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翻譯一句蒙古語 好像是一句諺語
這是一句常用的蒙古俗諺,屬於蒙古俗諺裏的“祖訓”,可譯為:“如果怕就別做,如果做就別怕。”“怕就別做,做就別怕。”意如字麵,用於鼓勵人或安慰人。
蒙古人的習俗
蒙古族待客
如果您到鄂爾多斯蒙古人家裏作客,會受到盛情款待。在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心中,各民族都是一 家人。蒙古族十分注重禮貌, 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禮,溫文兼恭讓,令外來遊客感到親密無間。
蒙古人迎接貴賓,婚喪嫁娶,逢年過節,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禮節就是放五茶。蒙古人認為: “沒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飛翔;沒有禮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恥笑。”
五茶的含義是:獻哈達,喝奶茶,嚐鮮奶,擺羊背子,敬美酒。
獻哈達:
主人迎送客人,晚輩謁見尊長,都要奉獻哈達,這是表示對客人或長輩的崇高敬意和親切的問 候。當主人手捧哈達,躬身把 它舉過頭,恭恭敬敬地遞給客人後,便虔誠地下跪磕頭。客人接到哈 達,表示了謝意,恭敬地向主人奉還哈達後,主人又非常有 禮貌地向客人磕頭致意。傳說,成吉思 汗在世時,常以哈達為紐帶,結交了很多朋友,對鞏固政權起到過重要的作用。
哈達的質料有布的, 有絲織品的。有白色的、有藍色的、有黃色的,但以白色居多。
喝奶茶:
客人被邀請進蒙古包,主人先在紅漆小桌上擺上黃澄澄的酥油、珊瑚狀的奶酪、似餅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紅糖、油炸 食品。然後就拿著瓷質精細、圖案豔麗的小碗,用小木勺舀進少量炒米,沏上滾燙噴香的奶茶,敬讓客人暢飲。蒙古人用磚茶、 牛奶或羊奶、食鹽熬製的奶茶鹹香可口,初次品嚐它的人,也都會感到滿意。 嚐鮮奶: 嚐鮮奶是必不可少的。主人把潔白的鮮奶倒入銀碗中,用雙手遞給客人後,客人即用右手無名指伸到銀碗裏蘸三次。第一次 彈向天空,以示謝天;第二次彈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則自己品嚐。嚐鮮奶表達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願牧業豐收的好心願。
擺羊背子:
擺羊背子是五茶中最隆重,最講究,最壯觀的項目。 羊背子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它是由羊頭、羊身、肩骨、四條腿拚湊在一起,並按照一定地規格,擺放在長方形的木製 紅漆托盤裏。進餐時,人人手持蒙古刀把整塊肉切成小塊,用手拿著吃。羊背子肥嫩,肉鮮味美。
敬美酒:
當羊背子端上餐桌後,主人便先從長輩或職務高的人開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斟酒時,有時斟一銀碗酒; 有時不使用銀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飲而盡。
喝酒時,主人還要為客人唱祝頌歌。有多少酒,便有多少歌。酒歌既是一種勸酒活動,又是對 待客人的一種盛情。
酒足飯飽,客人臨別時,主人還要用歌聲祝福客人吉祥如意、一路順風,請別忘記以後再到鄂 爾多斯作客。
蒙古族習俗
(1)飲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主要生產方式。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遼寧遼西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耕生產,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喇嘛糕等。
所謂的全羊湯,就是將新鮮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腸等下水,切成條狀,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後放上各種佐料食用。味道鮮美可口,頗受人們的喜愛。全羊湯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飲食,現在已成為遼西阜新地區待客的一種美食,尤其是在農曆“立秋”這天,人們大都會食用,俗稱“搶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須選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剝皮入鍋,放入佐料,進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2)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愛穿的長袍,是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形成的獨特衣著裝飾。
蒙古族婦女頭上的裝飾品,用寶石、金銀等製成,多在節慶宴會上或探親訪友時使用,平時則用彩色長綢纏繞。
蒙古袍兩袖長而寬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領子較高,大襟右釘扣;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鑲飾。男袍多為藍色、棕色;女袍多為紅色、綠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備腰帶和馬靴,這樣的裝束使男子漢顯得強悍瀟灑;女子則顯得身材苗條、矯劍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觀別致、柔軟輕便;皮靴,挺括光潔,結實耐穿。騎馬時可以保護踝部、禦寒;墜馬時自然脫靴,可以保證人身安全。
生活在遼寧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並不經常穿著民族服裝,但是在大型的節慶集會上,或是婚慶典禮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以示隆重。
(3)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滿語將家或屋稱為“博”,因為詣音,所以後來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將自己的住房稱為“格爾”;漢族人稱蒙古包為“穹廬”或“氈房”等。
蒙古包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搬運輕便,十分適合蒙古族遊牧生活。蒙古包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麵積卻很大;而且空氣流通,采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轉場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遼寧的蒙古族人現在大多數居住在與漢族或滿族人相似的磚木結構的房屋,但是在室內的裝飾上卻有著明顯的民族特色。
(4)祝壽習俗
祝壽是蒙古族人民為老人舉行的一個禮儀慶典。蒙古民族的祝壽禮和過本曆年都是在年紀大時才舉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時才祝壽。不過父母親在世時,兒孫輩即使到了七八十歲也不許做壽。過本曆年的二十五、三十七、三十、四十九也不是很熱鬧,但是過了六十一歲,七十三歲、八十五歲就另當別論了。過本年的一般不祝壽。巴林蒙古族老年人過本95歲就不計年齡,也不做百歲。
