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 原文: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譯文:(空中的)煙霧都消散盡淨,天和山連成一片呈現出同樣的顏色。
原文: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字詞:任意東西:任憑船按照自己的意願,時而向東,時而向西。東西:方向,在此做動詞,向東向西。 譯文:(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蕩,任憑小船隨水漂去。
原文: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字詞:絕:獨特 譯文:從富陽到桐廬,大約一百多裏,一路都是奇山異水,可說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原文: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
字詞:縹(piǎo)碧:青白色。 譯文:江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得)即使千丈深也能看見水底。 原文: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譯文:遊動的魚兒和江底的細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
原文: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字詞:甚箭:“甚於箭”,比箭還快。 奔:(馬一般)飛奔。 譯文:(那)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湧的浪濤像(馬一般)飛奔。
原文:夾(jiā)岸高山,皆生寒樹。 字詞:寒樹:陰森森的樹。寒,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 譯文: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陰森森的樹; 原文: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bǎi)成峰。 字詞:軒邈(miǎo):意思是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邈,遠。
譯文:(高山)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īng)成韻。 字詞:泠(líng)泠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相鳴,相向和鳴。 嚶(yīng)嚶成韻: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譯文:山泉衝擊著岩石,泠泠地發出聲響。鳥兒們相向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
網上找了一些
希望能幫到你哦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譯文:
(那空間的)煙霧都消散淨盡,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流蕩漾,任憑船兒東西漂泊。從富陽縣到桐廬縣(相距)一百裏左右,奇山異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見到水底。遊魚和細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無障礙。(那飛騰的)急流比箭還快,洶湧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鬱鬱蔥蔥的樹木,使人看了有寒涼之意,(高山)憑著(高峻的)形勢,奮力直向上聳,仿佛互相競賽向高處和遠處發展;(它們)都在爭高,筆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衝激著石頭,發出冷冷的清響;好鳥兒相向和鳴,唱出和諧而動聽的聲音。(樹上的)蟬兒一聲接一聲不斷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聲一聲不住地啼。那些懷著對名利的渴望極力高攀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穀,也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麵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象黃昏時那樣陰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美點分析
吳均的《與朱元思書》這篇課文與其說是作者寫給友人的一封信,還不如看作一篇景色優美的遊記散文。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文中描摹了優美的山水,並且課文的結構十分鮮明,句式非常工整。以下我們就以這三點來具體分析一下課文的藝術特色。
一、 奇異的山水體現景色美
課文寫的是富春江的水和兩岸的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寫了它們的特點。
寫水時抓住“清”這一特點從靜態的角度來寫,結合具體的事物來表現;而寫“急”這一特點時則從動態的畫麵來寫,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反映了江水的變化,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態,從而突出了水的異。
寫山時作者先通過視覺的角度、運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靜態美轉化為動態美,不僅賦予山以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度。接著寫了山峰中的泉水、百鳥、鳴蟬、山猿,從聽覺上感受到了一首山林交響曲,使得整個山林變成了美妙的音樂世界,使人心曠神怡。最後補寫的山峰上的叢樹枝繁葉茂、長勢蔥蘢,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又照應前文的“寒”字。這裏從不同角度寫出了山的“奇”。
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比喻的修辭結合豐富的想象給我們描摹了一幅優美的富春江山水圖。
二、總分的結構體現層次美
作者在文章開頭部分首先用“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兩句點明了自己遊覽的去向和路程,接著突出了課文的文眼——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另外從“奇”和“絕”二字上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會到作者用了十分精練的語言高度概括了富陽至桐廬一帶山水的總體特點,從結構上看屬於總寫。
從文眼中我們可以看出富春江上吸引作者的是異水和奇山,於是在概括了山水總的特點之後,作者分兩段來具體向我們描繪美麗的景色。第二段作者抓住江水“清”“急”的特點從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麵來描寫。第三段先從視覺和聽覺連方麵的感受來寫兩岸的高山,然後是作者由此產生的聯想,抒發的心誌,最後補寫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
文章雖短,但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從全文來看,屬於總分的結構;從段落來看,屬於並列的結構。
三、工整的句式體現語言美
作者所處的時代駢文盛行,這篇文章也不例外,但沒有一般駢文的弊病。文中句式整齊富有變化,多用四言,間以六言並時而加上一些副詞,使行文靈活自如,又富有疏宕諧婉的節奏。如開頭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就以對句開端,勾勒出山水的形象氣勢。又如在寫動態水時用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兩個整齊的比喻句來形容水的急。在刻畫山的特點時更是選用了“泠泠作響,嚶嚶成韻”“鳶飛戾天者,望蜂息心;經綸世務者,窺穀忘反”“橫柯上蔽,疏條交映”等講究對仗、聲律的句子來寫神奇的山峰。
這種句式的運用讓課文顯得更加清新流暢,也體現了作者善於錘煉語言的功力。
《與朱元思書》賞心悅目的景物、流暢自然的行文和生動簡練的語言宛如一首韻味盎然的詩,千百年來膾炙人口,不愧為六朝山水小品文的上乘之作。
句子: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鳶鳥一樣懷著對名利的渴望極力高攀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之心
經綸世務者,窺穀忘反
那些整天忙忙碌碌,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穀,也會流連忘返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奇特的山異麗的水,是天下獨一無二的。
詞語:風煙俱淨:煙霧都消散盡淨。風煙,指煙霧。俱,都。
共色:一樣的顏色。
從流飄蕩:(乘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從,順、隨。
自富陽桐廬:富陽與桐廬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陽,在富春江下遊。桐廬,在富春江中遊。
獨絕:獨一無二。
縹(piǎo)碧:青白色。
直視無礙: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形容江水清澈見底。
甚箭:甚於箭,比箭還快。為了字數整齊,中間的“於”字省略了。
奔:這裏指飛奔的馬一樣。
寒樹: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樹,形容樹密而綠。
負勢競上:憑借(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
軒邈:意思是這些樹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裏作動詞用,意思是比高比遠。
直指: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指,向。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無數的山峰。
泠(líng)泠作響:泠泠地發出聲響。泠泠,擬聲詞,形容水聲的清越。
相鳴:互相和鳴。
嚶(yīng)嚶成韻:意思是,鳴聲嚶嚶,和諧動聽。嚶嚶,鳥鳴聲。韻,和諧的聲音。
千轉:長久不斷地叫。千,表示多。轉,通“囀”,鳥叫聲。
無絕:就是“不絕”。與上句中的“不窮”相對。
鳶(yuān)飛戾(lì)天:意思是鳶飛到天上。這裏用這句話比喻那些為名為利極力追求名利的人。鳶,古書上說是鴟一類的鳥。也有人說是一種凶猛的鳥,形狀與鷹略同。戾,至。是《詩經·大雅·早麓》中的句子。
望峰息心: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就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經綸世務者:治理政務的人。經綸,籌劃、治理。
窺穀忘反:看到(這些幽美的)山穀,(就)會流連忘返。“反”通“返”返回。
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木在上邊遮蔽著。柯,樹木的枝幹。上,詞類活用,在上麵。
在晝猶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疏條交映: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
許:表示大約的數量,用法相當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