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作酒醴,爾惟曲蘖"什麼意思
1、在上古時代,曲蘖隻是指一種東西,,即酒曲。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釀酒技術的進步,曲蘖分化為曲(發黴穀物)、蘖(發芽穀物),用蘖和曲釀製的酒分別稱為醴和酒。"若作酒醴,爾惟曲蘖",從文字對應關係來看,可以理解為曲釀酒,蘖作醴。
2、若作酒醴,爾惟曲蘖。 意思是:酒醴須用曲蘖製成。所謂曲蘖,是一種由穀物芽和生黴穀物所組成的 散曲 ,也就是穀物芽多而黴菌少的一種曲,把它浸泡到水裏,再拌入釀酒的糧食中便發酵成酒。
“醴”是甜酒。“曲”是曲菌,可供釀酒。要釀製甜酒。需仰賴曲菌來發酵。君主也需靠賢良的臣子輔助,才能順利的治理國家。
“若作酒醴,爾惟曲蘖。”
《古文尚書·說命下》
中國很早就發現了酒的存在並發明了釀酒術。酒是糧穀、水果和獸奶在特殊的自然環境下由於微生物的作用發酵而成的芳香物質。有作家記述了深山中猿猴采集花果發酵造酒的有趣故事。發現酒的存在是偶然也是必然。公元前2世紀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呂氏春秋》中就說“儀狄造酒”,漢代的另一部著作《世本》中說:“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作酥酒。”看來釀酒曆史十分悠久。根據考古發現的種種專用飲酒器具判斷,釀酒大約開始於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這種技術不大像是某位大師的個人發明而更像集體創造,於是人們選取了幾位大師作為標誌性的釀造名家,後來又引出另一位古代造酒名家杜康的名字。
野果釀酒由於受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限製,不大可能進行大規模生產,在中國這個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隻有以糧穀為釀酒主要原料才可以形成規模。糧穀雖然富含澱粉,卻不能直接發酵成酒,必須先將澱粉糖化為葡萄糖,然後再將葡萄糖發酵轉化為酒精。促使糧穀糖化的中介物就是“曲蘖”。穀物在潮濕受熱的情況下容易發黴生芽,這就是蘖,經過較短時間的糖化,可以直接用來釀製味淡而甜的醴酒。曲蘖逐漸分化為蘖、酒曲和黃衣曲。酒曲就是酒母,由穀物加工而成,內含豐富的釀酒微生物,如黴菌、酵母等,成為釀酒的主要媒介物,而以蘖釀製的醴酒,因為酒味淡薄而被淘汰。根據中國最早的曆史文獻《尚書》、《說文解字》、《左傳》等的記述,可以知道使用蘖和酒曲的時間大約為公元前六七世紀。
"古來曲造酒,糵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逐至失傳".什麼意思
意思
古代使用的造酒手段
因為味道淡而沒有流傳下來
曲檗是什麼
"曲"------曲在《辭源》的解釋為酒母,釀酒或製醬的發酵物,亦作“曲”。曲或鞠的簡化字為曲。
"糵"-------《尚書說命》記載:“若作酒醴,爾為曲糵”。最早的文獻記錄是“鞠糵”,發黴的糧食稱鞠,發芽的糧食稱糵,從字形看都有米字。米者,粟實也。由此得知,最早的鞠和糵,都是粟類發黴發芽而成的。《說文解字》說:“糵,芽米也”。“米,粟實也”。以後用麥芽替代了粟芽,糵與曲的生產方式分家以後,用糵生產甜酒(醴)。商、周一千多年到漢朝,糵酒還很盛行。北魏時用榖芽釀酒,所以在《齊民要術》內無糵曲的敘述。1636年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內說:“古來曲造酒,糵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逐至失傳”。據周朝文獻記載,曲糵可作酒母解釋,也可解釋為“酒”。
醴酒的釀造是什麼,謝謝
在古代,人類最古老的三大釀造酒是:黃酒、啤酒和葡萄酒。而在中國古代以穀物為發酵原料的釀造酒是黃酒和醴酒。在中國古代有曲法釀酒、蘖法釀醴之說,在中國古代,釀酒一般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曲”釀,一種是用“蘖”釀。用曲釀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較高,發展到現在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黃酒,另一種是用“蘖”釀。用“蘖”釀的酒一般含酒精度比較低,酒精含量一般在4%左右,這種酒古人把它稱之為“醴”,也就是所謂的“醴酒”。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醴酒”就是中國古代的啤酒。大概是因為“醴酒”過於清淡(現在看來古人用“蘖”來釀製的“醴”其酒精含量一般在4%左右),而“曲酒”過於濃厚的緣故吧(古人用“曲”釀製的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15%-20%之間)。在中國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酒”和“醴”這兩個字 。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若作酒醴,爾惟曲蘖"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