祝壽和過本曆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隻要有給老人祝壽的人家,主人家的兒女們的從年底開始就準備設宴。初一就開始來迎接陸續到來祝壽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選定一個吉日,再通知眾鄉親、朋友、親戚等。
祝壽儀式比較簡單,席間,來賓們都為老人敬酒、獻哈達和禮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語稱“朱來”。然後叩拜主人,表示感謝主家招待。祝壽的禮品通常有:馬、牛、綿羊或羊烏查、皮長袍、棉長袍、夾長袍、靴子、煙、荷包、錢等。禮品品類一般占“三”數。祝壽完畢,祝壽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贈煙、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給月餅或一二元零用錢等。
(5)待客忌諱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自古乃禮儀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來蒙古包作客,不但會受到主人熱情的款待,還會感受一些從未接觸,從不知道的民族文化。當然,在進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須要了解他們的一些習俗和禁忌,否則,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隨意行事,不但會鬧笑話,而且會令蒙古族同胞不高興。
首先到蒙古族家裏做客忌諱進屋時把衣襟掖在腰帶裏,挽著袖子,也不可手提馬鞭子進屋。不論客、主,都要讓長輩和老人先進屋。
進屋後,忌諱亂坐位置。來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讓客人上邊坐,而客人請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裏,總是長輩老人正麵而坐,男人坐西邊,女人坐東邊。
有客人在場忌諱對孩子發脾氣,更不能打罵孩子。長輩和老年人講話忌諱打岔、揭短。有疑問或需要說明情況,待人家講完後再問。
假如你來蒙古包作客,主人會立刻獻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接著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當主人請你品嚐時不要拒絕,否則要傷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遺憾。蒙古人不怕不別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興。接受主人的茶飯後,忌諱一點也不吃;忌諱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著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諱隨便撒倒奶子;遇到別人端奶走過時,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嚐一嚐再走。
喝茶的忌諱:敬茶時忌諱滿杯;忌諱用左手倒茶;忌諱從門裏向外倒茶水;吃飯喝茶時忌諱長籲短歎。
食用紅食禁忌:在品嚐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時,忌諱衣冠不整,除無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彈灑水;啃骨頭時忌諱殘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時,忌諱咬著吃,應該用刀或用手撕著吃;食用完的骨頭,忌諱用相互敲擊;平時的肉食品中,忌諱食用牛膽囊和狐狸肉,狗肉、貓肉。
吃飯禁忌:忌諱給客人食用無鹽的茶飯;吃熱飯時忌諱用嘴吹氣;忌諱倒撒食物;飯後忌諱伸懶腰。
相對與待客來說,主人家平時做準備工作的時候也是有禁忌的:比如砍肉時忌諱斷骨,應該斷開關節;忌諱在放肉食品時倒放頭尾;往鍋裏下米時忌諱用袋子倒;搗碎茶葉時忌數數;烙餅和油炸食品時忌諱大聲喊叫,說不吉利的語言等。
總之,到牧區作客,必須注意這些細小的日常禮節上的禁忌,這是不僅是對蒙古族人民的一種尊重,同時也是我們心情愉快的一個保證,當然,若是你對這些禁忌一無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況下,真誠地道歉,他們也是可以原諒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嘛。
(6)婚宴禮節
舉行婚禮的前一天,男方要舉行“祝福新房儀式”,而女方要舉行“姑娘宴”。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舉行的宴席,主要是設宴招待聘來的迎親這代表和前來參加婚禮的客人,並舉行祝福新房儀式。這一儀式是宴席的重頭戲,首先男方要用親友們送的褡褳、衣物和新郎的被褥、家什把新包整理布置停當,因為這都是親友們送來的祝福,當然要讓它充滿整個新包。接著要請祝頌人和新郎、新娘的梳頭父母以及其他親友們入座。此時,祝頌人將一條絲絹哈達和五彩線吊在房梁和天窗正中,在房梁處塗盛在木碗裏的奶食德吉少許以示吉祥,並祝福道:祝願吉祥升平/祝願安樂幸福/在這有柞木用具/潔白屋頂的房裏/兩位有緣的情人/將要結為百年之好……
祝頌人一番吉祥美好的祝福完畢之後,主人要向參加祝福新房儀式的賓客和迎親的人們一一獻茶,然後設宴招待,表示感謝。這一酒宴的繁簡程度時依據男方的貧富來定。但不論貧富,這是必須趕在婚前完成的重要禮儀之一。席間新郎向賓客們敬酒,賓客人也是借這個喜慶的日子常常互相祝酒唱歌知道深夜。有的地方根據迎親的時間的長短適時調節,有的甚至通宵取樂。新郎這邊如此的歡騰熱鬧,而新娘卻在另一邊痛哭流涕……
古時候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女兒從出生就注定是“外人”,父母的辛苦隻是在為別人做“嫁衣”。這是由女子的特殊地位和人類社會繼母係氏族後男權社會女方在這一天要舉行由女方的父母主持的姑娘宴,邀請同鄉親朋的姑娘們來與即將出嫁的女兒一同坐席。席前長期存在而決定的。所以,女兒要出嫁了,父母自然要舉行宴會歡送和祝福自己的女兒幸福。
也是在婚禮的前一天,女方要舉行姑娘宴,宴會由女方父母主持,主要是邀請同鄉親朋的姑娘們來與即將出嫁的女兒一同坐席。席前父母要讓女兒穿上新袍服,去掉腰帶,穿上靴子,帽子要用綢絹包起來縫好戴上。當眾姑娘坐定,母親把熬好的第一碗茶敬給姑娘,姑娘含淚接過母親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給自己敬的茶,嚐一口放下,然後回敬母親,伏地給母親磕一個頭,感謝母親養育之恩。隨後女方的母親端一碗鮮奶讓眾姑娘一一嚐過後,便向大家正式宣布姑娘即將出嫁。這時姑娘頓感憂傷,即刻痛哭流涕起來,眾姑娘一看這種情景,也跟著哭做一團。這時,祝頌人和親戚們便上前來安慰:到了一十八歲/辮子長夠了尺寸/出嫁到偏遠的地方/並不是不好的事情……
眾姑娘也停止了哭聲,唱著《姑娘宴歌》,用歌詞囑咐將要出嫁的姑娘,傾訴離別之情:起行上馬/請撩起長袍的大襟/遇事處人,要切記快嘴的毛病/縫斜了襟扣兒/萬不可讓婆婆看清……
在姑娘宴進行期間,女方父母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斟滿酒杯從請來的客人中聘請那些老城穩重、深明禮節、善於辭令的長輩男女為送親代表。再聘請兩位性情溫和為人正派、手腳勤快,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婦女為新娘的住宿嫂和月嫂(住宿嫂要跟隨新娘到新郎家住幾天,月嫂要住一個月)。以便為第二天的送親禮儀提前做好準備。
姑娘宴是蒙古族婚禮中女方家的一個小宴席,但對於出嫁的姑娘來說卻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從此以後,她就要離開父母、姐妹兄弟,獨立承擔一個家庭了,由此,我們也可以說,“姑娘宴”是蒙古族姑娘走向成熟的一個驛站!
