫出自己的感情基調,從而引出下文。
②“然而,對於陰間,我終於已經頌揚過了,···雖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確沒有受過閻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貼,則差可以自解。”
賞析:作者用些許調侃及戲謔的語氣,鮮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虛假麵具,表明自己所言屬實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③“我能在大眾麵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騭文圖說》和《玉曆鈔傳》,····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觸犯天條的,即使半語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當的報應。”
賞析:作者通過舉出例子,描繪出小時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閱讀,從而反麵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及他們對兒童的毒害,但作者對於雷公電母天馬行空等的描述,無一不包含作者對其的喜愛之情。
句子:無論忤逆,無論小水,小孩子多不願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是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心兒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欣賞:寫出了兒童心理的純真,不詐作。和老萊子做對比,充分體現出“我”對老萊子的厭惡反感之情,也表現出“我”對二十四孝圖的極不認同。
“‘文’和‘人’當然是相關的,雖然人間本來千奇百怪。。。(略)。。。特別種族。”我想說魯迅的容不得一絲攻擊的性格太直率,太敢言。我很喜歡,當中“跳到半天空…__還不肯罷休”是陳西瀅在《致誌摩》中攻擊魯迅的話,嗬,要我說還是迅哥兒的模樣帥,總是那麼直率!
你太笨了。
1.無論忤逆,小孩子都不願意詐作,聽故事也不喜歡謠言,這是凡有稍稍留意兒童心理的都知道。
賞析;洗出了兒童心理的純真,不詐作,不和老萊子作對比,充分體現了我對老萊子的厭惡反感之情,也表現出我對二十四孝圖的不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