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專業術語
古代詩歌鑒賞專業術語
——評價主旨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言簡意豐、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勁而意無窮、含蓄蘊藉
——功析手法 卒章顯誌、畫龍點睛、直抒胸臆、托物言誌、開門見山、寄寓/寄托、襯托/烘托、渲染、典故、 對比
——側麵描寫 對比、懷古傷今、借古諷今、起興、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襯情、 融情於景、一切景語皆情語
——語言特點 勾勒、濃墨重彩、惟妙惟肖、體物入微、窮行盡相(態)詩情畫意
——議論 富有哲理、淋漓盡致
——語言風格 行雲流水、形神兼備、簡潔洗練、淺顯明白、詞藻華麗、平淡無奇、質樸清新、明快、 沉鬱頓挫、蒼涼(杜甫)、雄健、雄瀉、清新、 自然、普素:如山水田園詩 豪放俊逸:如李白詩 沉鬱頓挫:如杜甫詩 俊偉奔騰、雄渾豪邁:如邊塞詩 委婉含蓄、蘊藉耐人尋味:如用典詩和詠史懷古 平實、直白:如白居易
——思想內容 憂國憂傷、建功報國、思鄉懷人、生活雜感、離愁別緒、憂國憂民、懷古傷今、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者悲秋、憶友懷舊、相知相思、殺敵報國、孤獨惆悵、寂寞傷感、閑適愉悅、遭貶激憤、堅守節操、表現哲理、感奮振作、激勵友人
——詩歌結構 作鋪墊、埋伏筆、呼應照應、渾然無成
——行文技巧 虛實相生、水乳交融 ——詩歌情感 惜別之情、黍離之情、思想之情、懷故之情、諷喻之情、報國之情、詠景之情、戀友之情、 對國家惜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古代詩歌的分類 古代詩歌一般分為六類:借景抒情、詠史懷古、傷春惜別、山水田園、托物言誌、邊塞詩
——詩歌景物描寫的作用 一般起:借景抒情、營造氛圍、塑造背景、襯托人物品質、以景襯靜、奠定情感基調、渲染氣氛等作用。 ——描寫手法 虛實結合、動靜結合、以靜襯動。
——意境 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一是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 融合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表達技巧 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於景);托物言誌(象征)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創作手法:賦、比、興 表現手法:點麵結合、想象聯想、象征寄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反襯(對比、烘托) 修辭 :比喻、擬人、誇張、互文、隱語(或雙關) 用典 :(用典的作用:懷古傷今、詠史言誌) 調用角度:由遠而近、由上而下
——表達特點 平實質樸: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直切深刻平易近人; 清新雅致:用語新穎別致,不落入俗套,給人一種清新美的愉悅; 含蓄攜永:“字短情長”,字裏行間總是留著啟人聯想、開人悟性的“空白” 形象生動:詩歌的語言往往以其生動形象而感人至深 絢麗飄逸:色彩繽紛、景象瑰麗、變化莫測
——形象 文學作品中展示的生活圖畫。一般分為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品質、情操和思想感情;詩中的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自己。 自然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表現 出來的主觀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餘下全文>>
詩歌有幾種寫作手法?
1.比喻: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喻體和比喻詞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間有相似點。運用比喻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比擬:包括擬人和擬物兩類。擬人是把物當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誌、動作等;擬物是把人當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彼物來描寫。運用比擬,可使人或物色彩鮮明,描寫生動,蘊含豐富。
3.借代:用借體代本體。它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可用部分代整體,以特征代本體,以專名代泛稱等,如《藥》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體。比喻要求本體與喻體有相似點,借代要求借體與本體有相同處。借代可使表達具體象。
4.誇張:包括對事物作合情合理的誇大或縮小。魯迅《藥》中寫道:“……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後一句使用了“縮小”的誇張。誇張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增強表達效果。
5.對偶:俗稱“對對子”,詩歌中叫“對仗”。對偶有寬對、嚴對之別。一般來說,上下兩句應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可以是短語,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對、反對、流水對等類型。用對偶,句子整齊,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構成。其作用在加強語氣、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7.設問:無疑而問,在自問自答中引人注意,啟人思考。
8.反問:也是無疑而問,但答案就在暢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強化語氣、強化情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