講究的待客禮儀
是百靈鳥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調,
是文明人就要講究禮貌;
沒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飛翔,
沒有禮貌,再好的容貌也別人恥笑。
這是古代蒙古族中,有名的兩句諺語,生動地反映了蒙古民族十分講究禮貌和崇尚禮儀的民族氣息。十三世紀到過蒙古草原地區的加爾賓說,蒙古族“十分尊敬別人,相互問不論誰都是友好的。”
蒙古族牧民見麵必致問候:“阿木勒,賽百諾!(安好)”。好客是蒙古人的突出特點。對來客,不論熟不熟,一律歡迎,一樣問好。若是同輩,則相互問道:“賽百諾!(你好!)”若是長輩或初次見麵的人則互相問道:“塔,賽白諾!(您好!)”接著問全家好!草場好!牲畜好!最後互相問:“索寧龍百納”(有什麼事或有什麼新聞)。如果請客人進包,主人則前邊引路,到了蒙古包門前,主人站在門的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鞠躬,左手指門,請客人先進包,進包後,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態度謙恭,問長問短,侃侃而談,笑容滿麵,猶如遠歸的家人。然後主人便端來飄香的奶茶和炒米,還有潔白的草原奶食。用精致的茶具給客人一杯濃香的奶茶。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的敬意時,常把甘醇的奶酒,滿滿的斟在銀碗裏,托在潔白的哈達上端出來,恭恭敬敬地獻給客人。在高寒地區,也有喝酒的習慣,蒙古人視酒為食品的精華,朋友見麵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傳統禮節,客人若表現出客氣的樣子,主人會用詩一般的語言歌唱勸酒。特別是在鄂爾多斯的地區,勸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熱,歌詞如:
“遠方的客人請您喝一杯奶酒,這是我們民族傳統食品的精華,是我們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誼……”
通常客人接杯暢飲或轉贈給別人,勸酒才算罷休。
宴請尊貴的客人,或舉辦喜慶酒會,講究擺整羊席。這種習俗流傳至今。設宴時,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內正上方,擺一、二、三席,包內右邊偏角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貴賓、長輩等排列順序入座。客人就坐後,廚師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條,放在羊頭上,之後,再將羊尾肉切成若幹方形小塊,放入盤中,雙手高舉過頭,捧給做在第一席上的貴賓品嚐。然後,主人將餐刀柄雙手遞給第一席的貴賓前,貴賓觀看後,隨著切割一切,然後抬回廚房,切成若幹正方形小塊,放在盤子裏,上席進餐,作為蒙古族的最高禮遇。
(7)背弓挎箭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解放前蒙古人娶親時,新郎要佩帶弓箭,跨駿馬啟程。到女家後,摘下弓箭,放在蒙古包的西南方。次日走時再挎上。娶親回來後,也放在蒙古包的西側,三日之內,不許別人動它。三日後,由新娘收起來,終生保存。把它看作是既可以避邪氣,又可以威鎮魔怪的一種神聖的吉祥物。這正是蒙古族古代實行搶婚製或掠奪婚姻的一種遺俗。
(8)生兒育女
蒙古族人民對於生兒育女極其重視,所生嬰兒無論男女,均在嬰兒落地後即在家門外樹立標誌。如生嬰兒為男的,即用榆樹枝條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掛在門外。如所生嬰兒為女的,就在門外掛一個紅布條。嬰兒出生後第三天舉行洗禮儀式,備辦酒席招待親朋,以示報喜。洗完後用羊皮繈褓把嬰兒包起來,並以傳統習俗用黃油等奶食塗抹嬰兒額頭,祝福他健康成長。這是一種古來習俗,現今已無人這麼做了:“草原的寶貝包在羊皮繈褓中”。
嬰兒滿月時,再次屠牛宰羊,張設酒宴大饗親友,以示慶祝。親友所贈禮品中,唯嬰兒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贈送各種講究的裘皮,夏季多為綢緞、布匹,如果嬰兒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還要送牛羊或駿馬。
