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猶唱後庭花的上一句
上一句為商女不知亡國恨
出處為《泊秦淮》
作者:杜牧(唐)
原文: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注釋:
選自《樊川詩集》。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現在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秦淮,河名,發源於江蘇溧水東北,經南京流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
泊:停泊。
商女:賣唱的歌女。
後庭花:《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後主所作,後世多稱為“亡國之音”。
籠:籠罩。
譯文:
迷蒙的煙霧籠罩著寒江,銀色的月光籠罩著小舟白沙,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臨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正在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什麼是亡國之恨,
依然在對岸吟唱《玉樹後庭花》。
賞析:《泊秦淮》是唐朝著名詩人杜牧遊秦淮所作,詩人聽見歌女唱《玉樹後庭花》,綺豔輕蕩,男女之間互相唱和,歌聲哀傷,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後主長期沉迷於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於丟了江山。陳朝雖亡,這種靡靡的音樂卻留傳下來,還在秦淮歌女中傳唱,這使杜牧非常感慨。其實這首詩是借題發揮,他譏諷的實際是晚唐政治:群臣們沉湎於酒色,快步陳後主的後塵了。秦淮河古名“淮水”,一名“龍藏浦”。秦淮河早在遠古時代就是長江的一條支流,也是南京地區第一大河。秦淮河有兩個水源頭,北源在句容市寶華山南麓,稱句容河。南源在溧水縣東廬山,稱溧水河。南北二源合流於江寧縣方山埭西北村。這一帶河床寬廣,水量劇增,形成幹流,可通舟楫。然後河水繞過方山,向西北流經洋橋、青砂嘴,沿途彙集吉山、牛首山諸水,再北經劉家渡、竹山和東山,至上方門進入南京市區。
隔江猶唱後庭花前一句是什麼
《泊秦淮》
作者:杜牧 年代:唐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問君能有幾多愁的後一句是什麼隔江猶唱後亭花的前一句什麼秋來未著花的前一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前一句
泊 秦 淮
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注釋]
(1) 商女:歌女
(2)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陳後主與其幸臣詞曲。
[說明]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遊秦淮,在上聽見歌女唱《玉樹後庭花》,綺豔輕蕩,男女之間互相唱和,歌聲哀傷,是亡國之音。當年陳後主長期沉迷於這種萎靡的生活,視國政為兒戲,終於丟了江山。陳朝雖亡,這種靡靡的音樂卻留傳下來,還在秦淮歌女中傳唱,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詩說:這些無知歌女連亡國恨都不懂,還唱這種亡國之音!其實這是借題發揮,他譏諷的實際是晚唐政治:群臣們又沉湎於酒色,快步陳後主的後塵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興亡感,足見金陵在當時全國政治中心已經移向長安的情況下,影響仍然很大。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寫金陵春色的,基調開朗得多:“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讀罷這二十八字,閉目就能想見唐朝的金陵春色:黃鶯於紅花綠柳,酒旗飄在水村山郭,風景是極動人的則是許許多多的寺廟,它的縷台在煙雨中放光,這些寺廟是南朝留給金陵的宗教藝術財富。
勸君更盡一杯酒的後一句是什麼和隔江猶唱後亭花的前一句是什麼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曲》王維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杜牧
春風熏得國人醉,隔江猶唱後庭花。的下一句是什麼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安得廣廈千萬間下一句.隔江猶唱後庭花上一句.醉裏挑燈看劍下一句.長河落日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隔江猶唱後庭花”一句中的“猶”字意味深長,請對此字作簡要賞析
“猶唱”二字將曆史、現實巧妙地聯為一體,傷時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評論家沈德潛推崇此詩為“絕唱”,一個“猶”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憂慮之情。管世銘甚至稱其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秦淮河是六朝舊都金陵的歌舞繁華之地,詩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傳來商女《玉樹後庭花》的歌聲,聽著這亡國之音,不禁激起時代興衰之感,後兩句對隻知征歌征舞、買笑逐歡,而不以曆景為鑒的統治者,給以深深的譴責。本詩情景交融,朦朧的景色與詩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諧統一。
隔江猶唱後庭花的上半句是什麼
隔江猶唱後庭花上一句: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一句中猶字意味深長,對此字分析
“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後主所製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曆史又將重演的隱憂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聲色。
“猶”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曆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意味深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於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
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麵的寫照。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隔江猶唱後庭花的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