嬰兒在繈褓時期,在內蒙古東部地區,一般皆備有木製搖籃,籃內鋪有軟物品和蕎麥皮厚褥子,嬰兒仰臉臥於其中,並用布繩緊緊地綁起來,枕的是裝滿糜米的小硬枕頭,據說這樣成長的孩子頭行與體形都好看。在搖籃擋頭上掛有古錢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一般嬰兒滿月後即入搖籃,首次入搖籃時要舉行小型搖籃宴,並用黃油等奶食塗抹搖籃,以示慶賀。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一般在室內用布為嬰兒隔開一角,以遮擋風寒。為保持嬰兒身體的正常體溫,還要為嬰兒鋪蓋上用駝絨製做的被褥,把明沙炒熟後裝在兩個布袋內,輪換放在嬰兒肚腹兩側。在備有搖籃的地方,把搖籃放在母親身邊,母親時常以手搖動,有的還哼著搖籃曲,令嬰兒安睡。在嬰兒大小便的地方,放上易吸收潮氣的經過熱炒的明沙,濕了再換新的。這在當時的條件下,也算解決得既方便又衛生。筆者就是在這種傳統的搖籃裏被緊緊綁著長成人的,未見體格有何異常之處。現雖已達古稀之年,健康狀況良好,身體還挺硬朗。這也許是得益於我的民族的傳統的撫育方式吧。今天除在家鄉民間仍有人使用這種搖籃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經很少有人用它了。我的三個孩子就不是經過舊式搖籃的捆綁長大的。他們現在也很健康,都是年輕有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地工作著。而這當然於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分不開的 。
(8)家庭沿襲
早在十三世紀以前,蒙古族畜牧業生產有了相當發展,伴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也使建立在私有製經濟基礎上的 蒙古人家庭發展起來。成書於十三世紀前期的《蒙古秘史》中,對蒙古族的家庭情況多有記載,如阿 豁阿死後,兄弟五人“即分馬群家貲”,孛端察爾在兄弟的幫助下俘獲紮兒兀惕部的阿當罕,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馬群、家貲、隸民、奴婢等。
由於男人在主要生產領域起著重要作用,蒙古族家庭中男人占有支配地位,在一般情況下,家長由家庭中最長輩的男人充當,最長輩的男人死後,則由最長輩的女人主持家務,但主持祭祀及重大慶典等,則不能由女人擔任,遇到這種情況時,如有年歲大的兒子,則由兒子出麵,無兒子則請同族中至近的長輩主持。據《蒙古秘史》記載,也速該死後,其家務由訶額倫夫人主持,而在行祭祖之禮時,訶額倫夫人隻能參加,不能主持。在解放前的很長曆史時期,蒙古族的大家庭,在父母均在世時,由父母、兒子、媳婦、未出嫁的女兒、孫子孫女等幾代構成。兒子娶妻後雖然另居一室(牧區另設一蒙古包),而家主仍是統一的。直至解放前,蒙古族中父母均在世,兒子對娶妻但未生子前,分家另過的不多。關於財產繼承權,兄弟分家時,財產按下列原則分配:年長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繼承父業。其具體體現是,“年長者十,年少者四。”(蒙古諺語)拉施特·哀丁說:“按蒙古人的習慣,因為末子留在家裏,因此稱為額真。”拖雷就是這樣成了成吉思汗家係的代表。(額真,蒙古語,主人之意。)直到解放前,蒙古人分家繼承財產就是按照長子與末子為主的習慣進行的。
蒙古族雖然早已進入父權製社會,但就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以主婦為中心的。蒙古族的家庭主婦非常溫順勤勉,她們終日操勞,對翁婆孝順,對丈夫賢惠,對子女慈愛,雖然辛苦,而毫無慍色。遇有來客,還要熱情招待。蒙古族婦女這種勤勞溫順之風,由來甚久。在蒙古民族的曆史上,被譽為“生得賢能”的訶額倫夫人,丈夫也速該慘遭殺害,被泰赤兀惕人拋棄後,她隻身攜帶兒女苦度生涯,在茫茫大草原上克服種種困難,用地榆、狗舌草和杜梨等野草養活兒女,終於撫孤成立。訶額侖這種懿德相傳,曆代婦女於她為榜樣,沿而成習,才形成了蒙古婦女勤儉樸素的治家美德。
在蒙古族家庭中,以牧區而論,男人主要從事放牧,勘察草場、遷徙營盤、整修生產工具等主要的勞動,在家庭中的地位深受家庭成員的尊重。習慣上妻子不直呼丈夫的名字。但是男子理家庭大事,一般都彼此商量,夫妻共同解決問題。他們十分講求互敬互愛,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團結祥和的家風。
蒙古歌曲特點
蒙古音樂特點
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映蒙古社會的風土人情。
編輯本段蒙古音樂分類
按照音樂形式分為長調,短調,呼麥,潮爾,民歌,說唱形式的烏力格爾、敘事歌、好來寶等等。 按照音樂內容分為獵歌、牧歌、讚歌、思鄉曲、禮俗歌等等。 流傳於蒙古族的樂器有馬頭琴、四胡、胡畢斯、火不思及其他的打擊樂器等。?
長調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蒙古國境內,除聯合“申遺”外,中蒙兩國已經承諾將盡快作出蒙古族長調民歌十年行動計劃采取保護措施。 用蒙古語歌唱,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表達了草原兒女獨有的深情。長調民歌由馬頭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韻味。長調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演唱者根據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演唱的節律各不相同。長調歌詞絕大多數內容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 長調因地區不同而風格各異。錫林郭勒草原的長調民歌,聲音嘹亮悠長,流行有《小黃馬》、《走馬》等。呼倫貝爾草原的長調民歌則熱情奔放,有《遼闊草原》、《盜馬姑娘》等。阿拉善地區的民歌節奏緩慢,流行有《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辭行》等。科爾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為主,流行的有《思鄉曲》、《威風矯健的馬》等。昭烏達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陽》等。 長調民歌在一些長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據演唱者的情緒自由延長,從旋律風格及唱腔上具有遼闊、豪爽、粗獷的草原民歌特色。長調民歌的襯詞均以“嗒咿”、“咿喲”、“咿喲”等。高音的襯詞一般為開口音或半開口音;中音的襯詞較靈活,結尾處的襯詞一般是半開口音或閉口音。
短調
短調是最早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歌體裁。在沃野千裏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區其他農業和半農半牧區的民歌,都是短調民歌。短調民歌也叫爬山調,山曲兒,多用漢語演唱。所以,不僅內蒙古西部地區的蒙古人喜歡唱,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歡唱這種山曲兒。 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的是,短調一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拍比較固定。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往往是即興歌唱,靈活性很強。愛情歌曲在短調民歌中占有極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瑪》、《達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行徑,以及在革命鬥爭中產生的革命民歌,如《獨貴龍》、《引狼入室的李鴻章》、《反日歌》等,都是這類短歌的代表作。
呼麥
“呼麥”是圖瓦文xoomei的中文音譯,又名“浩林·潮爾”,原義指“喉嚨”,即為“喉音”,一種藉由喉嚨緊縮而唱出“雙聲”的泛音詠唱技法。“雙聲”(biphonic)指一個人在演唱時能同時發出兩個高低不同的聲音。另外,呼麥又稱“蒙古喉音”。呼麥作為一種歌詠方法,目前主要流傳於中國內蒙古,南西伯利亞的圖瓦、蒙古、阿爾泰和卡開斯(Khakass)等地區。西藏密宗格魯派的噶陀(Gyuto)、噶美(Gyume)兩寺,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來唱誦經咒的傳承。 “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複音唱法潮爾(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呼麥是一種古老的歌唱方式,聲音從喉底裏發出來,悠悠遠遠地往一個很深很深的隧道裏麵鑽,那個隧道是時間的記憶。據說,呼麥已經有千年曆史,而今已是蒙古國寶級的藝術,在全世界獨一無二。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潮爾
潮爾是蒙古族多聲部音樂概念的總稱,泛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複音音樂形式。 潮爾音樂中有:彈拔潮爾(突布秀爾);弓弦潮爾(在科爾沁直接稱其為潮爾);喉音潮爾(又稱為呼麥);潮爾哆(由多人用喉音伴奏,一人演唱的長調歌曲)等形式。 潮爾哆是蒙古民歌的一種,由兩部分組成,即幾個人演唱低音,一個人唱高音長調歌曲。
蒙古族不論男女老少都愛唱歌,他們尊崇唱歌和善於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兩大類:禮儀歌和牧歌。禮儀歌用於婚宴等喜慶場合,以歌唱純真的愛情、歌唱英雄、歌唱奪標的賽馬騎手為主要內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遷時唱,內容以讚美家鄉,狀物抒情者居多。蒙古族民歌節奏自由,裝飾音多而細膩,並具有較強的朗誦性。其燎亮、悠長、親切的曲調,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詞既擅於抒情,又注重寫景,情景交融,表現人和大自然的和諧關係。牧歌的節奏一般是悠長、徐緩、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節奏。一般情況下,牧歌的上行樂句節奏是悠長徐緩的;下行樂句則往往采用活躍跳蕩的三連音節奏,形成絢麗的華彩樂句。
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其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這些民歌生動地反映蒙古社會的風土人情。
蒙古民歌從音樂特點來講,大致分為“長調”和“短調”兩大類。
1.長調民歌。長調民歌是反映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牧歌式體裁,有較長大的篇幅,節奏自由,氣息寬廣,情感深沉,並有獨特而細膩的顫音裝飾。長調民歌用蒙古語歌唱,其節奏舒緩自由,字少腔長,且因地區不同而風格各異。錫林郭勒草原的長調民歌,聲音嘹亮悠長,流行有《小黃馬》、《走馬》等。呼倫貝爾草原的長調民歌則熱情奔放,有《遼闊草原》、《盜馬姑娘》等。阿拉善地區的民歌節奏緩慢,流行有《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辭行》等。科爾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為主,流行的有《思鄉曲》、《威風矯健的馬》等。昭烏達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陽》等。長調民歌在一些長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據演唱者的情緒自由延長,從旋律風格及唱腔上具有遼闊、豪爽、粗獷的草原民歌特色。長調民歌的襯詞均以“嗒咿”、“咿喲”、“咿喲”等。高音的襯詞一般為開口音或半開口音;中音的襯詞較靈活,結尾處的襯詞一般是半開口音或閉口音。
在60年代風靡一時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讚歌》,以及藝術魅力至今不衰的《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等歌曲,即是以長調民歌力基礎所創作的。
2.短調民歌。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的是,短調民歌篇幅較短小,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鮮明,音域相對窄一些。短調一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拍比較固定。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其特點在音韻上廣泛運用疊字。短調民歌主要流行於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往往是即興歌唱,靈活性很強。流行的有《錫巴喇嘛》、《成吉思汗的兩匹青馬》、《美酒醇如香蜜》、《拉駱駝的哥哥十二屬相》等。短調民歌流行在沃野千裏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區其他農業和半農半牧區的民歌,都是短調民歌。短調民歌也叫爬山調,山曲兒,多用漢語演唱。所以,不僅內蒙古西部地區的蒙古人喜歡唱,漢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歡唱這種山曲兒。 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長篇敘事的歌,如著名的《嘎達梅林》,它敘述了英雄嘎達為了蒙古人民的牧場,為了牧人的生存,同達爾罕王和反動軍閥張作霖鬥爭的故事。
在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寶庫中,蒙古族民歌以其豐富的內容、獨特的草原風格大放異彩,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很多藝術家在草原的歌海裏采風,使蒙古族民歌得到進一步的整理、保護、傳播。
蒙古族是一個酷愛音樂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蒙古民歌具有民族聲樂的獨有風格,不論高吭嘹亮,還是低吟回蕩,都充分表現了蒙古族人民質樸、爽朗、熱情、豪放的性格。蒙古民歌洋洋灑灑,浩如煙海,其品位之高,數量之巨,令世人歎為觀止。蒙古族音樂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風格,又有各個地區的獨特風格,堪稱絢麗多姿,異彩紛呈。蒙古族民歌主要有狩獵歌、牧歌、讚歌、思鄉曲、禮俗歌、短歌、敘事歌、搖兒歌和兒歌等。
獵歌:來源於原始狩獵歌舞,內容大多直接模擬古代獵人們的勞動生活或模仿各種飛禽走獸的動作神態,有時是寓言性的動物敘事歌。代表作有呼倫貝爾盟的民歌《小白兔》、《三百六十隻黃羊》等。
牧歌:牧歌以歌唱草原、讚美駿馬、讚美生活,充滿對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為其主要內容。牧歌的歌詞既善於抒情,又注重寫景,情景交融,表現人和大自然的和諧關係。草原牧歌這一獨特民歌體裁及其風格的形成,對蒙古族民歌的各個領域頌歌、宴歌、思鄉曲、婚禮歌、情歌乃至器樂曲,均產生了巨大影響。所謂蒙古族音樂的草原風格就是指牧歌風格。牧歌的曲調高亢、嘹亮、寬闊、舒展。節奏悠長、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節奏。一般情況下,牧歌的上行樂句節奏是悠長徐緩的,而下行樂句則往往采用活躍跳蕩的三連音節奏,形成絢麗的華彩樂句。
讚歌:其內容主要是歌頌蒙古族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讚美家鄉的山川湖泊等。多在那達慕大會或其它集會、慶典等特定場合演唱。如《成吉思汗頌歌》、《遼闊清秀的故鄉》、《西遼河頌》等。讚歌的曲調簡潔有力,節奏規整鮮明,較少華彩性裝飾音。旋律的起伏不如草原牧歌大。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重唱與合唱。有些古老的讚歌,還有簡單的和聲。這樣的民間合唱蒙古人稱之為“潮爾”,由兩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出粗獷的固定低音,男高音則演唱悠長的曲調。
思鄉曲:在蒙古族民歌中極為普遍的一種形式,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蒙古族享有盛譽的《母子歌》、《阿萊欽伯之歌》等,便是寬闊台汗時期的思鄉曲。思鄉曲的內容有兩類,一類是武士思鄉曲,即指從軍出征,在外作戰的蒙古武士們所唱的懷念故鄉的歌曲。如錫林郭勒盟民歌《曠野中的蓮鬆樹》。另一種是婦女思鄉曲,即遠嫁他鄉的青年女子所唱的思念故鄉親人之歌。如科爾沁民歌《諾恩吉亞》等。思鄉曲的藝術性較高,曲調優美流暢,節奏舒展,結構嚴謹,調式運用豐富而大膽,轉調離調手法很多。
禮俗歌:是在特定場合演唱,帶有生活風俗性、實用性的民歌,如宴歌、婚禮歌、安魂曲等。宴歌主要演唱於節日集會、招待賓客的飲宴場合。婚禮歌在婚慶上演唱,曲調熱烈、歡快。這類歌曲數量大,難度高,風格多樣,主人們願意聘請那些有名望的歌手在結婚儀式上演唱。安魂曲是在舉行葬禮時演唱。曲調悲切哀婉,莊重肅穆。多為齊唱或合唱。摔跤歌是在那達慕大會上舉行摔跤比賽時演唱。每當雙方摔跤手跳躍出場時,由男高音歌手領唱,其餘人以固定低音式的和聲予以伴唱。
短歌:也稱短調民歌,是最早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歌體裁。主要在東部蒙古族中盛行。愛情歌曲在短調民歌中占有極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瑪》、《達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行徑,以及在革命鬥爭中產生的革命民歌,如《獨貴龍》、《引狼入室的李鴻章》、《反日歌》等,都是這類短歌的代表作。
敘事歌:敘事歌的曲調簡短,結構方整,帶有濃厚的說唱性。其演唱形式均為自拉自唱,用四胡或馬頭琴等樂器伴奏。演唱者也可以根據情節、刻劃人物的需要,隨時插入評述性的對白。產生和發展於內蒙古東部農業地區。反映的題材主要有歌頌人民起義鬥爭和英雄人物的,如《嘎達梅林》、《英雄陶克圖之歌》等。表現愛情悲劇故事的,如《諾麗格爾瑪》、《達那巴拉》等。反對宗教束縛,向往世俗生活的,如《東克爾大喇嘛》、《寶音賀西格大喇嘛》等。
好來寶:又稱“好力寶”。蒙古族傳統的說唱藝術,從口頭文學發展而成。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相傳已有 700多年的曆史。多在節日、婚禮和喜慶場合演唱。“好力寶”是蒙古語音譯,是“聯結”的意思。有固定的曲調,演唱形式有單人、雙人和多人,但以單人演唱為多。內容一般有思鄉、讚馬、民間傳說、改編的古典章回小說外,還有即景生情,隨興口編的。既可敘事、又可抒情,有讚頌,也有諷刺。曲目長篇短篇均有。唱詞為四句為一節,押頭韻。或四句一押韻,或兩句一押韻,也有幾十句唱詞一韻到底的情形。伴奏樂器多為馬頭琴、四胡。曲調豪放、淳樸,有較多的朗誦成分,具有濃厚的草原風味。著名演唱曲目有《燕丹公主》、《富饒的查幹湖》、《還是當藝人好》等等之外,還有漢族的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
蒙古族長調是一種具有獨特演唱方式的歌種,它集中體現了蒙古族遊牧文化的特色與特征,並與蒙古族的語言、文學、曆史、宗教、心理、世界觀、人生觀、風俗習慣等緊密相連。
繼我國的古箏、昆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項目後,蒙古族長調又被列為新的中華民族民間文化代表作,被國家推薦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發展軌跡
中國文化部與蒙古教育、文化和科技部2004年6月7日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簽署了兩國《關於聯合申報蒙古族長調民歌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協議書》。目前兩國正在準備申報材料,不久將遞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蒙古族長調民歌,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蒙古國境內,除聯合“申遺”外,中蒙兩國已經承諾將盡快作出蒙古族長調民歌十年行動計劃采取保護措施。
蒙古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長調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表達了草原兒女獨有的深情。長調民歌由馬頭琴伴奏更具草原文化的韻味。長調一般為上、下各兩句歌詞,演唱者根據生活積累和對自然的感悟來發揮,演唱的節律各不相同。長調歌詞絕大多數內容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發展軌跡是一種什麼樣的形態?
★一代歌王哈紮布
談長調,不能不談一代歌王哈紮布,這在業界已成不爭的事實。
1922年,哈紮布出生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幼就顯露出過人的音樂天賦,12歲時,在旗裏祭敖包之後的那達慕上,同時得了賽馬第一和歌唱第一,19歲時成了蒙古王爺的王府歌手。
我區著名音樂大師莫爾吉胡告訴記者,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後,在烏蘭夫同誌的親自主持下,哈紮布參加了錫林郭勒盟文工團,在莫爾吉胡老師幫助下,調入內蒙古歌舞團,成為國家一級演員。
1996年,我國著名詩人席慕蓉在拜訪哈紮布後,為其演唱的蒙古族長調而深深傾倒,曾寫文如是讚美:他的歌聲橫過草原,天上的雲忘了移動,地上的風忘了呼吸;氈房裏火爐旁的老人忽然間想起過去的時光,草地上擠牛奶的少女忽然間忘記置身何處;所有的心,所有靈魂都隨著他的歌聲在曠野裏上下回旋飛翔,久久不肯回來……
對於長調,除了一代歌王哈紮布之外,在國際國內頗具影響力的還有很多。我區著名音樂人柯沁夫認為,草原長調民歌,作為一種歌唱藝術早在18-20世紀初就開始呈現出高度發展的繁榮。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幾乎沒有不唱或不會唱長調的。他說,好的優秀歌手會受到尊重和禮遇,著名歌手會受到特別的尊重和禮遇。其中,著名歌手達木汀有幸於20世紀30年代錄下一首《聖主成吉思汗頌》,其高音假聲——舒日亥,能輕鬆自如唱出常人難以想象的高音。當代歌王哈紮布《小黃馬》的高音區演唱亦令人拍案叫絕。1955年,“長調歌王”寶音德力格爾以一曲《遼闊的草原》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奪得金牌,傾倒世界級音樂大師與各國青年。評委之一、著名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稱其是“罕見稀有的民音女高音。”繼之,蒙古國女高音長調歌唱家諾日布班孜德連續兩次在亞洲和世界比賽中奪得桂冠,獲得“亞洲歌王”稱號。這表明,蒙古族長調牧歌已經達到了很高層次,是可以同意大利美聲唱法爭芳鬥豔的一種聲樂藝術。
柯沁夫認為,高度的藝術性必須有高度的科學性相伴。一代歌王哈紮布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以“草原抒情男高音”而蜚聲於國內外。70年代末,年近古稀的鄂爾多斯長調民間歌手紮木蘇震驚了北京舞台,在音樂理論界、聲樂界、教育界引起轟動和驚歎。許多專家高興地稱讚為“草原美聲唱法”,他被請到中國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講學。著名聲樂大師沈湘親臨現場聆聽他的演唱。90年代初,80多歲的紮木蘇歌喉依舊,充分顯示出堅實而科學的歌唱功底。這充分說明,長調演唱藝術不僅有它獨特美學本質及其風格,而且具有獨特而科學的歌唱技術。
★天籟與心籟的完美統一
傾心聽一曲長調牧歌,猶如站在蒼茫草原向大自然傾訴體驗。這種藝術境界,被諸多音樂學家、歌唱家稱之為“天籟與心籟的完美統一”,而美學家則稱之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統一”。這種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獨特意境和神韻,在人類進入大工業時代,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今天,更為突出顯示出蒙古族長調民歌高度的美學價值。
據了解,蒙古族複音音樂潮林哆,隻要有一人領唱長調旋律,三五個人以持續低音潮爾,就會產生莊嚴肅穆、聲勢浩大、輝煌壯麗的氣勢;而一首馬頭琴民間獨奏曲《走馬》,就會有排山倒海之氣概。二者均能使人產生一種雄渾壯美的崇高體驗。長調牧歌的典範之作《遼闊的草原》,音樂語言、曲式結構都是簡潔精練的,全曲隻上下兩個對偶樂句旋律,但卻熱情奔放,達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統一,同樣給人以遼闊、豪放的陽剛之美。古老的宴歌《六十個美》,僅在一首單樂段淳樸的歌曲中就唱出六十個美的事物。歌中列舉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駿馬、候鳥鴻雁、陽光雲靄、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風光、怒放的鮮花、清澈的流水、彈撥的琴弦、嘹亮的歌聲、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義、長者的訓導、天下的太平……這首歌簡直是一本絕妙的思想品德和美育的教科書,美學價值和教育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我區著名音樂人柯沁夫認為,正因如此,蒙古族音樂愈來愈受到我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並以驚人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各民族音樂學子、專家走進草原,走近蒙古族。辛滬光、杜兆植、呂宏久、那日鬆等,許多著名音樂家就是這樣,他們學會了蒙文蒙語,甚至起了蒙古人的名字,找到蒙古族生活伴侶,吃著蒙古奶食……全身心地融入蒙古族音樂文化乃至蒙古民族之中,把美麗青春、畢生精力、才智都無私地奉獻給草原,奉獻給蒙古族音樂事業。
★長調民歌的曆史淵源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產生於我國南北朝時期膾炙人口的敕勒歌,高度形象地勾勒出北方草原的壯麗圖畫,在被這首詩中描繪的美景陶醉之時,我們自然會聯想起這“穹廬”之中與詩相伴的“歌”來。
蒙古族長調民歌的淵源是什麼?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係主任李世相是我區第一位出版蒙古族長調專著的研究人員。對於長調民歌的曆史淵源,李世相認為,從目前掌握的史料及蒙古學研究成果來看,蒙古族音樂發展史可以宏觀角度劃分為三個大的曆史時期,即山林狩獵音樂文化時期、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
李世相告訴記者,公元7世紀前,蒙古人祖先一直在大興安嶺山脈與額爾古納河流域生息,生產方式以狩獵為主。在漫長的生活歲月裏,蒙古人創造了自己富有狩獵特色的音樂文化,如狩獵歌舞、薩滿教歌舞等。一般來講,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以短調為代表,民歌具有結構短小、音調簡潔、節奏明了、詞多腔少等特點。整體音樂風格具有敘述性與歌舞性,抒情性較弱,這也是原始時期人類音樂藝術的共同特征。從現有資料可以看到,一些明顯帶有這一時期音樂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如《追獵鬥智歌》、《白海青舞》。
公元7世紀起,生活在我國東北部額爾古納河沿岸以狩獵為生的蒙古族,開始走出山林逐漸西遷踏上了蒙古高原,在形成遊牧生產方式的同時逐步強盛起來。公元1206年,蒙古族偉大的曆史人物成吉思汗統一北方草原蒙古各部之時,宣告了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北方草原的曆史舞台,順曆史潮流自然成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在接過北方草原文化的接力棒後,以自己的方式為其注入了新鮮血液,增添了新的動力,使北方草原音樂文化迅猛發展。伴隨著狩獵生產方式向遊牧生產方式的轉變,音樂風格也發生了從短調民歌向長調民歌風格上的演變,形成了蒙古族音樂史上的草原遊牧音樂文化時期。
李世相認為,草原遊牧時期的音樂文化現象是極其複雜的,從音樂形態學角度上看,此時期既保留發展了狩獵時期的短調音樂風格,又逐步創新形成了長調音樂風格。就長調民歌本身而言,此時期也經曆了一個漫長的由簡至繁、由低至高的繼承發展過程。因此,從公元7世紀至公元17世紀的千年曆史中,蒙古族民歌發展的總趨勢可概括為:以短調民歌為基礎,以長調民歌為創新,長調民歌逐漸占主導地位的時期,也是蒙古族整體音樂文化風格形成的重要曆史時期。
李世相介紹說,大約自公元18世紀(清朝中後期)起,隨著曆史變革及發展,北方草原與中原內地的聯係進一步增強,各民族間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區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方式也滲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
更為頻繁。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短調敘事歌、長篇說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發展,形成了蒙古族亦農亦牧音樂文化時期。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征可概括為:短調民歌重獲新生快速發展,長調民歌保持特色更加成熟。
★長調情感內向抒情
蒙古族的長調,對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不太熟悉的人,往往認為蒙古族音樂(民歌)也應像其外在性格那樣,總是鏗鏘有力充滿著驃悍氣息。對此,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係主任李世相認為,這實在是一種誤解。
李世相告訴記者,蒙古族民間有許多這樣的諺語:“牙齒掉了咽到肚裏,胳膊斷了藏在袖裏。”這種內傾性格體現在蒙古族民歌乃至整個藝術審美觀念上。
“對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性格,一般都有“驍勇善戰,粗獷豪放”的認識,卻很少了解其“情感細膩,善良多憂”的另一麵。如果將粗獷豪放視為外在性格,那善良多憂則是內在性格,這一陰一陽恰好形成互補。這種內在性格更多的是表現在蒙古民族的音樂藝術中,因此,就不難理解蒙古族民歌的“慢多快少,憂多樂少”的表象,而長調歌種的內在抒情性表達方式的形成也就有了必然性。
★愛是長調根本主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愛就沒有人類世界,更不可能產生藝術。但因各民族生活習慣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及生存環境的差異等,對愛的表達方式也自然不會一致。
李世相認為,蒙古族的生存環境曆來是地廣人稀,加之遊牧的獨特生活方式,使他們對愛有著自己的思考,對愛的表達也有著獨特的方式,長調民歌即是在這種愛的原動力作用之下產生與發展的。因此,長調民歌中無時無刻不體現著這種愛的本質與內涵。
情人眼裏出西施下一句
情人眼裏出西施,每對卿卿每銷魂.
出自:倉央嘉措《七絕》
意思:情人眼裏出西施比喻由於有感情,不論對方如何都覺得對方無處不美。
典故:情人眼裏出西施也作“情人眼裏有西施”。原是宋代諺語,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穀上》:“諺雲:情人眼裏有西施”。意思是在有情人眼裏,女子像西施一樣美麗。典故出處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五回:“他眼也不轉看著元娘,越看越有趣,正是情人眼裏出西施。”
倉央嘉措《七絕》原文,參考鏈接:
www.csmayi.cn/jmcl/cj/201106/174531.html
倉央嘉措(1683.3.1-1706.11.15),為第六世達賴喇嘛,門巴族,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西藏曆史上著名的人物。
1683年(藏曆水豬年,康熙二十二年)生於西藏南部,門隅納拉山下宇鬆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紮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1705年被廢,1706年在押解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采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最為經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詞句優美,樸實生動,彙集了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達賴喇嘛: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中與班禪並列的兩大宗教領袖之一。全稱為"達賴喇嘛"。達賴是蒙古語"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語"上人"的意思。這個稱號最初是明代蒙古可□俺答□贈給三世達賴索南嘉措的尊號。順治十年(1653),清世祖福臨正式冊封達賴五世羅桑嘉措為"達賴喇嘛",承認達賴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句子大全網 » 求翻譯一句蒙古語好像是一句諺語